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和脑梗死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1
作者 邓宜鹂 于长青 +4 位作者 王叶冉 梅晶 石倩千 李惠允 杨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31-2132,共2页
目的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各项指标和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收治2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心房颤动组和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组各100例,观察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单纯心房颤动组的血... 目的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各项指标和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收治2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心房颤动组和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组各100例,观察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单纯心房颤动组的血清脂蛋白(a)、FPG、MPV、FI、LAD以及CHA2DS2-VaSC积分相比于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组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FPG、MPV、FI以及LAD等各项指标应该给予严格、准确的检测,以便对脑梗死事件的发生进行评估以及对抗凝治疗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邹春莉 钟代曲 黄玲玲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里兹睡眠评估问卷(LSEQ)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LSEQ得分增加100分以上患... 目的探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采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里兹睡眠评估问卷(LSEQ)对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LSEQ得分增加100分以上患者44例(91.67%),且LSEQ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异丙酚诱导睡眠平衡术是短时间内纠正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债务行之有效的方法,配合规范化的护理是确保其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异丙酚 诱导睡眠平衡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3受体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多巴胺D_4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新建 杨剑 +7 位作者 任红梅 陈彩宇 何多芬 王旭开 王红勇 杨成明 周林 曾春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D3受体)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RPT)上皮细胞多巴胺D4受体(D4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RPT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D3受体后D4受体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D3受体)对大鼠肾脏近曲小管(RPT)上皮细胞多巴胺D4受体(D4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RPT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D3受体后D4受体表达的变化;采用哇巴因法测定Na+-K+-ATP酶(ATP为三磷酸腺苷)活性,观察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10-7mol/L,24 h)预先作用后,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10-7mol/L,15 min)对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影响D4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刺激可明显增强RPT上皮细胞中的D4受体蛋白表达,该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关系。D3受体激动剂PDl28907对D4受体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可被D3受体特异性抑制剂U99194A(10-6mol/L)所阻断。磷脂酶C抑制剂U73122存在的情况下,D3受体激动剂PD128907刺激D3受体后对D4受体的促进表达效应受到显著抑制。与单用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相比,在PDl28907(10-7mol/L,24 h)预先刺激的情况下,D4受体激动剂PD168077对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结论:D3受体对大鼠RPT上皮细胞上D4受体表达和功能具有增强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磷脂酶C信号途径发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 多巴胺D4受体 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