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FLE标准对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时机选择的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丁盛 张渝华 +3 位作者 张近宝 蒋利 尹昌林 周人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RIFLE标准不同分期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61例蜂蛰伤并发... 目的分析以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RIFLE标准不同分期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61例蜂蛰伤并发MODS患者资料,其中16例未行CVVH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采用RIFLE标准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按CVVH治疗时机分A组(AKIⅠ期开始CVVH治疗)、B组(AKIⅡ期开始CVVH治疗)、C组(AKIⅢ期开始CVVH治疗),严格按标准CVVH治疗。对比分析各组的死亡率、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CVVH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IL-6、氧合指数、血肌酐(Cr)、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行CVVH治疗组(P<0.01)。(2)C组CVVH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IL-6、死亡率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3)A、B两组死亡率及CVVH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CVVH治疗前IL-6浓度明显高于A组(P<0.05),平均ICU住院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以及蜂蛰伤至开始CVVH治疗的间隔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4)A、B、C三组CVVH治疗24 h后血IL-6、氧合指数、Cr、MAP均明显改善(P<0.01),但C组IL-6仍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CVVH治疗24 h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降低(P<0.01),C组治疗24 h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是治疗蜂蛰伤并发MODS的一种有效手段,RIFLE标准对判断CVVH的治疗时机有指导意义,AKIⅠ期和Ⅱ期行CVVH可明显改善蜂蛰伤并发MODS的预后,而AKIⅠ期行CVVH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蜂蜇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RIFLE标准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mec遗传元件及其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延成 程航 +1 位作者 周人杰 饶贤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2-451,共10页
携带mec基因簇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hromosome cassette mec,SCCmec)遗传元件的获得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药的主要原因。SCCmec由一个mec基因簇、一个染... 携带mec基因簇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hromosome cassette mec,SCCmec)遗传元件的获得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药的主要原因。SCCmec由一个mec基因簇、一个染色体重组酶(ccr)基因簇及3个J区组成。mec基因簇含有mec A及其调控基因,mec A基因编码的耐药决定簇使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ccr基因簇编码的重组酶负责SCCmec元件的整合与切离;J区差异大,导致不同来源MRSA菌株携带SCCmec的大小不一,在组成上也具有多样性。这些特征为利用SCCmec元件进行MRSA分型创造了条件。文章介绍了SCCmec元件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基于SCCmec的MRSA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SCCmec元件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天麻口服液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金胜 高全杰 +1 位作者 封永勇 向明凤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观察复方天麻口服液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9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5只。第 1组为假手术组 ,皮下注射等体积的 0 .9%氯化钠注射液 ;第 6组为正常对照组 ,不做皮下注射 ;第 2~ 5组制成偏头痛模型 (小鼠皮下注... 目的 :观察复方天麻口服液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90只 ,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5只。第 1组为假手术组 ,皮下注射等体积的 0 .9%氯化钠注射液 ;第 6组为正常对照组 ,不做皮下注射 ;第 2~ 5组制成偏头痛模型 (小鼠皮下注射利血平 10mg·kg 1 ,14d ,并脑室注射血凝块 2 μg)后 ,第 2组给予 0 .9%氯化钠注射液 ,第 3~ 5组分别给予复方天麻口服液 2 .2 5 ,4.5 0 ,9.0 0g·kg 1 ,均灌胃给药 3d。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测痛阈 ,取血测凝血时间 ,取脑匀浆测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复方天麻口服液能延长凝血时间 ,提高痛阈 ,调节 5 羟色胺 ( 5 HT)的过度降低 ,抑制脑内炎性刺激物的升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口服液 复方 偏头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干离断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鹏 史忠 +2 位作者 周坤 苑爱军 聂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361-2364,共4页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方法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 block,SGB),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神经元凋亡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ransection of 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TCST)方法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 block,SGB),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皮质区神经元凋亡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再灌注模型组(I/R组)、治疗组(T组),每组50只。用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行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立即行TCST。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周围区GRP78和CHOP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R组和T组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指数较sham组显著增高(P<0.01);与I/R组相比,T组再灌注12、24、48、72h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R组和T组GRP78、CHOPmRNA和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上调(P<0.01);与I/R组相比,除72h外,T组6、12、24、48h GRP78、CHOP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 TCS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质网应激状态、降低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从而发挥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颈交感干离断 星状神经节阻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序列致agrC突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饶青 尚伟龙 +6 位作者 周人杰 胡启文 张晓鹏 杨延成 胡珍 朱军民 饶贤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XQ株毒力变异的机制。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对照,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临床分离的金葡菌XQ株在体外传代后的毒力改变;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菌体及培养上清的蛋白谱变化,应用PCR进行金...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XQ株毒力变异的机制。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对照,采用动物实验观察临床分离的金葡菌XQ株在体外传代后的毒力改变;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菌体及培养上清的蛋白谱变化,应用PCR进行金葡菌附属调节基因agr扩增并测序,分析菌株毒力变异的机制,并进一步通过qRT-PCR检测XQ株agr调控的毒力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动物毒力实验证实XQ株的毒力较对照菌ATCC25923强,体外传代培养后,XQ株第180代菌株(XQ180)的毒力明显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毒力下降的XQ株(XQM株)培养上清的蛋白表达谱较XQ株有明显改变,对金葡菌ag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XQM株的agr C基因第443位有一段188 bp的序列插入,而该插入序列就是agr C基因255~442间序列,正是该188 bp重复序列导致Agr C蛋白的截短型突变,引起新桥株的致病性降低,qRT-PCR检测结果证实XQM株中受agr调控的毒力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临床分离的金葡菌XQ株毒力强,在体外传代中易发生毒力变异,这种变异与重复序列导致的agr C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致病性 动物毒力实验 附属调节基因agr 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gB(Q225P)突变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 尚伟龙 +4 位作者 彭华刚 周坤 胡珍 周人杰 饶贤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1-717,共7页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ig B(Q225P)突变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临床分离金葡菌(XQ株)与实验室传代获得菌落颜色变白之XQW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进行XQ及XQW全基因组测...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ig B(Q225P)突变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临床分离金葡菌(XQ株)与实验室传代获得菌落颜色变白之XQW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进行XQ及XQW全基因组测序,比较相关基因,寻找突变位点。分别扩增sigB(Q225P)基因及其上游片段,经酶切后连接穿梭载体p BT2,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 BT2-sigB(Q225P),电转化至金葡菌RN4220,再将经RN4220修饰后的质粒电转入Newman。利用p BT2质粒对温度敏感的特点筛选Newman-sigB(Q225P)。利用同样的方法构建sigB敲除菌株Newman-△sigB,并构建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以及Newman-△sigB/sigB(Q225P)。比较这些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差异。结果 XQW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结晶紫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野生株,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发现XQW的sigB基因发生(Q225P)突变。构建的同源重组质粒p BT2-sigB(Q225P)及p BT2-△sigB转化金葡菌Newman后,经筛选,获得Newman-sigB(Q225P)及Newman-△sigB菌株;回补质粒p LI50-sigB及p LI50-sigB(Q225P)转化Newman-△sigB,筛选获得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及Newman-△sigB/sigB(Q225P)。经过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测定生物被膜,发现Newman-sigB(Q225P)较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升高,与XQW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于XQ野生型的表型相一致;Newman-△sigB/sigB(Q225P)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Newman-△sigB/sigB。结论 Sig B(Q225P)具有促进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同源重组 SI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严重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泽芬 张玉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