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73基因转录表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勇 范士志 +3 位作者 蒋耀光 陈建明 李志平 张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p73基因转录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 3 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 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 ,及其对应正常肺组织p73mRNA的表达。结果  3 2例肺癌组织中 2 8例p73表达... 目的 探讨p73基因转录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 3 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 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 ,及其对应正常肺组织p73mRNA的表达。结果  3 2例肺癌组织中 2 8例p73表达明显升高 ,肺癌组织中p73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肺癌组织中p73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P TNM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肺癌组织中存在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它可能参与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基因 肺肿瘤 过度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p53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勇 刘苹 +1 位作者 范士志 蒋耀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12-514,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P53基因 治疗 化疗 肿瘤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镇洲 张云嵩 +4 位作者 李梦侠 曾林立 李增鹏 王东 王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HpD-PDT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HpD-PDT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抑制效率依赖于HpD浓度及激光剂量;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受抑、凋亡增加,也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D-PDT可有效杀伤肺腺癌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系 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24h两种体位的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孝英 何多芬 王叶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4h交替取30°半坐卧位与平卧位对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由医护人员1次/4h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 24h常规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4h交替取30°半坐卧位与平卧位对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由医护人员1次/4h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 24h常规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在进食、排尿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 术后4h(PTCA+支架的患者在拔除鞘管后4h)交替取半坐卧位与平卧位不仅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减少术后患者的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体位 护理 30°半坐卧位 平卧位 并发症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DNA损伤修复蛋白APE1线粒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梦侠 王东 +3 位作者 向德兵 张云嵩 杨宇馨 龙在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线粒体定位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DNA修复在骨肉瘤放射治疗抵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骨肉瘤细胞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线粒体定位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DNA修复在骨肉瘤放射治疗抵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和Western blot观察正常对照组和12Gy X线照射后不同时相点骨肉瘤细胞株HOS细胞中APE1线粒体定位情况。结果对照组、12Gy X射线处理后1、2、3h APE1和线粒体有共定位现象,APE1细细胞质/细胞核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0.78±0.04)、(1.04±0.03)、(1.14±0.05)、(1.80±0.38)。Western blot亦证实线粒体内APE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放射后早期APE1向细胞质线粒体移位,从1~3h逐渐增高,提示APE1可能在电离辐射后骨肉瘤细胞线粒体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APE1 线粒体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观察兔肺撞击伤伤情演变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吴秋平 蒋耀光 +1 位作者 陈邦菊 闵家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声门紧闭与开放状态下兔肺撞击伤的伤情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采用单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声门紧闭与开放状态下兔肺撞击后肺损伤伤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伤后各时间 点,声门紧闭组撞击... 目的 比较研究声门紧闭与开放状态下兔肺撞击伤的伤情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采用单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声门紧闭与开放状态下兔肺撞击后肺损伤伤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伤后各时间 点,声门紧闭组撞击侧(右肺)ROI2 ROI1及非撞击侧(左肺)ROI3 ROI1比值显著高于声门开放组(P<0.05)。结论 声门 紧闭组的肺损伤程度大于声门开放组,SPECT不仅可以显示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早期对病情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 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撞击伤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肝副叶疝入胸腔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清宇 王毅 +1 位作者 何勇 张伟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0-300,共1页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胸痛9天,加重4天入院,无胸腹部外伤史。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肋膈角区类圆形高密度肿块影。大小约7.12cm×5.08cm(图1)。CT示右肺下叶外带类圆形软组织影,大小约为7.16cm×5.04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2)...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胸痛9天,加重4天入院,无胸腹部外伤史。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肋膈角区类圆形高密度肿块影。大小约7.12cm×5.08cm(图1)。CT示右肺下叶外带类圆形软组织影,大小约为7.16cm×5.04cm,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图2)。开胸探查见肿块位于膈肌上方,由膈肌突入胸腔,质地中等,大小约7.04cm×5.48cm×2.98cm(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肝副叶 横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旭 林水金 +1 位作者 杨映波 冯素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植物成分——蜕皮甾酮(EDS)是否能影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细胞(VEC)体外培养的方法,以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1)DES能够影响HUV... 目的:研究一种植物成分——蜕皮甾酮(EDS)是否能影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细胞(VEC)体外培养的方法,以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1)DES能够影响HUVEC代谢MTT;(2)DES的浓度对HUVEC的MTT代谢物—formazan的生成量有影响:在25~400mg·L-1,EDS促进线粒体代谢MTT、形成formazan,并且在200mg·L-1时可使formazan的形成量达到最高值;在800mg·L-1以上浓度时,formazan的形成量减少,并低于正常培养的HUVEC的formazan的形成量。(3)在200mg·L-1时,流式细胞术显示,EDS能够影响HUVEC的细胞周期:EDS可促进HUVEC由静止期和(或)DNA合成前期进入DNA合成期、由DNA合成期进入DNA合成后期和(或)分裂期。结论:EDS能够刺激VEC分裂、增殖,并且VEC的增殖状况与EDS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大鼠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旭 蒋耀光 +4 位作者 范士志 王如文 向明章 牛会军 李天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索蜕皮激素是否能够减轻肺再灌注损伤。方法应用肺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颈静脉滴注蜕皮甾酮(30mg·kg-1),并与氢化可的松(10mg·kg-1)相比较,检测动脉血气,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目的探索蜕皮激素是否能够减轻肺再灌注损伤。方法应用肺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颈静脉滴注蜕皮甾酮(30mg·kg-1),并与氢化可的松(10mg·kg-1)相比较,检测动脉血气,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光镜观察肺组织及微血管变化。结果蜕皮甾酮组PaO2、pH及HCO-3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高。ACE及MDA在蜕皮甾酮组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亦低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SOD则蜕皮甾酮组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高,亦较氢化可的松对照组为高。光镜显示,蜕皮甾酮组的肺组织水肿、微血管腔变窄、内皮肿胀等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减轻,而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相似。结论蜕皮甾酮可减轻再灌注时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肺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效果不亚于氢化可的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蜕皮甾酮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96例Ⅰ期NSCLC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一丹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李志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 比较ⅠA和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差异 ,分析影响Ⅰ期NSCLC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 1 974~ 1 995年期间手术治疗的 96例Ⅰ期NSCLC病例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级、原发肿瘤... 目的 比较ⅠA和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差异 ,分析影响Ⅰ期NSCLC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 1 974~ 1 995年期间手术治疗的 96例Ⅰ期NSCLC病例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级、原发肿瘤大小、脏层胸膜侵犯、切除方式、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位置共 9个可能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ⅠA和ⅠB期NSCLC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单因素分析提示T分级、原发肿瘤大小、脏层胸膜侵犯、肿瘤分化程度对Ⅰ期NSCLC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5 ) ,但多因素分析提示只有脏层胸膜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独立预后因素 (P <0 .0 5 )。结论 Ⅰ期NSCLC可进一步分成ⅠA和ⅠB两个亚期 ,两个亚期间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脏层胸膜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Ⅰ期NSCLC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NM分期 外科手术 预后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胰腺转移并致急性胰腺炎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勇 范士志 蒋耀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急性胰腺炎 转移 肺门 胸部CT检查 查体 脾肾 肺呼吸 发现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非小细胞肺癌Fas配体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一丹 蒋耀光 王如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FAS配体 基因转录水平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p73基因抑制肺腺癌细胞VEGF、bFGF mRNA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元东 范士志 何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表达的p7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高表达 p73基因在肺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 将 p73α、p73 β以脂质体法转染A5 49细胞、H1... 目的 观察高表达的p7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高表达 p73基因在肺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 将 p73α、p73 β以脂质体法转染A5 49细胞、H12 99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转染前后两种细胞生长曲线 ,RT PCR法半定量分析转染前后两种细胞中VEGF、bFGF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p73基因后 ,A5 49细胞、H12 9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VEGF、bFGFmRNA表达水平下降 ,较未转染 p73基因的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 p73 β对VEGF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P <0 .0 1)。 结论 高表达的 p73基因能够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 ,降低肺腺癌细胞中VEGF、bFGFmRNA表达水平 ,提示高表达的 p7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人肺腺癌VEGF和bFGF基因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73基因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