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城市健康成人血清尿酸浓度的调查 被引量:49
1
作者 邵丽丽 潘瑾 苏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成人 尿酸 高尿酸血症 低尿酸血症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波 宋勇 +2 位作者 张方 施毅 胡明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14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敏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分布情况,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 目的:了解14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对药敏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分布情况,PCR产物克隆测序;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菌ampC基因阳性(占72.8%),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序列(AE 004827)同源性为100%。ampC基因阴性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均≥90.0%;ampC基因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14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88株产AmpC酶(占60.0%),不产AmpC酶菌株依次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产AmpC酶菌株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保持较高敏感率,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呋辛敏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着ampC耐药基因,明确ampC基因分布和产酶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基因 AMPC酶 药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顺磁珠的微流控免疫分析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黄辉 郑小林 +2 位作者 潘静 赵志强 蒲晓允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介绍采用激光直接加工法制备微流控芯片,建立基于超顺磁珠的化学发光微流控免疫分析系统,用于甲胎蛋白的测定。芯片系统可以在20min内完成AFP的分析,所需要的标本量和试剂量为5μl,线性范围在1~800ng/ml。
关键词 超顺磁珠 化学发光 微流控芯片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胆汁性腹膜炎脓液中分离出泉居沙雷菌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世平 解晓珍 黄春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374,383,共2页
关键词 泉居沙雷菌 胆汁 腹腔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加德纳菌临床检出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光贵 张文俊 冯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9-180,共2页
本文以胸、腹水为营养添加剂,自配培养基,从80例临床诊断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阴道加德纳菌,获阳性23例,阳性率为28.7%.标本同时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和吖啶橙染色法,查见线索细胞阳性率与分离鉴定所得阳性... 本文以胸、腹水为营养添加剂,自配培养基,从80例临床诊断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妇女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鉴定阴道加德纳菌,获阳性23例,阳性率为28.7%.标本同时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和吖啶橙染色法,查见线索细胞阳性率与分离鉴定所得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结果提示直接涂片镜检线索细胞有助于加德纳菌阴道炎的诊断,方法简便易行,但建立可靠的分离鉴定方法,对该病原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临床检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P65抗原 被引量:2
6
作者 姚磊 张孝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86,共2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感染情况,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29例冠心病患者、39例其他心血管病患者以及42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进行...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感染情况,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29例冠心病患者、39例其他心血管病患者以及42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进行检测,并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各组CRP进行测定。结果:29例冠心病患者中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者7例,占24.1%;与其他心血管患者中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率(5.1%)以及正常对照组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率(2.4%)相比明显升高,29例冠心病患者CRP水平(5.06±1.79mg/L)也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感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结晶影响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发彬 舒丽琼 +1 位作者 杜春兰 项贵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6-396,共1页
酪氨酸结晶为略带黑色的细针状结晶,成束状、团状或羽毛状,见于急性重型肝炎、急性磷中毒、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或伤寒等患者尿沉渣中。我们发现1例尿液酪氨酸结晶影响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结果的案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酪氨酸结晶 磺基水杨酸 尿蛋白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辅酶Ⅰ荧光特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邵丽丽 潘瑾 肖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了解NADH的荧光特性。方法 用荧光光度计扫描NADH 340~ 4 2 0nm范围确定其激发波长 ,扫描 390~ 5 6 0nm范围确定其发射波长。扫描氧化型辅酶Ⅰ (NAD)标准品激发波长范围及发射波长范围 ,再于NADH中加入NAD ,观察其对NADH的干... 目的 了解NADH的荧光特性。方法 用荧光光度计扫描NADH 340~ 4 2 0nm范围确定其激发波长 ,扫描 390~ 5 6 0nm范围确定其发射波长。扫描氧化型辅酶Ⅰ (NAD)标准品激发波长范围及发射波长范围 ,再于NADH中加入NAD ,观察其对NADH的干扰。加入LD液及乳酸反应体系 ,观察其对NADH的干扰。结果 NADH激发波长为 382nm ,发射波长为 4 6 0nm。NAD在 2 80~ 4 2 0nm处无激发波峰 ,4 0 0~ 5 0 0nm处无发射波峰。NADH中加入NAD后激发波峰有改变。加入LD液后NADH的激发波峰及发射波峰无改变。加入乳酸反应体系后激发波峰有改变。结论 利用NADH的荧光特性 ,在检测中只需固定其发射波长 ,通过观察NADH荧光强度的变化 ,就可以对一些微量物质进行检测 ,可将其测定灵敏度提高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辅酶Ⅰ 荧光特性 LD液 乳酸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H,HCO3,NH4及可滴定酸的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杰红 潘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3-24,共2页
尿液pH、HCO~-_3、NH~+_4及可滴定酸的测定吴杰红,潘瑾(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四川重庆630037)关键词肾小管泌氢功能,尿液,可滴定酸测定尿液pH、HCO3、NH及可滴定酸(TA)、可反映肾小管泌氢功... 尿液pH、HCO~-_3、NH~+_4及可滴定酸的测定吴杰红,潘瑾(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四川重庆630037)关键词肾小管泌氢功能,尿液,可滴定酸测定尿液pH、HCO3、NH及可滴定酸(TA)、可反映肾小管泌氢功能。肾小管泌氢功能是肾脏维持机体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滴定酸 尿液 PH值 HCO3 氨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