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玉 崔皓然 +1 位作者 粘永健 邱明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医学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对于各种医学成像设备所获取的图像,庞大的数据量给图像存储与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严重制约着医学图像的后续应用。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所获取的图像... 医学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与治疗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对于各种医学成像设备所获取的图像,庞大的数据量给图像存储与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严重制约着医学图像的后续应用。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所获取的图像数据量必将持续膨胀。因此,必须利用有效的压缩技术对其进行压缩。无损压缩能够完全保持原始医学图像的所有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对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无损压缩 感兴趣区域 磁共振成像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 王倩楠 +1 位作者 粘永健 邱明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73-480,共8页
医学成像已经成为医学诊断与处理的重要依据。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所获取的医学图像数据量也在持续增长,这给医学图像的存储与实时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严重制约了其后续应用。有损压缩方式能够在满足一定图像质量的条件... 医学成像已经成为医学诊断与处理的重要依据。随着医学成像设备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所获取的医学图像数据量也在持续增长,这给医学图像的存储与实时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并严重制约了其后续应用。有损压缩方式能够在满足一定图像质量的条件下,实现医学图像较大程度的压缩,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医学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介绍有损压缩条件下的质量评价方法,最后对医学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磁共振成像 有损压缩 感兴趣区域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的医学图像序列有损压缩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 谭军杰 +1 位作者 粘永健 邱明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09-114,共6页
针对医学图像序列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的医学图像序列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医学图像序列层与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首先利用基于变换的方法去除层间的相关性,然后对每一层图像分别进行二维小波变换。最后,利用EBCOT(emb... 针对医学图像序列数据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的医学图像序列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医学图像序列层与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首先利用基于变换的方法去除层间的相关性,然后对每一层图像分别进行二维小波变换。最后,利用EBCOT(embedded block coding with optimized truncation,最优截断的嵌入式块编码)算法对变换后的所有层进行联合率失真压缩。针对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图像)的测试结果表明:与JPEG2000压缩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能获得较好的有损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有损压缩 层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任务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莉 桑林琼 +5 位作者 张晔 张静娜 粘永健 李鹏岳 乔梁 邱明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61-2068,共8页
目的通过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健康青年人工作记忆脑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本校在校师生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20~24(22.48±1.24)岁。实验组块设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3例健康青年人进行数字正序、倒序记忆的数据采集,采用... 目的通过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健康青年人工作记忆脑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本校在校师生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20~24(22.48±1.24)岁。实验组块设计,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23例健康青年人进行数字正序、倒序记忆的数据采集,采用LABNIR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探讨数字记忆的编码期、维持期、检索期的前额叶皮层的HbO2相对含量及脑区激活。结果数字正序记忆平均反应时间低于倒序记忆,平均正确率高于倒序记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2,P=0.696)。倒序任务诱发的双侧背外侧前额叶HbO2相对浓度高于正序。数字正序、倒序任务经单样本t检验,大脑激活模式显示编码期、检索期显著激活了大脑双侧的背外侧前额叶;两个任务相比,倒序任务右脑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更强;两个任务在维持期脑区激活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脑活动,倒序任务比正序任务激活更多的脑区,双侧的背外侧前额叶共同参与完成信息编码、检索信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 数字记忆 脑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镜像运动脑激活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娜 王莉 +4 位作者 张晔 杨昆 桑林琼 李鹏岳 邱明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研究在镜像运动任务时大脑功能激活特征,为镜像运动疗法治疗截肢后幻肢痛提供脑功能影像学依据。方法招募13名健康被试,被试者均为本校的在校师生,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被试在左足运动执行和右足镜像运动时其大脑感觉运动... 目的研究在镜像运动任务时大脑功能激活特征,为镜像运动疗法治疗截肢后幻肢痛提供脑功能影像学依据。方法招募13名健康被试,被试者均为本校的在校师生,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被试在左足运动执行和右足镜像运动时其大脑感觉运动皮层激活情况,以及大脑皮层含氧血红蛋白(Hb O2)相对浓度变化时程特点。结果右足镜像运动与左足运动执行时,均显著激活双侧大脑主运动区和初级感觉皮层,其中激活最强的脑区在大脑右侧的初级感觉运动皮层(P<0.05)。镜像任务Hb O2相对浓度时间变化曲线出现下降趋势的时间早于运动执行,但两种任务Hb O2浓度变化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结果证实了镜像运动和运动执行具有相似大脑激活模式和激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 镜像运动 脑激活模式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患者脑白质损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李鹏岳 张静娜 +4 位作者 杨君 颜如冰 王莉 张晔 邱明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卒中偏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探讨脑白质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17例卒中偏瘫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进行大脑DTI数据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两组被试的部分各项异性(FA)、轴向弥散系数(λ_1)、径向弥散系数(λ23... 目的研究卒中偏瘫患者脑白质结构的损伤程度,并探讨脑白质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17例卒中偏瘫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进行大脑DTI数据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两组被试的部分各项异性(FA)、轴向弥散系数(λ_1)、径向弥散系数(λ23)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约翰霍普金斯白质分区图谱提取卒中患者组的感兴趣区域,并与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卒中患者在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上纵束、胼胝体额部和双侧胼胝体枕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05);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_1值也显著降低(P<0.05),患侧皮质脊髓束、额枕下束、钩束、丘脑前辐射、胼胝体额部以及双侧上纵束、胼胝体枕部的λ_(23)值显著升高(P<0.01)。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_1值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卒中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完整性有明显损伤,患侧皮质脊髓束的λ_1值可以反映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扩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束 部分各项异性 轴向弥散系数 径向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NIRS技术对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脑激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杜凯 王莉 +2 位作者 冯正权 张晔 邱明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研究在运动执行和运动想象任务刺激下大脑功能激活模式,探讨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23名右利手正常人作为被试,运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采集在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任务下脑部氧合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浓度相对... 目的研究在运动执行和运动想象任务刺激下大脑功能激活模式,探讨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23名右利手正常人作为被试,运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系统采集在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任务下脑部氧合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和总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变化量,并运用统计学检验和模型估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左手运动执行时激活脑区为右侧SMA、PMC和M1区,左手运动想象时激活的脑区为右侧PMC区,右手运动执行时激活脑区为左侧PMC、M1和SMA区,右手运动想象时激活的脑区为左侧PMC和M1区。结论运用近红外光学脑成像能够很好显示刺激任务下脑功能激活状态,在运动想象和运动执行时大脑皮层激活部位及强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运动想象 运动执行 脑激活模式 氧合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