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海水 储卫华 +6 位作者 万子兵 胡胜利 胡荣 吴南 胡波 冯华 朱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观察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假辐照组(0mw/cm2)、辐照1组(1mW/cm2)和辐照2组(3mW/cm2)。假辐照组在辐照1组和2组进行辐照时置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辐照... 目的观察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为假辐照组(0mw/cm2)、辐照1组(1mW/cm2)和辐照2组(3mW/cm2)。假辐照组在辐照1组和2组进行辐照时置于常规条件下培养。辐照1组和辐照2组又根据辐照方式不同分为2个亚组:连续辐照亚组,于细胞接种后第2天起每天辐照2h,连续6d;一次性辐照亚组,于接种后第6天一次性辐照12h。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以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900MHz电磁辐射后,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神经干细胞表面粗糙,有"孔洞"、"裂隙"样改变,细胞质均匀化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改变,细胞核形态结构破坏,核膜消失,染色质固缩、边集,这些改变在辐照2组更为明显。与假辐照组相比,辐照1组和2组细胞表面粗糙度(Ra)明显增加(P<0.05),其中辐照2组较辐照1组更为显著(P<0.05)。前述变化在连续辐照和一次性辐照的细胞中均存在且相似。结论 900MHz电磁辐射可致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胞膜和胞内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样改变,且与微波辐照剂量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海马 微波 显微镜检查 原子力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中的听觉惊吓反射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轩 范郑丽 +1 位作者 范蕊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03-2106,共4页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单任务-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双任务组。实验采用不同音频的正弦波纯音(3 kHz和1 kHz)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100 ms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对动物进行配对训练,观察实验各组ASR的特征参数。结果双任务组中,豚鼠对3 kHz-CS表现出的ASR率与对1 kHz-CS表现出的ASR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F=198.685,P<0.0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相应的,豚鼠对3 kHz-CS训练的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表现出更高的习得率。单任务组中的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的ASR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2.544,P>0.05),其眨眼条件反射学习规律与其他研究类似。结论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高音频CS会抑制低音频CS的ASR反应,进而影响低音频CS对应的条件反射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眨眼条件反射 听觉惊吓反射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豚鼠眨眼反射信号的提取与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广延 范郑丽 +4 位作者 甘平 柴东 万子兵 赵红梅 隋建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从清醒豚鼠眨眼反射记录中有效地提取并分析其惊吓性眨眼反射(Eyeblink startle response,EBSR)、条件性眨眼反射以及非条件眨眼反射(Eyeblink unconditionel response,EBUR)波形的方法。方法:采用正弦波纯音和束状医用氧... 目的:介绍一种从清醒豚鼠眨眼反射记录中有效地提取并分析其惊吓性眨眼反射(Eyeblink startle response,EBSR)、条件性眨眼反射以及非条件眨眼反射(Eyeblink unconditionel response,EBUR)波形的方法。方法:采用正弦波纯音和束状医用氧气流分别作为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先后作用于豚鼠,训练豚鼠建立眨眼条件反射(Eyeblink conditioned response,EBCR),在此过程中利用高分辨率、低扭矩的肌肉张力换能器测量眨眼活动,并通过基线计算与文件取舍等步骤分析这些测量数据。结果: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眨眼反射记录进行有效提取和分析,并与其它方法的相关报道一致。结论:该眨眼反射测量方法操作和分析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研究小型啮齿类动物EBCR训练中眨眼活动的拓扑学参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眨眼反射 张力换能器 信号 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埋置绝缘电极的制作和应用
4
作者 吴广延 姚娟 +3 位作者 张浪千 李轩 方舟 隋建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并应用它建立豚鼠的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和记录豚鼠的小脑间位核场电位。方法: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通过手术将其尖端置于豚鼠右侧前额叶和左侧小脑间位核内。分别采用以右侧前额叶电刺激(电... 目的:介绍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并应用它建立豚鼠的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和记录豚鼠的小脑间位核场电位。方法: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颅内埋置绝缘电极,通过手术将其尖端置于豚鼠右侧前额叶和左侧小脑间位核内。分别采用以右侧前额叶电刺激(电刺激组,n=6)或声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刺激组,n=6)与角膜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CS)配对训练豚鼠10 d,并记录左侧小脑间位核场电位活动。结果:电刺激组和声音刺激组豚鼠都成功建立了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并成功记录了小脑间位核场电位活动,另外所有固定在豚鼠颅骨上的电极在实验阶段都没有脱落。结论:该电极尖端和电极夹持部有良好的导电性,电极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能稳定地固定,另外电刺激前额叶作为CS也与角膜氧气流配对训练豚鼠也能建立经典眨眼条件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电刺激 前额叶 间位核 场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