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18α体调节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开龙 张建国 +1 位作者 王慧民 陈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 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 (甘草酸预防组、甘草酸治疗组、生理盐水组 )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梗...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CTGF和TGF β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 0只Wistar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 (甘草酸预防组、甘草酸治疗组、生理盐水组 )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术后 7、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用光镜、电镜观察肾间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间质中CTGF、TGF β1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并用EIG综合图象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肾间质呈进行性纤维化。半定量分析发现 ,手术后 7d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 ,肾间质中CTGF、TGF β1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呈进行性显著增多 (P <0 0 1)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呈进行性显著减少 (P <0 0 1) ,但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相关分析发现 ,肾间质中CTGF的表达量与TGF β1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 (r =0 63和 0 6g ,P <0 0 1)。 结论 甘草酸可能通过下调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CTGF和TGF β1的表达 ,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梗阻性肾病 肾问质 CTGF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18α体上调p53的表达保护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开龙 何娅妮 +2 位作者 赵玲 王惠明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53(+/+)]和p53基因敲除[p53(-/-)]鼠分成4组:p53(+/+)鼠生理盐水组、p53(+/+)鼠...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53(+/+)]和p53基因敲除[p53(-/-)]鼠分成4组:p53(+/+)鼠生理盐水组、p53(+/+)鼠甘草酸治疗组、p53(-/-)鼠生理盐水组和p53(-/-)鼠甘草酸治疗组;建立左肾IRI模型,于再灌注后0、1和7d处死动物,制作双肾(右肾作自身对照)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定量检测p53的表达,并用EIG综合图像分析系统对NF-κB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坏死,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甘草酸治疗组比生理盐水组轻、p53(+/+)鼠组比p53(-/-)鼠组轻(P<0.01)。各组IRI肾NF-κB蛋白的表达在IRI后0d即开始增加,1、7d点,NF-κB蛋白的表达在p53(+/+)鼠比p53(-/-)鼠显著减少,甘草酸治疗组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P<0.01);p53(+/+)鼠甘草酸治疗组p53蛋白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P<0.01)。p53的表达与肾小管坏死和NF-κB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甘草酸可能主要通过对小鼠IRI肾脏p53表达的上调,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坏死,从而对IRI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肾脏 IRI P53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培养肾小球内皮细胞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振成 贾昆霞 +3 位作者 张建国 黄庆愿 朱妙珍 丁涵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肾小球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与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培养 ,八木组织测量之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Prendergast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 ,Fura 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钙...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下肾小球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与内皮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培养 ,八木组织测量之TBA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Prendergast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 ,Fura 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可致过氧化损伤 ,使细胞膜流动性明显增高 ,细胞内钙含量增加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糖浓度愈高 ,作用愈明显。结论 高糖致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影响细胞膜流动性改变 ,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内皮细胞 肾小球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细胞膜流动性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小管间质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振成 张建国 +3 位作者 黄志芳 王惠明 丁涵露 李开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表达和分泌与人糖尿病肾病 (DN)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人DN肾组织MCP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尿液和血清MCP 1水平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DN肾小管间... 目的 探讨局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表达和分泌与人糖尿病肾病 (DN)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人DN肾组织MCP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尿液和血清MCP 1水平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 DN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小管间质病变越重 ,MCP 1表达越高 (P <0 0 1)。DN肾小管间质CD68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小管间质病变间差异明显 (P <0 0 1)。DN肾小球MCP 1、CD68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DN尿液MCP 1水平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与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 ,且与临床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DN患者肾组织内MCP 1表达与肾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形成有关 ,这可能与MCP 1具有强烈趋化和激活单核 巨噬细胞而致肾小管间质损害有关 ,尿液MCP 1水平可能是反映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最佳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抗体制备及其在肾脏定位的研究
5
作者 张萍 陈香美 +3 位作者 许国双 何娅妮 吴镝 杨聚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33-2335,共3页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 目的采用新的基因免疫方法制备小鼠抗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anti-humanorganicaniontransporter3,hOAT3)多克隆抗体,并用该抗体对hOAT3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进行定位研究。方法应用Accelrys软件分析hOAT3抗原表位,选择其细胞内表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肾组织RNA中扩增其261bp的cDNA序列,克隆到pBQAP-TT构建基因免疫载体,与辅助载体pCMVi-GMCSF和pCMVi-FlT3L同时免疫小鼠,5周后获得血清抗体,人肾组织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定位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基因免疫载体pBQAP-TT-hOAT3,序列分析鉴定正确,ELISA方法测得抗体滴度高达1∶3000,该抗体识别人肾皮质膜蛋白62×103的hOAT3,人肾组织免疫组化提示该抗体识别定位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结论成功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高效特异性抗hOAT3多克隆抗体,为今后的生理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3 基因免疫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开龙 张建国 +1 位作者 王慧民 陈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术后 7、14、2 8d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用光镜、电镜观察肾间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 目的 :探讨甘草酸 18α体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NF 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术后 7、14、2 8d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用光镜、电镜观察肾间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间质中NF κB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并用EIG综合图象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肾间质呈进行性纤维化。半定量分析发现 ,手术后 7d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 ,肾间质中NF κB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呈进行性的显著增多(P <0 .0 1)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呈进行性的显著减少 (P <0 .0 1) ,但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甘草酸可能通过下调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中NF κB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梗阻性肾病 肾间质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小玮 何娅妮 +5 位作者 丁涵露 王惠明 李开龙 杨聚荣 詹俊 张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蛋白尿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氧调节蛋白150(cells-oxy-gen-regulated protein150...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蛋白尿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氧调节蛋白150(cells-oxy-gen-regulated protein150,ORP150)和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对各指标与CKD患者24h尿蛋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中ORP150、GRP7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且轻、中、重度蛋白尿3组各组间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95,r=0.76,P<0.01);各组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系数(apoptosis index,AI)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0.835,P<0.01)。结论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内质网应激与凋亡的发生,并且其强度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内质网应激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引起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开龙 贾昆霞 +3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慧民 陈菁 吴国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 ,分别于术后 12h ,3、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光、电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有核细胞计...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实验性梗阻性肾病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 ,分别于术后 12h ,3、14、2 8和 5 6d处死实验动物 ,切取肾皮质部位组织 ,光、电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有核细胞计数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间质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 ,并用EIG综合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显示肾间质呈进行性纤维化。术后 12h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肾间质有核细胞计数显著增多 (P <0 .0 5 )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显著减少 (P <0 .0 1) ,但在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半定量分析发现 ,肾间质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在生理盐水组于术后 12h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3d ,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肾间质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但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而甘草酸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与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甘草酸对大鼠梗阻性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无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梗阻性肾病 保护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治疗CKD 2~3期IgA肾病 被引量:11
9
作者 卢晓梅 唐雪莲 +4 位作者 秦登优 万静芳 霍本刚 何娅妮 李开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IgA肾病(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4),在口服RAS阻断剂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尿蛋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6、9、12个月,两组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随访期间,两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尿蛋白、eGFR、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8%,对照组为2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RAS阻断剂能有效降低CKD 2-3期IgAN患者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而且副作用较少,是CKD 2-3期IgA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IA 雷公藤多苷 慢性肾脏病 RAS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冀志勇 景宇 +4 位作者 张建国 李开龙 詹俊 林利容 何娅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衣霉素+缺血再灌注(TM+I/R)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组,衣霉素+缺血再灌注(TM+I/R)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PAS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0.2±0.03)比较,I/R组肾组织GRP78表达(2.4±0.17)增加(P<0.05),与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47.42±6.02)μmol/L、(4.75±1.77)mmol/L]比较,I/R组血肌酐[(186.83±20.21)μmol/L]、尿素氮[(21.73±2.33)mmol/L]水平升高(P<0.05),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②TM组大鼠肾组织GRP78表达升高,但未见明显肾小管损伤,与对照组比较,血肌肝、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③与I/R组比较,TM+I/R组大鼠GRP78表达(3.2±0.24)升高;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P<0.05),血肌酐[(98.72±14.55)μmol/L]、尿素氮[(13.22±2.45)mmol/L]水平降低(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激活适宜的内质网应激,上调肾组织GRP78表达,从而抑制I/R导致的过度内质网应激,提高肾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细胞和组织损伤,实现其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 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脂多糖对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振成 贾昆霞 +2 位作者 张建国 黄庆愿 朱妙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 (Tubularepitheliacell,TEC)在含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微环境中细胞凋亡和功能改变 ,探讨LPS直接损害肾小管的机制。方法 在含内毒素LPS的介质中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检测不同时相细...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 (Tubularepitheliacell,TEC)在含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微环境中细胞凋亡和功能改变 ,探讨LPS直接损害肾小管的机制。方法 在含内毒素LPS的介质中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检测不同时相细胞凋亡、增殖能力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能力的变化。结果 LPS有明显的抑制TEC增殖 ,促进TEC分泌TNF α ,且随着LPS浓度的增大 ,其作用更为明显 ;LPS还具有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呈剂量依赖性 ;相关分析表明 ,细胞凋亡与LPS促TEC分泌TNF α的量有明显正相关。结论 LPS可抑制TEC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可能是通过TNF α而起作用 ,这可能是LPS导致脓毒症性肾衰或急性间质性肾炎小管间质损害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损害 内毒素脂多糖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急性缺血性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凤华 何娅妮 +1 位作者 詹俊 冀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下设缺血40 min再灌注1、6、12、24 ...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下设缺血40 min再灌注1、6、12、24 h 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PAS染色检测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ERS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结果①血肌酐在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后1 h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24 h下降(P<0.05)。肾小管损伤评分在I/R后1 h升高,12 h达高峰,24 h下降(P<0.05)。②肾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在I/R后6 h升高达高峰,至12 h仍持续较高水平(P<0.05),24 h时下降。③GRP78表达与肾小管损伤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1,P<0.05),也与血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59,P<0.05)。结论肾I/R启动了ERS,并且ERS与肾小管损伤、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RS可能在AKI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GRP78 肾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童玉娜 杨聚荣 +2 位作者 张建国 李开龙 何娅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质网应激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缺氧复氧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NRK-52E细胞用含5%胎牛血清的DMEM液培养于37℃、5%... 目的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内质网应激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缺氧复氧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NRK-52E细胞用含5%胎牛血清的DMEM液培养于37℃、5%CO2恒温培养箱。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复氧损伤(hypoxia reoxygenation,H/R)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LDH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CHOP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L-β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上清LDH(22.07±1.23)U/L比较,H/R损伤组(45.93±6.42)U/L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GRP78表达(0.80±0.04)比较,H/R损伤组(1.24±0.04)明显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CHOP表达(0.81±0.05)比较,H/R损伤组(1.19±0.05)明显增加(P<0.05)。④与对照组IL-1β水平(6.55±2.03)pg/ml比较,H/R损伤组(14.93±2.26)pg/ml显著增加(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以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上调CHOP表达可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内质网应激 肾小管上皮细胞 CHOP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的糖刺激人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涵露 张建国 +2 位作者 朱妙珍 罗向东 梁光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的糖对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 (HUGEC)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影响 ,以及HUGEC的条件培养基对单核细胞 (MC)的趋化作用及抗MCP 1抗体对MC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细胞ELISA法 ,观察MCP 1的表... 目的 :探讨高浓度的糖对培养的人肾小球内皮细胞 (HUGEC)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影响 ,以及HUGEC的条件培养基对单核细胞 (MC)的趋化作用及抗MCP 1抗体对MC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细胞ELISA法 ,观察MCP 1的表达 ;用改良的Boyden小室微孔滤膜法 ,测定高浓度的糖刺激HUGEC后的条件培养基 ,对MC的趋化作用 ,以及抗MCP 1抗体对MC迁移的影响。结果 :(1)在低浓度的糖(含 5 .5mmol/LD 葡萄糖 )条件下培养的HUGECMCP 1mRNA呈弱表达。高浓度的糖 (含 2 5mmol/LD 葡萄糖 )刺激后 ,8h即出现MCP 1表达增强 ,于 16h达高峰。(2 )高浓度的糖刺激HUGEC后的条件培养基 ,对MC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 ;抗MCP 1抗体可抑制其作用。结论 :在高浓度的糖诱导下 ,人HUGECMCP 1的表达增强 ,其条件培养基对MC具有趋化作用 ,从而可能招引单核细胞迁入内皮下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TRAIL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佳 戴欢子 +5 位作者 霍本刚 杨聚荣 林利容 张建国 郑卢权 何娅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肾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13年本科收治的36例患...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肾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13年本科收治的36例患有2型糖尿病经肾活检诊断为DN患者,9例肾错构瘤或肾癌切除术患者经病理检查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收集各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数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RAIL表达,并与临床数据及肾组织病理损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N患者TRAIL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和/或细胞膜,其表达水平随着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加重而逐渐增加;与收缩压、尿蛋白定量、尿NAG、尿蛋白/尿肌酐、尿酸、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呈正相关(P<0.05,P<0.01),与e GFR呈负相关(r=-0.936,P<0.01)。结论 DN肾组织TRAIL表达与肾组织损伤程度及肾功能密切相关,提示TRAIL在DN疾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肾小管间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CP-1的变化及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其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振成 祝之明 +4 位作者 张建国 王惠明 丁涵露 刘晓莉 李开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onⅡ ,AngⅡ )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o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 tein 1,MCP...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onⅡ ,AngⅡ )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o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 ,ACEI)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 tein 1,MCP 1)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MCP 1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人DN肾组织MCP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68;对DN患者采用随机给予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量 ,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尿液MCP 1水平。结果 DN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小管间质病变愈重 ,MCP 1表达愈高 (P <0 .0 1)。DN肾小球MCP 1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肾小管间质CD68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各级小管间质病变间差异明显 (P <0 .0 1)。DN肾小球CD68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 5 ) ,各级肾小球病变间无明显差异。DN尿液MCP 1水平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 ,与肾小管间质MCP 1表达呈正相关 ,服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均可降低尿液MCP 1水平。结论 DN患者肾组织内MCP 1表达与肾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形成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及AngⅡ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抑制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苯那普利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IκB系统在慢性肾炎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惠民 朱妙珍 +2 位作者 张建国 贾昆霞 肖兵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 (CN)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 κB)P6 5 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NF κB亚基P6 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 ,采用ABC免疫组织... 目的 研究慢性肾炎 (CN)肾组织中核因子 κB(NF κB)P6 5 IκBα系统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C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NF κB亚基P6 5及其抑制性亚基IκBα单抗为抗体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N肾组织NF κBP6 5 IκBα表达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与肾小球内MCP 1蛋白表达、肾脏病理改变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CN肾小球中NF κBP6 5及MCP 1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 ,而IκBα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 ,以增殖性肾炎 (MsPGN)为最显著 (P <0 .0 1)。CN肾小球NF κB、MCP 1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κBα阳性细胞数呈负相关 ,而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核因子-Κ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及尿液DcR2表达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佳睿 陈佳 +5 位作者 陈客宏 林利容 张建国 李开龙 郑卢权 何娅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肾损伤模型中肾组织及尿液诱骗受体2(decoy receptor 2,DcR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使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和I/R 60 min组,分别于术后1、3...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肾损伤模型中肾组织及尿液诱骗受体2(decoy receptor 2,DcR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使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和I/R 60 min组,分别于术后1、3、7、21、35 d收集血、尿及双侧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NAG水平,使用PAS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予以病理损伤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DcR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DcR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Scr(21.3±1.6)μmol/L、尿NAG(4.4±0.6)U/mmol相比,I/R 60 min组1、3、7、21、35 d时Scr[(122.2±15.4)、(193.5±27.7)、(66.4±10.2)、(37.8±6.2)、(34.4±2.8)μmol/L]显著升高(P<0.05),尿NAG[(9.8±2.0)、(17.0±2.5)、(7.8±1.5)、(6.5±2.1)、(6.7±2.3)U/mmol]显著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皮髓交界区域出现明显的肾小管细胞坏死、脱落、基底膜裸露、细胞管型形成等病理表现,并于再灌注后期出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慢性化表现;I/R60 min组肾组织DcR2表达及尿DcR2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DcR2表达量及尿DcR2水平与肾功能、肾组织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DcR2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DcR2表达量及尿DcR2水平与肾功能及肾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DcR2可能在缺血再灌注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Dc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ubilin反义RN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ubilin蛋白诱导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海君 何娅妮 +6 位作者 杨聚荣 丁涵露 李开龙 张建国 李新伦 林静 刘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构建细菌内同源重组型的Cub ilin反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ub ilin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方法PCR扩增大鼠Cub ilin起始编码区767 bp的DNA片段,与T载体连接,测序鉴定连接方向,通过选择反向和同向的双酶切位点... 目的构建细菌内同源重组型的Cub ilin反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ub ilin蛋白诱导表达的影响。方法PCR扩增大鼠Cub ilin起始编码区767 bp的DNA片段,与T载体连接,测序鉴定连接方向,通过选择反向和同向的双酶切位点与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ack-CMV同时酶切和连接,构建反向插入(正向插入作为对照)的腺病毒穿梭载体。将Pm eⅠ线性化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ack-ACUB和pAdtack-CUB转染包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受体菌B J5183(AdEasyTMXL)进行同源重组。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平板筛选同源重组阳性的克隆,PacⅠ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包装细胞(293细胞),经病毒扩增和纯化后,再以OD法和GFP法计算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经免疫印迹法分析Cub ilin反义RNA对Cub ilin蛋白质诱导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Cub ilin的反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ACUB)和对照正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asy-CUB),滴度为2.0×1010pfu/m l、1.8×1010pfu/m l;Cub ilin反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可明显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Cub ilin蛋白的诱导表达。结论Cub ilin的反义RNA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以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ub ilin蛋白诱导表达的明显抑制作用,为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和治疗蛋白尿引起的肾间质损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LIN 腺病毒 反义RNA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AL在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建国 丁涵露 +1 位作者 任姜汶 高闻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83-2085,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acutedruginduced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A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 目的了解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acutedruginducedinterstitialnephritis,A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A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AIN患者肾组织表达NGAL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GAL在AIN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 NG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