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3例胸部创伤的院内早期救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希龙 姚元章 +3 位作者 刘朝普 蒋耀光 黄显凯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95-1396,共2页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早期救治 肺挫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旺 李陈成 +6 位作者 李森 冯东亮 洪有建 南伟 江龙 黄显凯 伍亚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 目的研究复合刺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重要脑区的病理变化。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按复合刺激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大鼠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检测结束后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CA1、CA2、CA3区和齿状回进行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正常组大脑皮层和海马各区细胞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核仁及边界清晰,胞质尼氏体丰富,无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大脑皮层细胞形态较规则、分布均匀,无明显病理改变;海马CA1、CA3区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有较多空泡样细胞病变,CA3区更为明显;CA2区细胞排列较规则,分布较均匀;齿状回可见部分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尼氏体数量减少。结论PTSD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为探讨PTSD患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脑皮层 海马 病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新岭 沈岳 +4 位作者 赖西南 马彦波 刘海 王丽丽 陈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其相关发生机制。方法水下引爆模拟舰船舱室外的点爆源,制作固体冲击波致舱内大鼠脑损伤模型。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致伤1组(6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 目的探讨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致大鼠脑损伤的伤情特点及其相关发生机制。方法水下引爆模拟舰船舱室外的点爆源,制作固体冲击波致舱内大鼠脑损伤模型。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致伤1组(6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致伤2组(800mg黑索金纸质点爆源制作,n=32),各致伤组随机分为3、6、24、72h共4个亚组(n=8),测量隔板整体及8只动物头部的固体冲击波峰值、上升时间及持续作用时间,观察伤前伤后动物生理变化,留取血浆样本行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测定,处死动物后取脑组织右半部,烘烤称重,计算脑含水量。留取24h组动物脑组织左半部行病理检查,对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致伤1组隔板上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369.74±91.70g,上升时间0.317±0.037ms,持续时间24.85±2.53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26.83±3.09g,上升时间0.901±0.077ms,持续时间104.21±6.26ms;致伤2组整体固体冲击波峰值为1850.11±83.86g,上升时间0.184±0.031ms,持续时间35.61±2.66ms,头部固体冲击波峰值为39.75±3.14g,上升时间0.607±0.069ms,持续时间132.44±7.17ms;两组数据对应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动物脑组织解剖大体观未见异常,脑损伤标记物NSE、S-100β伤后均增高,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伤后脑含水量增多,24h达峰值,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伤后24h大鼠脑组织存在神经元急性损伤改变,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密度致伤2组<致伤1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水下爆炸固体冲击波可引起舱内大鼠脑水肿、脑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造成大鼠轻度创伤性脑损伤,需加强防护与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固体冲击波 脑水肿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早期救治中64层螺旋CT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连阳 姚元章 +8 位作者 王韬 刘朝普 李英才 张宇 黄显凯 何奇元 张伟国 王毅 陈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救治的284例多发伤,男性232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4.5岁。头颈伤54例,面部伤35例,胸部伤125例,腹部伤112例,骨盆及四肢伤104例,体表伤254例。合并休...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救治的284例多发伤,男性232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4.5岁。头颈伤54例,面部伤35例,胸部伤125例,腹部伤112例,骨盆及四肢伤104例,体表伤254例。合并休克103例。ISS10~54分,平均16.3分。37例因伤情过重直接送入手术室,247例到院后3h内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螺旋CT检查时间8.4min。21例初检时有漏诊。急诊手术154例,其中启动绿色通道74例,非手术治疗130例。治愈272例(95.8%);死亡12例(4.2%)。结论多发伤早期救治中应用64层螺旋CT有助于缩短院内术前时间,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64层螺旋CT 早期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兵站部官兵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颜婕 孙启荻 +4 位作者 王军 朱堂友 王旭开 麻晓林 任家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1-1232,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官兵 健康状况调查 兵站 健康体检 体检数据 总结报告 公路沿线 体检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岛战争和二战中海战伤发生特点及其对我军海战伤救治的启示 被引量:22
6
作者 宗兆文 李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341-2344,共4页
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1]):"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压力增大……"。由此可预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需要... 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1]):"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压力增大……"。由此可预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需要做好海战和海战伤救治的战略准备。分析既往战争中海战伤发生特点,对我们做好海战伤救治的准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救治 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加鱼油肠外营养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军 孙士锦 +5 位作者 张宏光 姚元章 蒋东波 周健 梁华平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加鱼油肠外营养对多发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本中心收治的26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鱼油组和常规组,入院后即按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方式给药:常规组脂肪采用大豆油1.2 g.kg-1.d-1...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加鱼油肠外营养对多发伤患者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本中心收治的26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鱼油组和常规组,入院后即按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方式给药:常规组脂肪采用大豆油1.2 g.kg-1.d-1,鱼油组脂肪采用大豆油1.0 g.kg-1.d-1加鱼油0.2 g.kg-1.d-1,均连续使用5 d。于入院后及治疗后第3、6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CRP、MIF、IFN-γ及IL-4浓度。结果多发伤患者外周血中CRP、MIF、IL-4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第3天,鱼油组CRP、IL-4水平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MIF水平较常规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IFN-γ水平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第6天,鱼油组CRP、IL-4水平均较常规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IFN-γ水平较常规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常规治疗的同时,补充ω-3 PUFAs可以显著改善多发伤患者机体免疫防御,有效抑制了Th1/Th2应答模式的偏移,降低了多发伤后过度的炎症反应程度,对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肠外营养 多发伤 C-反应蛋白 移动抑制因子 干扰素-Γ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战伤救治系统概述及其对我军战伤救治的启示 被引量:25
8
作者 宗兆文 张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由于战时容易发生批量伤员且具有救治环境不佳和物资供应紧张等特殊性,战伤救治较平时创伤救治更加依赖于有序的组织和救治系统。高效的战伤救治系统可显著降低战伤的伤亡率。目前,尚无一个广为接受的关于战伤救治系统的定义。
关键词 军事医学 战伤救治系统 战伤救治技术 战伤救治策略 战伤救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犬部分去除白细胞后肺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顺刚 贺志高 +4 位作者 黄显凯 文爱清 何静 胡波 陈方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目的观察部分去除外周血白细胞后内毒素血症犬肺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活化白细胞对内毒素血症犬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杂种犬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毒素组(L组)、假白细胞去除组(S组)及白细胞去除处理组(T组),每... 目的观察部分去除外周血白细胞后内毒素血症犬肺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活化白细胞对内毒素血症犬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杂种犬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毒素组(L组)、假白细胞去除组(S组)及白细胞去除处理组(T组),每组10只。L组仅经静脉输注2mg/kg LPS建立内毒素血症犬模型,不行白细胞去除;T组在建模后12~14h使用自动连续血流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去除;S组建模后12~14h行假白细胞去除(将去除的终产物回输入体内)。建模后36h切取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活化蛋白C(APC)、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并行肺湿/干重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L组及S组比较,T组犬肺泡灌洗液中APC水平显著增高,NEs、TM、PAI-1水平及肺湿/干重比值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内TM表达量也明显增加,而L组与S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T组急性肺损伤发生率(2/10)显著低于L组(7/10)及S组(8/10,P〈0.05)。结论部分去除白细胞可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的NE水平,阻止肺内TM表达进一步下降,从而改善肺泡灌洗液中凝血纤溶异常,降低内毒素犬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去除术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屏障功能与闭锁连接蛋白1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晔 徐竞 +1 位作者 刘建仓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屏障功能与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关系。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以血浆D-乳酸含量反映肠屏障功能,观察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小肠上皮黏... 目的观察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屏障功能与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关系。方法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以血浆D-乳酸含量反映肠屏障功能,观察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小肠上皮黏膜VASP表达和磷酸化的变化、ZO-1的表达变化以及肠屏障功能变化,比较变化趋势,并观察失血性休克加入VASP磷酸化激动剂后对上述分子表达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小肠黏膜VAS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VASP蛋白磷酸化在正常时表达量低,休克1h时增高,2~4h迅速降低(P<0.01);ZO-1表达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在休克2h时降低明显(P<0.01);血浆D-乳酸含量在休克1h改变不明显,2~4h显著增高(P<0.01)。②VASP磷酸化激动剂cAMP可明显增强失血性休克2h大鼠小肠上皮VASP蛋白表达和VASP磷酸化、ZO-1的表达,降低失血性休克2h大鼠血浆D-乳酸含量增高幅度(P<0.01)。结论ZO-1可能与VASP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连接蛋白1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病合并直肠癌1例
11
作者 费军 黄显凯 张胜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97-697,共1页
关键词 克隆病 并发症 直肠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点问题与体会
12
作者 贺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学术论文 学术理论 医学学术论文 护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