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基底节区白三烯C_4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书林 涂勋春 +3 位作者 曾琳 蒋晓江 赵涌琪 陈曼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白三烯C4 (leukotrieneC4 ,LTC4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定向注射致大鼠壳核脑出血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注射侧基底节区组织中LTC4 的含量变化 ,并用氢清除法定量监测注射侧壳...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白三烯C4 (leukotrieneC4 ,LTC4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定向注射致大鼠壳核脑出血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注射侧基底节区组织中LTC4 的含量变化 ,并用氢清除法定量监测注射侧壳核和皮层血流量的相应改变。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 ,注射侧基底节区组织中LTC4 含量在注射 1h后均显著增加。同时出血组壳核和皮层血流量在注射后 1、3h均显著下降。结论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注射侧基底节区组织中LTC4 的产生明显增加且持续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大鼠 脑出血 基底节区 白三烯C4 变化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昌琴 钟代曲 张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91-291,共1页
目的探讨微信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60名学生进行微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神经内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考核,并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微信教学组学生出科专科理论和专科... 目的探讨微信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60名学生进行微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神经内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考核,并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微信教学组学生出科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微信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微信应用于临床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神经内科 临床教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的应变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31
3
作者 许志强 周华东 +1 位作者 蒋晓江 王景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和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以及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的应变机制。方法选择20...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和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以及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的变化,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的应变机制。方法选择20例ACH患者(ACH组),20例ACI患者(ACI组)作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Y水平。结果ACH组ECG异常者为16例(80%),ACI组ECG异常者11例(55%),且主要以ST-T改变为主。ACH组血浆NPY水平高于ACI组(P<0.01);两组血浆NPY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1),而ECG异常者血浆NPY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ECG正常者血浆NPY水平(分别为P<0.05,P<0.01)。结论NPY参与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塞 心电描记术 神经肽Y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的应变效应及其护理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钱敏 邹春莉 许志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2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ECG检查。结果脑出...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2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ECG检查。结果脑出血组ECG异常者为16例(占80%),脑梗死组ECG异常者11例(占55%),ECG异常主要以ST-T波改变为主。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异常ECG,对这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脑血管病的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心电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大鼠血浆神经肽Y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MB型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志强 蒋晓江 +1 位作者 陈曼娥 王景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 观察实验性脑出血条件下血浆神经肽Y(NPY)及肌酸磷酸激酶MB型 (CK MB)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注入尾状核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测定出血前、出血后 30min、6、12、2 4、4 8及... 目的 观察实验性脑出血条件下血浆神经肽Y(NPY)及肌酸磷酸激酶MB型 (CK MB)含量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注入尾状核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测定出血前、出血后 30min、6、12、2 4、4 8及 72h血浆NPY活性及血清CK MB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NPY的变化 ,采用酶反应速率法测定血清CK MB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内血肿开始形成的 6h血浆NPY活性、血清CK MB均较术前水平及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并以脑出血 2 4h血肿高峰期时最为显著 (P <0 .0 1) ,随后逐渐下降 ,72h仍高于术前水平及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时常伴有血清CK MB改变 ,外周NPY含量升高可能参与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肽Y 肌酸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6
作者 钟代曲 蒋晓江 +1 位作者 马国重 曾昌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28-31,34,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dexmedetomidine induce sleep balance treatment,DISBT)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2-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治疗的62例慢性顽固...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dexmedetomidine induce sleep balance treatment,DISBT)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2-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治疗的62例慢性顽固性原发性失眠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DISBT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 d,共行3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情况及睡眠结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过度觉醒情况、睡眠结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平衡术能有效降低失眠患者的脑皮质过度觉醒水平,纠正紊乱的睡眠-觉醒通路,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正确做好治疗前、中、后护理,是保障治疗安全和保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原发性失眠症 过度觉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监测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钟代曲 蒋晓江 +2 位作者 张园 李训军 陶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1-3,9,共4页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mogram,PSG)监测并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与抑郁性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75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分别于治疗护理前后给予整夜PSG监测,注意监测方法正确,分析监测结果,区别心理生...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mogram,PSG)监测并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与抑郁性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75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分别于治疗护理前后给予整夜PSG监测,注意监测方法正确,分析监测结果,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与抑郁性失眠,根据不同类型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PSG监测发现,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PSG无特殊表现,抑郁性失眠患者PSG呈现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活跃的特征。两种类型失眠患者治疗护理前后PSG监测比较: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腿动次数、睡眠效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治疗护理前后REM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快动眼特性无改变。结论临床可通过PSG监测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失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多导睡眠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150例的心电图改变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邹春莉 钱敏 许志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7A期25-26,6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观察15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异常心电图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心电...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观察15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异常心电图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达84%,以ST-T波改变为主,以中心型病灶组、出血量多组、血肿破入脑室组和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心电图异常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电图的异常,其心电图异常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有关;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根据心电图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及时地发现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异常心电图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