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丽莉 胡义德 +1 位作者 张青 钱海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04-2006,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CT。结论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亚甲基二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一步法制备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立明 叶明福 +7 位作者 刘丽红 孙玉兰 孙恒文 谢启超 李军果 钱桂生 房殿春 胡义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 建立从少量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线粒体DNA(mtDNA)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  5 8份抗凝血静置后取白细胞层 ,采用碱变性法裂解细胞 ,酚 氯仿 异戊醇抽提 ,RNA酶消化后再抽提及沉淀 ,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获得的mtDNA样品... 目的 建立从少量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线粒体DNA(mtDNA)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  5 8份抗凝血静置后取白细胞层 ,采用碱变性法裂解细胞 ,酚 氯仿 异戊醇抽提 ,RNA酶消化后再抽提及沉淀 ,PCR扩增产物电泳鉴定。结果 获得的mtDNA样品不存在蛋白质等污染 ,用特异性mtDNAPCR引物从 5 8例核酸样品中均能扩增出 15 2 8bp的mtDNA基因片段。结论 改良一步法是一种省时、经济、实用、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白细胞 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建国 陈正堂 +2 位作者 王志新 张青 廖荣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β)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Livinα和pcDNA3.1-Livinβ。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设计合成扩增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肺腺癌SPC-A1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 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Livin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β)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Livinα和pcDNA3.1-Livinβ。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设计合成扩增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以肺腺癌SPC-A1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获得Livin基因异构体全长cDNA序列,TA克隆将Livin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T载体上,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取所需目的片段,然后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最后对产生的重组子进行双酶切、PCR鉴定,并经过测序证实后,构建成为Livin基因异构体表达载体(pcDNA3.1-Livin)。电穿孔法获得稳定表达Livinα和β的A549细胞克隆,Westernblot验证Livin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得Livinα和Livinβ全长cDNA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基因转染后,阳性细胞分别表达Livinα和β。结论Livin基因两种异构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细胞中的表达鉴定,为进一步研究Livin异构体功能及在肺癌细胞中的抗凋亡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蛋白 LIVIN 凋亡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中国汉族人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高变Ⅰ区序列特殊变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义德 贾立明 +5 位作者 孙玉兰 孙恒文 刘丽红 叶明福 钱桂生 房殿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 目的 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序列 ,进一步了解中国汉族人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特点。方法 一步法制备 3 1个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 ,PCR扩增包括非编码高变Ⅰ区在内的 15 2 8bp核酸片段 ,并直接测序 ,分析高变Ⅰ区序列变异情况。结果 高变Ⅰ区 162 2 3和 163 62核苷酸位点 ,分别出现高频率C→T变异 ( 70 97% ,2 2 /3 1)及T→C变异 ( 4 8 3 9% ,15 /3 1)。结论 线粒体DNA第 162 2 3核苷酸位点T和第 163 62核苷酸位点C很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线粒体DNA 外周血白细胞 人外周血 序列 线粒体基因 直接测序 位点 变异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启动子调控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萍 王东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目的 研究人 0 3kb的AFP启动子序列对EGFP在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设计含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引物 ,选择性地从人基因组中扩增出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AFPpromoter)序列 ,分别构建含有AFP启动子序列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及AFP启动子序列和DT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AF EGFP、pAF DTA ;将pAF EGFP转染HepG2、SMMC 772 1及NIH3T3后进行荧光强度检测。结果 转染pAF EGFP质粒细胞的EGFP表达量在HepG2细胞中明显高于SMMC 772 1、NIH3T3细胞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AFP启动子可以特异性地启动它后面的目的基因在AFP阳性的细胞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人肝癌细胞 启动子 EGFP 高效表达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SMMC-7721 酶切位点 目的基因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中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永峰 孙汉军 胡义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467-1469,共3页
目的观察出生后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7~30d)中的变化特点。方法10只正常健康Wistar大鼠,8只为新生大鼠,2只为成年大鼠。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正常饲养,分别于出生后0、15、20、25d摘取眼球进行... 目的观察出生后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7~30d)中的变化特点。方法10只正常健康Wistar大鼠,8只为新生大鼠,2只为成年大鼠。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正常饲养,分别于出生后0、15、20、25d摘取眼球进行视网膜电镜观察。2只成年大鼠亦进行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出生后0d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幼稚且细胞层次不清,关键期内感光细胞的细胞器逐步丰富发育成熟,层次渐显清晰。结论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逐渐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视觉发育 感光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建东 胡义德 +3 位作者 孙恒文 龙桂宁 钱海洪 胡中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痛、活动能力的改善及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82.5%、62.5%、45%,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伊班膦酸钠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溶解素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新 徐飞 +1 位作者 谢启超 陈正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44-204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基质溶解素(recombinantmatrilysin,rMMP-7)和脂质体-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ofmatrilysinbyliposometransfection,LIPO-MAON)对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 目的探讨重组基质溶解素(recombinantmatrilysin,rMMP-7)和脂质体-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ofmatrilysinbyliposometransfection,LIPO-MAON)对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①构建MMP-7的反义寡核苷酸。②MTT法检测rMMP-7和LI-PO-MOAN作用下A549和HUVEC的增殖状况。③RT-PCR法检测rMMP-7和LIPO-MAON作用下腺癌A549细胞和HU-VECMMP-7mRNA的表达。结果0.75、1.0μg/mlrMMP-7对HUVEC增殖有促进作用,各种浓度的LIPO-MAON无作用;对A549细胞的增殖,0.5、0.75、1.0μg/ml的rMMP-7均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7.5、10nmol/ml)的LIPO-MAON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RT-PCR检测结果表明,HUVEC不表达MMP-7mRNA;rMMP-7能增加A549细胞MMP-7mRNA的表达,LIPO-MAON可降低其MMP-7mRNA的表达(P<0.05)。结论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的MMP-7能促进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和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其反义寡核苷酸不能抑制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但高浓度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溶解 MMP-7反义寡核苷酸 肺腺癌细胞A549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高丽莉 胡义德 刘洪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15-1917,共3页
目的以石蜡包埋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研究其可行性。方法35例石蜡包埋肺癌组织DNA样品制备和亚硫酸氢盐修饰后进行MSP扩增检测。结果石蜡包埋组织MSP检出率与文献采用新鲜组织标本报道一致。结论MSP通... 目的以石蜡包埋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研究其可行性。方法35例石蜡包埋肺癌组织DNA样品制备和亚硫酸氢盐修饰后进行MSP扩增检测。结果石蜡包埋组织MSP检出率与文献采用新鲜组织标本报道一致。结论MSP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DNA甲基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特异性PCR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p14^(ARF)、p16^(INK4a)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果 叶明福 胡义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 研究p14 ARF、p16INK4a蛋白在小细胞肺癌 (smallcelllungcancer ,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2 4例SCLC癌组织标本中两种蛋白表达。结果  2 4例标本中 ,15例p14 ARF蛋白表达阴性( 62 .5 0 %)... 目的 研究p14 ARF、p16INK4a蛋白在小细胞肺癌 (smallcelllungcancer ,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2 4例SCLC癌组织标本中两种蛋白表达。结果  2 4例标本中 ,15例p14 ARF蛋白表达阴性( 62 .5 0 %) ,4例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 ( 16.67%) ,3例p14 ARF、p16INK4a蛋白表达均阴性 ( 12 .5 0 %)。p14 ARF、p16INK4a蛋白阴性率均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SCLC中p14 ARF、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是各自独立的事件 ,可能与SCLC的发生有关 ,其中p14 ARF表达阴性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蛋白表达 P14ARF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Egr-1启动子辐射诱导活性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11
作者 王卫东 陈正堂 +2 位作者 李德志 刘昕 段玉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 探明缺氧对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1(earlygrowthresponsegene 1,Egr 1)启动子辐射诱导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构建Egr 1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脂质体介导转染肺癌A5 49细胞 ,在 0 .1%、0 .5 %、1%、2 .5 %、... 目的 探明缺氧对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1(earlygrowthresponsegene 1,Egr 1)启动子辐射诱导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构建Egr 1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脂质体介导转染肺癌A5 49细胞 ,在 0 .1%、0 .5 %、1%、2 .5 %、5 %等氧浓度下给转染细胞以 2、4、6、8、10Gyγ 线照射 ,观察照射后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及过氧化氢产量变化 ;观察过氧化氢浓度对Egr 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Egr 1启动子报告载体 ,转染A5 49细胞 ,发现当氧浓度 <2 .5 %时 ,Egr 1启动子活性明显低于常氧对照组 (P <0 .0 1) ,并随氧浓度的下降而降低。照射后的过氧化氢产量呈现类似的变化特征 ,结果还表明Egr 1启动子的活性与过氧化氢浓度密切相关。结论 缺氧 (O2 <2 .5 % )导致Egr 1启动子辐射诱导活性下降 ,可能与氧自由基产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EGR-1 启动子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