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微创诊治58例胃异位胰腺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莉敏 樊超强 +2 位作者 赵晶京 张传涛 杨仕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分析胃异位胰腺内镜下特点,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胃异位胰腺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 目的分析胃异位胰腺内镜下特点,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胃异位胰腺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明确的58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5例,平均39.6(14~75)岁,包括行EMR 20例和行ESD 38例,总结其内镜特点,比较EMR和ESD的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患者以上腹部隐痛、腹胀为主诉;均单发黏膜下包块,表面完整,典型者可有中心脐样凹陷,占27.6%(16/58);超声内镜发现多来源第3层,回声不均匀,有时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一致,达100%(58/58)。行EMR20例,复发率20.0%(4/20),无并发症;行ESD 38例,无复发,2例术中出血和2例穿孔。ESD与EMR治疗胃异位胰腺相比,复发率低(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诊断率高,ESD治疗胃异位胰腺较EMR复发率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消化内镜 EMR E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中p53、APC、C-erBb-2和CEA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宁琳洪 廖忠莉 +1 位作者 谢霞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中p53、APC、C-erBb-2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进展期(Ⅲ期)胃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iuv...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中p53、APC、C-erBb-2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进展期(Ⅲ期)胃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iuvant chemotherapy,NAC),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2~4个周期,化疗后2~3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p53、APC及C-erBb-2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CEA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p53、APC、C-erBb-2及CEA表达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p53、APC、C-erBb-2及CEA表达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1例,存活45例,存活率为80.4%;对照组患者死亡23例,存活33例,存活率为58.9%。两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胃癌组织中p53、APC、C-erBb-2和CEA的表达水平,可以辅助改善患者的预后,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胃癌 P53 APC C-ERBB-2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测定对肝硬化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成山 胡杨腾 郭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对11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甘胆酸(SCGA)含量测定,经一年随访,探讨SCGA含量对肝硬化预后的意义。随访期间118例中37例死亡。SCGA浓度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系比肝性脑病、腹水、营养状态及胆红素。白蛋白和γ-球蛋白更为密切。对病死率的预测,... 对11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甘胆酸(SCGA)含量测定,经一年随访,探讨SCGA含量对肝硬化预后的意义。随访期间118例中37例死亡。SCGA浓度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系比肝性脑病、腹水、营养状态及胆红素。白蛋白和γ-球蛋白更为密切。对病死率的预测,经Logistic回归分析,SCGA为最理想的预后指标。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甘胆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线粒体DNA缺失鉴定的Southern杂交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何玉琦 凌贤龙 +5 位作者 张国桥 李诗伟 乐湘华 晏斌 周源 李歆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检测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方法。方法将线粒体DNA所编码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的亚单位COXⅠ和COXⅡ分别作为Southern杂交的分子探针,鉴别细胞株的线粒体DNA是否完全缺失。进行生长营养缺陷鉴定,并从...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检测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方法。方法将线粒体DNA所编码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的亚单位COXⅠ和COXⅡ分别作为Southern杂交的分子探针,鉴别细胞株的线粒体DNA是否完全缺失。进行生长营养缺陷鉴定,并从RNA及蛋白水平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Southern杂交显示,SK-Hep1细胞可见COXⅠ、COXⅡ杂交条带,ρ°SK-Hep1细胞(线粒体缺失细胞)未见杂交条带形成,作为对比试验的生长营养缺陷法、PCR、Nor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所得结果与Southern杂交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鉴定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Southern杂交方法,该方法能简便、快捷、准确地鉴定细胞线粒体DNA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印迹法 DNA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KIR表达研究
5
作者 王沂芹 柏健鹰 +4 位作者 傅晓岚 王惠明 赵婷婷 徐文越 吴玉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KI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highT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highT细胞KIR表达明显...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KI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highT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highT细胞KI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D8highT细胞。正常外周血CD4+T细胞几乎不表达KIR,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达KIR。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表面KIR表达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肝硬化门静脉超声测量与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的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重阳 胡扬腾 赵晓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66-67,共2页
B超测量门静脉直径用以诊断门静脉高压已有较多报道[1,2],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直径与食道静脉曲张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尚不明确。我们对80例肝硬化进行了B超检测门静脉直径与内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情况... B超测量门静脉直径用以诊断门静脉高压已有较多报道[1,2],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直径与食道静脉曲张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尚不明确。我们对80例肝硬化进行了B超检测门静脉直径与内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情况的对比观察。1资料与方法肝硬化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B超 胃镜 食道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