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D红/蓝光照射促进创伤后慢性伤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谢南珍 叶茂 程红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研究LED红蓝光联合照射对创伤后引起的慢性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方法以伤口类型为分层将伤口分为试验组(蓝光照射+红光照射,n=18)和对照组(红光照射,n=18)。2组伤口其他处置方案一致,规定10 d为1个疗程。治疗第1、3... 目的研究LED红蓝光联合照射对创伤后引起的慢性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方法以伤口类型为分层将伤口分为试验组(蓝光照射+红光照射,n=18)和对照组(红光照射,n=18)。2组伤口其他处置方案一致,规定10 d为1个疗程。治疗第1、3、5、7、10天分别测量每组伤口的疼痛评分、照射前后温度变化、伤口面积并计算创面缩小率与创面相对愈合速率,并观察有无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光照射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伤口面积以及伤口疼痛评分均明显减小(时间主效应P<0.05),所有病例未出现伤口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红蓝光联合照射可显著提高创面面积缩小率(P<0.001)、创面相对愈合速率(P=0.006)、创面愈合的疗效(P=0.010),且更有效地减轻创面疼痛(P=0.008)。结论红蓝光联合使用比单纯红光更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连续干预10 d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LED 红光 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腹腔高压对心肺基础监测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丽 谢镒鞠 +4 位作者 唐小唪 王正刚 刘道城 张连阳 葛衡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159-216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腹腔内压力变化特点以及心肺监测指标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小型实验猪经股动脉插管放血致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腹腔内压力变化特点以及心肺监测指标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小型实验猪经股动脉插管放血致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约为50 mmHg,持续1 h,同时部分阻断门静脉,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成功建立IAH模型8只,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动态监测呼吸、循环指标。治疗组采用腹腔减张缝合技术治疗。分别于实验动物放血前、放血后1 h、IAH后及IAH治疗后12 h测量、对比膀胱压(vesical pressure,VP)。结果随着腹腔内压力逐步增加,两组动物膀胱压均升高[(12±2)vs(27±8)cmH2O,(12±2)vs(30±7)mmHg,P<0.01];经腹腔减压处理后,治疗组膀胱压降低[(27±8)vs(12±2)cmH2O,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膀胱压之间也有显著差异[(30±7)vs(12±2)cmH2O,P<0.01]。随着失血性休克的逐步形成,平均动脉压下降[(115±9)vs(62±13)mmHg,P<0.01],心率升高[(118±17)vs(55±4)/min,P<0.01]。腹腔高压后与放血前呼吸频率增加[(59±9)vs(32±13)/min,P<0.01]。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4)vs(53±18)/min,P<0.01]。休克后动脉血中乳酸含量明显增高[(1.9±0.8)vs(0.9±0.5)mmoL/L,P<0.01],治疗12 h后乳酸含量下降[(1.0±0.4)vs(1.9±0.8)mmoL/L,P<0.01]。结论模型成功模拟创伤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的形成。随着IAH形成,腹腔内压明显增高。腹腔减压术可以显著降低腹腔内压,改善呼吸频率,降低乳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复苏 腹腔高压症 膀胱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影像学参数测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林 杨柳 +2 位作者 王爱民 唐康来 王晓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股骨侧止点印迹与股骨骨性标记之间的定位关系。方法采用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将ACL股骨侧止点定标记,在CR片上将股骨侧骨性标记组成4对,分别为:①股骨干力学轴(A)与平行的双... 目的研究X线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股骨侧止点印迹与股骨骨性标记之间的定位关系。方法采用12例正常国人膝关节标本,将ACL股骨侧止点定标记,在CR片上将股骨侧骨性标记组成4对,分别为:①股骨干力学轴(A)与平行的双后髁切线(B);②双前髁切线(C)与双后髁切线(B);③Blumensaat线(D)和与之平行的双股骨髁远端切线(E);④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髁远端切线(F)和与股骨干力学轴垂直的双后髁切线(G)。使用X-Caliper测量ACL止点印迹中心点与以上骨性标记的距离,计算其在各对标记间距离的比值,确定定位最为准确的股骨侧骨性标记。结果ACL止点中心在股骨侧标记AB线之间距离的比值为(65.3±1.1)%,在BC线间比值为(78.1±1.0)%;在DE线间比值为(38.3±2.7)%,在FG线间比值为(43.1±4.6)%。结论股骨干力学轴及与其平行的股骨髁切线可以作为准确的定位标记;Blumensaat线及其平行线能够准确地定位ACL股骨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 隧道定位 印迹 放射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无创血压值与有创血压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邹春莉 何义平 +1 位作者 李飞娥 于瑞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其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及正常血压者各 2 0例 ,用有创法及无创法分别测量同一上肢肱动脉血压 ,每例均于 7:0 0~ 8:0 0空腹状态用两种方法测血压 6次。结果汞柱式血压计测...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高血压病人血压的误差及其原因。方法选取高血压病人及正常血压者各 2 0例 ,用有创法及无创法分别测量同一上肢肱动脉血压 ,每例均于 7:0 0~ 8:0 0空腹状态用两种方法测血压 6次。结果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结果与实际血压相比 ,在高血压病人中收缩压约低 10mmHg(P <0 .0 1) ,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血压正常者中 ,收缩压低 6mmHg左右 (P <0 .0 1) ,舒张压约高 9mmHg(P<0 .0 5 )。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与臂围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的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差异 ,对于高血压病人 ,收缩压误差较大 ,而舒张压则较准确 ;对于正常人收缩压易低估 ,舒张压易高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较高且有明显动脉硬化者 ,临床表现与血压不符时 ,可考虑采用有创法测量血压 ,以便准确了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计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晓东 梁华平 +5 位作者 孟海东 姚咏明 闫瑞民 邓群 何忠杰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 评价强化治疗和血糖控制对改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预后的意义。方法 46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mmot/L)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分别控制在4... 目的 评价强化治疗和血糖控制对改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预后的意义。方法 46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mmot/L)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分别控制在4~6mmot/L和〈11mmot/L。硬膜外置管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变化,于入院后1周内每日检测脑脊液乳酸浓度和pH值,并行哥拉斯格(GCS)评分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恢复期脑脊液乳酸浓度和水肿高峰期颅内压峰值,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并缩短了ICU监护天数和总住院时间。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脑外伤后脑脊液乳酸代谢,降低水肿高峰期颅内压,为神经组织细胞恢复提供稳定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胰岛素强化治疗 预后 脑脊液 乳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erix在调控脊柱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宗兆文 陈思旭 +5 位作者 贾敏 沈岳 赵玉峰 郭庆山 华翔 Jerry Feng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Osterix在脊柱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ox P/Cre系统,以2.3 kbⅠ型胶原蛋白为启动子,在小鼠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Osterix,观察Osterix敲除小鼠大体情况,采用X线摄片、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对小鼠脊柱发育...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Osterix在脊柱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ox P/Cre系统,以2.3 kbⅠ型胶原蛋白为启动子,在小鼠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特异性敲除Osterix,观察Osterix敲除小鼠大体情况,采用X线摄片、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对小鼠脊柱发育的影响。结果 Osterix敲除小鼠后肢瘫痪,行走时前肢运动正常,拖动后肢爬行,Osterix的敲除效率约为75%;X线片结果显示,Osterix敲除小鼠形体变小,胸腰段脊柱出现楔形椎体、严重的脊柱侧弯和椎管狭窄等畸形;HE染色结果显示胸腰段脊椎结构发育严重异常;Nissl染色结果显示,受累节段脊髓神经元结构严重受损。结论 Osterix在脊柱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敲除后可导致脊柱侧弯等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RIX 脊柱 发育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宗兆文 沈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5-1016,共2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特别是高位SCI常引起严重的运动和感觉损害.大量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多集中于如何促进SCI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但直至目前为止.尚无突破性进展。而存活的SCI患者伤后经常受困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特别是高位SCI常引起严重的运动和感觉损害.大量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多集中于如何促进SCI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但直至目前为止.尚无突破性进展。而存活的SCI患者伤后经常受困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体位性低血压、低体温和水电解质紊乱等。自主神经反射不良(autonomic dysreflexia,AD)或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autonomic hyperreflexia)。是SCI后一种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对其诊治水平.对提高SCI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近年相关文献,探讨AD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治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脊髓损伤 诊疗进展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体位性低血压 水电解质紊乱 感觉功能 诊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对小鼠脊椎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思旭 宗兆文 +5 位作者 贾敏 华祥 沈岳 赵玉峰 郭庆山 刘道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06-2309,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后对其脊椎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周龄的野生型小鼠(WT)、Osterix基因敲除小鼠(Osterix-KO)和Osterix过表达转基因小鼠(Osterix-CA)分为3组(每组8只,均为雄性),分别采用X线摄像和HE染色观... 目的研究小鼠Osterix基因敲除及过表达后对其脊椎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周龄的野生型小鼠(WT)、Osterix基因敲除小鼠(Osterix-KO)和Osterix过表达转基因小鼠(Osterix-CA)分为3组(每组8只,均为雄性),分别采用X线摄像和HE染色观察小鼠腰椎骨量的变化,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涎蛋白(BSP)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terixKO小鼠在X线和HE染色表现为腰椎骨密度和骨量增加,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椎体中RANKL、BSP和OP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Osterix-CA小鼠的脊椎X线、HE染色表现及破骨细胞数量与WT小鼠无明显差异。结论 Osterix基因敲除小鼠脊柱骨吸收活性减弱伴成骨细胞分化能力降低,进而发生骨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RIX 脊椎 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粪便中热休克蛋白60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祥峰 张连阳 +3 位作者 何渝军 李春穴 刘宝华 童卫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相应正常对照的血清及粪便中HSP60表达。结果HSP6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粪便...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60,HSP6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粪便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相应正常对照的血清及粪便中HSP60表达。结果HSP6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粪便中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5),且粪便浓度高于血清(P<0.05);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HSP60含量与不同肿瘤浸润期及远处转移期有关(P<0.05),并在肿块型直肠癌中明显增高(P<0.05)。结论HSP60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粪便中异常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SP60 血清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下肢蜡泪样骨病1例
10
作者 宗兆文 沈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17-1817,1827,共2页
关键词 蜡泪样骨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