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疼痛患者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黎玲 周远华 罗忠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9-680,共2页
慢性疼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药物治疗是缓解慢性非癌痛的主要方法之一[1],而口服镇痛药又是药物治疗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疼... 慢性疼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药物治疗是缓解慢性非癌痛的主要方法之一[1],而口服镇痛药又是药物治疗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疼痛科住院的68例非癌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疼痛时间均超过5个月,其中痛风患者12例,慢性关节炎患者2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8例,发放的68份问卷均全部收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依从性调查 慢性疼痛 颈源性头痛 痛风患者 疼痛患者 药物治疗 疼痛时间 非癌性疼痛 慢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集性头痛丛集期的神经阻滞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毛希刚 肖克 +1 位作者 吴悦维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5-427,共3页
丛集性头痛丛集期头痛发作频繁而剧烈,应当视其为一个急诊,立即解救。而一般药物止痛慢,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疼痛科作为一个新型临床学科,理所应当拥有应对各种复杂顽固严重疼痛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神经阻滞疗法特别是星... 丛集性头痛丛集期头痛发作频繁而剧烈,应当视其为一个急诊,立即解救。而一般药物止痛慢,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疼痛科作为一个新型临床学科,理所应当拥有应对各种复杂顽固严重疼痛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对各种神经阻滞疗法特别是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本文将我们和近年来探讨在临床中应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丛集性头痛作者的经验做一个总结,以期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集性 头痛 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毛希刚 肖克 +1 位作者 唐伟伟 吴悦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诊断明确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治疗组,先行患侧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后入路法颈2椎旁神经阻滞,再于患侧枕部和上颈部最多见最敏感的3个压痛...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诊断明确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治疗组,先行患侧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后入路法颈2椎旁神经阻滞,再于患侧枕部和上颈部最多见最敏感的3个压痛点行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B组为对照组,只行患侧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后入路法颈2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每次治疗后、1个月疼痛指标和3个月、6个月后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有明显疗效,但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小针刀 颈源性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LINGO1和Ng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进平 李光勤 +3 位作者 马冉冉 米秀娟 黄浩然 李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侧皮质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Nogo受体作用蛋白(LRR and Ig domain-containing,Nogo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LINGO1)和Nogo-66受体(Nogo-66 receptor,NgR1)表达的影响,探...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侧皮质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Nogo受体作用蛋白(LRR and Ig domain-containing,Nogo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LINGO1)和Nogo-66受体(Nogo-66 receptor,NgR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促进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和电刺激组。电刺激在造模90 min后进行,30 min/d。于缺血1、3、7、14、21 d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缺血皮质LINGO1和NgR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电刺激组运动功能恢复较缺血组明显改善(P<0.05)。LINGO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缺血后1 d达峰,21 d时仍然较假手术组高(P<0.01)。电刺激组7 d其LINGO1蛋白表达较缺血组低(P<0.05),21d时LINGO1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P<0.01)。NgR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缺血后1 d开始上升(P<0.01),3 d达峰(P<0.01),缺血14 d时较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电刺激组3 d和7 d NgR1 mRNA及蛋白表达较缺血组低(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缺血皮质LINGO1和NgR1的表达明显上调,脑梗死急性期予以电刺激后LINGO1蛋白和NgR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LINGO1 NgR1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联合臭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唐伟伟 毛希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568,共3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1]。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临床上虽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是多数患者,治疗后病情易反复,部分患者甚至逐渐加重,总体效果不甚理想,最终被迫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银质针...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1]。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目前临床上虽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是多数患者,治疗后病情易反复,部分患者甚至逐渐加重,总体效果不甚理想,最终被迫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银质针导热疗法作为保守治疗方法中有效方法,其治疗效果已逐渐被业界认可;另外,髋关节腔内臭氧注射疗法已被广大疼痛临床医生应用[3]。我科开展银质针导热疗法和臭氧技术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髋关节置换术 随机对照试验 注射疗法 臭氧技术 低龄化趋势 临床医生 临床疗效 远期疗效 骨髓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进平 李光勤 +3 位作者 吴士明 晏加林 李莉 贺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3-609,614,共8页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产生的病理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将探讨PHN病人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产生的病理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将探讨PHN病人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模式的改变,及其与PH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PHN组)及与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相关临床量表评估;同时采集两组被试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数据。将脑默认网络的关键脑区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seed-based FC)的分析方法探讨两组间脑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并将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HN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HC组(t=1.131,P=0.036),基于PC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与HC组相比,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内侧(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L-SFG-Med)、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L-MFG)、左侧顶上回(left superior parietal gyrus,L-SPG)和右侧楔前叶(right precuneus,R-PCUN)的功能连接增强;此外,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PCC-SFG_L)的功能连接值与VA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1,P=0.024)。结论:脑DMN的功能连接增强介导了PHN慢性持续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是其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潜在的脑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端芳 唐伟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病...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所收治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观察组仅加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氖激光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33例颈型脑供血不足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以平 吴悦维 +1 位作者 张宽平 梁小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枕后小针刀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试验纳入标准抽取33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干预前后配对研究。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枕后小针刀松解术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治疗后患者经颅脑血流多普勒检测基底...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枕后小针刀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试验纳入标准抽取33例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干预前后配对研究。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枕后小针刀松解术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治疗后患者经颅脑血流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液流速(basilar artery-velocity of the systolic wave,BA-Vs)改善率为34.5%(10/29);其中男性改善率为18.2%(2/11),女性改善率为44.4%(8/1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速改变(-2.62±8.43)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治疗后血液流速改变(-6.36±9.34)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未见明显改变(P>0.05)。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枕后小针刀松解术能改变部分患者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改善患者自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脑供血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小针刀松解术 动脉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带教中潜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永会 易维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24,共1页
本人科室目前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实践,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临床护理 带教老师 个人素材 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甲酸钠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珊珊 张瑞 吴士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膦甲酸钠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新桥医院疼痛科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使用膦甲酸钠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膦甲酸钠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新桥医院疼痛科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使用膦甲酸钠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第15天、第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组间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优于单用膦甲酸钠治疗,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甲酸钠 半导体激光 带状疱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永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4,共1页
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是医务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尤其是心理护理是关键环节,合理的运用语言疏导及与病人之间建立良... 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是医务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病人,尤其是心理护理是关键环节,合理的运用语言疏导及与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有效的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之主动的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优质 工程活动 人文关怀 医务人员 护理工作 配合治疗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小针刀治疗膝关节炎致皮肤溃疡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林 唐永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3,共1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退行性疾患,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变化,其导致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积液等,是影响老年运动及慢性致残的首要原因。小针刀治疗此病是通过铲磨骨刺,解除粘连,恢复膝关节力的平衡而达到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退行性疾患,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变化,其导致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积液等,是影响老年运动及慢性致残的首要原因。小针刀治疗此病是通过铲磨骨刺,解除粘连,恢复膝关节力的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且在治疗此病上有良好的疗效,临床研究证实小针刀对此病有效率达93.6%。2011年6月我科一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在行小针刀治疗后因急于出院致左膝关节皮肤溃疡,经植皮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临床护理 皮肤溃疡 治疗 膝关节 病理变化 关节软骨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侧前间隙注药致超长脊髓麻醉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宽平 杨以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7-357,共1页
关键词 脊髓麻醉 注药 间隙 硬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醉时间 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应用钩活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例
14
作者 肖克 吴悦维 毛希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4-634,643,共2页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其本质是颈椎管狭窄、颈髓受压,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主要为锥体束征,运动及感觉不同程度障碍,严重者出现瘫痪致残。目前骨科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保护脊髓功能。对部分病情较轻或者发病缓慢、有手...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其本质是颈椎管狭窄、颈髓受压,临床表现为脊髓损伤,主要为锥体束征,运动及感觉不同程度障碍,严重者出现瘫痪致残。目前骨科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保护脊髓功能。对部分病情较轻或者发病缓慢、有手术指征但是拒绝开放性手术、保守治疗病情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活术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旁神经阻滞时意外抽出脑脊液2例
15
作者 李莉 张宽平 吴悦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703-703,共1页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常用微创穿刺技术,借助影像学技术或凭借解剖定位,用注射器穿刺至各神经节、根、干或小关节处注入局麻药物等,达到消炎、止痛及调节神经功能的目的[1]。但在神经阻滞穿刺过程中有可能穿刺不到位或位置偏差以及解...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常用微创穿刺技术,借助影像学技术或凭借解剖定位,用注射器穿刺至各神经节、根、干或小关节处注入局麻药物等,达到消炎、止痛及调节神经功能的目的[1]。但在神经阻滞穿刺过程中有可能穿刺不到位或位置偏差以及解剖结构变异等情况,尤其是颈部,稍有失误可危及生命,因此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脑脊液 颈椎后 穿刺技术 解剖定位 影像学技术 注射器穿刺 局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