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价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丽萍 黄炳强 +1 位作者 刘宿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本科接受腹腔择期开放性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同时采用MMSE量表、... 目的研究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本科接受腹腔择期开放性手术的住院老年患者30例,术后24、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并同时采用MMSE量表、AFT量表、CDT量表对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分。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结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术后疼痛进行量化评分,变量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观察术后疼痛分级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MMSE量表术后24、48h与VAS评分无线性相关(r=-0.053,P=0.786;r=-0.052,P=0.783);AFT量表术后24、48h与VAS评分无线性相关(r=-0.323,P=0.082;r=-0.038,P=0.841);CDT量表术后24h、48h与VAS评分有负线性相关(r=-0.731,P=0.000;r=-0.636,P=0.001)。结论术后认知功能在视空间结构功能及执行功能方面与VAS评分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静脉自控镇痛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晓洁 韩磊 +11 位作者 韩健 俞丽丽 李红梅 周丽娟 张欣 廖茜 李婵玉 颜耀华 郑英如 易萍 刘宿 李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分娩持续随访观察的孕妇共84例,其中轻度PE 24例、重度PE 19例、正常孕妇41例,观察并分析3组孕妇凝...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分娩持续随访观察的孕妇共84例,其中轻度PE 24例、重度PE 19例、正常孕妇41例,观察并分析3组孕妇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的平均压积(PCT)]。结果①凝血指标中,PE组较正常孕妇的孕晚期FIB减少(P<0.05),但孕早期差异不明显(P>0.05);3组孕妇孕晚期APTT较孕早期明显缩短(P<0.05)。②血小板指标中,3组孕妇孕晚期较孕早期PLT总数下降、MP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度PE组的TT、D-D升高较其他组明显(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晚期血液有"超高凝状态",可能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理基础之一;伴血浆D-D明显升高时,可作为子痫发生的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血小板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和局部降温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肠早期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韶亮 甯交琳 +2 位作者 葛衡江 陈力勇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状态下,肠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是否可以抑制肠组织炎症反应。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又根据不同的体温干预措施分为常... 目的观察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状态下,肠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是否可以抑制肠组织炎症反应。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又根据不同的体温干预措施分为常温组、浅低体温组、中低体温组和局部降温组,采用ELISA法测定肠组织匀浆上清液TNFα、IL-6、IL-8和IL-10含量。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TNF-α、IL-6、IL-8和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浅低体温组、中低体温组和局部降温组肠组织TNF-α、IL-6和IL-8含量低于常温组,中低体温组和局部降温组肠组织IL-10含量高于常温组结论低体温和局部降温可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低温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ura-2/AM荧光双波长法研究抑肽酶对血小板活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杰 陶国才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血小板活化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 2 AM负载人洗涤血小板 ,用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比值法测定静息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 ( [Ca2 + ] i)及凝血酶、抑肽酶对 [Ca2 + ] i 的影响。结果 在生理胞外Ca2 +...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血小板活化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 2 AM负载人洗涤血小板 ,用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比值法测定静息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 ( [Ca2 + ] i)及凝血酶、抑肽酶对 [Ca2 + ] i 的影响。结果 在生理胞外Ca2 + 浓度时 ,正常人血小板 [Ca2 + ] i 静息水平为 ( 15 1 840± 2 8 719)nmol L ,凝血酶可引起血小板 [Ca2 + ] i 的明显增加(P <0 0 1) ,抑肽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凝血酶引起的 [Ca2 + ] i 的增加 (P <0 0 1)。结论 抑肽酶的保护血小板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内 [Ca2 + ]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血小板 钙指示剂 胞浆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鞘内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抗伤害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伍超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 目的探讨鞘内预注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是否对甲醛疼痛模型具有抗伤害性效应。方法采用疼痛行为学观察和辐射热测痛评价CRH对甲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脊髓后角c- 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鞘内预注CRH0.5μg可明显降低甲醛致痛大鼠的Ⅱ相疼痛反应时间,同时可以抑制脊髓后角浅层c -fos基因表达增强的效应,提前1h腹腔内注射CP154526可抵消这种抑制效应。结论鞘内预注CRH能明显抑制甲醛致痛大鼠的痛反应和脊髓后角的c- fos基因的表达,具有抗伤害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 脊髓 抗伤害性效应 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斯对脊柱手术血液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晓丽 葛衡江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27-1127,共1页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胶体型血浆代用品 贺斯 血液流变学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期间明胶类溶液扩容对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影响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宿 周蓉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和方法:观察了55例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快速输注血定安(gelofusine)或Ringer′s液后血压、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输入gelofusine后通过扩容的作用稳定血压,不影响ET... 目的和方法:观察了55例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快速输注血定安(gelofusine)或Ringer′s液后血压、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输入gelofusine后通过扩容的作用稳定血压,不影响ET和NO的释放;而对照组用相同容量的晶体液扩容,术中血压不能持久维持,与术前比较下降明显,同时伴有ET和NO含量的增高。结论: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时,特别是对低血容量、年老体弱的病人,术前开始输入一定量的人工胶体溶液,对稳定血容量和血压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胶体溶液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麻醉期间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弋 闫红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麻醉期间 呼吸循环功能 肾上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葡萄糖对犬心肺复苏后红细胞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永达 杜权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71-1374,共4页
目的 研究缩合葡萄糖对犬心肺复苏后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 16只 ,体质量 11~ 2 0 5kg ,年龄 1~ 2岁 ;分段随机法分为 2组 :对照组 (复苏后仅输注乳酸林格液 ,n =8)、实验组 (复苏后先快速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 目的 研究缩合葡萄糖对犬心肺复苏后红细胞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 16只 ,体质量 11~ 2 0 5kg ,年龄 1~ 2岁 ;分段随机法分为 2组 :对照组 (复苏后仅输注乳酸林格液 ,n =8)、实验组 (复苏后先快速输注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而后以乳酸林格液维持 ,n =8)。心跳骤停 (cardiacarrest,CA)前 5min、CA中第 5min、CA后 3 0、60、90、12 0min于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测定红细胞聚集指数 (RAI)、红细胞变形指数 (RDI)、红细胞刚性指数 (RRI)、全血高切粘度 (HBV)、全血低切粘度 (LBV)、卡松粘度 (CV)、卡松屈服应力 (CYS)。结果 对照组RAI、RDI、RRI、LBV、CYS复苏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 (P <0 0 5 ) ,HBV、CV在复苏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各项指标在复苏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两组各项指标对应时相比较 :RAI :CPR后 90、12 0min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RDI :CPR后 60、90、12 0min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RRI :CPR后 3 0、60、90、12 0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LBV ,CYS :CPR后 90min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PR后 12 0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非失血性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后 ,输注缩合葡萄糖溶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红细胞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呼衰下直肠癌根治术麻醉一例
10
作者 陈强 葛衡江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胸椎 Ⅱ型呼衰 后凸畸形 患者 麻醉 查体 不明原因 双下肢水肿 心前区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暂时恢复2例
11
作者 陈强 张华云 王庆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0-180,183,共2页
在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CBBB)病人中,特别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在麻醉手术时,由于有可能影响到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致严重后果,本处观察到两例CBBB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恢复正常,下面进行报道... 在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CBBB)病人中,特别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病人,在麻醉手术时,由于有可能影响到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而致严重后果,本处观察到两例CBBB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恢复正常,下面进行报道并对产生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烧复合伤后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 ,为海水浸泡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2 8h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EC)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非浸泡组除不浸泡海水外 ,余检测时相及指标同浸泡组。结果 非浸泡组于致伤后 4h和 7hCEC、vWF升高 (P <0 .0 5 ) ,而浸泡组于伤后 4、7、10、2 0、2 8hCEC和vWF均持续增高 (P <0 .0 5 ,P <0 .0 1)。组间比较 :CEC从伤后 4h至伤后 2 8h ,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 ,vWF于伤后 7h至伤后 2 8h浸泡组与非浸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0 .0 1)。结论 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可引起全身EC急性损伤 ,并且这种损伤比单纯弹烧复合伤 (不浸泡 )更严重 ,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弹烧复合伤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腹腔高压对心肺基础监测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丽 谢镒鞠 +4 位作者 唐小唪 王正刚 刘道城 张连阳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159-216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腹腔内压力变化特点以及心肺监测指标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小型实验猪经股动脉插管放血致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腹腔内压力变化特点以及心肺监测指标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小型实验猪经股动脉插管放血致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约为50 mmHg,持续1 h,同时部分阻断门静脉,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成功建立IAH模型8只,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动态监测呼吸、循环指标。治疗组采用腹腔减张缝合技术治疗。分别于实验动物放血前、放血后1 h、IAH后及IAH治疗后12 h测量、对比膀胱压(vesical pressure,VP)。结果随着腹腔内压力逐步增加,两组动物膀胱压均升高[(12±2)vs(27±8)cmH2O,(12±2)vs(30±7)mmHg,P<0.01];经腹腔减压处理后,治疗组膀胱压降低[(27±8)vs(12±2)cmH2O,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膀胱压之间也有显著差异[(30±7)vs(12±2)cmH2O,P<0.01]。随着失血性休克的逐步形成,平均动脉压下降[(115±9)vs(62±13)mmHg,P<0.01],心率升高[(118±17)vs(55±4)/min,P<0.01]。腹腔高压后与放血前呼吸频率增加[(59±9)vs(32±13)/min,P<0.01]。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4)vs(53±18)/min,P<0.01]。休克后动脉血中乳酸含量明显增高[(1.9±0.8)vs(0.9±0.5)mmoL/L,P<0.01],治疗12 h后乳酸含量下降[(1.0±0.4)vs(1.9±0.8)mmoL/L,P<0.01]。结论模型成功模拟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的形成。随着IAH形成,腹腔内压明显增高。腹腔减压术可以显著降低腹腔内压,改善呼吸频率,降低乳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复苏 腹腔高压症 膀胱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力勇 黄键 +1 位作者 葛衡江 刘怀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布比卡因 丁哌卡因 局部麻醉药 运动阻滞 对比观察 摘除术 注药 芬太尼 解热镇痛药 前列腺 男生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卡巴胆碱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盼 黄菊 +2 位作者 赵银洁 陈春林 叶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背景 质量分数0.01%卡巴胆碱注射液是M胆碱受体和神经节及骨骼肌N胆碱受体激动剂,在眼科用于白内障和晶状体手术中缩小瞳孔和开放周边虹膜切开口,增加房水引流,但其经前房注射后容易引起全身和局部胆碱样反应,而低质量浓度卡巴胆碱... 背景 质量分数0.01%卡巴胆碱注射液是M胆碱受体和神经节及骨骼肌N胆碱受体激动剂,在眼科用于白内障和晶状体手术中缩小瞳孔和开放周边虹膜切开口,增加房水引流,但其经前房注射后容易引起全身和局部胆碱样反应,而低质量浓度卡巴胆碱前房注射后是否具有较好的效果及较低的胆碱样反应的发生率尚不清楚。目的 比较0.01%卡巴胆碱与0.005%卡巴胆碱注射液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中前房注射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拟行ICL植入术的患者76例152眼,患者双眼均接受ICL植入术及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手术间隔时间为1 d,术中右眼均用0.01%卡巴胆碱原液行前房注射以缩小瞳孔,左眼均用0.005%卡巴胆碱稀释液行前房注射。检测指标为手术持续时间、术后2 h眼压及术后24 h内全身胆碱样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0.01%卡巴胆碱原液组和0.005%卡巴胆碱稀释液组手术持续时间分别为(11.86±2.39)min和(11.22±1.85)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1,P=0.066)。0.01%卡巴胆碱原液组手术前后的眼压值分别为(15.76±2.18)mmHg(1 mmHg=0.133 kPa)和(13.58±2.24)mmHg,而0.005%卡巴胆碱稀释液组分别为(15.70±2.35)mmHg和(13.12±2.17)mmHg,2个浓度卡巴胆碱对眼压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986,P=0.322);术后2 h眼压值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97.339,P=0.000);不同时间与药物浓度之间无交互作用(F交互作用=0.772,P=0.381)。0.005%卡巴胆碱稀释液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0.01%卡巴胆碱原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1、5.16、4.03,均P〈0.05)。结论 0.005%卡巴胆碱稀释液能有效发挥缩瞳作用和保证手术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全身胆碱样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胆碱样反应 近视/治疗 前房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肿瘤术后并发巨舌症致上呼吸道梗阻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茂相 毛庆祥 +3 位作者 陈强 闫红 刘宿 陈力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5-675,共1页
患者,男,39岁,拟行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术前检查无特殊。静注咪达唑仑6 mg、丙泊酚100 mg、罗库溴铵80mg、舒芬太尼35μg麻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患者为俯卧颈曲头低位。分离延髓前端背外侧部肿瘤时,IBP骤升至240/125... 患者,男,39岁,拟行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术前检查无特殊。静注咪达唑仑6 mg、丙泊酚100 mg、罗库溴铵80mg、舒芬太尼35μg麻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患者为俯卧颈曲头低位。分离延髓前端背外侧部肿瘤时,IBP骤升至240/125 mm Hg,HR 160次/分。加深麻醉,静注艾司洛尔10mg,HR、BP无明显改善。暂停手术,5min后恢复正常。继续手术再次出现HR增快,BP骤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舌症 上呼吸道梗阻 艾司洛尔 经口气管插管 罗库溴铵 后颅窝肿瘤 颈曲 第四脑室 麻醉诱导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宿 蒋耀光 +1 位作者 葛衡江 唐小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性描记仪观察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例,中段或上段食管癌患者10例,观察麻醉前5min(T0)、手术开始后1h(T1)、手术结束后30min(T2)血栓弹性描记仪参数中反应时间(r... 目的应用血栓弹性描记仪观察肺癌、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例,中段或上段食管癌患者10例,观察麻醉前5min(T0)、手术开始后1h(T1)、手术结束后30min(T2)血栓弹性描记仪参数中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凝血形成时间(clotting time,K)、α角(αangle)和最大振幅(maximumamplitude,MA)等指标的变化。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和食管癌患者术前R值缩短,相差显著(P<0.05)。肺癌患者T1时间点R值、K值延长,α角和MA减小,与T0比较相差显著(P<0.05),术后T2时间点仍然有MA减小,与T0比较相差显著(P<0.05);肺癌患者与食管癌患者相比在T1时间点R、K延长,α角和MA减小,相差显著(P<0.05),T2时间点α角和MA减小,两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纤溶指数LY30值在T1、T2时间点与T0比较以及同时间点与食管组比较相差显著(P<0.05)。食管癌患者术中、术后TEG变化与T0比较相差均无显著性(P>0.05),T2时间点CI(coagulation index)值与T0比较相差显著(P<0.05);T1时间点与肺癌组比较,R、K有缩短。结论两组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可能存在高凝状态,肺癌组患者术中、术后凝血功能逐渐趋于低凝状态,而食管癌组患者术中、术后继续有高凝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高凝状态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弋 葛衡江 周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8-659,共2页
目的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中心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和血栓弹力描记图(TEG)。结果 围术期PT、APTT无显著性差异,F... 目的 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中3h、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采集中心静脉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和血栓弹力描记图(TEG)。结果 围术期PT、APTT无显著性差异,FG含量术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低于术前和术中(P <0 0 5 )。TEG显示术中、术后反应时间(R)值和K值均逐渐增加,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最大振幅(MA)在术中3h和术后第1天降低,但与术前和术后第3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凝血指数(CI)术中与术前相比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术后继续降低,但与术中相比无显著性差异;MA后3 0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的速率(LY3 0 )术后第1天开始增加,与术前和术中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 0 1)。结论 开胸手术病人术中、术后凝血状态趋于低凝,TEG可对开胸手术围术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提供全面而准确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开胸手术 凝血 纤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力勇 葛衡江 刘怀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及血浆ET 1 /NO平衡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 ,在全麻中低温CPB下手术。分为先心病Ⅰ组 (n =2 0 )和心脏瓣膜病Ⅱ组 (n =2 0 )。于术前至术后 3d共 7个点采血 ,测定血...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损伤及血浆ET 1 /NO平衡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 ,在全麻中低温CPB下手术。分为先心病Ⅰ组 (n =2 0 )和心脏瓣膜病Ⅱ组 (n =2 0 )。于术前至术后 3d共 7个点采血 ,测定血浆TM、ET 1和NO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血浆TM在CPB期间和术后 1d均显著增高 (P <0 .0 5和P <0 .0 1 ) ,手术结束时达最高 ,Ⅰ组为 ( 4 .88± 1 .1 2 )ng/ml,Ⅱ组为 ( 8.34± 1 .84)ng/ml,于术后 3d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 ;两组病人CPB后ET 1都非常显著增高(P <0 .0 1 ) ,Ⅰ组手术结束时达最高为 ( 1 2 9.0 4± 2 2 .2 9)pg/ml,Ⅱ组停CPB时达最高为 ( 1 5 6 .6 2± 2 9.6 6 )pg/ml,两组至 3d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而两组NO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在心血管CPB手术中 ,CPB可导致机体急性全身性VEC损伤 ,这种损伤可持续 2 4~ 48h ,大约 72h恢复 ;CPB可致血浆ET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栓调节蛋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体外循环 心血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止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闫红 赖西南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止血功能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2 8h分别取血检... 目的 探讨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血管内皮细胞止血功能影响的原因和机制。方法 建立弹烧复合伤的犬实验模型 ,致伤后将犬随机分为非浸泡组和浸泡组 ,将浸泡组犬在海水中浸泡 4h后捞出 ,然后于伤后 4、7、10、2 0、2 8h分别取血检测循环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 ,CEC)、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issue typeplasminogenacti vator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血栓素B2 (thromboxane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1α( 6 keto prostaglandinF1α,6 K PGF1α)比值的变化 ,并且于伤后 2 8h活杀犬 ,取肺组织行病理检查。非浸泡组除不浸泡海水外 ,余检测时相及指标同浸泡组。结果 非浸泡组于伤后 4h和 7hCEC、PAI 1、TXB2 6 K PGF1α均升高 (P <0 0 5 ) ,t PA降低 (P <0 0 5 ) ,而浸泡组于伤后 4、7、10、2 0、2 8hCEC、PAI 1和TXB2 6 K PGF1α均持续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t PA持续降低 (P <0 0 1) ;组间比较 :浸泡组从伤后 4h至伤后 2 8h ,各指标均与非浸泡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光镜下可见肺血管中血栓形成。结论 弹烧复合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引起全身EC急性损伤以及造成EC止血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浸泡 弹烧复合伤 内皮细胞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