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32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白志刚 马军 +5 位作者 郭国宁 牛东生 孙玺淳 李立新 程琐利 杨绿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64-968,共5页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对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77-92岁,平均82.8岁,术后以Harris评...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对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77-92岁,平均82.8岁,术后以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根据Harris评分,优11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84.3%,全部病例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不稳定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对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2
作者 江德鹏 向静 +3 位作者 文亮 粟永萍 屈纪富 冉新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7-310,32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在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中的表达以及促dMSCs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技术分离、纯化并扩增真皮多能干细胞,在大鼠背部置入聚乙烯酒精海绵收集伤后1天伤口液,用Tripure细胞裂解液提取伤... 目的:研究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在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中的表达以及促dMSCs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技术分离、纯化并扩增真皮多能干细胞,在大鼠背部置入聚乙烯酒精海绵收集伤后1天伤口液,用Tripure细胞裂解液提取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和创伤前后大鼠皮肤组织中总RNA。通过RT-PCR检测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和创伤前后大鼠皮肤组织中SLPImRNA的表达。用M-PER抽提细胞蛋白,了解伤口液刺激前后dMSCs中SLPI蛋白表达的变化。无血清IMDM培养液培养细胞48h,加入不同浓度的SLPI因子刺激dMSCs,通过[H3]Thymidine掺入实验研究SLPI对真皮间充干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分离的大鼠dMSCs呈梭形,在体外显示多向分化潜能。RT-PCR和Westernblot提示SLPI在dMSCs中表达,伤口液刺激后表达增强。通过[H3]Thymidine掺入实验发现加入SLPI因子后,细胞增殖明显增强。结论:SLPI在dMSCs中表达,能够促进dMSCs的增殖,通过高表达SLPI可能是dMSCs参与创伤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 干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染毒犬模型早期损伤特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付维林 陈翔宇 +5 位作者 李蓉 朱勇 田铸 曾峰 肖瑶 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索经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混悬液染毒早期对机体的损伤特点。方法高剂量贫铀(20 mg/kg)经支气管喷入染毒,建立急性肺损伤染毒犬模型。于沾染前,沾染后3、8 h和1、2、3、5、7 d行血铀含量、动脉血气、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 目的探索经支气管喷入高剂量贫铀混悬液染毒早期对机体的损伤特点。方法高剂量贫铀(20 mg/kg)经支气管喷入染毒,建立急性肺损伤染毒犬模型。于沾染前,沾染后3、8 h和1、2、3、5、7 d行血铀含量、动脉血气、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细胞因子等检测及胸部CT检查。结果染毒犬沾染后各时相点血铀含量均高于沾染前(P<0.05),且沾染后8 h和1、2、3、5、7 d低于沾染后3 h(P<0.01),沾染后8 h和7 d高于沾染后1、2、3、5 d(P<0.05);与沾染前相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于沾染后8 h、5 d升高(P<0.05);CK、CK-MB、AST于沾染后3 h升高(P<0.05),肌酐于沾染后5、7 d升高(P<0.01);IL-8于沾染后3、5 d升高(P<0.05)。沾染后各时相点肺部阴影得分均高于沾染前(P<0.01),且沾染后3、8 h得分与其他时相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沾染后1 d得分高于沾染后5、7 d(P<0.05)。结论高剂量贫铀经支气管喷入染毒下,其在机体内的分布速率可能符合二房室模型;沾染后8 h肺部出现严重炎症反应;沾染后5 d肾功能明显受损,且血铀含量随之复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高剂量 呼吸道染毒 血液指标 肺部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合成及相对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曾峰 付维林 +5 位作者 李蓉 李涛 肖瑶 张翼 陈翔宇 刘明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7-974,共8页
目的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 目的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接枝到乙二醇壳聚糖(Glycol Chitosan,GC)上,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GC-DTPA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C-DTPA对ICE-6细胞增殖的影响。6~8周龄健康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GC-DTPA 60、90、120 mg/kg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组2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存活率,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14 d血常规、血生化;HE染色系统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经FT-IR、^(1)H NMR表征,DTPA成功接枝到GC上。不同浓度GC-DTPA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给药14 d后各剂量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差异无临床意义,各器官组织病理未见损伤性改变。结论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合成的GC-DTPA未见明显细胞毒性;口服给药至120 mg/kg时未见明显全身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细胞相容性 全身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