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表达吲哚胺2,3-加双氧酶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侯卫平 袁发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了解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验分为不同浓度(0、500、1000、2000U/ml)γ-干扰素(IFN-γ)刺激培养组和IFN-γ2000U/ml刺激12、24、48、72h不同时点培养组,以10%... 目的了解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验分为不同浓度(0、500、1000、2000U/ml)γ-干扰素(IFN-γ)刺激培养组和IFN-γ2000U/ml刺激12、24、48、72h不同时点培养组,以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正常对照组。RT-PCR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HK2细胞IDO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24h后HK2细胞IDO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基中犬尿氨酸、色氨酸浓度。结果正常HK2细胞不表达IDOmRNA和IDO蛋白。不同浓度IFN-γ刺激后,HK2细胞IDO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IDOmRNA表达还呈时间依赖性地增高,以48h为最佳刺激时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经IFN-γ刺激24h后,HK2细胞IDO蛋白表达增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刺激组培养基上清中犬尿氨酸特异性代谢率升高,表明表达的IDO具有生物活性,并且其活性呈IFN-γ剂量依赖性地升高。结论IFN-γ刺激培养的HK2细胞IDO表达升高并具有活性,推测病理状态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表达的IDO有可能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加双氧酶 干扰素Ⅱ型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