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血管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志宇 别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277-1279,共3页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是肝胆外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常规手术之一。而血管侵犯是导致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学者们普遍公认受侵犯的门静脉切除重建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R0切除率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然而,...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是肝胆外科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常规手术之一。而血管侵犯是导致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学者们普遍公认受侵犯的门静脉切除重建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R0切除率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肝动脉受侵犯以后是否行切除重建目前仍存争议。结合既往文献和本中心临床治疗实践,阐述了联合血管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指出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病例资料的总结,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适应证及远期疗效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动脉 门静脉 胆道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家云 张辉 +3 位作者 张诗育 赖洁娟 欧晏娇 张雷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29-2538,共10页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单抗的三联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项目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单抗的三联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项目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5例行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单抗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随访的血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转化切除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指标评价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的频率及严重程度以评估三联疗法的安全性。结果105例接受三联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有33例死亡,72例仍存活。ORR为62.8%,DCR为72.3%,转化切除率为11.4%。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10.3±0.8)个月。所有等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1%,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结论TACE联合仑伐替尼及PD-1单抗的三联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为改善中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仑伐替尼 免疫治疗 PD-1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告知/隐瞒对早、中期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疾病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揭彬 邱琰 +3 位作者 陈耿 夏锋 马宽生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84-2290,共7页
目的探讨诊断告知或隐瞒对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手术的早、中期肝癌患者,按照出院前是否被告知其肝癌诊断,分为告知组和隐瞒组,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感知问卷进行测评,测评时点为入院时、出... 目的探讨诊断告知或隐瞒对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手术的早、中期肝癌患者,按照出院前是否被告知其肝癌诊断,分为告知组和隐瞒组,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感知问卷进行测评,测评时点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时。观察隐瞒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时是否得知了诊断实情以及知情的途径。结果 2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50例(52. 6%)被告知了肝癌诊断。焦虑症状发生率: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时,隐瞒组均显著高于告知组(P=0. 045、P=0. 001);纵向比较,告知组的焦虑发生率随时间迁移而逐渐下降,而隐瞒组的焦虑发生率逐渐增加。抑郁症状发生率:在出院时告知组显著高于隐瞒组(P=0. 043),但出院后1个月时,告知组的抑郁发生率低于隐瞒组(P=0. 039),纵向比较,告知组的抑郁发生率在出院时最高,出院后1个月时显著下降,而隐瞒组的抑郁发生率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时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疾病感知方面:出院后1个月时,告知组"对疾病的知识了解"以及"自我对疾病的控制力"评分均显著高于隐瞒组(P均<0. 001),而"情绪受影响程度"评分,告知组显著低于隐瞒组(P=0.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告知诊断与出院后1个月时的"情绪受影响程度"显著负相关(P <0. 001)。隐瞒组在出院后1个月时,84. 4%的患者已通过自己的方式得知了诊断实情,查看诊断证明书等病历资料是知情的主要途径。结论告知诊断有利于早中期肝癌患者调节情绪以及形成积极的疾病感知。建议对有明确的知情意愿的早中期癌症患者,满足患者的知情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诊断告知 焦虑 抑郁 疾病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老化肝细胞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瑞亮 孙文兵 +2 位作者 韩本立 陈娟 段恒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1-441,391,共2页
内毒素对老化肝细胞糖异生作用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中心(重庆630038)马瑞亮,孙文兵,韩本立,陈娟,段恒春肝细胞糖异生功能是机体在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维持能量代谢平衡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老年人急... 内毒素对老化肝细胞糖异生作用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中心(重庆630038)马瑞亮,孙文兵,韩本立,陈娟,段恒春肝细胞糖异生功能是机体在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维持能量代谢平衡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老化肝细胞 肝细胞 糖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美文 张雷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了解胰腺癌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246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46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 目的了解胰腺癌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246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病例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46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胰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318,95%CI:1.412~6.738)、酗酒(OR=1.673,95%CI:1.113~4.473)、糖尿病(OR=1.588,95%CI:1.107~4.687)、慢性胰腺炎(OR=1.433,95%CI:1.160~3.182)、胆石症(OR=1.071,95%CI:1.006~2.769)为胰腺癌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胰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吸烟、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胆石症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富英 卓宏 +1 位作者 曾俊 夏锋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1-12,共2页
总结12例肝切除术患者术中水媒射频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配合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充分的各项准备,熟悉闭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水媒射频切割闭舍器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移动式输液架》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永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990-1991,共2页
传统的输液架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病人需要专门的陪同人员帮助举高输液瓶才能上洗手间或者去室外活动,即使能够出去也不能随时坐下进行休息,且由于挂架较高,无法进行高度调节,悬挂输液瓶时非常不方便,经常需要踮起脚悬挂,同时... 传统的输液架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病人需要专门的陪同人员帮助举高输液瓶才能上洗手间或者去室外活动,即使能够出去也不能随时坐下进行休息,且由于挂架较高,无法进行高度调节,悬挂输液瓶时非常不方便,经常需要踮起脚悬挂,同时病人也无法自行更换输液瓶,病人在输液室进行输液时,一些临时的小物件不易摆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输液架,以方便患者在活动时更舒适。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移动式 输液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预测系统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传红 邓永 +1 位作者 欧晏娇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49-225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初步建立肝癌复发预测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及东方肝胆医院、西京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21例住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并初步建立肝癌复发预测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及东方肝胆医院、西京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21例住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概率回归分析。结果 421例患者共发生肝癌复发169例,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FP、HBV-DNA阳性、肿瘤数目及ICGR15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P=0. 021,0. 008,0. 035,0. 006)。根据概率回归分析结果,设立术后2年内肝癌复发风险=1-(1-0. 891X1)×(1-0. 638X2)×(1-0. 737X3)×(1-0. 754X4)(X1-X4分别为术前AFP、肿瘤数目、HBV-DNA及ICGR15的指标得分)。结论术前AFP、HBV-DNA、肿瘤数目及ICGR15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对肝癌复发具有预测价值。初步建立的肝癌复发预测系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有助于肝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 肝癌 肝癌复发 预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HBe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抗病毒方案疗效及临床转归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安选 刘书宏 +4 位作者 夏莉娜 巫贵成 向毅 胡鹏 罗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分析HBeAg/HBeAb双阳性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抗病毒疗效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4-2018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HBeAg及HBeAb双阳性慢性乙肝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158例,按实际接收的治疗方案分为恩替卡韦抗病毒组(5... 目的分析HBeAg/HBeAb双阳性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抗病毒疗效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4-2018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HBeAg及HBeAb双阳性慢性乙肝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患者158例,按实际接收的治疗方案分为恩替卡韦抗病毒组(52例)、干扰素治疗组(49例)、未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57例),随访48周。观察不同处理组治疗前后疗效及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基线HBeAg、HBeAb分布情况:158例HBeAg/HBeAb双阳性慢乙肝患者中,HBeAg≥10患者79例,HBeAb<10的患者79例,各占50%;HBV DNA水平为(4.77±1.23)Lg;抗病毒疗效:恩替卡韦组HBV DNA下降幅度及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均优于干扰素组(P<0.05);而干扰素治疗组则在HBeAg下降幅度、HBeAb下降幅度以及HBeAg转阴率优于恩替卡韦组(P<0.05);转归:与未抗病毒治疗组相比,抗病毒治疗后转为HBeAg阴性的患者比例及转为“仅HBsAg及HBcAb阳性的慢乙肝”患者比例明显增高(P<0.05);而未抗病毒治疗组持续“双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抗病毒治疗组(P<0.05);治疗前后HBeAg-Lg/HBeAb下降幅度预测HBeAg转阴的价值最大。HBeAg/HBeAb双阳性慢乙肝患者HBeAg及HBeAb滴度处于偏低水平,HBV DNA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监测HBeAg-Lg/HBeAb下降幅度有助于判断阳性HBeAg转阴率。结论对于HBeAg/HBeAb双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在HBeAg转阴上具有较大优势;HBeAg-Lg/HBeAb下降幅度在临床转归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HBeAb双阳性 临床特征 恩替卡韦 干扰素 疗效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小肝癌患者生存率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传红 胡鹏 +2 位作者 欧晏娇 王宏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46-2056,共11页
目的构建预测小肝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1916例2000-2014年诊断的小肝癌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1∶1比例分为训练组(n=958)和验证组(n=... 目的构建预测小肝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1916例2000-2014年诊断的小肝癌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1∶1比例分为训练组(n=958)和验证组(n=958)。运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因素,lasso 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引入AIC信息准则进行评价,基于筛选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小肝癌患者OS和CSS的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运用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对列线图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小肝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3%、60.7%、49.2%,1、3、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5.2%、66.9%、56.9%。与OS相关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OS的列线图;与CSS相关的6个独立影响因素和1个相关因素构建预测CSS的列线图。训练组中,预测O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7(95%CI:0.705~0.750),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783、0.795,预测CS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53(95%CI:0.729~0.777),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06、0.818;在验证组中,预测O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5(95%CI:0.702~0.749),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70、0.799,预测CS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72(95%CI:0.748~0.795),1、3、5年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815、0.837。在两组队列中,1、3、5年OS及CSS的校准曲线显示两个列线图的预测值和实际观察值一致。基于建立的列线图对患者进行了风险分层,能够准确地将小肝癌患者分成预后有显著差异的两个风险亚组。结论建立的列线图能较好预测小肝癌患者的OS和CSS,有助于外科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预测模型 列线图 总生存率 癌症特异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供肝组织溶血磷脂酰胆碱浓度的预测模型及其在供肝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宏 欧晏娇 +3 位作者 胡鹏 刘炜 李传红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2-521,共10页
目的探索溶血磷脂酰胆碱随总缺血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其在供肝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患者100例,分别在供肝获取时和再灌注后采集供肝组织标本,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评分和溶血磷脂... 目的探索溶血磷脂酰胆碱随总缺血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其在供肝质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患者100例,分别在供肝获取时和再灌注后采集供肝组织标本,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评分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组织浓度检测。同时本研究用不同的线性回归模型探索用供肝获取时LPC浓度预测灌注后LPC浓度的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个时间点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 EAD)组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组织浓度均显著高于非EAD组(P<0.05)。所有标本中再灌注后溶血磷脂酰胆碱组织浓度显著高于供肝获取时。灌注后LPC组织浓度能较好地预测EAD的发生(AUC=0.909, 95%CI:0.849~0.969)cut-off值为15 258 fg/mg。灌注后LPC组织浓度(Y)呈现以总缺血时间t、供肝获取时LPC(X0)以及两者交互效应为自变量的回归关系,其最佳回归方程为:Y=-7 554+22.64×t-0.1 692×X0+0.000 345×t×X0。其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调整后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9447和0.9154,能很好地解释LPC的变化,对灌注后LPC浓度有很好的预测精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供肝组织LPC浓度变化,并能反映供肝的损伤程度,对预测EAD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肝质量评估 溶血磷脂酰胆碱 生物标记物 病理形态学 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00b逆转肝细胞癌HepG2细胞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性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永 唐腾骞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35-2440,共6页
目的探究miRNA-200b对肝细胞癌索拉菲尼耐药的影响,以期延缓或改善晚期肝癌患者对索拉菲尼的耐药,增加索拉菲尼的疗效。方法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索拉菲尼浓度的方法建立索拉菲尼耐药的肝细胞癌HepG2-SR细胞系,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 目的探究miRNA-200b对肝细胞癌索拉菲尼耐药的影响,以期延缓或改善晚期肝癌患者对索拉菲尼的耐药,增加索拉菲尼的疗效。方法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索拉菲尼浓度的方法建立索拉菲尼耐药的肝细胞癌HepG2-SR细胞系,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epG2-SR细胞系和其母本HepG2细胞系中miRNA-200b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HepG2-SR细胞转染miRNA-200b mimics后miRNA-200b表达的变化;CCK-8法检测转染后HepG2-SR细胞对索拉菲尼敏感度的改变;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HepG2-SR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HepG2-SR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的改变。结果耐药株HepG2-SR细胞对索拉菲尼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其母本株HepG2,miRNA-200b的表达显著低于其母本株HepG2;HepG2-SR细胞转染miRNA-200b mimics后miRNA-200b表达显著升高,索拉菲尼半抑制浓度(IC50)显著降低,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上皮细胞标志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细胞标志N-Cadherin、Vimentin表达减弱。结论 miRNA-200b抑制HepG2-SR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促进细胞凋亡,从而逆转索拉菲尼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NA-200b 索拉菲尼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欧晏娇 邓永 +2 位作者 刘炜 张世新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36例心死亡的供体肝脏器官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分为使用ECMO保护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 目的探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36例心死亡的供体肝脏器官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保护,分为使用ECMO保护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肝脏组(ECMO组)与未使用ECMO保护DCD供体肝脏组(无ECMO组)。供体肝脏器官在进行分类保护之前,均评估及维护供体内环境稳定,积极纠酸治疗,肝功能异常时予以护肝治疗。在供体维持治疗过程中,ECMO组采用ECMO技术维护供体。无ECMO组及时撤除生命支持,待心停跳5 min后获取供体。观察移植前供体肝脏病理、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发生率、缺血性胆道病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后肝功能等。结果移植前供体肝,ECMO组与无ECMO组在肝细胞坏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细胞变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组与无ECMO组在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发生率、缺血性胆道病变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26)。移植肝后,ECMO组与无ECMO组的肝功能各指标(ALT、AST、TBIL、Alb与PT等)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降低,且ECMO组各指标值均低于无ECM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肺氧合技术在心死亡供体肝脏维护中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死亡 器官移植 肝脏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腺及十二指肠乳头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永碧 李智华 刘永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1-43,共3页
自1983年1月至1988年2月普遍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945例(1000例次)以来,体会到此项检查具有对胰胆疾病诊断的清楚图像,病变定位准确,亦有提示病变性质、病变范围和估价预后的作用,并且是唯一能在内镜直视下诊断十二指肠乳头部... 自1983年1月至1988年2月普遍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945例(1000例次)以来,体会到此项检查具有对胰胆疾病诊断的清楚图像,病变定位准确,亦有提示病变性质、病变范围和估价预后的作用,并且是唯一能在内镜直视下诊断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的重要手段。现将胰管总显影518例(54.8%)中有胰腺及乳头部诊断价值,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进行总结。着重分析其X线的表现特点及十二指肠乳头和开口形态,并略谈插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胰胆管 造影 外科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IARS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杰 李中虎 +1 位作者 江鹏 李晓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229-1235,共7页
目的检测环状RNA-IARS(hsa_circ_0087493,circRNA-IARS)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芯片比较胰腺癌Hs 766T与Hs 766T-L2细胞circRNA表达差异,并用实时定量... 目的检测环状RNA-IARS(hsa_circ_0087493,circRNA-IARS)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芯片比较胰腺癌Hs 766T与Hs 766T-L2细胞circRNA表达差异,并用实时定量PCR(qRT-PCR)验证,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circRNA-IARS;用qRT-PCR检测25对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circRNA-IARS和linar-IARS(线性IARS)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115例胰腺癌中circRNA-IARS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例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ircRNA芯片示Hs 66T-L2细胞中28条circRNA表达上调。circRNA-IARS在胰腺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P<0.05),linar-IARS表达无差异(P>0.05);circRNA-IARS表达水平与淋巴结侵袭、血管侵袭、肝转移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linar-IAR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circRNA-IARS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circRNA-IARS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侵袭、血管侵犯、肝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环状RNA IARS hsa_circ_008749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回套刺伤注射针帽》的应用
16
作者 肖云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12-1013,共2页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将其取下,而在完成后,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伤人,但由于保护套与注射筒没有相互限位,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给医护人员带来心...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将其取下,而在完成后,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伤人,但由于保护套与注射筒没有相互限位,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负担,影响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针 刺伤 应用 针帽 医护人员 心理负担 工作质量 保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防回套刺伤型无菌注射针》的应用
17
作者 肖云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92-592,共1页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将其取下,而在完成后,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伤人,但由于保护套与注射筒没有相互限位,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给医护人... 现有注射针通常套有注射针保护套,以防止使用前针头被污染和对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将其取下,而在完成后,重新将其套上以隐闭针头,防止伤人,但由于保护套与注射筒没有相互限位,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负担,影响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防回套刺伤型无菌注射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回套操作时容易刺伤手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回套刺伤型无菌注射针 针头污染职业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DS通过抑制氯离子通道2型的开放缓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18
作者 邓永 唐腾骞 +1 位作者 张庆仪 张雷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375-2381,共7页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2型(type 2 chloride channel,ClC2)及其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以经典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2型(type 2 chloride channel,ClC2)及其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以经典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q-PCR技术对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中ClC2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肝功能血生化分析、活性氧浓度检测、ELISA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缺血再灌注及应用DIDS后对肝功能、氧自由基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周期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中ClC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伴随有活性氧浓度升高(P<0.05)、谷丙及谷草转氨酶升高(P<0.05)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术后即时使用DIDS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在ClC2表达、转氨酶浓度、活性氧水平及炎性因子表达方面均有所逆转(P<0.05),术后8 h应用DIDS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在ClC2表达、转氨酶浓度及iNOS(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而预用DIDS 1 h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结论DIDS可以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实质损害、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DIDS Cl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免疫抑制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类比方法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勇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局部免疫抑制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类比方法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中心实验室(重庆630038)李勇一、免疫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待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器官移植的根本目的是使供体器官能够在受体内发... 局部免疫抑制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类比方法在科研选题中的应用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中心实验室(重庆630038)李勇一、免疫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待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器官移植的根本目的是使供体器官能够在受体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以替代由于疾病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免疫抑制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