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江其生 胡德耀 +1 位作者 肖南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25-1426,1446,共3页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张力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等技术体外测定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休克后 2h、4hVSM环对去甲肾上腺素 (NE)、苯肾上腺素 (PE)、咖啡因 (caffeine...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张力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等技术体外测定失血性休克大鼠在休克后 2h、4hVSM环对去甲肾上腺素 (NE)、苯肾上腺素 (PE)、咖啡因 (caffeine)及氯化钾 (KCl)等的收缩反应张力。结果 :VSM环在休克后 2h、4h对NE的最大反应张力分别为对照组的 76 1 7%和 66 50 % ;休克 2h后对高浓度 (大于 2 0mmol/L)K+ 和 2 0mmol/Lcaffeine的反应张力明显下降 ;休克后 4h对 3× 1 0 - 6 mol/LPE的反应张力亦显著下降。结论 :失血性休克后大鼠VSM收缩功能下降 ,反应性降低 ,其初步机制可能部分与休克后VSM细胞胞外钙内流及胞内钙释放功能下降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大鼠 血管平滑肌 收缩功能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抗兔和大鼠失血性休克效应及初步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其生 胡德耀 +5 位作者 肖南 杜文华 刘韧 闵家鑫 王庆松 刘良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 6 [4 (4′ 吡啶 )氨基苯 ] 4 ,5 二氢 3(2H)哒嗪酮 (MCI 15 4 )抗失血性休克效应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 以改良Wigger法 ,即股动脉放血并维持血压 5 .33kPa 2h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MCI ...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 6 [4 (4′ 吡啶 )氨基苯 ] 4 ,5 二氢 3(2H)哒嗪酮 (MCI 15 4 )抗失血性休克效应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 以改良Wigger法 ,即股动脉放血并维持血压 5 .33kPa 2h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 12、2 4和 4 8h存活率的影响 ;以彩色频谱多普勒观察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平均血流量和血流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 MCI 15 4组休克大鼠 12、2 4和 4 8h存活率分别为 17/ 2 0、15 / 2 0和13/ 2 0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 11/ 2 0、8/ 2 0、4 / 2 0 ;MCI 15 4治疗后 2h ,能显著降低休克家兔肝、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治疗后 4h能明显增加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血流量 ,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论 MCI 15 4有较满意的抗失血性休克效应 ,其机理可能与增强休克动物心脏功能和增加主要器官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4′-吡啶)氨基苯]-4 5-二氢-3-(2H)哒嗪酮 休克 血流速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