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压力超负荷损伤大鼠心肌的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兵 陈意生 +2 位作者 何作云 周小波 黄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心肌缺氧性损伤特殊染色、心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肌明显的缺氧...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自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心肌缺氧性损伤特殊染色、心肌酶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形态学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可引起心肌明显的缺氧性损伤。结论:这种缺氧性损伤可能与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心肌局部内分泌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压力超负荷 缺氧 大鼠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德玉 陈意生 +2 位作者 史景泉 卞修武 辛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在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DGA对SHG-44细胞... 目的:观察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光镜和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在200μmol/L浓度范围内,NDGA对SHG-44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且这种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②在NDGA处理96h内,NDGA对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处理后24h最明显;③NDGA处理后,SHG-44细胞增殖受阻于G1→S期。结论:NDGA对SHG-44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且这种作用有周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GA 胶质瘤 分化 细胞增殖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细胞系CHG-5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自强 卞修武 +1 位作者 辛榕 殷育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80-883,共4页
目的:建立一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胶质瘤新鲜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并克隆、建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细胞株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原位肿瘤、细胞... 目的:建立一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胶质瘤新鲜手术标本,经组织块法培养并克隆、建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分析及异种移植瘤实验对细胞株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原位肿瘤、细胞株及移植瘤标本经电镜证实为星形细胞源性,免疫组化呈GFAP、Vim entin及VEGF阳性,异种移植成瘤率高。与SHG-44细胞比较,GFAP表达强,Vim entin 表达弱。结论:CHG-5为一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且其生物学特性可能与SHG-44细胞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系 体外培养 CHG-5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在肾脏分布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冯俊明 刘友生 +1 位作者 王晓东 史景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的分布和血清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以大鼠20%Ⅲ度体表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1mg/kg体重)腹腔注射为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血清学测定及图像... 目的:探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纤维连接蛋白(Fn)在肾组织的分布和血清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以大鼠20%Ⅲ度体表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1mg/kg体重)腹腔注射为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血清学测定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体表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烧注组)肾组织Fn积分光密度在0.5h即开始下降且达最低点,以后逐渐恢复。烧注组各时相点显著高于单纯体表烧伤组(单烧组),但低于单纯内毒素注射组(单注组);烧注组血中Fn浓度在0.5h即开始升高,随后上下小波动,但各处理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①烧伤后小剂量内毒素能明显刺激肾组织Fn的合成和释放;②组织Fn的降解和释放是血中Fn升高的主要原因;③组织Fn的降解和释放既能使血中Fn升高,又能通过Fn降解产物引起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毒素血症 纤维连接蛋白 肾脏损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运动可促进骨骼肌毛细血管新生——缺氧条件下的体力活动有利于机体对高原的习服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钰琪 黄庆愿 +3 位作者 史景泉 刘福玉 曹利飞 孙秉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3,96,共2页
关键词 缺氧 体力活动 骨骼肌 毛细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兵 陈意生 何作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99,共1页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博士生论文摘要SignificanceofmyocardialdamageandACEgeneexpressionintheinitia┐tiono... 急性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损伤与ACE基因表达在启动心肌肥大中的意义博士生论文摘要SignificanceofmyocardialdamageandACEgeneexpressionintheinitia┐tionofcardiachypert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心肌损伤 压力超负荷 ACE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组织中的原位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东 刘友生 冯俊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观察IL-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损害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以及探讨IL-6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复合组(C)、烧伤对照组(B)、内毒素对照组(E)... 目的:观察IL-6mRNA及其蛋白在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肝损害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以及探讨IL-6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复合组(C)、烧伤对照组(B)、内毒素对照组(E)和正常对照组(N)。应用血清定量、免疫组化(IHC)及原位杂交(ISH)等方法,检测了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IL-6含量变化、肝组织IL-6和IL-6mRNA的细胞定位及其分布。结果:血清IL-6分别在0.5h、6~12h出现两个峰值(P<0.05),组织IL-6主要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SECs)、枯否细胞(KCs),IL-6mRNA主要定位于KCs、中性粒细胞(PMNs)、巨噬细胞(MPs)。结论:提示IL-6是参与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肝脏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并与肝细胞LBP的合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6 免疫组化 烧伤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化、免疫组化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英桂 柳凤轩 贺光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膜腺癌组化、免疫组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化、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粘蛋白含量、分布及免疫阳性物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与宫颈腺癌在粘蛋白含量与分布存在着差异:子宫内膜腺癌粘蛋白含量少且以... 目的:探讨宫内膜腺癌组化、免疫组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化、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粘蛋白含量、分布及免疫阳性物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与宫颈腺癌在粘蛋白含量与分布存在着差异:子宫内膜腺癌粘蛋白含量少且以硫酸粘蛋白为主,而宫颈腺癌则含量丰富且以唾酸粘蛋白为主。波形蛋白(Vimentin)在宫内膜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3.3%,而宫颈腺癌均阴性表达。雌激素受体(ER)、癌胚抗原(CE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肿瘤分类中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对预后和分级有一定意义,ER阳性者临床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好;而CEA对于肿瘤早期转移有一定关系。结论:组化和Vimentin检测对宫颈腺癌及子宫内膜腺癌有鉴别诊断意义,而ER、CEA对预后和治疗可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人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乔楠 陈意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一般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生存资料用Log-rank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目的:研究人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一般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生存资料用Log-rank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结果:骨肉瘤患者多于三年内死亡。男性患者的预后比女性患者差(P<0.01);小于30岁的患者预后明显比大于30岁者差(P<0.01);发生于近膝关节及肱骨近端的患者预后比发生于其它部位者差(P<0.01);肿瘤直径大于10cm者预后比小于10cm者差(P<0.05);组织学分型与预后间的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某些特殊类型的亚型,如小细胞型和毛细血管扩张型,有明显的预后差的趋势,因例数少,尚不足以下结论。结论: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及肿瘤大小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研究骨肉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乔楠 陈意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核丝分裂像计数、DNA图像分析、AgNORs计数、PCNA分级、KiS1 分级、肥大细胞计数共11个观察指标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单因素分析:Kapla...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核丝分裂像计数、DNA图像分析、AgNORs计数、PCNA分级、KiS1 分级、肥大细胞计数共11个观察指标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Log-rank 检验法。多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多元逐步回归法。结果:经多元回归获得预后预测方程,其总F= 12.575,r= 0.7134,P< 0.0001。逐步回归检验显示6个明显的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其作用强度依次为DNA图像分析、AgNORs计数、肿瘤大小、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论:几项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指标对骨肉瘤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多元回归 预后 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焕章 史景泉 +9 位作者 成国祥 陈建泉 旷双运 孙强 成勇 张新立 李厚达 徐少甫 钱耕荪 顾建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HBx基因为HBV基因组上的一个开放读框,可编码具有转录反式激活作用的蛋白(HBxAg)。已证实在体外HBxAg可使哺乳细胞株发生恶性转化[1]。为了探索在体内HBxAg转化细胞的作用,国外数个实验室已相继建立了HB... HBx基因为HBV基因组上的一个开放读框,可编码具有转录反式激活作用的蛋白(HBxAg)。已证实在体外HBxAg可使哺乳细胞株发生恶性转化[1]。为了探索在体内HBxAg转化细胞的作用,国外数个实验室已相继建立了HBx转基因鼠模型[2,3]。为研究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X基因 转基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淑蓉 陈意生 魏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用RAPD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遗传改变。方法 :选用40条含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16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RAPD扩增 ,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1.5 %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紫外透视仪上观察照相。结果 :40条引物都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 ... 目的 :用RAPD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遗传改变。方法 :选用40条含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16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RAPD扩增 ,扩增产物在含溴化乙锭的1.5 %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紫外透视仪上观察照相。结果 :40条引物都能扩增出清晰的条带 ,其中22条引物产生的条带在肿瘤与其相应正常组织间无差异 ,表现为单态性 ;18条引物扩增出的DNA序列在肿瘤与其相应正常组间存在差异 ,表现为带的缺失、增加、移动和带强弱差异。结论 :用RAPD技术检测出肺癌组织中具较高水平的遗传改变 ,这种改变与肺癌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改变 RAPD技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早期对肺脏的协同损害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宏 刘友生 +1 位作者 陈意生 王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伤烧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肺病理变化特点。方法:采用2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注射大鼠模型,检测了肺功能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结果:光镜见肺间质水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PMN... 目的:研究伤烧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肺病理变化特点。方法:采用2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注射大鼠模型,检测了肺功能变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结果:光镜见肺间质水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PMN)浸润,肺血管周水肿套形成,肺泡腔内大量PMN和蛋白渗出;电镜发现气血屏障弥漫性损害。肺泡腔内见大量板层体和网格状表面活性物质。上述改变较单纯烧伤、单纯内毒素注射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出现一过性肺功能损害和一过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升高,这些改变也较单纯烧伤组和单纯内毒素注射组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结论: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早期肺病变发展可大致分为间质性肺炎和肺泡内渗出二个阶段;烧伤复合小剂量内毒素注射对肺脏产生明显协同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毒素血症 急性肺损伤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高低转移性肝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树辉 史景泉 魏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了解小鼠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系Hca/16A3 F(F)和Hca/A2 P(P)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情况 ,探讨它们与肝癌发生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3号和16号染色体上15个多态微卫星标记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 目的 :了解小鼠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系Hca/16A3 F(F)和Hca/A2 P(P)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情况 ,探讨它们与肝癌发生及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3号和16号染色体上15个多态微卫星标记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SS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对F和P细胞系进行分析。结果 :F和P细胞系有信息的微卫星位点其等位基因与C3H相同 ,且存在多位点MSI。结论 :该肝癌细胞系3号染色体的MSI在肝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16号染色体的MSI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小鼠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
15
作者 郭德玉 陈意生 +1 位作者 杜林林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naiareticacid,NDGA)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中GFAP、PCNA的蛋白表达情... 目的: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naiareticacid,NDGA)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中GFAP、PCN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NDGA可明显降低裸鼠移植瘤的成瘤率;②NDGA能抑制移植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分化,使细胞增殖受阻于G1→S期。结论:NDGA在体内与体外有相同的抗胶质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裸鼠 移植瘤 NDGA 去甲二氢 愈创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