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
1
作者
孙雯雯
刘丁
张莉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7-69,5,共4页
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临床上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尤其在免疫力低下和危重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主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通...
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临床上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尤其在免疫力低下和危重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主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通常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方面因为真菌感染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另外,目前临床常用的培养鉴定方法难以满足早期诊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监护室产OXA-23碳青霉烯类酶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政
刘丁
+3 位作者
陈萍
程晓斌
王豪
成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6-1324,共9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0月~2010年1月,从患者分离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琼脂...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0月~2010年1月,从患者分离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设计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OXA-51、blaOXA-58并测序。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基因型blaIMP、blaVIM、blaSIM,脉冲凝胶电泳分析其同源性。结果: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保持有一定敏感性,但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在blaOXA-23上游连接有ISAba1启动元件,未检测到blaOXA-24、blaOXA-58碳青霉烯酶基因;金属酶表型及基因型均为阴性。PFGE分为4种克隆型,以A、D型为主。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34例(85.0%)为呼吸道感染,5例(12.5%)为伤口感染,1例(2.5%)为血流感染。经临床治疗后,21例(52.5%)存活,12例(30.0%)死亡,7例未出院。结论:本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流行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以A型和D型克隆为主要流行株,随着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的作用,出现了全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OXA-23碳青霉烯酶
脉冲场电泳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创伤患者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萍
刘丁
+2 位作者
王豪
成瑶
王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地震创伤患者感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16日—8月20日收治的140例地震伤员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140例地震伤员感染的发生率为40.71%(57/140),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57%(40/140)。分离到...
目的探讨地震创伤患者感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16日—8月20日收治的140例地震伤员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140例地震伤员感染的发生率为40.71%(57/140),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57%(40/140)。分离到的88株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09%);从伤口分离出5株厌氧菌。创伤AIS-ISS分值与感染有密切关系,ISS分值越高,感染率也越高(χ2=13.12,P<0.05)。结论感染是地震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认真对伤员进行地震伤情分值计算以预测医院感染的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创伤感染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创伤
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检测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丁
黄鑫
陈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酶特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采用纸片协同法对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进行检测;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鲍曼不...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酶特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采用纸片协同法对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进行检测;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鲍曼不动杆菌染色体DNA的ampC基因进行扩增。结果从临床分离的46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不产ESBLs;有22株细菌在AmpC酶三维试验中呈阳性;细菌DNA的PCR扩增,有39株菌为阳性。结论本次研究的鲍曼不动杆菌DNA上普遍存在有ampC结构基因,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主要是由于产AmpC酶所致,而与ESBL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MPC酶
聚合酶链反应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环丙沙星鲍曼不动杆菌gyrA和parC突变模式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丁
练向群
+1 位作者
王政
黄兆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4,38,共4页
目的对临床耐环丙沙星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gyrA和parC基因突变模式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环丙沙星对94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鲍曼不动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
目的对临床耐环丙沙星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gyrA和parC基因突变模式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环丙沙星对94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鲍曼不动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DNA测序。结果在9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只有38株(40.43%)对环丙沙星敏感(MIC≤1mg/L),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接近60%;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对环丙沙星耐药的56株菌都发生了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且parC基因的突变率(87.50%)略高于gyrA基因(82.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相关,其中parC基因突变的明显增长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环丙沙星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GYRA基因
PARC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
1
作者
孙雯雯
刘丁
张莉萍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
附属
大坪
医院
野战
外科
研究所
重庆市
医院
感染
控制
中心
重庆
医科
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7-69,5,共4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5079)
文摘
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开展,临床上真菌感染逐年增多,尤其在免疫力低下和危重患者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主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通常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方面因为真菌感染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另外,目前临床常用的培养鉴定方法难以满足早期诊断的要求。
关键词
真菌
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分类号
R5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室产OXA-23碳青霉烯类酶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政
刘丁
陈萍
程晓斌
王豪
成瑶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
附属
大坪
医院
野战
外科
研究所
重庆市
医院
感染
控制
中心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6-1324,共9页
文摘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重症监护病房自2006年10月~2010年1月,从患者分离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设计通用引物多重PCR扩增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OXA-51、blaOXA-58并测序。EDTA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检测基因型blaIMP、blaVIM、blaSIM,脉冲凝胶电泳分析其同源性。结果: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保持有一定敏感性,但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在blaOXA-23上游连接有ISAba1启动元件,未检测到blaOXA-24、blaOXA-58碳青霉烯酶基因;金属酶表型及基因型均为阴性。PFGE分为4种克隆型,以A、D型为主。所有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34例(85.0%)为呼吸道感染,5例(12.5%)为伤口感染,1例(2.5%)为血流感染。经临床治疗后,21例(52.5%)存活,12例(30.0%)死亡,7例未出院。结论:本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流行的40株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以A型和D型克隆为主要流行株,随着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的作用,出现了全耐药菌株。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OXA-23碳青霉烯酶
脉冲场电泳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分子流行病学
Keyword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XA-23 carbapenemase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nosocomial infection
intensive care unit
molecular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181.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创伤患者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萍
刘丁
王豪
成瑶
王政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85-38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地震创伤患者感染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16日—8月20日收治的140例地震伤员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结果140例地震伤员感染的发生率为40.71%(57/140),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57%(40/140)。分离到的88株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09%);从伤口分离出5株厌氧菌。创伤AIS-ISS分值与感染有密切关系,ISS分值越高,感染率也越高(χ2=13.12,P<0.05)。结论感染是地震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认真对伤员进行地震伤情分值计算以预测医院感染的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创伤感染非常必要。
关键词
地震
创伤
感染
流行病学
Keywords
earthquake
trauma
infection
epidemiology
分类号
R181.32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检测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丁
黄鑫
陈萍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基金
全军"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编号01Q-096)
文摘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酶特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采用纸片协同法对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进行检测;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鲍曼不动杆菌染色体DNA的ampC基因进行扩增。结果从临床分离的46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不产ESBLs;有22株细菌在AmpC酶三维试验中呈阳性;细菌DNA的PCR扩增,有39株菌为阳性。结论本次研究的鲍曼不动杆菌DNA上普遍存在有ampC结构基因,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主要是由于产AmpC酶所致,而与ESBLs无关。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AMPC酶
聚合酶链反应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Keyword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mpC β-lactamas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环丙沙星鲍曼不动杆菌gyrA和parC突变模式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丁
练向群
王政
黄兆松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О二
医院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14,38,共4页
基金
全军“十五”医药卫生基金资助(Q01-096)
文摘
目的对临床耐环丙沙星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gyrA和parC基因突变模式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环丙沙星对94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鲍曼不动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DNA测序。结果在9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只有38株(40.43%)对环丙沙星敏感(MIC≤1mg/L),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接近60%;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对环丙沙星耐药的56株菌都发生了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且parC基因的突变率(87.50%)略高于gyrA基因(82.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与gyrA和parC基因突变相关,其中parC基因突变的明显增长值得重视。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环丙沙星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GYRA基因
PARC基因
突变
Keyword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iprofloxacin
antimicrobial agents
drug-resistance, microbial
gyrA gene
parC gene
mutation
分类号
R378.9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
孙雯雯
刘丁
张莉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症监护室产OXA-23碳青霉烯类酶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王政
刘丁
陈萍
程晓斌
王豪
成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创伤患者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陈萍
刘丁
王豪
成瑶
王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检测
刘丁
黄鑫
陈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耐环丙沙星鲍曼不动杆菌gyrA和parC突变模式分析
刘丁
练向群
王政
黄兆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