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圆韧带的断面解剖及其显微结构成份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明华 应大君 +2 位作者 糜建红 宋林 姚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笔者观察了24例成人肝圆韧带的断面解剖,应用MAS-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了一些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成人的肝圆韧带存在残腔,为一潜在性开放性结构。残腔壁覆盖有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肝圆韧带管壁保留了血管的结构特征,依然可分为... 笔者观察了24例成人肝圆韧带的断面解剖,应用MAS-1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了一些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成人的肝圆韧带存在残腔,为一潜在性开放性结构。残腔壁覆盖有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肝圆韧带管壁保留了血管的结构特征,依然可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肝圆韧带由腱膜下段向游离段及裂隙段过渡中,外径逐渐增粗,管壁厚度及残腔逐渐增大。肝圆韧带的组成,以胶原纤维为主,弹性纤维及平滑肌次之。在肝圆韧带由腱膜下段、游离段向裂隙段及脐门连接处过渡中,弹性纤维的相对含量有所减少,平滑肌的相对含量略有增加。其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相对含量比值(C/E比值)之比为:1:1.11:1.21:1.21。结果提示从肝圆韧带至脐门连接处,相对刚度逐渐扩大,可扩张性逐渐减少。肝圆韧带可施行人工再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断面形态 力学特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肝脏横断面解剖与MR影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恺 张绍祥 +5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张伟国 陈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 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 ,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 ,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 ,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 目的 应用数字化可视人体肝脏薄层横断面结构形态学信息 ,为人体肝脏断层影像学的识别与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肝脏连续横断面图像进行解剖形态学观察 ,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对照研究 ,并完成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 在可视化肝脏横断面与其相对应的MR图像上 ,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主支的走行分布特点 ,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空间结构特征 ,并明确肝内管道主支在肝脏横断面的最佳显示平面。结论 通过对肝脏横断面解剖结构的探讨 ,可视化肝脏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 ,为肝脏疾病的影像定性诊断及影像辅助定位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磁共振成像 肝脏 肝内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的断层解剖观察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光久 张绍祥 +4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建立臂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立体显示臂丛的组成和走行。方法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第4颈椎上缘至第4胸椎上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P4微机上分割重建臂丛、脊髓、锁骨、锁骨下动静脉和腋动静脉等... 目的建立臂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立体显示臂丛的组成和走行。方法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第4颈椎上缘至第4胸椎上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P4微机上分割重建臂丛、脊髓、锁骨、锁骨下动静脉和腋动静脉等解剖结构并立体显示。结果在薄层断面上连续观察了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干、股、束的位置,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了臂丛的组成及其与锁骨、血管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建立了臂丛神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论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臂丛神经薄层断面数据,在此基础上分割重建的臂丛三维可视化模型,真实的显示了臂丛神经的组成、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断层解剖 三维重建 中国数字化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下窦薄层断面相关解剖与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伟国 叶莹莹 +6 位作者 谭立文 王毅 陈金华 陈蓉 熊坤林 旷连勤 张绍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以连续薄层断面显示IPS的形态、走行以及与颈内静脉的关系,为影像断面解剖学研究提供对比参考依据。方法:6例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后,以解剖位放于容器内,在-30℃以下低温状态冰冻保存1周后逐层铣切,头颅连续薄层断面厚度间距为0.1~0.... 目的:以连续薄层断面显示IPS的形态、走行以及与颈内静脉的关系,为影像断面解剖学研究提供对比参考依据。方法:6例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后,以解剖位放于容器内,在-30℃以下低温状态冰冻保存1周后逐层铣切,头颅连续薄层断面厚度间距为0.1~0.25mm。获取数字图像,将岩下窦、颈内静脉、岩上窦、海绵窦、基底静脉丛等结构分割定义行三维重建。结果:IPS为完整的静脉结构,其起始部并无明确的界限,在IPS沟内向外下方走行,借BVP与对侧交通。在岩枕裂内IPS可分为2支或3支出颅,舌下神经静脉汇入髁前静脉丛,再以不同形式与IPS汇合或融合。IPS汇入颈内静脉或颈静脉球部位高低不同,4侧汇入颈静脉球,其余汇入颈内静脉。结论:在薄层切片图像上能够准确显示并追踪IPS的行程和变异,能够完成较为清晰的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该重要结构的断层影像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下窦 冰冻切片 断层解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人脑部切片图像分割新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洪艳 李敏 +3 位作者 谭立文 郑小林 张绍祥 侯文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88-1491,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人脑切片图像自动分割算法,以克服现有的方法对大量人工参与的依赖。方法针对人脑切片图像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灰度直方图阈值化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区域生长过程对图像进行初始的粗分割,再用直方图阈值化方法进... 目的提出一种人脑切片图像自动分割算法,以克服现有的方法对大量人工参与的依赖。方法针对人脑切片图像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灰度直方图阈值化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区域生长过程对图像进行初始的粗分割,再用直方图阈值化方法进行二次细分割提取目标区域。结果采用此方法准确有效地分割出了大脑白质和大脑皮质。结论此算法结合切片图像的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应用于分割,是一种比较好的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片图像分割 白质 皮质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内分泌器官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林 朱红星 +3 位作者 应大君 孙建森 姚远 曾养志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版纳小型猪 近交系 内分泌器官 形态学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形态及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晓萍 张绍祥 +5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3 2例颞下颌关节盘的大体形态 ,测量前、中、后带关节盘内、中、外 1 3的厚度 ,对关节盘及骨性关节面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关节盘形态表现横椭圆形 ,上、下形态不一致性...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 3 2例颞下颌关节盘的大体形态 ,测量前、中、后带关节盘内、中、外 1 3的厚度 ,对关节盘及骨性关节面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关节盘形态表现横椭圆形 ,上、下形态不一致性。关节盘周围厚 ,中间薄 ;后带最厚 ,其中部最厚 ,中带最薄 ,中、外部最薄。有 1个关节盘穿孔。重建显示关节盘形如帽状 ,适应骨性关节面的形态。结论 关节盘的形态与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关。三维重建有助于全面认识颞下颌关节盘形态及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断层解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部皮瓣的血管形态及构筑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光金 陈尔瑜 陈维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大鼠腹部皮瓣是皮瓣移植实验研究常采用的实验模型,目前对大鼠腹部皮瓣血管解剖学报道甚少。本文对wistar大鼠(35只)制成的血管灌注标本、透明标本、铸型标本及组织切片,采用手术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及MAS图像分析仪,分别进行... 大鼠腹部皮瓣是皮瓣移植实验研究常采用的实验模型,目前对大鼠腹部皮瓣血管解剖学报道甚少。本文对wistar大鼠(35只)制成的血管灌注标本、透明标本、铸型标本及组织切片,采用手术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及MAS图像分析仪,分别进行观测、计数血管密度、构筑及面积分数(Aa)。大鼠腹部皮瓣的血供分内、外侧两组。内侧组由胸外侧动脉内侧支,腹壁浅动脉及穿动脉供给;处侧组由胸外侧动脉外侧支,旋髂浅动脉及腰动脉的分支供给。内、外侧组分别供应腹内侧2/3和外侧1/3。内侧和外侧吻合区之间,各层血管计数及血管面积分数(Aa)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和大鼠腹部皮瓣血管Aa也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腹部皮瓣较人的薄,脂肪极少,多一层肉膜。大鼠腹部皮瓣血管网分为五层,即浅筋膜层、肉膜层、真皮深层、乳头下层和乳头层。皮瓣的血管构筑与人相似,但在真皮网状层中缺少血管吻合层,可能与大鼠腹部皮瓣较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腹壁 血液供应 大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视人体数据子宫及附件薄层断层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单锦露 张绍祥 +8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崔高宇 郭燕丽 刘光久 刘继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观测子宫的横断面形态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相互关系。为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选择从子宫底层面至子宫颈末端连续断层图像 ,测量子宫的上下径 ,子宫体... 目的 观测子宫的横断面形态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相互关系。为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选择从子宫底层面至子宫颈末端连续断层图像 ,测量子宫的上下径 ,子宫体左右径及前后径 ,子宫颈的长度 ,膀胱、直肠与子宫、阴道的间隔距离等数据。结果 薄层断面图像上可清晰显示出子宫及其附件的解剖结构形态以及与膀胱、直肠等相邻器官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 薄层断面提供了子宫在盆腔中位置的完整、精确的数据 ,对妇产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多方位断层解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晋云 陈刚 +4 位作者 张绍祥 谭立文 刘光久 李恺 董家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建立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首套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专用计算机平台上建立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并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连... 目的建立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首套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专用计算机平台上建立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并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胰腺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连续的任意方位的切割,并能清晰地显示出各个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构。结论可视化胰腺能够实现胰腺及周围结构的任意方位的断层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断层 胰腺 虚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深部核团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测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荣晶晶 彭霞 +2 位作者 谭立文 李七渝 张绍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构建大脑深部核团三维可视化模型,以对其立体形态和空间位置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可视人体数据集头部连续横断位图像,将其重采样到平行前后连合平面方向后,逐张分割出其中的脑深部核团及前后连合等结构的二维轮廓;采用面绘制和体绘制... 目的构建大脑深部核团三维可视化模型,以对其立体形态和空间位置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可视人体数据集头部连续横断位图像,将其重采样到平行前后连合平面方向后,逐张分割出其中的脑深部核团及前后连合等结构的二维轮廓;采用面绘制和体绘制对各分割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和虚拟显示,并根据重建模型测量计算各核团在大脑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范围、重心点坐标和体积。结果获得了平行于前后连合平面的头部连续断面真彩色图像集和附有解剖学标识的脑深部核团二维轮廓分割图像集,重构了各核团的面绘制和体绘制三维模型,并获得其在前后连合中点为原点的大脑空间坐标系中的核团重心点坐标,核团在X、Y、Z轴上的投影范围和核团体积等解剖数值。结论基于可视人体数据集所构建的脑深部核团三维可视化模型充分显示了各核团在大脑中的立体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并提供了核团重心点坐标、范围、体积等解剖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核团 中国可视人 三维重建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心脏的异种移植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建森 张伟 +1 位作者 应大君 曾养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版纳小型猪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血液供应 ,为转基因猪心脏异种移值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 10头经 10 %甲醛常规固定的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的心脏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的心脏外形、内部结构、血管配... 目的 研究中国版纳小型猪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血液供应 ,为转基因猪心脏异种移值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 10头经 10 %甲醛常规固定的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的心脏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结果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的心脏外形、内部结构、血管配布以及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等同人的心脏基本相似 ,但小型猪的奇静脉直接开口于右心房 ,左、右冠状动脉都发出旋支 ,与人有所不同。结论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的心脏从形态上 ,具备异种移植供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双版纳小型猪 近交系 心脏 异种移植 解剖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kel腔MRI与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13
作者 张伟国 陈金华 +3 位作者 张绍祥 谭勇 胡伟 谭立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对M eckel腔进行MR I与塑化切片对照研究,获得正常影像学和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各1例薄层切片,并完成60例正常人M eckel腔MR I扫描,对M eckel腔的形态进行对比观察,并测量其大小。结果M... 目的对M eckel腔进行MR I与塑化切片对照研究,获得正常影像学和断层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各1例薄层切片,并完成60例正常人M eckel腔MR I扫描,对M eckel腔的形态进行对比观察,并测量其大小。结果M eckel腔的形态、大小在塑化切片与MR I上有良好的对应关系,M eckel腔左右两侧前后径分别为(1.33±0.20)cm、(1.37±0.24)cm,上下径分别为(1.28±0.20)cm、(1.22±0.18)cm,横径分别为(0.61±0.13)cm、(0.60 cm±0.14)cm,左右冠状面断面面积分别为(0.47±0.12)cm2、(0.45±0.13)cm2,在性别、年龄和左右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 I能够准确显示M eckel腔的形态、大小,是评价M eckel腔的准确的影像学技术,塑化切片能够为其断面影像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KEL腔 断层解剖 生物塑化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间隔及周围结构的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14
作者 刘继军 张绍祥 +1 位作者 朱星红 谭立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脏间隔的薄层断面解剖结构 ,为临床影像学及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经肉眼观察无器质性病变的正常成人心脏标本 16例 ,血管灌注 ,经 5 %的甲醛固定 ,明胶包埋后低温冰冻 1周 ,再于低温实验室中用数控铣床铣切 ,并... 目的 探讨心脏间隔的薄层断面解剖结构 ,为临床影像学及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经肉眼观察无器质性病变的正常成人心脏标本 16例 ,血管灌注 ,经 5 %的甲醛固定 ,明胶包埋后低温冰冻 1周 ,再于低温实验室中用数控铣床铣切 ,并逐层定焦数码照相。结果 共获取层厚 0 2mm的图片 160 8张 ,从心尖到心底 ,心脏中隔及其周围相关结构显示清晰 ,结缔组织及肌组织分界明显 ,并在Photoshop 6.0下测得心尖、卵圆窝、室间隔肌部、左、右心室及左、右纤维三角等的径线值。结论 图像清晰 ,显示结构细小 ,并可对一定结构进行测量 ,能为临床影像学和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心脏间隔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纵隔区域的薄层横断层解剖学研究
15
作者 金联洲 张绍祥 +2 位作者 李恺 谭立文 张剑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94-1596,共3页
目的为临床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有关上纵隔部位的连续图像,上下追踪,逐层观察其二维形态结构在连续图像上的变化,找出其重要结构在不同层面上的位置关... 目的为临床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有关上纵隔部位的连续图像,上下追踪,逐层观察其二维形态结构在连续图像上的变化,找出其重要结构在不同层面上的位置关系,并选用关键断层与相应的CT或MRI图作比较并在断层平面上进行必要的数据测量。结果各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弓及分支、肺动脉干及分支、上腔静脉及属支、气管和支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结等结构及其相互毗邻关系。结论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可以较好地提供完整而精确的上纵隔结构解剖学断面数据,该区域的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可为上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薄层断面解剖及三维重建
16
作者 张毅 姜军 +1 位作者 邱全光 方彬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三维重建方法,探讨肿瘤空间生长特征。方法对术前穿刺明确诊断的浸润性导管癌手术切除全乳标本进行薄层铣切,取得全乳连续图像,采用3DDOCTOR软件生成三维立体图,观察肿瘤薄层断面及三维特征。结果...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三维重建方法,探讨肿瘤空间生长特征。方法对术前穿刺明确诊断的浸润性导管癌手术切除全乳标本进行薄层铣切,取得全乳连续图像,采用3DDOCTOR软件生成三维立体图,观察肿瘤薄层断面及三维特征。结果乳腺薄层断面各结构清晰,乳房实体有较强的立体感,通过上下左右不同层面的旋转,可了解肿瘤各个空间方向的生长方式。结论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铣切图像精确,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可较准确反映乳腺癌在乳房中结构特征及生长方式,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切除范围判定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断层解剖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纳小型猪近交系臂丛神经的解剖学观察
17
作者 谭立文 刘久光 +4 位作者 朱红星 应大君 孙建森 姚远 曾养志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4期221-223,共3页
关键词 版纳小型猪 近交系 臂丛神经 形态学 解剖学 医用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人体肝脏可视化与虚拟肝段切除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恺 谭立文 +1 位作者 刘正津 张绍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建立人体肝脏及肝内管道系统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肝脏虚拟外科手术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可视化人体肝脏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实现肝脏虚拟切除。结果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空间... 目的建立人体肝脏及肝内管道系统数字化可视模型,为肝脏虚拟外科手术切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可视化人体肝脏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实现肝脏虚拟切除。结果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能清晰显示肝内管道系统的空间结构与三维关系,可选择任意径线和角度的切割平面进行虚拟切除,完成切割段体积、表面积和中心坐标的三维测量。结论建立人体肝脏可视化模型,为肝脏数字化解剖学和计算机辅助肝脏虚拟切除手术提供可视化平台与立体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人体 肝脏 肝内管道 虚拟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新方法在脑组织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小林 李敏 +2 位作者 罗洪艳 张绍祥 谭立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469,共6页
针对人体脑部切片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脑组织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形态重构获得粗糙的脑组织区域,然后运用腐蚀和膨胀运算进行边界定位分割出了脑组织,最后对连续断层图像的分割结果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表明... 针对人体脑部切片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脑组织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形态重构获得粗糙的脑组织区域,然后运用腐蚀和膨胀运算进行边界定位分割出了脑组织,最后对连续断层图像的分割结果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准确且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大量序列切片图像的快速自动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片图像自动分割 数学形态学 形态重构 连通标记 膨胀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塑化技术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绍祥 刘正津 何光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用生物塑化技术进行了人体颅底部蝶鞍、斜坡区的生物塑化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生物塑化包括多项技术,如硅橡胶浸渍技术、多聚乳胶包埋技术、环氧树酯透明技术以及多聚树酯脑组织切片技术等。对生物标本进行塑化处理,特别是对软组... 用生物塑化技术进行了人体颅底部蝶鞍、斜坡区的生物塑化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生物塑化包括多项技术,如硅橡胶浸渍技术、多聚乳胶包埋技术、环氧树酯透明技术以及多聚树酯脑组织切片技术等。对生物标本进行塑化处理,特别是对软组织、含水量高的组织和器官,如心、肝、肺、肾、肌、关节等进行包埋,可使标本硬化、透明,可整体观察,也可制作切片。生物塑化的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固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塑化 断面解剖 蝶鞍 标本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