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麻醉及医疗操作中迷走反射5例报道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宿 葛衡江 周定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99,共2页
反射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外科手术过程中,如神经外科、普通腹部外科、腹腔镜手术、眼和面部的手术,甚至在经皮肝活检和电休克治疗过程中。尽管缺乏实验证据,但大多数病例已证实是由迷走介导的反射。
关键词 迷走反射 手术过程 医疗操作 麻醉 神经外科 腹腔镜手术 电休克治疗 经皮肝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脓毒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维飞 邓皓月 +4 位作者 杜云霞 杜钟媛 刘良明 李涛 毛庆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6-1814,共9页
目的探讨新型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瑞马唑仑(remimazolam,Remi)对脓毒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将96只成年雄性SPF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 目的探讨新型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瑞马唑仑(remimazolam,Remi)对脓毒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脓毒症模型,将96只成年雄性SPF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Sepsis)组、脓毒症+瑞马唑仑(Sepsis+Remi)组,记录各组小鼠72 h存活情况和存活时间,观察小鼠肠道病理结构、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肠道ZO-1蛋白表达及肠道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来评估Remi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采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264.7细胞24 h构建脓毒症体外模型,分为对照(Control)组、LPS组、瑞马唑仑干预(LPS+Remi)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线粒体形态及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甘露糖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6,CD206)蛋白表达。结果与Sepsis组相比,Remi干预后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从12.50%提升至68.75%,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肠道绒毛结构部分恢复,间质水肿程度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功能性指标显著改善。同时,体内外实验均发现,相较于Sham组和Control组,Sepsis组和LPS组巨噬细胞iNOS表达增加、CD206表达减少(P<0.05),而Sepsis+Remi组和LPS+Remi组可部分逆转此现象(P<0.05)。LPS组巨噬细胞线粒体呈明显碎片化,且相较于Control组,MtROS显著增加(P<0.05);而相较于LPS组,LPS+Remi组巨噬细胞线粒体碎片化显著改善,MtROS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Remi可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失衡诱导的氧化损伤,改善巨噬细胞炎性活化,进而在保护脓毒症小鼠肠道屏障功能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脓毒症 肠道屏障功能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林格液加温液体复苏改善严重创伤致死三联征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吴银雨 佘汉 +7 位作者 杜云霞 张玉玺 周孝伟 李清晖 李涛 胡弋 毛庆祥 王亚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目的探讨苹果酸林格液(malate ringer’s solution,MR)加温液体复苏改善严重创伤致死三联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采用多发伤联合失血性休克构建大鼠严重创伤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8组(n=... 目的探讨苹果酸林格液(malate ringer’s solution,MR)加温液体复苏改善严重创伤致死三联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采用多发伤联合失血性休克构建大鼠严重创伤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8组(n=8):假手术(Sham)组,仅动静脉置管;严重创伤(trauma,Tra)不同时间点(10、30、60、90、120、180 min)组以及严重创伤(Tra)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不做任何处理观察180 min。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指标变化,检测大鼠尾部出血时间变化、核心体温变化以及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改变情况。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肺静脉内皮线粒体呼吸控制率、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ng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p-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 2,Mfn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评价血管内皮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情况。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严重创伤后180 min(Tra180 min)组,于创伤后180 min不做任何治疗;MR常温液体复苏(Tra180 min+MR)组,于创伤后60 min时使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常温输注MR进行液体复苏;MR加温液体复苏(Tra180 min+MR+37℃)组,于创伤后60 min时使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37℃加温输注MR进行液体复苏。观察及检测上述指标,以研究MR的复苏效果。结果与Sham组比较,严重创伤大鼠180 min时ACT和R值显著延长(P<0.05),MA和Angle值显著缩短(P<0.05),尾部出血时间显著延长(P<0.05),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HCO_(3)^(-)、剩余碱(base excess,BE)水平显著降低(P<0.05),K^(+)持续升高(P<0.05),Na^(+)持续降低(P<0.05),Ca^(2+)显著降低(P<0.05)。此外,与Sham组比较,严重创伤大鼠180 min时血浆vWF水平(P<0.05)和肺静脉内皮VE-Cadherin、PGC1α、Mfn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Drp1表达增强(P<0.05),肺静脉内皮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显著下降(P<0.05)。MR液体复苏使大鼠尾部出血时间缩短(P<0.05),核心体温升高(P<0.05),血浆vWF水平升高(P<0.05),VE-Cadherin、PGC1α、和Mfn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Drp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加温MR液体复苏比常温MR液体复苏效果更显著。结论MR加温液体复苏可明显改善严重创伤大鼠致死三联征,这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苹果酸林格液 加温液体复苏 致死三联征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周细胞增强细胞治疗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罗茜 张紫森 +3 位作者 杨傲 刘良明 李涛 胡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预处理的周细胞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 10 mg/kg复制脓毒症小鼠模型。96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预处理的周细胞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 10 mg/kg复制脓毒症小鼠模型。96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急性肺损伤(ALI)组、周细胞治疗(PC)组、右美托咪定(1μmol/L)预处理后周细胞治疗(Dex-PC)组。PC组、Dex-PC组尾静脉内分别给予PC和Dex-PC(5×105个/只),Sham组和ALI组尾静脉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全身体积描记系统、ELISA等方法,观察PC定植数量、肺血管通透性和肺功能的变化、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以及72 h小鼠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体外使用LPS(10μg/mL)刺激PC和Dex-PC,观察周细胞胞内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ALI组小鼠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伊文思蓝大量外渗,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并伴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湿/干质量比和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显著升高,肺功能显著下降,且72 h无小鼠存活(P<0.05);细胞治疗后,PC组和DexPC组均可有效改善肺血管内皮渗漏、单位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肺病理结构、肺功能以及炎症反应,明显提高存活率(P<0.05),其中Dex-P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C组(P<0.05)。LPS刺激PC后,ROS大量蓄积,而Dex预处理能显著抵抗LPS引起的ROS蓄积(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周细胞后可显著增强其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增强了周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周细胞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血管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对行腹腔镜手术病人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宿 葛衡江 +1 位作者 周蓉 何锡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期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脑氧饱和度的变化,以间接了解其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LC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对每例病人进行脑血氧饱和度(rsO2)、... 目的:观察在不同麻醉方式下二氧化碳气腹期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脑氧饱和度的变化,以间接了解其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LC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对每例病人进行脑血氧饱和度(rs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气腹20min后两组病人的rsO2、PaCO2均增高(P<0.01或P<0.05),且PaCO2与rsO2均呈正相关;术毕30min后全身麻醉组病人的PaCO2恢复至气腹前水平,而硬膜外麻醉组病人的PaCO2仍高于气腹前水平(P<0.01),但两组病人的rsO2与气腹前比较相差不显著。结论:LC可选择性地采用硬膜外麻醉,但对有心肺疾病、年老体弱或肥胖病,或估计气腹时间较长者还是选择全身麻醉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腹 脑氧饱和度 胆囊切除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气管吻合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富荣 甘茂相 +1 位作者 葛衡江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吻合术 麻醉 气管撞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麻醉体会
7
作者 董刚 刘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麻醉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郭晓丽 葛衡江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01-403,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6 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按 2 0ml/kg的扩容量分别输注 6 %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和 4 %琥珀酰明胶 ...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 ,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6 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2 0例 ,按 2 0ml/kg的扩容量分别输注 6 %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和 4 %琥珀酰明胶 ,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1)AHH后循环功能稳定 ,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 (2 )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 ,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 ,红细胞变形指数 6 %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 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 ,优化血液流变状态 ,利于微循环灌注 ,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减少异体血输入量 ,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血液流变学 血浆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和丙泊酚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富荣 陈惠孙 +1 位作者 刘怀琼 葛衡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67-368,共2页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丙泊酚在体外对佛波酯 (PMA)刺激后人中性粒细胞 (PMN)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5 ) ,分为对照组 (C组 ) ,氯胺酮 1、2、3组 (K1、K2、K3组 ) ,丙泊酚 1、2、3组 (P1、P2、P3组 ) ,氯胺酮、丙...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丙泊酚在体外对佛波酯 (PMA)刺激后人中性粒细胞 (PMN)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5 ) ,分为对照组 (C组 ) ,氯胺酮 1、2、3组 (K1、K2、K3组 ) ,丙泊酚 1、2、3组 (P1、P2、P3组 ) ,氯胺酮、丙泊酚终浓度分别为 0、3、30、30 0 μg/ml和 5、5 0、5 0 0 μg/ml,以全血法测定PMN呼吸爆发强度 (DHR标记 ,流式细胞法 )。 结果 氯胺酮、丙泊酚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MA刺激后PMN的呼吸爆发强度 ,P2、K3、P3组呼吸爆发强度均非常显著地低于C组 (P <0 0 1) ,丙泊酚的抑制效应又强于对应浓度的氯胺酮 (P2vsK2 ,P <0 0 5 ;P3vsK3,P <0 0 1)。结论 氯胺酮、丙泊酚抑制PMN呼吸爆发的作用 ,可能会影响到围术期病人的免疫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中性粒细胞 呼吸爆发 PMN 免疫功能 围手术期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琥珀酰明胶、6%羟乙基淀粉和12%缩合葡萄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富荣 钟广玲 +2 位作者 陈志维 区锦燕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 研究 4 %琥珀酰明胶 (佳乐施 ,GF)、6 %羟乙基淀粉 (贺斯 ,HES)和 12 %缩合葡萄糖 (益极疏 ,PG)三种胶体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10 ) ,分为对照组 (NS组 )、GF组、HES组和PG组。以全血值为基础值 ,... 目的 研究 4 %琥珀酰明胶 (佳乐施 ,GF)、6 %羟乙基淀粉 (贺斯 ,HES)和 12 %缩合葡萄糖 (益极疏 ,PG)三种胶体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健康人静脉血 (n =10 ) ,分为对照组 (NS组 )、GF组、HES组和PG组。以全血值为基础值 ,每组分为 8:2和 6 :4两个稀释度。以二磷酸腺苷 (ADP)为诱导剂 ,观察各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PAgTmax)和聚集坡度 (Slope)的变化 (涡流密度测量法 )。结果 排除稀释因素影响 ,各胶体组均不同程度地抑制血小板聚集 ,PG的抑制作用最强 ,其次是HES ,GF作用最小。结论 胶体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其抑制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应根据病人凝血功能状态合理选择不同的胶体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琥珀酰明胶 6%羟乙基淀粉 12%缩合葡萄糖 血小板聚集 止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庆祥 杨天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4-438,共5页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可摄取胱氨酸、排出谷氨酸,既为胞内谷胱甘肽合成提供原料,又参与胞外谷氨酸浓度调控。该转运体可发挥抗氧化应激和调控神经信号传递等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生长与耐药性形成等多种疾病密...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可摄取胱氨酸、排出谷氨酸,既为胞内谷胱甘肽合成提供原料,又参与胞外谷氨酸浓度调控。该转运体可发挥抗氧化应激和调控神经信号传递等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生长与耐药性形成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System Xc-在生物学特征、生理和病理功能、转运活性调控以及相关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这些研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 活性氧 氧化还原 肿瘤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血细菌学与内脏病理学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强 赖西南 +1 位作者 葛衡江 牟江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伤后血液细菌学变化与内脏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模型后,依模型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单纯弹烧复合伤组(简称非浸泡组,7只)和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组(简称浸泡组,8只),于伤后即...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伤后血液细菌学变化与内脏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模型后,依模型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单纯弹烧复合伤组(简称非浸泡组,7只)和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组(简称浸泡组,8只),于伤后即刻和4、7、10、20、28h共6个时相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细菌培养。另于伤后28h和濒死期将动物活杀,取心、肝、肺、肾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浸泡组动物菌血症出现较早且严重。导致菌血症的细菌来源复杂,不仅有肠道菌群,还有海水特有菌群和皮肤常驻菌群。在内脏器官组织病理学上,不仅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及退行性变,还有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论在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中,伤后出现的严重菌血症进一步加重了内脏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弹烧复合伤 组织病理学 细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及钙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弋 李涛 +2 位作者 徐竞 唐小唪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7-442,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的影响,选择最适缺血预处理方法。在体实验,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的影响,选择最适缺血预处理方法。在体实验,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管径对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反应性和NE升压反应的影响;离体实验,应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SMA环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确定最适缺血预处理方法为:夹闭腹主动脉1 min,开放5 min,重复3次,2 h后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这种方法可显著增加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在体实验,缺血预处理可显著增加休克晚期NE的升压效应和在体SMA对NE的收缩反应(P<0.01)。离体实验,与失血性休克对照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SMA在休克早期(休克即刻)对NE的收缩反应性和钙敏感性明显下降(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休克后期(休克2 h、3 h、4 h),缺血预处理组SMA对NE的收缩反应性和钙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善血管钙敏感性发挥对休克后期血管反应性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休克 出血性 血管反应性 钙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致肺水肿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银洁 刘宿 代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06,共2页
女性,60岁,身高150cm,体重65kg,因“活动后气促伴干咳15d”入院,诊断为“左上肺结节、左胸腔积液”,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胸腔探查”术。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后气促、心慌、夜间憋醒等症状,其余各系统检查... 女性,60岁,身高150cm,体重65kg,因“活动后气促伴干咳15d”入院,诊断为“左上肺结节、左胸腔积液”,拟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左胸腔探查”术。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后气促、心慌、夜间憋醒等症状,其余各系统检查无异常。人院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无异常,胸部CT提示左胸腔积液,左上肺结节伴左肺压缩70%。人院后在局麻下分别行4次左胸腔穿刺放液,每次放液约500~600ml,患者无特殊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活动后气促 实验室检查 胸腔积液 穿刺放液 慢性咳嗽 心脏彩超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宿 毕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58,共2页
创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刘宿1毕敏2创伤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它可影响机体各个系统包括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创伤或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都与凝血、纤溶... 创伤病人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刘宿1毕敏2创伤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它可影响机体各个系统包括凝血、纤溶系统的功能。创伤或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发生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都与凝血、纤溶功能的紊乱有关。本实验观察了不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围手术期 凝血 纤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对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体外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家凯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7-309,共3页
试验观察了不同浓度高渗氯化钠溶液(HS)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在高切变率(63.900s-1)和低切变率(1.182s-1)下,各高渗组随HS浓度提高,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P<0.01);全血粘度均显著下降(... 试验观察了不同浓度高渗氯化钠溶液(HS)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在高切变率(63.900s-1)和低切变率(1.182s-1)下,各高渗组随HS浓度提高,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P<0.01);全血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全血粘度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粘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P<0.01);7.5%HS组红细胞刚性TK值增加,但无显著性,15%HS和30%HS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HS虽可增加红细胞刚性(变形性下降),但由于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下降导致的全血粘度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于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给血液循环带来的不利影响。7.5%、4ml/kg是较合理的HS浓度和剂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 血液流变学 体外试验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硬膜外腔注入对PCIA加强作用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黄健 葛衡江 +1 位作者 陈翠英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维拉帕米 PCIA 钙通道阻断药 CCBS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创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18
作者 刘宿 何锡强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9-219,223,共2页
颌面部创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Airwaymanagementofpatientswithmaxilofacialtrauma刘宿何锡强葛衡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麻醉科)重庆,630042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在急诊救... 颌面部创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Airwaymanagementofpatientswithmaxilofacialtrauma刘宿何锡强葛衡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麻醉科)重庆,630042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在急诊救治颌面部创伤病人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创伤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内插管行小儿唇裂修补术的呼吸道管理
19
作者 何锡强 刘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索非气管内插管行小儿唇裂修补术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观测157例患儿非气管内插管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状态下心律、心率、心音、呼吸频率和强弱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可采用非... 目的:探索非气管内插管行小儿唇裂修补术的呼吸道管理。方法:观测157例患儿非气管内插管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状态下心律、心率、心音、呼吸频率和强弱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可采用非气管内插管的麻醉方法进行小儿唇裂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修补术 儿童 非气管内插管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佘汉 房贺 +2 位作者 李涛 刘良明 胡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大鼠脓毒症模型,将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sepsis,Sep)组、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reatment,...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诱导大鼠脓毒症模型,将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sepsis,Sep)组、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reatment,CT)组、右美托咪定(Dex)组,观察肠系膜微血管静脉通透性、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存活率、存活时间的变化;离体取原代肺静脉内皮细胞,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内毒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后的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s-1,ZO-1)表达和细胞跨膜电阻(transmembrane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后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肺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增加,存活率与存活时间明显降低(P<0.01);常规治疗能够轻微降低脓毒症大鼠的血管通透性;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肺血管通透性(P<0.01),提高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与存活时间(P<0.05)。LPS孵育可导致肺静脉内皮细胞间连接断裂、消失,ZO-1表达明显降低,TER明显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并进一步发挥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 血管内皮屏障 闭锁小带蛋白1 肺静脉内皮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