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斌 何威 +4 位作者 杨扬 李承新 高天文 李颖 郁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2和Smad3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Smad2和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Smad2和Smad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的角质形成细胞。结论:Smad2和Smad3表达下调不但见于人类皮肤鳞癌的在体形成过程中,还见于能持续传代的体外培养的鳞癌细胞中。Smad2和Smad3表达下调可能代表了鳞癌细胞所固有的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变化,有助于鳞癌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2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乳头瘤病毒16 E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对A431皮肤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颖 何威 +3 位作者 张斌 吴军 王儒鹏 林自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构建HPV16 E7(E7)真核表达载体,观察E7过表达对A43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从Caski细胞中抽提总RNA,针对E7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E7cDNA。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得到的PCR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 目的构建HPV16 E7(E7)真核表达载体,观察E7过表达对A43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从Caski细胞中抽提总RNA,针对E7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E7cDNA。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得到的PCR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多克隆位点。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后,使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A43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7在细胞中的表达。WST-1和Transwell系统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检测TGF-β分泌情况。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E7基因正确插入到pEGFP-N1多克隆位点,获得pEGFP-E7;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E7蛋白高表达。过表达E7的A43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强,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量增多,G1期细胞数量相对减少。TGF-β分泌增多。结论E7过表达可改变细胞周期,提高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而分泌增多的TGF-β并不能抑制肿瘤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7 A431皮肤鳞癌细胞 表达载体 增殖 侵袭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纤维瘤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宏民 何威 +4 位作者 吴军 杨进清 何云志 黄海 林自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皮肤纤维瘤的增殖表皮中表达下调,但在真皮内瘤体中大量增殖的梭形细胞中表达却显著上调。结论:皮肤纤维瘤瘤体中梭形细胞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上调可促进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皮肤纤维瘤中纤维增殖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纤维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 1/2/3 P-SMAD2/3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β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仁颖 张斌 +4 位作者 吴峰 李冉 李漪倩 周源 何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 array、Western blot检测LXRs在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系中... 目的探讨肝X受体β(liver X receptorβ,LXRβ)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 array、Western blot检测LXRs在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LXRβ在52例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40例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60例cSCC中的表达,分析LXRβ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KC比较,A431细胞中LXRα、LXRβ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以LXRβ升高尤为显著。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LXRβ在AK、BD、cSCC中表达逐渐升高,以cSCC升高最明显,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瘤体大小、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结论 LXRβ在鳞状细胞癌细胞和组织中表达均升高,且与肿瘤的增殖、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β 鳞状细胞癌 日光性角化病 鲍温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隐球菌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自华 阎国富 +2 位作者 何云志 张国威 何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5,共1页
报告1例皮肤隐球菌病。患儿男,12岁。因肾病综合征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面部及前臂出现多发性传染性软疣样皮疹,真菌学和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皮肤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治疗无效,患者9d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关键词 隐球菌病 皮肤 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某些免疫相关性皮肤病 被引量:3
6
作者 郁博 何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36-738,共3页
系统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了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调节作用。该文就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和白癜风等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糖皮质... 系统或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了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调节作用。该文就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和白癜风等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皮肤病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隐球菌1例报道
7
作者 林自华 严国富 +2 位作者 张国威 何云志 何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110-111,共2页
患者男性,12岁,因肾病综合征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继发面及前臂的多发性传染性软疣样皮疹,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证实为皮肤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治疗无效,患者9天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关键词 皮肤隐球菌 氟康唑 治疗 真菌学 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水疱及脓疱的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学强 何威 +2 位作者 杨玲 何云志 付秋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728,共2页
报告1例具有水疱及脓疱的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患者女,41岁。全身出现红色丘疹、斑块、水疱及脓疱伴疼痛1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全层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诊断: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肤病。
关键词 皮肤病 嗜中性 发热性 急性 水疱 脓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阎国富 张国威 +1 位作者 王儒鹏 何云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评价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一光化学治疗、口服阿维A及光化学治疗。结果: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光化学治疗,长波紫外... 目的:评价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单一光化学治疗、口服阿维A及光化学治疗。结果: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光化学治疗,长波紫外线的总暴露量可明显减少,可缩短近一半疗程。结论: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中至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阿维A 光化学疗法 寻常型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表皮中TGF-βⅠ型和Ⅱ型受体表达下调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颖 何威 +3 位作者 林自华 阎国富 何云志 黄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GF-βR)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 e PCR)和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TGF-βR)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 e PCR)和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对照皮肤中I型和Ⅱ型TGF-β受体(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TGF-βRⅠ和TGF-βRⅡ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较正常表皮显著降低。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皮TGF-β受体表达下调有助于表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促进了该表皮肿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几种Smad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扬 何威 +3 位作者 何云志 黄海 吴军 林自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磷酸化Smad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磷酸化Smad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表皮显著降低。结论:脂溢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降低可能通过阻断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上述表皮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Smad1/2/3 P-SMAD2/3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郁博 何威 +2 位作者 张斌 杨玲 吴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GR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角质形成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GR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可下调HaCaT细胞GRα的表达,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GC对HaCaT细胞GRα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可以部分解释持续外用GC制剂皮肤耐受现象以及对GC治疗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受体 糖皮质激素 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维A酸乙酯对HL-60细胞CD11b、CD1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胜平 张国威 +2 位作者 何威 阎国富 何云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58-2260,共3页
目的 观察芳维A酸乙酯 (arotinoidethylester ,AE)在HL 60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对其CD11b、CD15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AE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HL 60细胞以二甲基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全反式维A酸 (all trans re... 目的 观察芳维A酸乙酯 (arotinoidethylester ,AE)在HL 60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对其CD11b、CD15表达的影响 ,初步探讨AE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HL 60细胞以二甲基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全反式维A酸 (all trans retinoicacid ,ATRA)、AE诱导培养 ,5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 60细胞表面CD11b和CD15的表达。结果 HL 60细胞经DMSO、ATRA、AE诱导后CD11b和CD15荧光标记率均比诱导前提高 ;ATRA组HL 60细胞CD11b和CD15荧光强度显著低于DMSO组 ,AE组HL 60细胞CD11b和CD15荧光强度显著低于ATRA组。结论 AE可明显抑制HL 60细胞表达CD11b、CD15 ;AE可能通过抑制参与炎症反应的中性粒细胞表达CD11b、CD15而降低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反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维A酸乙酯 脓疱型银屑病 粘附分子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皮中TGF-β受体活化Smad蛋白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超然 何威 +5 位作者 吴军 黎智 杨进清 黄海 何云志 王儒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1、Smad2、Smad3(Smad1/2/3)]和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法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寻常性...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受体活化Smad——[Smad1、Smad2、Smad3(Smad1/2/3)]和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法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与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2/3和p-Smad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皮肤相比,Smad1/2/3和p-Smad2/3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皮中Smad1/2/3和p-Smad2/3蛋白表达降低,可通过阻断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状态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1/2/3 P-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郁博 何威 +1 位作者 张斌 杨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HaCaT细胞G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上调HaCaT细胞GRβ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结论:TNF-α可增加GRβ的表达,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参与诱发糖皮质激素皮肤耐受现象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角质形成细胞 受体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urf1和Smurf2表达增强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颖 何威 +3 位作者 何云志 黄海 王亚丽 杨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和2(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1 and 2,Smurf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区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和2(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1 and 2,Smurf1,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和对照正常皮肤中Smurf1和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正常皮肤相比,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Smurf1和2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Smurf1和2的过度表达可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使TGF-β抑制上皮增生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促进了脂溢性角化病表皮的过度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Smurf1 Smuf2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VEGF165基因导入促进硬皮病小鼠模型毛发生长及再生 被引量:3
17
作者 黎智 阎国富 +2 位作者 何威 何云志 黄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 观察VEGF对硬皮病小鼠模型毛发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phVEGF165质粒导入博莱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背部皮肤。每周测量毛发的长度,常规病理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发现VEGF... 目的 观察VEGF对硬皮病小鼠模型毛发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phVEGF165质粒导入博莱霉素诱导的硬皮病小鼠模型背部皮肤。每周测量毛发的长度,常规病理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发现VEGF有明显促毛发生长作用。phVEGF165质粒导入的小鼠皮肤毛囊数目明显增多,真皮及毛囊区VEGF及VEGFmRNA表达增强。结论 VEGF对硬皮病小鼠模型毛囊的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莱霉素 硬皮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毛囊 电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给药及撤药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玲 何威 +1 位作者 李颖 张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86-2089,共4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和β表达的调节以及撤药后GRα、GRβ基因表达的后续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含10-6mol/L地塞米松的DMEM(高糖)培养基...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α和β表达的调节以及撤药后GRα、GRβ基因表达的后续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含10-6mol/L地塞米松的DMEM(高糖)培养基孵育细胞,48h后换不含地塞米松的培养基继续孵育。在地塞米松给药后24、48h以及撤药后24、48、72h的不同时相点,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Rα、GRβ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观察GRα、GRβ的细胞内定位。结果地塞米松给药后24、48h,GR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逐渐下降(P<0.05),呈时间依赖性,GRβ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逐渐上升(P<0.05);撤药后24、48、72h,GRα和GRβ的上述变化不同程度地向原有水平回复。结论地塞米松下调GRα并上调GRβ,可部分解释持续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后出现的激素耐受现象;下调的GRα和上调的GRβ在地塞米松撤药后呈现向其原有水平恢复的趋势,提示临床上外用激素治疗应避免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角质形成细胞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孢样枝孢霉与卡氏枝孢霉形态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桑红 何威 +6 位作者 姜少军 吕桂霞 沈永年 邓德权 管海宏 周晓军 刘维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老,真菌细胞壁出现明显增厚等改变。结论:了解枝孢样枝孢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对暗色枝孢霉病诊治,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枝孢样枝孢霉的致病性弱于卡氏枝孢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样枝孢霉 卡氏枝孢霉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小鼠硬皮病皮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美玲 阎国富 +3 位作者 黎智 何威 何云志 黄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硬皮病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建立小鼠硬皮病动物模型后,应用电穿孔技术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导入硬皮病小鼠硬化的皮下;再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硬皮病皮损VEGF165的表达及观察组织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硬皮病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建立小鼠硬皮病动物模型后,应用电穿孔技术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导入硬皮病小鼠硬化的皮下;再利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硬皮病皮损VEGF165的表达及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转基因后硬皮病鼠毛发生长明显增多,而未转基因硬皮病鼠毛发未见生长。②组织病理检查示转基因鼠毛囊明显增生,毛囊数每一低倍视野平均为(12.0±1.6)个,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硬皮病鼠组(P<0.05)。真皮厚度增加,新生血管增加。③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示转基因鼠表皮和真皮细胞及间质VEGF165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电穿孔技术可将外源性基因转入小鼠硬化的皮肤,使其高表达。外源性VEGF165基因转染后,可明显促进小鼠硬化的皮肤毛发生长,已萎缩的真皮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电穿孔 基因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