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进展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灵敏 肖天利 +4 位作者 廖化禹 陈磊 龙庆林 汪荣泉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35-2238,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进展期肝硬化门脉高压前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西南医院消化内科从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86例诊断为肝硬化,反复发生呕血...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进展期肝硬化门脉高压前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西南医院消化内科从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86例诊断为肝硬化,反复发生呕血、便血的患者行TIPS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由术前(29.8±3.2)mmHg降为术后(17.4±0.7)mmHg(P<0.05),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所好转,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在术后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在术后半年的观测中逐渐下降。肾功能尿素氮(UN)、肌酐清除率(Cr)在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P<0.05),至半年的随访中也有下降趋势。在2年的随访中81例患者完成随访,再次出血率9.3%,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10.4%,重症肝炎2例,发现肝癌3例,12例患者因支架堵塞需要行TIPS修正术。结论 TIPS术后近期肝功能轻度损害,但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肾功能术后有所改善。该手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保华 胡长江 +1 位作者 连军松 杨仕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拟摸索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ced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拟摸索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住院治疗的10例以重度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其中5例在住院第1周进行1~2次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另外5例为同时期未接受灌流及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后7、14、30 d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变化情况,以及总胆红素水平下降的幅度,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总胆红素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天时,治疗组分别为(464.7±127.7)、(181.3±49.8)、(111.5±45.8)、(28.4±10.5),对照组分别为(373.2±65.8)、(363.4±165.6)、(256.4±131.1)、(75.2±43.3),两组在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在治疗后第7、14、30天时治疗组分别为(283.4±156.5)、(353.2±136.4)、(436.4±134.6),对照组分别为(9.8±132.4)、(116.7±103.2)、(297.9±51.3),两组在第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速度,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尽早应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血清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