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吉凤 张艺 代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4-224,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04 至 2016-04 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30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04 至 2016-04 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30 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网络教育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玲玲 代芬 张丽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5-225,共1页
目的: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据了护士大量的时间,但目前的现状是,护士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患者却收效不佳.网络教育打破了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互动平台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护士可通过网... 目的:健康宣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据了护士大量的时间,但目前的现状是,护士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患者却收效不佳.网络教育打破了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互动平台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患者健康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护士可通过网络平台,运用移动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品管圈降低心血管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 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艺 代芬 张辉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3-223,共1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心血管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方法:运用品管圈对心血管介入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质量分析、改进,并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状况进行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圆满举办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4
作者 黄岚 高旭滨 贾倩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于2013年7月5-7日在重庆隆重举行,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 心血管病 研究所 会议 学术 西部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探讨
5
作者 张艺 代芬 +1 位作者 张丽敏 张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39-239,共1页
目的:探讨培养高素质的心血管专科护士人才以适应心血管专科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教学方法. 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团队的优化组合、优秀教员的选拔、优良教材的选定,并采用 PBL 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经过对专科护士的满... 目的:探讨培养高素质的心血管专科护士人才以适应心血管专科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教学方法. 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团队的优化组合、优秀教员的选拔、优良教材的选定,并采用 PBL 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经过对专科护士的满意度调查,不断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重庆市心血管专科护士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血管内膜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崔斌 黄岚 +2 位作者 武晓静 周音频 张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从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EPCs移植对血管损伤后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荧光标记EPCs从尾静脉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鼠体内。... 目的:从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EPCs移植对血管损伤后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荧光标记EPCs从尾静脉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鼠体内。结果: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出内皮祖细胞,表现为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移植后,EPCs可归巢至血管损伤部位。EPCs移植组在球囊损伤2周后血管新生内膜明显减少,血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减轻。EPCs移植组新生内膜/中膜比值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0.82±0.09vs1.52±0.21,1.48±0.19,P<0.01)。EPCs移植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少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19.25±3.96vs31.42±5.23,29.37±3.16,P<0.05)。结论:EPCs能有效移植到内皮损伤血管段,参与损伤血管的内膜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移植 血管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学军 何作云 +4 位作者 王晓燕 高凌云 牟娇 杨生平 董琼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 建立并改进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奠定基础。方法 先分别单独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 ,然后分别培养在聚乙烯细胞培养微孔滤膜两面 ,并以不同的比例... 目的 建立并改进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奠定基础。方法 先分别单独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 ,然后分别培养在聚乙烯细胞培养微孔滤膜两面 ,并以不同的比例重叠。结果 两种细胞重叠 1 3、2 3和 10 0 %,以孔径分别为 1 0或 3 0 μm微孔滤膜对两种细胞进行双层联合培养后 ,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但对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则十分显著 ,细胞形态以“收缩型”为主 ,肌纤维增多 ,生长速度较单独培养时慢 ,形成单层贴壁细胞的时间延长 12~ 18h ,无明显“峰 谷”状态形成。结论 改进后的联合培养方法经济、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平滑肌细胞 培养模型 改进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云 黄岚 +7 位作者 宋耀明 李爱民 耿召华 于世勇 崔斌 宋明宝 赵晓辉 晋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完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Abbott,USA)血管缝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2004-2012年我院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AD... 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完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Abbott,USA)血管缝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2004-2012年我院收治的200例Stanford B型AD患者,根据在局麻或者全麻下完成主动脉EVGE随机分组。100例为对照组,经外科纵行切开腹股沟区皮肤4.0~6.0 cm,暴露股动脉2.0~3.0 cm后穿刺建立股动脉建立入路完成手术。100例为观察组,经皮股动脉穿刺建立股动脉入路完成手术,术后常规使用2套装置缝合血管。结果:观察组使用两套缝合装置成功率95.0%(95/100)。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3.0±16.0)min和(90.0±1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建立股动脉入路的时间分别为(14.0±1.3)min和(4.3±0.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鞘后股动脉处理时间分别为(8.9±1.3)min和(3.0±0.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制动时间分别为(18.5±1.9)h和(7.7±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2±1.0)d和(3.3±0.8)d,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不适感分别为36例(36.0%)和17例(1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 EVGE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建立股动脉入路的时间、术毕股动脉处理时间、术后制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PERCLOSE ProGl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调控小鼠内皮祖细胞凋亡及体外血管新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晓辉 吴楠 +6 位作者 尹扬光 方玉强 宋明宝 于世勇 陈剑飞 崔斌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estradiol,E2)对体外培养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分析、FITC-荆豆凝集素Ⅰ、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荧光双染鉴定。单... 目的观察雌二醇(estradiol,E2)对体外培养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分析、FITC-荆豆凝集素Ⅰ、DiI-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荧光双染鉴定。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0.01μmol/LE2组、0.1μmol/LE2组、1μmol/LE2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体外管型生成实验观察EPCs的凋亡及体外血管新生的变化。结果雌二醇治疗组体外血管新生实验评分分别为0.01μmol/L组(2.91±0.70);0.1μmol/L组(4.04±0.66);1μmol/L组(4.73±0.48),较对照组(2.13±0.59)均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过氧化氢诱导的雌二醇治疗组EPCs凋亡率分别0.1μmol/L组[(0.24±0.01),(P<0.05)];1μmol/L组[(0.21±0.02),(P<0.01)],较对照组(0.29±0.02)明显降低;0.01μmol/L雌二醇治疗后EPCs凋亡率无明显变化[(0.27±0.03),(P>0.05)]。结论 E2可抑制EPCs凋亡、促进EPCs体外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内皮祖细胞 凋亡 血管新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内皮祖细胞对内膜损伤血管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刚 黄岚 +2 位作者 宋耀明 朱光绪 宋明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在体研究VEGF基因修饰EPCs对内膜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及对EPCs增殖的影响,在体研究VEGF基因修饰EPCs对内膜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pcDNA3空质粒转染组、空白对照组。ELISA法检测EPCs表达VEGF蛋白,MTT法检测hVEGF165基因修饰对EPCs增殖的影响。基因修饰EPCs移植到内膜损伤血管模型中,观察基因修饰对EPCs修复内膜损伤的效应。结果FITC-UEA-I和DiI-acLDL荧光双染证实分化的EPCs,脂质体介导pcDNA3-hVEGF165质粒转染组EPCs培养基上清中表达VEGF,hVEGF165基因转染促进EPCs迁移、黏附和增殖。基因修饰EPCs促进损伤内膜修复。结论EPCs可以成功转染hVEGF165基因,并且促进EPCs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增强EPCs对损伤内膜修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不同模型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学军 何作云 +1 位作者 黄岚 王晓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单纯压力负荷增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的高血压模型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二肾一夹(2K1C)及肾下主动脉缩窄(INAC)模型,应用微渗泵植入技术,使Ang(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单纯压力负荷增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的高血压模型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二肾一夹(2K1C)及肾下主动脉缩窄(INAC)模型,应用微渗泵植入技术,使Ang(1-7)进行不同时间(14、28d)的体内干预,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Ang(1-7)对这2种高血压模型早期(14d)和晚期(42d)左心室心肌细胞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对2K1C和INAC动物模型,早期其左心室质量(LVW)、左心室质量指数(LVI)及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断面积(LCA)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晚期上述指标增加更为显著(P<0.01);Ang(1-7)可使2K1C动物模型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对INAC动物模型,Ang(1-7)使其上述指标在早期显著下降(P<0.05),晚期略有下降(P>0.05)。对2K1C动物模型,早期已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P<0.05),晚期更为显著(P<0.01);Ang(1-7)可明显抑制早期的间质及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在晚期,Ang(1-7)可明显抑制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但对间质纤维化,虽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P>0.05)。对IN-AC动物模型,早期心肌纤维化并不显著(P>0.05),晚期则有明显表现(P<0.05),Ang(1-7)可有效抑制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P<0.05)。结论Ang(1-7)可预防改善这2种高血压模型的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但对2种模型不同时期的改善程度不同,提示Ang(1-7)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压力超负荷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左心室肥厚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旭开 王燕 +3 位作者 杨成明 付春江 张晔 何作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16-2418,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分离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的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应用3H-TdR和3H-脯氨酸掺入方法检测胰岛素对大鼠VSMCs干预后,VSMCs内DNA...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分离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的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应用3H-TdR和3H-脯氨酸掺入方法检测胰岛素对大鼠VSMCs干预后,VSMCs内DNA合成以及胶原蛋白合成。结果胰岛素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大鼠VSMCs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并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40nmol/L的浓度时DNA及胶原蛋白的合成达到高峰,DNA及胶原蛋白分别处于36h和48h时合成最为显著。结论胰岛素可明显促进培养的VSMCs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胶原蛋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移植在损伤血管内膜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斌 黄岚 +2 位作者 周音频 武晓静 于世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移植在损伤血管再内皮化及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通过尾静脉将EPCs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移植在损伤血管再内皮化及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大鼠脾源性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定向扩增EPCs,检测其内皮细胞特性。通过尾静脉将EPCs移植到颈动脉内皮损伤的大鼠体内。10只大鼠行偶氮蓝染色,观察内皮损伤血管段再内皮化情况;其余大鼠于术后14 d处死,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脾源性单个核细胞体外可诱导出内皮祖细胞,表现为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EPCs移植组损伤血管57%不被偶氮蓝着染,而球囊损伤组损伤血管几乎完全被偶氮蓝染成蓝色。球囊损伤+EPCs移植组在球囊损伤2周后血管新生内膜增生明显减轻,血管腔狭窄程度显著减轻。球囊损伤+EPCs移植组新生内膜与中膜比值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球囊损伤+EPCs移植组PCNA阳性表达细胞较单纯球囊损伤组及M199组明显减少。结论EPCs参与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过程。增加循环EPCs数量可以促进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新生内膜增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细胞移植 血管 再内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高原暴露人群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参数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卞士柱 李黔宁 +6 位作者 李明 唐才发 叶建宁 徐佰达 李双菲 郑双锦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4组人群之间TCD检查参数显著不同(P<0.01)。世居平原人急进高原后,脑血流速度急剧增加,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降低,在高原短期习服后,血流速度以及PI和RI均逐渐恢复,长时间习服后多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恢复至平原水平,部分血管血流速度低于平原值(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右椎动脉)。结论不同高原暴露时间对世居平原人群脑血流影响不同,高原完全习服对脑血流速度与PI、RI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脑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兰 黄岚 +7 位作者 朱小虎 晋军 宋耀明 李爱民 于学军 覃军 耿昭华 赵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变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变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天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I和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采用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①稳定性心绞痛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F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的FMD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也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N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较对照组循环EPCs数量明显减少,且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也明显下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EPCs数量及迁移能力无差异(P>0.05),但黏附和增殖能力降低(P<0.05)。③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组EPCs的数量及功能均与FMD呈正相关(P<0.05),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仅EPCs黏附功能与FMD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EPCs数量及功能下降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一致,提示当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又缺乏足够有效的EPCs时,可能影响冠心病的病情程度及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祖细胞 血管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动员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晓辉 尹扬光 +3 位作者 方玉强 陈剑飞 崔斌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雌二醇(estradiol,E2)对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动员及损伤颈动脉内皮修复的效果。方法 C57/BL6小鼠15只,分为卵巢切除组(n=6),假手术组(n=4)及卵巢切除联合雌激素注射组(n=5)。卵巢切除组去势... 目的观察雌二醇(estradiol,E2)对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动员及损伤颈动脉内皮修复的效果。方法 C57/BL6小鼠15只,分为卵巢切除组(n=6),假手术组(n=4)及卵巢切除联合雌激素注射组(n=5)。卵巢切除组去势后给予雌激素治疗,随后建立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分别于1 d及3 d后流式细胞分析小鼠外周血EPC数量变化,伊文氏蓝染色评价7 d后颈动脉再内皮化面积。结果颈动脉损伤前各组外周血EPC数量:卵巢切除+雌激素组为(0.06±0.02)%、卵巢切除组为(0.03±0.01)%,未切除卵巢组为(0.06±0.02)%。颈动脉损伤后1、3 d,各组外周血EPC数量:卵巢切除+雌激素组为(0.42±0.14)%、(1.47±0.39)%,卵巢切除组为(0.13±0.02)%、(0.25±0.02)%,未切除卵巢组为(0.38±0.08)%、(0.71±0.17)%。颈动脉损伤7 d后卵巢切除组再内皮化面积较未切除卵巢组及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减少[(28.3±13.5)%vs(69.5±14.1)%、(83.1±7.9)%;P<0.01]。结论雌二醇可动员小鼠外周血EPC,修复损伤血管内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内皮祖细胞 动员 内皮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负性调控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所致心肌细胞肥大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林君 祝善俊 +2 位作者 周裔忠 王江 田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目的 研究PTE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用AngⅡ作为肥大刺激因素,测定ANF、βMHC与心肌细胞大小。结果 对照组与仅携带GFP的腺病毒感染的心肌... 目的 研究PTE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用AngⅡ作为肥大刺激因素,测定ANF、βMHC与心肌细胞大小。结果 对照组与仅携带GFP的腺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在AngⅡ作用下,ANF、βMHC表达与细胞直径显著增高,而PTEN过度表达则对上述改变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PTEN能够负性调控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EN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肥大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及内皮祖细胞动员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健 黄岚 +6 位作者 晋军 武晓静 方玉强 宋明宝 赵刚 赵晓辉 周音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6-918,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动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加大剂量阿司匹林组、心肌缺血加小剂量阿司匹林组和单纯心肌缺血组...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动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加大剂量阿司匹林组、心肌缺血加小剂量阿司匹林组和单纯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后一周从心腔内取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计数EPCs,28 d后取缺血区心肌免疫组化法测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单纯心肌缺血组和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VEGF显著增多[(101.51±16.97)、(94.67±11.78)vs(80.07±10.32),(P<0.05)];心肌缺血加小剂量阿司匹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EPCs显著增多[(42±7)vs(20±6),(P<0.05)];单纯心肌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600±104)vs(431±73),(P<0.05)];大剂量阿司匹林抑制了因缺血导致的VEGF、EPCs和毛细血管密度的增加分别由缺血时的(101.51±16.97)、(46±9)、(600±104)降至(70.76±10.15)、(23±6)、(431±80),(P<0.05)。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抑制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和因缺血和损伤导致的EPCs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阿司匹林 血管生成 内皮祖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自林 何作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 1 7) [angiotensin ( 1 7) ,Ang ( 1 7) ]对二肾一夹 (two kidney ,onecliphypertension ,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 ,复制Ang ( 1 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 ,光镜下观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 1 7) [angiotensin ( 1 7) ,Ang ( 1 7) ]对二肾一夹 (two kidney ,onecliphypertension ,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 ,复制Ang ( 1 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 ,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Ang ( 1 7)干预 2 8d后 ,2K1C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明显减轻 (光镜 ) ,尿蛋白 (g L)显著减少 ( 0 2 63± 0 172vs 0 5 79± 0 15 8,P <0 0 1) ,对血肌酐( 5 2 9± 19 8vs 5 3 5 79± 2 4 3 ,P >0 0 5 )、尿素氮 ( 4 4± 2 6vs 4 2± 1 8,P >0 0 5 )无显著影响。结论 Ang ( 1 7)对 2K1C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高血压 肾脏 尿蛋白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ANT1基因诱导颈动脉球囊损伤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易 李燕 +3 位作者 王霄 刘洁 卢巍 宋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8-743,共6页
目的通过腺病毒载体在体转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研究过表达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损伤组、Ad-GFP转染组、Ad-ANT1... 目的通过腺病毒载体在体转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研究过表达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denine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损伤组、Ad-GFP转染组、Ad-ANT1转染组,每组18只。用携带ANT1的腺病毒载体(Ad-ANT1)或空载体腺病毒载体(Ad-GFP)局部感染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在损伤后7、14、28 d,取大鼠损伤侧颈动脉RT-PCR检测AN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BAX和Bcl-2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新生内膜及中膜VSMCs凋亡率。结果 Ad-ANT1腺病毒转染后大鼠颈动脉ANT1大量表达,在14 d达到高峰,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球囊损伤组(P<0.01),至28 d时仍有表达。在7、14 d时,Ad-ANT1转染组BAX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损伤组(P<0.05);Bcl-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血管,但与Ad-GFP转染组和单纯损伤组无显著差异(P>0.05);Ad-ANT1转染组新生内膜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14、28 d时,Ad-ANT1转染组新生内膜及中膜面积比(IA/MA)小于Ad-GFP转染组及单纯损伤组(P<0.05)。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过表达ANT1可诱导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新生内膜及中膜VSMC的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 颈动脉球囊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