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行一期经后路TES治疗的胸椎肿瘤患者18例,包括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64岁,平均43.7岁;胸...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行一期经后路TES治疗的胸椎肿瘤患者18例,包括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64岁,平均43.7岁;胸椎原发肿瘤5例,转移瘤13例(术前已作原发瘤切除);肿瘤病灶连续双节段者2例,其余均为单节段病灶;Tomita分期为Ⅳ期11例,V期7例;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2例,D级7例,E级5例。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SF-36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35-420min,平均280min;术中出血1000-3400mL,平均2300mL;本组病例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5±0.2)分降至术后1个月(2.6±0.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术前(43±9)分增加至术后6个月(81±8)分(P〈0.05);术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恢复正常者12例,c级4例,D级2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一期后路TES治疗胸椎肿瘤能够彻底减压脊髓,改善神经功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并可有效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Sox2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促进原代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孕14-15 d SD胎鼠,培养原代脑源性NSCs。观察NT-3对NSCs中Sox2表达及NSCs分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浓...目的探讨Sox2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促进原代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孕14-15 d SD胎鼠,培养原代脑源性NSCs。观察NT-3对NSCs中Sox2表达及NSCs分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NT-3(25、50、100 ng/m L)刺激NSCs24 h后,检测Sox2、DCX、Olig2、GFAP蛋白的表达量。探索NT-3对Sox2产生影响的机制:使用PI3K/AKT通路阻断剂(10μmol/L LY294002)选择性阻断NT-3的作用后,检测AKT、p-AKT和Sox2在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随着NT-3浓度的升高,NSCs中Sox2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各NT-3处理组的NSCs向神经元前体细胞分化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100 ng/m L NT-3组效果最强,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100 ng/m L NT-3组的p-AKT及Sox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且LY294002可阻断此作用(P〈0.05)。结论 NT-3能够上调NSCs中Sox2的表达,后者进而诱导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起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行PK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98例(121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单个椎体...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行PK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98例(121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3.5-7.0mL。比较术中采用不同内倾角及穿刺点发生穿刺损伤的风险,分析穿刺针尖端是否过椎体中线与术后疼痛缓解的相关性,比较骨水泥呈稀薄和粘稠期注入时骨水泥弥散及渗漏的情况,以及骨水泥注射剂量、速度、力度、方向不同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治疗后12h至最终随访时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缓解。其中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1例穿刺损伤硬脊膜,1例暂时性的血压下降,1例骨水泥进入皮下软组织,l例半年后发生临近椎体骨折,未发生感染、肺栓塞,无穿刺损伤神经、脊髓及椎体前方血管等并发症。结论PK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严格的适应证、仔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术中操作及术后继续治疗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一期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胸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行一期经后路TES治疗的胸椎肿瘤患者18例,包括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8-64岁,平均43.7岁;胸椎原发肿瘤5例,转移瘤13例(术前已作原发瘤切除);肿瘤病灶连续双节段者2例,其余均为单节段病灶;Tomita分期为Ⅳ期11例,V期7例;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2例,D级7例,E级5例。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SF-36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35-420min,平均280min;术中出血1000-3400mL,平均2300mL;本组病例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5±0.2)分降至术后1个月(2.6±0.4)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术前(43±9)分增加至术后6个月(81±8)分(P〈0.05);术后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恢复正常者12例,c级4例,D级2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一期后路TES治疗胸椎肿瘤能够彻底减压脊髓,改善神经功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并可有效减少肿瘤局部复发。
文摘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行PK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98例(121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为3.5-7.0mL。比较术中采用不同内倾角及穿刺点发生穿刺损伤的风险,分析穿刺针尖端是否过椎体中线与术后疼痛缓解的相关性,比较骨水泥呈稀薄和粘稠期注入时骨水泥弥散及渗漏的情况,以及骨水泥注射剂量、速度、力度、方向不同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治疗后12h至最终随访时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有缓解。其中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1例穿刺损伤硬脊膜,1例暂时性的血压下降,1例骨水泥进入皮下软组织,l例半年后发生临近椎体骨折,未发生感染、肺栓塞,无穿刺损伤神经、脊髓及椎体前方血管等并发症。结论PK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严格的适应证、仔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术中操作及术后继续治疗是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