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余剑 曹红卫 +1 位作者 梁华平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94-1997,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自噬变化。方法①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或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严重创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自噬变化。方法①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或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严重创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24h、3、5、10d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②将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进行MDC染色并裂解,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波长380nm、发射光波长525nm)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③于创伤后24h、3、5d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创伤后自噬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升高(P<0.01),创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与创伤程度成正比,与创伤后血糖呈正相关(轻度创伤组:r=0.962,中度创伤组:r=0.928,重度创伤组:r=0.973,P<0.05)。结论创伤后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创伤 单核细胞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18α体上调p53的表达保护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开龙 何娅妮 +2 位作者 赵玲 王惠明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078-2081,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53(+/+)]和p53基因敲除[p53(-/-)]鼠分成4组:p53(+/+)鼠生理盐水组、p53(+/+)鼠... 目的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成年(2月龄)野生型鼠[p53(+/+)]和p53基因敲除[p53(-/-)]鼠分成4组:p53(+/+)鼠生理盐水组、p53(+/+)鼠甘草酸治疗组、p53(-/-)鼠生理盐水组和p53(-/-)鼠甘草酸治疗组;建立左肾IRI模型,于再灌注后0、1和7d处死动物,制作双肾(右肾作自身对照)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定量检测p53的表达,并用EIG综合图像分析系统对NF-κB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坏死,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甘草酸治疗组比生理盐水组轻、p53(+/+)鼠组比p53(-/-)鼠组轻(P<0.01)。各组IRI肾NF-κB蛋白的表达在IRI后0d即开始增加,1、7d点,NF-κB蛋白的表达在p53(+/+)鼠比p53(-/-)鼠显著减少,甘草酸治疗组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P<0.01);p53(+/+)鼠甘草酸治疗组p53蛋白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多(P<0.01)。p53的表达与肾小管坏死和NF-κB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甘草酸可能主要通过对小鼠IRI肾脏p53表达的上调,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肾小管坏死,从而对IRI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18α体 肾脏 IRI P53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技术在胸、腹部创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勇 张连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胸腹腔穿刺 腹部创伤 腔镜技术 诊治 诊断性腹腔灌洗 正确诊断 并发症发生率 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并创伤失血休克后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育杰 沈岳 +1 位作者 王爱民 廖维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并创伤失血休克后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失血组(B组)... 目的:研究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并创伤失血休克后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失血组(B组)、脊髓损伤组(C组)、脊髓损伤并失血组(D组)和多发伤组(脊髓损伤、失血并单侧胫骨骨折,E组)。失血量为大鼠全身血量的20%,动脉瘤夹法制成C7~T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监测伤后6h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另取40只SD大鼠复制上述B、C、D、E组模型(每组均为10只),于损伤前及伤后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清NE、E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血浆NPY浓度(放射免疫测定法)。结果:E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在伤后1~6h,心率在伤后即刻、0.5、4、5、6h,左室收缩压在伤后3~6h,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在伤后0.5~6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E组大鼠血清E浓度在伤后0.5、1、2、3、5h,NE浓度在伤后2、3、6h轻度高于伤前及C组(P<0.05);NPY浓度在伤后0.5~2h和5~6h呈小幅双峰增长(和伤前及C组比,P<0.05)。E组伤后各时间点血NE、E、NPY浓度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远低于B组(P<0.05)。结论: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并创伤失血休克后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出现严重紊乱,血NE、E、NPY浓度相对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血流动力学 多发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手术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敏 叶茂 刘明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849-1850,共2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抽取胃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方案。结果:临床路径... 目的研究并总结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抽取胃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方案。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肠蠕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胃癌 快速康复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肝脏创伤救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明 汤礼军 +1 位作者 田伏洲 麻晓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在大鼠肝脏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9只,建立肝脏撞击破裂伤模型。先取42只建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n=14),分别于致伤10min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5%...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在大鼠肝脏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9只,建立肝脏撞击破裂伤模型。先取42只建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n=14),分别于致伤10min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5%FDP注射液2ml(均在10min内静注完),各组再按处死取材时相点随机均分为缺血前和再灌注4h两个亚组(n=7)。剩余7只建模后大鼠为再灌注4h假手术组。测定各组动物外周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糖原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在缺血前时相点,肝糖原含量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P<0.05),余各指标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与缺血前比较,再灌注4h时相点各组肝糖原含量均明显降低,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外周血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增高,肝组织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4h时相点,外周血ALT水平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AST水平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FDP组与葡萄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肝组织SOD活性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MDA含量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结论与葡萄糖比较,FDP对大鼠肝脏撞击破裂伤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在应激条件下肝脏能更有效地以FDP为底物合成糖原,增加肝脏缺血前糖原贮备,从而减轻肝脏创伤救治中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糖原 果糖-1 6-二磷酸 葡萄糖 再灌注损伤 腹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严重创伤院内救治质量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连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75-2477,共3页
The treatment concept for severe trauma has greatly chan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trauma mortality pattern has shifted from a three-peak curve to a singlet curve, resulting in a standard pattern in which multi-... The treatment concept for severe trauma has greatly chang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trauma mortality pattern has shifted from a three-peak curve to a singlet curve, resulting in a standard pattern in which multi-disciplinary surgeons take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Life-saving operations for recovering the airway,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s also belong to resuscitation. Focus on in-hospital trauma evaluation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different stages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the faster the better".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surgeons should control the pre-operation time, surgery time, and time to achieve resuscitation endpoints, with planned and staged damage control strategies by following the treatment order of ventilation, operation, bleeding control, infusion and pul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院内救治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在肺撞击伤的伤情判定中的应用价值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吴秋平 蒋耀光 闵家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6-96,共1页
目的:探讨SPECT在兔肺撞击伤的伤情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兔受撞击后肺损伤伤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撞击侧(右肺)ROI2 /ROI1 比值显著高于非撞击侧(左肺) (P... 目的:探讨SPECT在兔肺撞击伤的伤情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兔受撞击后肺损伤伤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撞击侧(右肺)ROI2 /ROI1 比值显著高于非撞击侧(左肺) (P <0 .0 1)。结论:SPECT不仅可以显示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早期对病情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撞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肺撞击伤诊断中X线、CT对比研究
9
作者 吴秋平 蒋耀光 闵家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1,共1页
目的对比分析X线、CT在闭合性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于各时相点行CT、X线检查。结果CT与实际伤情非常吻合,而X线低估了肺挫伤的病变范围。结论CT检查在诊断肺撞击伤的发生方面优于X线。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撞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版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唐昊 刘冬 +5 位作者 张画羽 李阳 常明涛 张岫竹 蒋东坡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单个创伤重症医学科(ICU)中创伤后脓毒症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定义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效力。方法对大坪医院创伤ICU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d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 目的探讨中国单个创伤重症医学科(ICU)中创伤后脓毒症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定义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效力。方法对大坪医院创伤ICU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d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评分(APACHEⅡ、SOFA、GCS、ISS)和致伤机制。按照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指南脓毒症诊断标准中所有指标诊断脓毒症,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记录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关键医学处置措施,明确感染证据,并追踪28d死亡发生率。选择痰、血液、伤口引流液(腹部、头颅和四肢)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为诊断感染的确定性指标,计算3个版本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共入选30例创伤患者,符合脓毒症诊断的A组23例,B组22例,C组20例,患病率分别为76.7%、73.3%、66.7%,3个诊断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d死亡4例,均符合3个版本诊断标准,各组28d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4%、18.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诊断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25.0%;B组诊断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41.7%;C组诊断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41.7%。3个版本诊断效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个版本的诊断标准对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没有差异,1992年标准相对简单,可能更有利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脓毒症 患病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内腹部爆炸伤大鼠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力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聂海 黄显凯 +3 位作者 赖西南 王丽丽 康建毅 赖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舱内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后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2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各60只,采用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建立腹部爆炸伤模型;另设立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舱内爆炸致大鼠腹部损伤后血清及肠道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12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舱内组、舱外组,各60只,采用DDNP纸质点爆源在模拟装甲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建立腹部爆炸伤模型;另设立正常对照组(10只)。爆炸后0.5h内、3、8、24、48h和72h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标本,检测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大鼠爆炸后血清和肠道组织内MDA水平持续升高,伤后0.5h内升高显著(P<0.05),3~8h上升最快,24h达峰值;舱内组较舱外组升高显著(P<0.05)。SOD、GSH-Px活性在伤后早期略有升高,继而进行性下降,24h达最低值;舱内组下降速度较舱外组快(P<0.05)。MDA水平达峰值及SOD、GSH-Px活性达低谷后逐渐恢复,舱内组恢复较慢。血清和肠道组织MDA含量及GSH-Px活力呈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舱室爆炸致腹部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较开阔地爆炸出现早、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肠道的继发性损害。检测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可作为伤后肠道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冲击波 腹部损伤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小鼠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福兵 赵玲 +6 位作者 鲁秀敏 余瑛 何启芬 陈锚锚 段亚琪 戚华兵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 目的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一个基因拷贝的杂合子小鼠;杂合子小鼠之间交配,或者杂合子小鼠与fgfr1flox/flox小鼠交配,可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基因的小鼠fgfr1△/△/OC-CreTG/+。结果成功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结论成功引进fgfr1flox/flox小鼠,应用合理的基因条件性敲除繁殖策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基因敲除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1 条件性基因敲除 小鼠 骨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的获得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玲 杜晓兰 +5 位作者 苏楠 宋瑞华 何启芬 李福兵 戚华兵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电击法将构建好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转染入小鼠ES细胞,用G418与Ganciclovir对转染的ES细胞进行正负筛选,经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阳性ES细胞克隆后,将已发生正确重...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电击法将构建好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转染入小鼠ES细胞,用G418与Ganciclovir对转染的ES细胞进行正负筛选,经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阳性ES细胞克隆后,将已发生正确重组的ES细胞显微注射入小鼠囊胚腔,对子代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经G418与Gan-ciclovir筛选培养得到490个阳性克隆,用5′端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1株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经显微注射,得到5只由基因敲除ES细胞和供体囊胚细胞共同发育而来的嵌合体小鼠。结论成功得到基于Cre/loxP系统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条件性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胚胎干细胞 CRE/LOX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4条件性RNA干扰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福兵 杜晓兰 +3 位作者 余瑛 赵玲 何启芬 陈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为研究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骨骼发育中的作用,我们以含有LoxPneo的pBSK/U6载体为骨架,构建小鼠BMP4条件性RNAi(conditional RNA interference),CRNA;载体(BMP4CRNAi),经KpnⅠ和AflⅢ双酶切获取针对bmp4并... 为研究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在骨骼发育中的作用,我们以含有LoxPneo的pBSK/U6载体为骨架,构建小鼠BMP4条件性RNAi(conditional RNA interference),CRNA;载体(BMP4CRNAi),经KpnⅠ和AflⅢ双酶切获取针对bmp4并含neo基因的目的干扰片段,纯化后的目的片段显微注射入0.5d的FVB/NJ小鼠受精卵,并植入同期发情的假孕母鼠中,获取G0代转基因小鼠;利用PCR对G0代转基因小鼠基因型进行鉴定,PCR阳性的小鼠与FVB/NJ小鼠交配,最终获取稳定传代的BMP4CRNAi小鼠。稳定传代的BMP4CRNAi小鼠与成骨和软骨前体细胞表达Cre的转基因小鼠(Col2a1-Cre)交配,获取BMP4Col2a1-CRNAi小鼠。分离BMP4Col2a1-CRNAi小鼠原代软骨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RNA干扰效率。小鼠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条件性RNAi转基因小鼠;BMP4干扰效率检测结果表明:在软骨细胞中BMP4的干扰效率为81%。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制备了BMP4CRNAi小鼠和BMP4Col2a1-CRNAi小鼠,BMP4CRNAi小鼠与不同Cre转基因小鼠交配,可以研究BMP4在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BMP4Col2a1-CRNAi小鼠的获得为研究BMP4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4 条件性RNA干扰 条件性敲低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出血的损害控制性复苏——挽救战伤伤员的关键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连阳 李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25-1028,共4页
战伤包括不可救治(NS)和可救治(PS)两类,美军的资料显示PS中大出血占90.98%,提升战伤救治能力的重中之重是救治大出血。本文重点介绍了战术阶段和紧急救治阶段控制躯干及交界部位战伤所致的不可压迫性出血(NCH)的外科技术,以及损害控制... 战伤包括不可救治(NS)和可救治(PS)两类,美军的资料显示PS中大出血占90.98%,提升战伤救治能力的重中之重是救治大出血。本文重点介绍了战术阶段和紧急救治阶段控制躯干及交界部位战伤所致的不可压迫性出血(NCH)的外科技术,以及损害控制性复苏伤员的识别、野战输血流程和新鲜全血输注等损害控制性复苏策略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 大出血 损害控制性复苏 外科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对FGFR2 Ser252Trp点突变小鼠头颅形状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晓兰 陈志 +3 位作者 尹良军 何启芬 段亚琪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5-658,共4页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模型和野生型小鼠头颅表型,并与Apert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头颅颜面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所建立的Apert小鼠模型能否真实地模拟Apert综合征患者的头颅表型。方法采用蚂蚁啃食的方法制备Ser252Trp突变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头颅标本,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检测头颅27个标记点的三维坐标值,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analysis,EDMA)对突变小鼠和对照小鼠头颅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Ser252Trp突变小鼠头颅形状与同窝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突变小鼠头颅长度缩短,且头颅前端缩短比后部缩短更严重,头颅面部鼻骨长度、前颌骨、上颌骨及颧骨长度明显缩短(P<0.01),眼间距和额骨宽度变宽,颅腔长度有所缩短,宽度增加,颅顶升高(P<0.01),这与Apert患者颅面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眼间距增宽,面中部发育不良,鼻骨缩短,上颌骨发育低下,突眼,颅腔变宽呈圆鼓状。结论FGFR2 Ser252Trp突变小鼠从表型上真实地反映Apert患者的头颅颜面特征,可以作为人类Apert综合征的较好模型用于有关疾病致病机制、手术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小鼠模型 APERT综合征 头颅形态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面挑战 躯干战伤出血的紧急控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阳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由于战场止血带的广泛应用,四肢战伤大出血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而躯干战伤出血逐渐成为战场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躯干战伤出血的概念及其特点,系统阐述了躯干战伤出血紧急控制的策略、装备和技术,包括局部止... 近年来,由于战场止血带的广泛应用,四肢战伤大出血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而躯干战伤出血逐渐成为战场致命性大出血死亡的首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躯干战伤出血的概念及其特点,系统阐述了躯干战伤出血紧急控制的策略、装备和技术,包括局部止血材料、腔内泡沫材料、交界部位止血装置及主动脉阻断压迫技术等。积极研发躯干战伤战术阶段的救治装备和技术,是现阶段战术战伤救治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军应借鉴外军经验,积极面对躯干战伤救治的严峻挑战,努力提升战术战伤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急救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破骨细胞骨髓诱导模型的建立及功能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秀敏 苏楠 +2 位作者 李福兵 赵玲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获得大量高质量小鼠破骨细胞,为体外研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目的获得大量高质量小鼠破骨细胞,为体外研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提供丰富的细胞来源。方法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并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骨吸收实验来鉴定破骨细胞及其噬骨能力。结果诱导3d后可见TRAP(+)多核细胞出现,诱导5d后骨片上可见蓝紫色的吸收陷窝。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TRAP(+)多核细胞数目和吸收陷窝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长趋势(P<0·05)。结论M-CSF和RANKL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可产生大量的具有活跃噬骨能力的破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TRAP染色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扩容术治疗猪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腹内高压对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正刚 王丽 +2 位作者 孙士锦 刘道城 张连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辅助的腹腔扩容术(IAVI)治疗腹腔高压症(IAH)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成年小型猪(广西巴马)经股动脉插管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50mmHg,持续1h),门静脉不全阻断后复苏,成功建立IAH模型8只,随...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辅助的腹腔扩容术(IAVI)治疗腹腔高压症(IAH)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成年小型猪(广西巴马)经股动脉插管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50mmHg,持续1h),门静脉不全阻断后复苏,成功建立IAH模型8只,随机分为IAVI治疗组(IT组,n=4)及假手术对照组(SC组,n=4)。分别于休克前、IAH后2h、IAVI治疗后22h记录膀胱压(VP)、下腔静脉压(IVCP),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行增强CT扫描检查腹部前后径/横径比值及肝脏CT值。手术后26h处死动物,留取肝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湿干比检查。结果成功建立模型的8只实验动物VP为21.16±4.63mmHg,与休克前相比,IAH后2h腹部前后径/横径比值明显升高(1.22±1.41 vs 0.96±0.08,P<0.01),其中2只(25%)出现直肠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IAH后2h血AST、ALT(589.98±14.94、77.03±12.59U/L)明显高于休克前(36.43±2.10、37.86±3.48U/L,P<0.01),肝脏CT值(42.73±4.92HU)明显低于休克前(60.00±6.85HU,P<0.05)。IT组动物观察期内全部存活,SC组2只分别于IAH后18h及20h死亡。手术后22h,IT组VP和IVCP(10.38±0.99、10.40±1.14mmHg)明显低于SC组(32.00±2.82、31.65±3.04mmHg,P<0.01),AST、ALT(215.25±73.40,60.45±3.88U/L)亦明显低于SC组(661.30±14.00,118.25±3.30U/L,P<0.01)。IT组肝湿干比较SC组显著降低(2.32±0.25,5.14±0.71,P<0.01)。病理观察可见IT组肝组织出血、肝细胞空泡变性伴炎症细胞浸润较SC组减轻。结论本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失血性休克腹腔填塞及复苏后IAH伴随肝功能损害。IAVI有助于减轻IAH后的肝功能障碍,可能与降低腹腔内压力、减轻肝缺血缺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休克 出血性 腹腔扩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外外置术治疗结肠损伤24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连阳 孙士锦 +4 位作者 谭浩 王韬 李英才 姚元章 黄显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修补或吻合后腹膜外外置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1月采用腹膜外外置治疗的24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1277岁,平均37.4岁。其中钝性伤17例,穿透伤5例,医源性损伤2例;...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修补或吻合后腹膜外外置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1月采用腹膜外外置治疗的24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1277岁,平均37.4岁。其中钝性伤17例,穿透伤5例,医源性损伤2例;伤后直接送至本院15例,由其他医院外科紧急处理后转至我院9例。按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2005评价结肠损伤严重程度,记录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结肠修补处瘘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统计死亡率。结果本组均为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损伤,AIS 24分,平均2.57分;伴腹腔其他多器官损伤12例。伤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326h,平均9.8h。治愈23例,1例因严重骨盆碾压伤、失血性休克死亡;发生并发症5例(20.8%),其中切口感染3例,结肠修补处瘘1例(经局麻下回肠端式造口等处理后治愈),低位小肠梗阻1例(经非手术治愈)。结论修补或吻合后腹膜外外置治疗升结肠、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损伤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伤后延迟手术的患者,可提高一期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外科手术 结肠损伤 腹膜外外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