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和人格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汪涛 谭静 +2 位作者 李敏 张夔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与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尊量表,对309名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医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较好。15.21%医学生表现出中等...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交焦虑情况与影响因素,以针对性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能。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尊量表,对309名医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结果医学生总体人际交往较好。15.21%医学生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社交焦虑,女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因子上明显高于男生(P<0.05)。20~25岁年龄段医学生社交焦虑明显高于≤20岁医学生(P<0.01,P<0.05)。不同专业医学生在社交焦虑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医学生在自尊、EPQ-E维度和EPQ-N维度、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EPQ-N维度、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308、0.404、0.205、0.189,P<0.01),与EPQ-E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515,P<0.01)。回归方程显示:社交苦恼、EPQ-E维度、EPQ-N维度及自尊是社交焦虑重要的预测因素,可以联合解释45.3%的变异性。结论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从认知水平上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在行为方面要加强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自尊 人格特征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知信行类型及认知功能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滟 刘晓 +4 位作者 张巾英 李洁 邓梦惠 李媛媛 杨燕妮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6,546,共7页
背景生活行为方式是痴呆重要的可调控风险因素,知识和信念又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降低痴呆风险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类型研究,不同知信行类型居民的痴呆风险及认知功能是否有差异也未可知。目的了解社区中老... 背景生活行为方式是痴呆重要的可调控风险因素,知识和信念又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降低痴呆风险的知识、信念、行为的类型研究,不同知信行类型居民的痴呆风险及认知功能是否有差异也未可知。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降低痴呆风险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探索分析其知信行类型及认知功能差异,为社区制订有针对性的痴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月—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5个社区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痴呆预防相关知识量表(DKAS)、改变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以降低痴呆风险的动机量表(MCLHB-DRR)、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量表(DRRL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及心血管风险因素、衰老和痴呆风险(CAIDE)评分进行调查。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对居民降低痴呆风险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表现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间一般资料、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的差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32份,回收有效问卷211份,有效回收率为9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知识、知信念和行为表现可分为3个类型:知信行优良型、低知识-行为不良型、低信念-行为不良型,分别占比为39.8%(84/211)、37.4%(79/211)、22.8%(48/211)。知信行优良型社区中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低知识-行为不良型(t=2.703,P<0.001)、低信念-行为不良型(t=1.524,P=0.022)。低知识-行为不良型(t=1.431,P<0.001)、低信念-行为不良型(t=1.080,P=0.002)社区中老年人CAIDE得分高于知信行优良型。低知识-行为不良型社区中老年人MoCA得分低于知信行优良型(t=-2.529,P<0.001)、低信念-行为不良型(t=-1.869,P=0.018)。结论重庆市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知信行类型可分为知信行优良型、低知识-行为不良型、低信念-行为不良型,且不同类型中老年人受教育年限、痴呆风险及认知功能评分有显著差异。根据不同知信行类型的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痴呆预防措施,可能有效降低痴呆风险,减缓认知功能下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 中年人 老年人 社区 生活方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照护适应体验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魏利 赵兴颖 +4 位作者 刘佳 何雨璇 陈晓梅 鲜继淑 杨燕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7-60,68,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的照护适应体验,为促进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7名神经重症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4个主题和12个副主题,包括适应的... 目的 探讨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的照护适应体验,为促进家庭支持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7名神经重症住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4个主题和12个副主题,包括适应的威胁和挑战(严重的身体负荷、沉重的精神压力、突然改变的生活、支持系统不足)、适应的正性体验(精神成长、共同成长)、适应困境的应对策略(自我逃避与调整、寻求支持与帮助)、适应需求(加强过渡期护理、希望专业支持、得到尊重与鼓励、渴望心理支持)。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家属照护适应体验复杂,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以应对预期的照护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家属 照护 照护体验 照护困难 适应 家庭支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唐红英 朱京慈 +2 位作者 何海燕 钱春荣 杨燕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47-175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特征及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对重庆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 目的探讨重庆市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特征及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对重庆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和入院24 h内的31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者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4.4%,血压控制达标者的依从性得分比未达标者高(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1,P<0.05)。结论重庆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应将男性、家庭收入低、无医疗保险、在职、居住农村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的重点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依从性 药物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兵乘火车入藏途中血氧饱和度及急性高原病发生情况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红英 张民 +4 位作者 汪涛 舒勤 谭静 柏维尧 朱京慈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3-865,共3页
目的动态观测新兵乘火车入藏途经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及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发生情况。方法 60名从重庆乘火车去拉萨的新兵,分别在重庆(300 m)、德令哈(2 980 m)、那曲(4 507 m)、拉萨(... 目的动态观测新兵乘火车入藏途经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及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发生情况。方法 60名从重庆乘火车去拉萨的新兵,分别在重庆(300 m)、德令哈(2 980 m)、那曲(4 507 m)、拉萨(3 658 m)进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血压测量及AMS发生情况调查。结果火车入高原后,新兵SaO2明显下降(P<0.01),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 500 m以上区段SaO2下降最明显。急性高原反应为轻至中度,发生率为20.00%(2 980 m),36.67%(4 507 m),30.00%(3 658 m)。青藏线上,出现症状多为头昏(71名)、其次是胸闷(61名)、头痛(57名)、失眠(50名)、气短(49名)等。结论新兵乘火车急进高原生理改变以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心率增快为主,急性高原反应以轻至中度为主,无重型高原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血氧饱和度 青藏铁路 急性高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4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燕妮 张杰 +1 位作者 邹英 巫胡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人群、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共收集454例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病率为0.74%(454例/61... 目的调查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人群、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探讨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共收集454例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所获得的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发病率为0.74%(454例/61 404例),占医院感染病例31.33%,男性占70.04%,大于70岁年龄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科室以ICU.脑外科和肿瘤科居前;感染发生时间主要分布在入院后14d以内,其中7d以内占31.72%,7-14d发生者占35.9%;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居第一,占29.67%,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8.96%,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20%。结论医院感染病例中,医院获得性肺炎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以男性和高龄为主,多在住院14d内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流行特征 医院获得性肺炎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社区体检中老年人情景记忆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巾英 刘晓 +3 位作者 彭滟 王黎 李华 杨燕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5-1291,共7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体检中老年人情景记忆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3-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5个社区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的202名中老年人(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降低痴呆风险... 目的 了解重庆市社区体检中老年人情景记忆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3-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5个社区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的202名中老年人(年龄≥4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量表(Dementia Risk Reduction Lifestyle Scale, DRRLS)调查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中文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量表(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评估情景记忆。对情景记忆水平进行统计描述,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AVLT总分为(32.54±10.11)分,有27人(13.4%)情景记忆受损。经单因素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变量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3.562,P=0.001)、受教育程度(B=2.374,P=0.007)、是否接受过痴呆知识教育(B=4.451,P=0.001)和脑力活动(B=1.682,P=0.001)是社区体检中老年人情景记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社区中老年人的情景记忆受众多可调控风险因素的影响,加强痴呆健康教育和脑力活动干预可能是改善社区中老年人情景记忆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记忆 中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健康教育结合动机访谈对有痴呆风险社区居民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滟 杨燕妮 +3 位作者 刘晓 张巾英 邓梦惠 李媛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9期1292-1298,共7页
目的:分析脑健康教育结合动机访谈干预对有痴呆风险的社区居民痴呆防控知识、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为社区开展痴呆一级预防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体检并... 目的:分析脑健康教育结合动机访谈干预对有痴呆风险的社区居民痴呆防控知识、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为社区开展痴呆一级预防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的83名有痴呆风险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2名)和对照组(41名)。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服务,干预组在其基础上接受脑健康教育结合动机访谈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组接受干预前(T0)、干预结束1周内(T1)、干预结束3个月后(T2)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痴呆防控知识、痴呆预防信念、脑健康相关生活方式得分,BMI和腰臀比。结果:干预组在T1、T2的痴呆防控知识、痴呆预防信念及生活方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T1、T2的BMI和腰臀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健康教育结合动机访谈干预可有效提升有痴呆风险社区居民的痴呆防控知识水平,促进降低痴呆风险的积极信念形成,并可改善其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健康 痴呆风险 动机访谈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元记忆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赵兴颖 杨燕妮 +3 位作者 魏利 何雨璇 刘佳 鲜继淑 《中国护理管理》 2025年第8期1169-1175,共7页
目的:调查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元记忆现状及类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照顾者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0例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 目的:调查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元记忆现状及类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订有针对性的照顾者支持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0例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因素记忆问卷、听觉学习测验量表、罗伊应对适应量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和医院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以多因素记忆问卷的3个分量表为聚类变量进行聚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元记忆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照顾者元记忆总分为(107.74±27.21)分;聚类分析显示元记忆可分为整体适应型(32.3%)、策略激活型(24.3%)和记忆妥协型(43.3%)3种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情景记忆、应对适应能力、焦虑情绪、职业状态和是否合并慢性病是元记忆类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重症住院患者家庭照顾者记忆满意度和记忆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记忆策略使用水平整体较差;元记忆类型间有较高的异质性,医护人员可基于不同元记忆特征制订针对性照顾者支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家庭照顾者 元记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