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芳 李宛卫 +5 位作者 陈龙 宋瑶 李欢欢 祝甜 胡章雪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48-2152,共5页
目的 利用小动物呼吸机的微量机械通气技术建立基于新生大鼠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 取25只5~7日龄健康新生大鼠,1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配对比较法将24只大鼠分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组(MAS组)和假手术组(NS组),保证造模成... 目的 利用小动物呼吸机的微量机械通气技术建立基于新生大鼠的胎粪吸入综合征动物模型。方法 取25只5~7日龄健康新生大鼠,1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配对比较法将24只大鼠分为胎粪吸入性肺损伤模型组(MAS组)和假手术组(NS组),保证造模成功后每组10只,分别于机械通气条件下气管内灌入胎粪或生理盐水。分析各组动物的血气分析、肺部X线表现、肺的湿/干质量比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 MAS组p H值、氧分压均显著低于NS组[(7.19±0.11)vs(7.31±0.08),P〈0.05;(25±9)vs(62±12)mm Hg,P〈0.05]。MAS组肺部X线出现胎粪吸入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NS组(10/10 vs 1/10)。MAS组肺湿/干质量比也显著高于NS组[(5.85±0.47)vs(4.28±0.71),P〈0.05]。MAS组病理学改变符合胎粪吸入综合征表现,NS组双肺肺泡通气均一,无明显充血水肿。结论 在微量通气条件下利用新生大鼠制备胎粪吸入综合征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新生儿肺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稳定的小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 急性肺损伤 新生大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护理体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小奇 于瑞英 +2 位作者 刘素秀 周晓凤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52-1552,1556,共2页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体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源 李华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39,共3页
关键词 儿童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高甘油三脂血症 中心性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 高密度脂蛋白 微量白蛋白尿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血症 研究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儿科学的概念及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军事医学 儿科学 培训课程 防护问题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2 位作者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9例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大坪医院儿科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住院的NRDS患儿(男性69例,女性40例)分为NIPPV组(51例)与nCPAP组(5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oxygenase index,OI)、并发症、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OI差异无显著性(P>0.05),NIPPV组治疗后1h动脉血pH值、p(O2)和OI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88.2%vs75.9%,P<0.05)。NIPPV组患儿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好转出院者显著高于nCPAP组(94.1%vs84.5%,P<0.05)。结论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其临床疗效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间歇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汪丽 赵锦宁 +3 位作者 胡章雪 唐仕芳 马娟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及其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 目的观察并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和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及其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的RDS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HFOV+PS组(n=48)及CMV+PS组(n=5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上机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FOV+PS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较CMV+PS组改善更为明显,平均住院天数、上机时间较CMV+PS组明显缩短,治愈率较CMV+PS组明显提高(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PS联合治疗早产儿RDS疗效显著,减少早产儿病死率并提高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唐仕芳 陈龙 +4 位作者 赵锦宁 汪丽 吴芳 鲁卫平 史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同期收治新生儿0.66%(24/3 635)。210例同时做血培养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送检率5.8%(210/3 635);(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阳性率11.4%(24/210);血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3.8%(8/210),(1,3)-β-D葡聚糖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培养阳性率(P<0.05)。病原菌中念珠菌5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毛霉菌1例,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2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均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7 d以上(100.0%),早产儿20例(83.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9例(79.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7例(70.8%)。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以早产儿为主,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动态观察更容易早期发现异常。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有利于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相关新生儿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彭珠芸 俞丽丽 +2 位作者 郑英如 史源 胡章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孕妇所娩新生儿发生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30例(ICP组)与同期正常分娩之孕妇及新生儿40例(对照组)列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发生肺损伤的发病率及...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孕妇所娩新生儿发生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30例(ICP组)与同期正常分娩之孕妇及新生儿40例(对照组)列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发生肺损伤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比较母亲血清和羊水中总胆汁酸、甘胆酸及其与新生儿肺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ICP组新生儿肺损伤发病率增加,新生儿肺损伤以暂时性呼吸过快、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要类型;孕妇血清与羊水甘胆酸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相关,且与新生儿肺损伤发病率相关性较好。血清甘胆酸上升至40μg/ml,或当血清总胆汁酸上升至30μmol/L时,羊水甘胆酸及总胆汁酸异常率超过75%,此时新生儿发生肺损伤的概率明显增加。结论母亲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可增加新生儿肺损伤的发病机会,母亲血清及羊水中高胆酸(甘胆酸)水平可能是导致新生儿肺损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胆汁酸 甘胆酸、新生儿肺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p38MAPK的磷酸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莉漫 李华强 余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77-2379,共3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在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60只新生鼠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肺损伤组、高氧肺损伤+SB203580组和高氧肺损伤+生理盐水组,分别建立动物模型。在1...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38MAPK)在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160只新生鼠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肺损伤组、高氧肺损伤+SB203580组和高氧肺损伤+生理盐水组,分别建立动物模型。在12、24、72h和1周4个时相点处死,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肺湿/干重比值(W/D)测定、Westernblot法检测p38MAPK的表达。结果高氧暴露72h即可建立肺损伤模型。新生鼠暴露于高氧12h后,p38MAPK开始表达,7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在高氧暴露72h后,空气对照组未见p38MAPK表达,高氧肺损伤组可见p38MAPK表达;高氧肺损伤+生理盐水组p38MAPK表达明显强于高氧肺损伤+SB203580组。结论p38MAPK参与了新生鼠高氧肺损伤的过程,SB203580可以减轻这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高氧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SB203580 新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与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诊断性基因芯片的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章雪 李力 +4 位作者 肖梦 周元国 李华强 顾大勇 易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β-地中海贫血与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常见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将针对2种疾病常见突变的特异性氨基修饰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醛基修饰的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对β-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病...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准确地检测β-地中海贫血与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常见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将针对2种疾病常见突变的特异性氨基修饰寡核苷酸探针点样于醛基修饰的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对β-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病例和正常样本进行基因诊断。结果该基因芯片成功检测到相应的突变位点。结论该芯片制作成本低,重复性好,特异性高,能满足临床标本检测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基因芯片 Β-地中海贫血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 生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源 金榕兵 +3 位作者 赵锦宁 唐仕芳 李华强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探讨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在新生儿HI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9例、早产...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探讨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在新生儿HI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9例、早产儿7例和HIE患儿8例,共24例,在注射37 MBq/kg18F-FDG后应用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结果早产儿和健康足月新生儿脑18F-FDG PET显像,其葡萄糖代谢活性区主要在丘脑较高[SUV值分别为(0.71±0.11)、(1.74±0.41)],在大脑皮层较低;足月新生儿大脑皮层摄取的葡萄糖活性较早产儿为高,结构较为清晰;HIE患儿脑存在明显葡萄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大脑皮层18F-FDG摄取量不一致,如损伤一侧明显低于对侧,或某区域低于其他区域;全脑葡萄糖代谢偏低,尤其是皮层下白质、丘脑、基底节等部位最明显。结论早产儿和健康足月新生儿脑18F-FDG PET显像有自身特点,HIE患儿脑存在明显葡萄糖代谢异常,应用18F-FDG PET测定脑葡萄糖代谢为判断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程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婴儿 新生 脑缺氧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伍剑 史源 +1 位作者 唐延松 贺玉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6-126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氦氧混合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龙 李雪 +3 位作者 汪丽 王楠 李婕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无创通气(NIV)联合氦氧混合气(heliox)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EM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无创通气(NIV)联合氦氧混合气(heliox)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EM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12月,纳入NIV联合heliox与NIV联合标准医疗气体(空氧混合气)为对照的RCT文献或半随机对照试验。以气管插管率、Pa CO2和heliox相关不良事件为主要结局指标,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NIV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为次要结局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3篇文献进入系统评价,共纳入123例早产儿。2篇文献随机化方法和分配隐藏为低度偏倚,3篇文献的结果数据均完整,均未选择性报告结果,但均未提及盲法实施。1与标准医疗气体比较,heliox显著降低了气管插管率(RR=0.42,95%CI:0.23~0.78)和Pa CO2水平(MD=-9.61 mm Hg,95%CI:-15.76^-3.45 mm Hg)。23篇文献均未观察到heliox相关的不良事件。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医疗气体相比,NIV联合heliox可显著改善通气,并降低气管插管率。鉴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NIV联合heliox的临床价值尚需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辅助通气 氦氧混合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祥义 潘婕 赵志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6-728,共3页
目的 了解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4 6例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纯降糖治疗组 (降糖组 )和降糖治疗加血脂康组 (血脂康组 ) ,并以 2 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 (对照组 )观察各... 目的 了解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4 6例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纯降糖治疗组 (降糖组 )和降糖治疗加血脂康组 (血脂康组 ) ,并以 2 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 (对照组 )观察各组血糖、血脂、循环内皮细胞 (CEC)、内皮素 (ET 1 )、一氧化氮 (NO)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血脂康组和降糖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血脂康组CEC、ET 1、TC、TG、LDL C明显降低 ,NO、HDL C明显升高 ,与降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调节脂代谢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Ⅱ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血脂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司琼预防儿童白血病化疗中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锦宁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格拉司琼 儿童 白血病 化疗 恶心呕吐 疗效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8
17
作者 史源 汪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58-2161,共4页
新生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使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气... 新生儿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使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并发症,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仍然是导致新生儿预后不良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支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患儿转运网络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覃世文 李华强 +1 位作者 史源 曾小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 建立新生患儿转运网络 ,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减少医疗纠纷 ,降低新生患儿病死率。方法 在西南地区首先建立新生患儿转运网络 ,覆盖重庆及周边地区。转运时具体包括 :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建立静脉通道 ,留置胃管 ,... 目的 建立新生患儿转运网络 ,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减少医疗纠纷 ,降低新生患儿病死率。方法 在西南地区首先建立新生患儿转运网络 ,覆盖重庆及周边地区。转运时具体包括 :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建立静脉通道 ,留置胃管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皮肤粘膜颜色及意识情况 ,随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通过新生患儿转运网络的建立 ,危重新生患儿的救治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结论 建立新生患儿转运网络对加强危重新生患儿的救治 ,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转运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两所幼儿园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华强 曾小奇 王正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43-2045,共3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为防治铅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于 2 0 0 1年 6月对本市分别代表市区 (渝中区 )和郊区 (大渡口区 )的两所幼儿园 173名 2 0~ 7 2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 ,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儿... 目的 了解重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为防治铅污染提供依据。方法 于 2 0 0 1年 6月对本市分别代表市区 (渝中区 )和郊区 (大渡口区 )的两所幼儿园 173名 2 0~ 7 2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 ,并做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最高血铅水平达 2 70 μg/L ,最低为 18μg/L ,均值为 77 73 μg/L ,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 0 μg/L( 1μg/L =0 0 0 0 0 0 483mmol/L)的比例是 2 3 70 %,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 ,渝中区儿童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大渡口区 ,两地均数分别为 111 2 3 μg/L和 5 7 5 7μg/L ,血铅水平 >10 0 μg/L者分别为 5 2 3 1%和 6 48%。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 ,居住低楼层、经常啃咬玩具和手指、经常进食罐头食品和爆米花、较差的洗手习惯、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周围工厂较多是引起儿童血铅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而宽敞的住房、居住旧房子、经常喝牛奶的儿童血铅水平较低。结论 目前重庆市市区儿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郊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血铅水平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动态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世文 张姝娟 +2 位作者 唐肇普 龚水根 史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5-475,485,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动态观察 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