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羟异黄酮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人杰 廖卫公 +2 位作者 杨镇洲 戴纪纲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 id,ATRA)联合三羟异黄酮(Gen iste in)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ATRA、Gen iste in及两者联合处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观察A549细胞生长情况并运用MTT法检...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 id,ATRA)联合三羟异黄酮(Gen iste in)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剂量ATRA、Gen iste in及两者联合处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观察A549细胞生长情况并运用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率检测。结果A549肺癌细胞经ATRA、Gen iste in及两者联合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更多的细胞被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其中以两者联合用药最为显著。结论ATRA联合Gen iste in能协同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恶性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 GENISTEIN 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PICC非正常拔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希西 曾登芬 +2 位作者 杨文群 彭娜 孙强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正常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在ICU实施PICC置管的93例住院患者在常规维护的基础上利用PICC临床观察信息表登记,收集26项指标并将其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结果93例PICC患者中有22例(23.66%)发生非正常拔管,平均有效留置时间为21.48d。年龄、KPS评分、患者WBC计数、D-二聚体与发生非正常拔管有密切关系。结论PICC导管的留置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年龄、KPS评分、WBC计数和D-二聚体是非正常拔管的高危因素。应在PICC置管前后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为各项治疗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非正常拔管 LOGISTIC回归分析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永红 郑成位 张培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CYFRA2 1 1作为血清肿瘤标记物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结束时采集 46例初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共 92份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CYFRA2 1 1含量。临床随访 6~ 2 ... 目的 :研究CYFRA2 1 1作为血清肿瘤标记物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结束时采集 46例初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共 92份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CYFRA2 1 1含量。临床随访 6~ 2 4月。结果 :46例初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 1 1总阳性率 5 8 70 %,鳞癌 71 43 %、腺癌 3 8 89%。放疗结束时血清CYFRA2 1 1含量较放疗前显著下降 (Wilcoxon检验 ,P <0 0 0 0 1)。存活分析表明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 1 1初始水平与预后无相关性 (Mantel′slog rank检验 ,P >0 0 5 ) ;放疗结束时血清CYFRA2 1 1正常组 (≤ 3 3ng/ml) 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YFRA2 1 1升高组 ( >3 3ng/ml) (P <0 0 5 ) ;放疗结束时血清CYFRA2 1 1含量较放疗前下降≥ 5 0 %的病人 ,其 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放疗结束时血清CYFRA2 1 1含量较放疗前下降 <5 0 %的病人(P <0 0 1)。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结束时的血清CYFRA2 1 1水平是一个有意义的阴性预后指标 ,尤其是放疗后血清CYFRA2 1 1含量下降程度的大小对临床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CYFRA21-1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ephrinB2/EphB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4
作者 王东 仲召阳 +3 位作者 李增鹏 肖华亮 何怡 王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等蛋白表达 ,并根据CD3 4和FⅧ RAg染色结果记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等蛋白表达 ,并根据CD3 4和FⅧ RAg染色结果记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 ;两种蛋白在Ⅲ级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 (P <0 .0 1)。EphB4和ephrinB2强表达组中的MVD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表达组 (P <0 .0 1)。结论 EphB4 ephrinB2在骨肉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EPHRIN B2 EPH B4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