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医大学护士长心理压力与情感衰竭、生活满意度及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徐霞 王亚玲 +3 位作者 徐铭 田晓翠 鲁芳 袁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33-2438,共6页
目的研究军医大学护士长心理压力状况及其与情感衰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 目的研究军医大学护士长心理压力状况及其与情感衰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的情感衰竭维度(emotional exhaustion,EE)、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于2020年1月对3所军医大学8家附属医院的142名护士长的压力、情感衰竭、情绪调节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1)军医大学护士长心理压力总分为(24.49±6.88)分,以CPSS得分26分为临界值,存在健康危险性压力的占比为47.18%。(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和护龄的护士长的心理压力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压力水平与情感衰竭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与情绪调节方式的认知重评、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35、-0.43,P<0.01)。(4)表达抑制在心理压力水平对情感衰竭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军医大学护士长心理压力水平较高,与情感衰竭、情绪调节方式、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护士长情感衰竭水平,提高生活满意度,促进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情感衰竭 情绪调节方式 生活满意度 护士长 军医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军医大学教职员85千米山地徒步拉练季节伤病情况分析
2
作者 胡安红 刘灵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分析某军医大学教职员(包括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干部和文职人员)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进行山地徒步拉练的伤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两次共769名教职员徒步拉练保障就医资料,将参加2021年3月24-28日拉练的335名教职员分为春季组,... 目的分析某军医大学教职员(包括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干部和文职人员)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进行山地徒步拉练的伤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两次共769名教职员徒步拉练保障就医资料,将参加2021年3月24-28日拉练的335名教职员分为春季组,参加2021年9月22-26日拉练的434名教职员分为秋季组。采用现况研究方法,比较2组拉练期间的季节气候、就诊率、各类伤病就诊构成比、各类伤病发病率、每日人均就诊次数的差异。结果2组在参与人员的性别、年龄构成比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秋季组拉练期间的气温、湿度均高于春季组。2组伤病就诊共计1392人次,总体就诊率为181.01%,其中春季组共就诊440人次、就诊率131.34%,秋季组共就诊952人次、就诊率219.35%,秋季组就诊率显著高于春季组。2组伤病就诊构成比中占比最高的两种伤病均为运动伤和水疱,春季组分别为41.13%、23.86%,秋季组分别为25.11%、16.07%。2组运动伤、水疱发病率高,春季组分别为54.03%、31.34%,秋季组分别为55.07%、3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季组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秋季组(P<0.05);秋季组头晕、皮疹、摩擦伤、腹泻、便秘、虫咬伤、低血糖的发病率高于春季组(P<0.05);晕厥、胃炎发病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秋季组每日人均就诊次数明显高于春季组。结论运动伤和水疱为教职员山地徒步拉练的主要伤病,不同季节条件下部分伤病发病率、伤病员的就诊率、日人均就诊次数均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制定和开展山地徒步拉练医疗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医大学 军事人员 山地徒步拉练 运动损伤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通过抑制cpxR延缓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欢欢 冯伟 +1 位作者 华尚军 钱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01-1412,F0003,共13页
目的探究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MB)联合替加环素(tigecycline,TGC)对延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PMB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诱导耐药和延缓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6株KP为... 目的探究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MB)联合替加环素(tigecycline,TGC)对延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PMB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诱导耐药和延缓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6株KP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PM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1/2MIC浓度PMB单药及联合1/2和1/4MIC浓度TGC体外诱导6株KP,连续传代14 d监测MIC变化。选择延缓耐药效果最显著的686K菌株,通过转录组测序、qRT-PCR和蛋白组学分析686K野生株、PMB诱导耐药株(686K·R)以及PMB联合TGC延缓耐药株(686K·D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并通过文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延缓耐药过程中的靶基因,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cpxR基因敲除株686K/ΔcpxR∷Apr及其回补株686K/ΔcpxR∷Apr/pRK415-cpx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体外诱导后MIC变化。结果亚抑菌浓度(1/2MIC)PMB单药诱导下,6株KP在2 d内均发生耐药;而联合TGC显著延缓耐药。转录组与蛋白组分析表明,686K·R株中,PhoP/Q双组分系统、脂多糖修饰酶及外排泵系统表达显著上调[|Log2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2,P<0.0001];而TGC可显著抑制相应的表达变化。成功构建cpxR缺失及回补株,在cpxR缺失株中,耐药相关基因phoP、pmrD、acrA表达量降低(P<0.001),且PMB单药诱导下耐药性延迟至第6天,回补株第2天恢复耐药表型;在cpxR缺失时,PMB联合TGC对延缓耐药性的效果与PMB单药诱导并无差异。结论PMB联合TGC可延缓KP对PMB的耐药。cpxR作为关键调控因子,可通过调节脂多糖修饰及外排泵AcrAB-TolC表达影响PMB耐药,在诱导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黏菌素B 替加环素 联合用药 cpx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生存森林算法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侦 伍亚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NKTL)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算法,构建预测NKT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202... 目的探讨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NKTL)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生存森林(random survival forest,RSF)算法,构建预测NKT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的NKTL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队列(n=471)和验证队列(n=203)。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使用RSF算法确定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并构建RSF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并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2种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风险得分,根据风险得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并绘制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与生存显著相关的预后变量。在验证队列中,列线图模型的1、3和5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5、0.771和0.748,而RSF模型的AUC为0.764、0.792和0.761。ROC曲线显示2种模型在预测OS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区分性。校准曲线显示2种模型预测的生存与实际生存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模型均能有效地将患者分为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并且预后差组患者的OS显著低于预后好组(P<0.0001)。决策曲线显示RSF模型的净获益优于列线图模型。与列线图模型相比,RSF模型的NRI为0.184(95%CI:0.098~0.267,P<0.01),IDI为0.300(95%CI:0.241~0.359,P<0.01),RSF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列线图模型。结论Ann Arbor分期、年龄、放疗、联合治疗和疾病类型是NKT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据此建立的RSF模型对NKTL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机器学习 随机生存森林 生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酶突变类型与舒芬太尼代谢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颖 秦志刚 +7 位作者 冯力元 刘冠磊 黎洁钰 刘先哲 李勇帅 陈妍 李鹏 顾健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目的 基于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e P450 3A,CYP3A)酶突变类型,探究舒芬太尼在中国患者体内药物代谢的性别差异。方法 将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1G位点(cytochrome P450 3A4 gene*1G locus,CYP3A4*1G)和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 目的 基于细胞色素P450 3A(cytochrome P450 3A,CYP3A)酶突变类型,探究舒芬太尼在中国患者体内药物代谢的性别差异。方法 将中国人群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1G位点(cytochrome P450 3A4 gene*1G locus,CYP3A4*1G)和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3位点(cytochrome P4503A5 gene*3 locus,CYP3A5*3)突变组合可能导致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依据CYP3A酶突变程度将患者分为3类:Ⅰ类人群,CYP3A4*1G/*1G基因型或CYP3A4*1/*1G+CYP3A5*3/*3基因型;Ⅱ类人群,CYP3A4*1/*1G+CYP3A5*1/*3基因型;Ⅲ类人群,CYP3A4*1/*1基因型或CYP3A4*1/*1G+CYP3A5*1/*1基因型。研究采用单剂量、双盲、分层随机抽样设计,共纳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名腔镜手术患者,独立的统计学家根据术前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分类,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每类各抽取30人构成研究队列(每组男女比例1:1),并随机命名各组为A、B或C组。临床研究人员和受试者对分组结果、基因检测结果双盲。90名患者入室后接受单剂量舒芬太尼诱导,于给药前2 min和给药后2~120 min内共10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术后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同一群体内不同性别患者的药物代谢差异并揭盲。结果 队列符合二房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揭盲A、B、C组分别对应Ⅰ、Ⅱ、Ⅲ类人群。在不同CYP3A酶突变程度的患者群体内,女性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低于男性,女性的总清除率更高(P≤0.01),0~∞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更小(P<0.05)。此外,Ⅰ类人群中女性的中央室消除速率和药物自中央室的分布速率较男性更大(P<0.05),男性的药物分布半衰期(P<0.05)和消除半衰期(P<0.01)更长。Ⅱ、Ⅲ类人群中男性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均大于女性(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中国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具有性别差异,女性体内舒芬太尼分布与消除均快于男性,男性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程度更高。术前CYP3A酶基因分型及术中个体化用药对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CYP3A 舒芬太尼 药物代谢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金城 张小勤 +4 位作者 刘杰 李童心 吴毅 何萍 吴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1-601,共11页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174例食管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预测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174例食管鳞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及临床信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2)与测试集(n=52)。提取并筛选CT影像组学特征,使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进行5折交叉验证,在测试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F1分数评估预测模型性能,对于表现最佳模型使用局部可解释模型不可知的解释(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LIME)算法进行解释。结果174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出现临床缓解(66.1%)。从患者临床信息与CT影像中筛选出1个临床特征、10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最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C)分别是0.750(95%CI:0.616~0.883)和0.766(95%CI:0.647~0.895)。最优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F1分数为0.829。基于LIME算法,最佳模型对实例样本的预测显示出可靠性。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性能良好,通过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反应,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术中深静脉血栓护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18
7
作者 程勤 王丽华 +2 位作者 王莉 周娅颖 刘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及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手术室的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所医院手术室均未使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亦未设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和使用弹力袜;仅18....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及认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5所三甲教学医院手术室的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所医院手术室均未使用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亦未设立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和使用弹力袜;仅18.77%的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且均未使用评估表进行评估;92.80%的护士认为术中有必要对患者采取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仅52.19%的护士表示参加过静脉血栓预防相关培训。结论手术室护士已意识到术中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的重要性,但尚未建立术中静脉血栓预防规范,预防工具缺乏,缺少培训机会。应加强术中静脉血栓风险防范管理,建立预防护理规范,增加预防工具,加强人员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三甲医院 教学医院 深静脉血栓 护理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NORD55对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王煜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杨蕾 陈彦秀 陈兴华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 目的 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及卒中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其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33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收集基线信息,检测血浆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外周血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分析在CHA2DS2-VASc评分基础上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与原评分相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预测能力是否改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区分度,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 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 IDI)评估重分类能力的改善情况。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临床净收益的变化情况。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外周血中高表达的SNORD55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相较原评分有更高的AUC[分别为0.67(95%CI:0.53~0.81)和0.80(95%CI:0.67~0.93),P<0.05]。加入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其NRI和IDI都有一定的增加[NRI分别为31.9(95%CI:2.8~47.5)、54.3(95%CI:10.6~61.9),IDI分别为7.9(95%CI:0.5~14.8)、16.1(95%CI:2.4~27.0),P<0.05]。DCA结果显示,添加SNORD55相对表达水平后的CHA2DS2-VASc评分和国外ABC评分,在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中都较原评分有更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外周血SNORD55水平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SNORD55 风险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piR-hsa-2700592在房颤患者预后中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杨蕾 邬娜 +10 位作者 杨岚清 陈彦秀 陈兴华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曾雨虹 王煜 钟理 杨敬源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1-560,共10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 目的探究外周血piR-hsa-2700592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确定piRhsa-2700592是否具有作为房颤生物标志物的潜力。方法纳入127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检测血浆piR-hsa-2700592相对表达水平,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外周血piR-hsa-2700592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和卒中结局的关联。比较分析在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或死亡)评分中分别加入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后,其新预测模型对2种结局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 A)比较临床净收益情况。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piR-hsa-2700592高表达水平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HR:2.203;95%CI:1.120~4.332;P=0.022)。在卒中结局中,将血浆piR-hsa-2700592表达水平分别纳入CHA_(2)DS_(2)-VASc评分及ABC卒中评分相较原评分AUC有显著增加,其新模型AUC分别为0.70(95%CI:0.55~0.85,P<0.001)和0.84(95%CI:0.73~0.96,P=0.02);高血浆piR-hsa-2700592水平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无显著关联(HR:1.997;95%CI:0.884~4.509;P=0.096)。新模型的重分类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与CHA_(2)DS_(2)-VASc评分相比其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3.40~59.90,P<0.001)和8.20%(95%CI:0.60~15.40,P<0.001);与ABC卒中评分相比,NRI和IDI分别为44.20%(95%CI:9.80~58.90,P<0.001)和10.40%(95%CI:0.70~21.40,P<0.001);DCA曲线显示其新预测模型均有更好的净临床获益。结论外周血高表达的piR-hsa-2700592是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提示piRhsa-2700592可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为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HA_(2)DS_(2)-VASc评分 PIRN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雪玲 钟佩伶 +12 位作者 赵志鹏 陈飞 刘鑫 刘思佳 袁烈 方路 姚千弋 杨雄 刘超 成嘉坤 蔡永青 李小丽 李维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AS15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AS30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60 mg/kg)并给予高脂饲料21 d以构建PCOS模型,AS组腹腔分别注射15和30 mg/kg剂量的青蒿琥酯,Met组灌胃给予200 mg/kg剂量的二甲双胍,每日1次,持续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水平(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并计算LH/FSH比值;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动情周期,以及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卵巢组织中p-eIF2α、ATF4、CHOP蛋白表达情况。体外,使用100μmol/L DHEA诱导人颗粒细胞瘤样细胞系KGN细胞模拟PCOS的高雄激素环境,以5和10μg/mL浓度的AS分别处理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COS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血清T、LH/FSH比值显著升高(P<0.05);代谢方面,PCOS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1);PCOS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增加(P<0.05)。而与PCOS组相比,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和子宫病理形态改变显著改善,血清T、LH/FSH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代谢方面,AS各剂量组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降低(P<0.05)。结论AS可显著改善PCOS小鼠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ERK/eIF2α/ATF4/CHOP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功能 糖脂代谢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复发恐惧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
11
作者 刘荣倩 彭李 +6 位作者 陈燕丽 杨英 肖佳 蒋军 许辰 张巧 李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0-368,共9页
目的探讨在阈下和阈上刺激条件下,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9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版(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 目的探讨在阈下和阈上刺激条件下,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9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版(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ventory-short form,FCRI-SF)及点探测任务。以FCRI-SF划界分(13分)将乳腺癌患者分为临床和非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组,每组招募患者47人。采用单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在注意偏向分数、注意定向分数及注意脱离困难分数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有显著注意偏向(P<0.05)。在阈下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定向(P<0.05)。在阈上刺激条件下,其主要成分为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所匹配的中性词语注意定向,且对癌症相关负性词语注意脱离困难以及对癌症相关正性词语注意回避(P<0.05)。结论临床癌症复发恐惧的乳腺癌患者存在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减少对癌症相关负性刺激的关注可能是降低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癌症 恐惧 注意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管理体系重构思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旭 陈博 +3 位作者 罗莉娅 张宏雁 吴昊 李景波 《中国医院》 2014年第7期61-63,共3页
在全面系统分析4P医学与健康管理内涵一致性的基础上,阐述了4P医学为健康管理和医院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结合当前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西南医院近年开展的"大健康观"管理实践,系统设计了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服务... 在全面系统分析4P医学与健康管理内涵一致性的基础上,阐述了4P医学为健康管理和医院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结合当前医院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西南医院近年开展的"大健康观"管理实践,系统设计了4P医学理念下医院健康服务体系并进行探索实践,提出树立大健康观、打造4P医学实体诊疗平台、构建学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体、开展全过程优质健康服务、实现区域健康管理联动等创新举措,力求实现健康管理的4个转变,即由理念到医院发展战略和学科实体的转变,由院级平台向学科综合体的转变,由健康管理片段式的服务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系统转变,由无序的市场竞争向区域统筹的高效模式转变,以求为政府和医院加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P医学 医院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术前诊断增殖型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成杰 魏晓凡 +2 位作者 陈伟 叶小龙 张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719,共12页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增殖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03例;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增殖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03例;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63)和内部验证组(n=156);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4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增强检查,观察增殖型与非增殖型HCC患者临床资料情况及CT影像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并在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对模型进行验证。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增殖型和非增殖型HCC的预后。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定量阴性、肿瘤包膜不完整、瘤内坏死或缺血(≥20%)、动脉期环形高强化是预测增殖型HC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基于以上临床影像特征绘制预测增殖型HCC的列线图,在训练组AUC为0.805(95%CI:0.756~0.854),敏感度83.19%,特异度64.80%;在内部验证组中,AUC为0.793(95%CI:0.721~0.854),敏感度67.86%,特异度75.00%;在外部验证组中,AUC为0.842(95%CI:0.746~0.912),敏感度72.41%,特异度90.91%;校准曲线、DCA曲线示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均较好。经病理证实/预测模型诊断的增殖型HC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低于非增殖型HCC(训练组:P=0.005,P<0.001;内部验证组:P=0.006,P=0.006;外部验证组:P=0.002,P=0.015)。结论基于临床与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术前诊断增殖型HCC,且增殖型HCC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 肝细胞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预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脉络丛体积改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周素伊 甄志铭 +4 位作者 庞慧琳 刘智 刘艳辉 陈炜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不同认知状态下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体积变化及其与其他脑区结构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4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不同认知状态下脉络丛(choroid plexus,CP)体积变化及其与其他脑区结构体积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间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48例PD患者及从健康体检中心招募的35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基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结果,将PD患者分为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arkinson’s diseas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PD-CI)27例和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Parkinson’s disease with normal cognitive function,PD-NC)21例。采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行MPRAGE序列扫描,并使用FreeSurfer 6.0软件获得脉络丛体积(choroid plexus volume,CPV)与其他脑区结构的体积。对CPV进行校正,计算其与估算的总颅内体积(estimated 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eTIV)的比值。调整混杂因素后,通过偏相关分析评估CPV/eTIV比值与其他脑区结构体积及认知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PD-CI组中CPV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C组相比,PD-CI组的CPV显著增大(P=0.029)。PD-CI组中,CPV/eTIV比值与侧脑室体积(r=0.689,P=0.001)、第三脑室体积(r=0.592,P=0.006)、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体积(r=0.508,P=0.022)、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体积(r=0.486,P=0.030)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与尾状核体积(r=-0.530,P=0.016)、丘脑体积(r=-0.477,P=0.033)及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3,P=0.031)。而PD-NC组中,CPV/eTIV比值仅与CSF体积(r=0.571,P=0.021)呈显著正相关;在PD-CI组中,CPV/eTIV比值与MMSE评分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仍呈显著负相关(β=-0.388,P=0.046)。结论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CPV变化密切相关,提示CPV可作为评估PD认知损伤的潜在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 帕金森病 磁共振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的食管癌智能分割与分期诊断模型构建
15
作者 熊铃焰 王润媛 +4 位作者 张方红 杨有 吴毅 吴蔚 武书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35-1144,共10页
目的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通过迁移学习策略构建食管癌智能分割和T分期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共126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Dicom原始数据,其中100例来源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6例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胸... 目的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通过迁移学习策略构建食管癌智能分割和T分期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共126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Dicom原始数据,其中100例来源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6例来自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数据增强后共计60275张,搭建DAEUnet食管癌智能分割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ConvNeXt、Swin Transfoemr以及ResNet 3个分类网络进行食管癌T分期诊断。结果基于DAEUnet网络食管癌智能分割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为0.82,食管癌、主动脉、正常食管、纵隔淋巴结、心脏各个部位DSC分别为72.4%、87.5%、79.3%、60.5%、96.8%;在3个食管癌T分期诊断模型中,ConvNeXt模型效果最好,T1~T4期的精确度分别为0.65、0.727、0.889、0.92,曲线下面积(AUC)=0.892,优于ResNet和Swin Transformer网络。结论基于DAEUnet和ConvNeXt网络的食管癌智能分割与T分期诊断模型,能够提高食管癌T分期的准确性与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增强CT 智能分割 ConvNeXt T分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
16
作者 杨涛涛 王显棋 +5 位作者 陈灿灿 闫婉莹 王大为 熊坤林 孙志远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7-857,共11页
目的 探究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 目的 探究基于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0月3家医疗中心放射科1 070名NSCLC患者的临床信息和CT图像。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9名NSCLC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内部验证集;东部战区总医院173名患者、陆军特色医学中心178名患者分别作为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EGFR突变相关的临床特征,构建临床模型;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构建综合模型。3种分类模型均采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采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绘制校正曲线以评估综合模型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中的AUC值分别为0.762 4(95%CI:0.692 4~0.825 1)、0.745 4(95%CI:0.671 1~0.814 3)和0.724 7(95%CI:0.639 7~0.801 6);临床预测模型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6917(95%CI:0.6279~0.7576)、0.6525(95%CI:0.5767~0.7291)和0.7792(95%CI:0.712 5~0.847 3);基于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预测效能值最佳,其在内部验证集、外部验证集1、外部验证集2的AUC值分别为0.818 0(95%CI:0.757 7~0.874 3)、0.782 4(95%CI:0.7031~0.848 2)和0.796 6(95%CI:0.718 1~0.868 6)。校准曲线提示综合模型拟合度较好,决策曲线提示综合模型具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 结合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构建的综合模型在预测NSCLC EGFR基因突变的多中心数据集中表现出更好的预测性能,有助于帮助临床制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临床特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对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生存预测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李可 陈家飞 +1 位作者 杨靖 陈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87-1594,共8页
目的 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预后预测模型,为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8例PDA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分... 目的 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预后预测模型,为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8例PDA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83)和验证组(n=35)。采用ITK-SNAP软件对术前增强CT动脉期图像进行3D分割,通过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ICC分析(>0.85)筛选高重复性特征,采用LASSO回归确定核心特征并构建Rad-score。基于Cox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临床特征的综合模型,用于预测PDAC患者总生存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共提取1 453个影像组学特征,经筛选最终确定7个核心特征构建Rad-score。基于Rad-score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1年生存预测AUC分别为0.796(95%CI:0.702~0.890)和0.744(95%CI:0.589~0.899)。联合临床特征的综合预测模型分别为0.906(95%CI:0.842~0.970)和0.872(95%CI:0.753~0.99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临床特征的综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生存时间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影像组学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研究型管理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卢长伟 吴昊 +1 位作者 张宏雁 李景波 《中国医院》 2013年第10期11-12,共2页
分析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定义和特征,从要健全医院研究型管理组织体系、要具备循证决策思路与研究型管理工具、要构建大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平台3方面阐述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支撑力量。并从全院倡导建立研究型管理理念、抓好院级的重点改进... 分析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定义和特征,从要健全医院研究型管理组织体系、要具备循证决策思路与研究型管理工具、要构建大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平台3方面阐述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支撑力量。并从全院倡导建立研究型管理理念、抓好院级的重点改进、推进科级研究型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医院研究型管理的做法,认为医院研究型管理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必然选择,提升大数据信息化水平是医院研究型管理的关键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医院研究型管理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研究型管理 研究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预测动静脉内瘘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舒启沛 张君 +4 位作者 尹娜 张军 史琳 鄢玲 郭燕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0-875,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超声科225例接受PTA的AVF狭窄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内AVF是否再狭窄分为通畅组(n=204)与再狭窄组(n=21)。对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价值。结果 2组术前AVF血管狭窄处内径、狭窄长度、狭窄数量、内膜厚度、肱动脉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P<0.001,OR=1.856,95%CI:1.350~2.552)是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784~0.953,P<0.00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4%。结论 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可能是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狭窄长度 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纵向分层应变评价达格列净干预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功能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雪梅 张君 +5 位作者 李欣 姚冉 刘灯 冯江 谭琳 郭燕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38,共8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纵向分层应变参数评估达格列净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心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5只6周龄大小的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达格列净组以及氯沙坦组,达格列净组...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纵向分层应变参数评估达格列净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心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5只6周龄大小的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达格列净组以及氯沙坦组,达格列净组、氯沙坦组分别以达格列净1 mg/kg、氯沙坦10 mg/kg每天给药喂养连续8周,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喂养;同周龄的正常血压雄性Wistar京都大鼠(wistar-kyoto rat,WKY)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WKY组)。每2周对各组行尾动脉收缩压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图像采集及分析,获取左心室心肌各层纵向应变,比较各组参数差异,观察大鼠心肌病理改变。结果与WKY组相比,第8周时,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均下降(P<0.05),而达格列净组及氯沙坦组LVEF、LVFS无明显下降。与WKY组相比,在第6周时对照组的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endo-myocardium,GLSendo)已出现下降(P<0.05);第8周时,对照组的GLSendo、中层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mid-myocardium,GLSmid)及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epi-myocardium,GLSepi)均下降(P<0.05);而达格列净组、氯沙坦组的纵向分层应变参数较WKY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结果进一步证实,实验第6周时,对照组已出现心肌间质纤维化。结论达格列净可有效改善早期SHR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左心室功能 达格列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