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5-377,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微生物基因组 生命科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明 申晓冬 +4 位作者 周莹冰 黄建军 胡晓梅 饶贤才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0-863,共4页
目的 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的形态大小、核酸类型、裂菌特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CsCl梯度离心纯化后的噬菌体PaP1颗粒进行电镜观察;提取PaP1基因组核酸,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其核酸类型... 目的 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的形态大小、核酸类型、裂菌特性、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 对CsCl梯度离心纯化后的噬菌体PaP1颗粒进行电镜观察;提取PaP1基因组核酸,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其核酸类型;制备PaP1的单个噬斑,观察噬斑特点;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 0 0 0 1、0 0 0 1、0 0 1、0 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3 7℃160r/min培养3 5h后测定噬菌体滴度;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使MOI =10 ,3 7℃温育15min后进行一步生长实验,于0时刻和每隔10min取样5 0 μl测定上清中噬菌体滴度。结果 PaP1噬菌体头部呈多面体立体对称,直径约70nm ,无囊膜,有一个约60nm长的尾;PaP1噬斑直径约2mm ,圆形透明;当MOI为0 0 1时PaP1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出了一步生长曲线。结论 PaP1属于肌尾科裂菌性噬菌体,其基因组为双链DNA分子;最佳感染复数为0 0 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 0min ,爆发期是40min ,平均爆发量约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 裂菌性 最佳感染复数 一步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承载分子的设计与肽抗生素hPAB-β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饶贤才 金晓琳 +3 位作者 胡晓梅 朱军民 陈自瑾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承载蛋白分子高效表达肽抗生素hPAB β ,为大量制备hPAB β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肽抗生素的特性 ,确立 4条设计原则 ,并据此设计一 489bp的承载蛋白编码序列 ,用化学合成法获得该序列并将之克隆到pQE 3 2中构建成表... 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承载蛋白分子高效表达肽抗生素hPAB β ,为大量制备hPAB β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肽抗生素的特性 ,确立 4条设计原则 ,并据此设计一 489bp的承载蛋白编码序列 ,用化学合成法获得该序列并将之克隆到pQE 3 2中构建成表达载体 ,进一步将肽抗生素hPAB β基因插入上述表达载体 ,肽抗生素基因位于承载蛋白编码序列 3’ 端 ,两者构成融合基因。将含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 9,筛选阳性重组子 ,并用阳性重组子表达融合蛋白。结果 设计的承载蛋白为 163个氨基酸 ,分子量 17668.80 ,等电点 5 .62 1。用承载分子与肽抗生素hPAB β构建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化细菌后 ,筛选到 4个阳性重组子 ,均能高效表达肽抗生素融合蛋白 ,融合蛋白的产量占细菌总蛋白的 40 %~ 45 %。结论 设计的承载蛋白分子能够实现肽抗生素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蛋白 肽抗生素 高效表达 hPAB-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基因组测序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克斌 金晓琳 +3 位作者 朱军民 胡晓梅 饶贤才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对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dsDNA溶原性噬菌体PaP3进行基因组测序。方法 用CsCl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PaP3颗粒 ,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 ,建立shot-gun随机文库 ,从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测序并完成序列组装 ,同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目的 对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dsDNA溶原性噬菌体PaP3进行基因组测序。方法 用CsCl梯度离心纯化噬菌体PaP3颗粒 ,提取噬菌体基因组DNA ,建立shot-gun随机文库 ,从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进行测序并完成序列组装 ,同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合酶切片段的变性、复性实验分析基因组末端。结果 共进行了 778条序列的测定与拼接 ,测序量达到 1 3 5倍覆盖率 ,得到一条长为 4 42 4 9bp的重叠群 ,此重叠群错误率为 9 4 6ERR 1 0KB ,测序结果和酶切图谱分析表明该PaP3基因组是一 4 42 4 9bp长的线性平端dsDNA分子。其碱基组成为A =2 4 2 4 % ,G =2 6 1 8% ,T =2 3 6 3% ,C =2 5 94 % ;稀有碱基 =0 ;A +T =4 7 87% ,C +G=52 1 3%。结论 噬菌体PaP3基因组是由 4 42 4 9bp组成的线性平端双链DNA分子。测序完成为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噬菌体 基因组测序 Pa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CR技术从高GC含量绿脓杆菌模板中扩增长片段外毒素A全基因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晓梅 饶贤才 +3 位作者 黄建军 金晓琳 朱军民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3-834,共2页
关键词 PCR技术 高GC含量 绿脓杆菌模板 DNA 外毒素A PCR扩增 长片段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肽抗生素hPAB-β的化学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的初步证实 被引量:3
6
作者 饶贤才 金晓琳 +3 位作者 胡晓梅 朱军民 陈自瑾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 化学合成、纯化并初步测定肽抗生素hPAB β的活性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肽抗生素hPAB β ,经RP HPLC纯化 ,用质谱进行分子量鉴定 ,谷胱甘肽氧化 还原法复性合成产物 ,进一步用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产... 目的 化学合成、纯化并初步测定肽抗生素hPAB β的活性 ,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肽抗生素hPAB β ,经RP HPLC纯化 ,用质谱进行分子量鉴定 ,谷胱甘肽氧化 还原法复性合成产物 ,进一步用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复性产物 ,收集主峰 ,药敏法初步测定合成肽的抗菌活性。结果 合成肽抗生素hPAB β的纯度为 86 5 2 % ,经质谱分析 ,合成肽的分子量测定值与理论值相符。用谷胱甘肽氧化 还原法复性合成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复性产物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灭作用。结论 化学合成的肽抗生素hPAB β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抗生素 化学合成 蛋白纯化 杀菌活性 hPAB-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测序噬菌体基因组PaP1的大片段克隆及测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 申晓冬 +3 位作者 丛延广 谭银玲 饶贤才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采用大片段克隆策略对难测序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基因组进行克隆及测序。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AatⅡ将噬菌体PaP1基因组DNA切成几个大片段,分别进行末端修饰后与线性化的大片段克隆载体pYLTAC7连接,将连接产物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筛... 目的采用大片段克隆策略对难测序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1基因组进行克隆及测序。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AatⅡ将噬菌体PaP1基因组DNA切成几个大片段,分别进行末端修饰后与线性化的大片段克隆载体pYLTAC7连接,将连接产物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AatⅡ将PaP1基因组切成8个片段,通过大片段克隆共获得3个阳性克隆,测出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9 805、8 335 bp和3 465 bp,使该难测序基因组的测出量达到47 757 bp。结论大片段克隆策略能够克服鸟枪法测序的不足,将有望获得噬菌体PaP1的全基因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段克隆 噬菌体 基因组测序 P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变性对双链DNA分子的损害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军民 饶贤才 胡福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高温变性 双链DNA DNA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载分子PaP3.30在小分子活性肽融合表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椿 胡福泉 +5 位作者 胡金川 黎庶 胡晓梅 黄建军 陈志瑾 饶贤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 :筛选并克隆一个承载分子 ,研究其在肽抗生素及其他小分子活性肽融合表达中的应用。 方法 :根据肽抗生素为小分子活性肽 ,通常带正电荷的特性 ,从绿脓杆菌噬菌体 (PaP3)基因组中筛选一承载分子 ,构建其与肽抗生素hPAB β的融合蛋... 目的 :筛选并克隆一个承载分子 ,研究其在肽抗生素及其他小分子活性肽融合表达中的应用。 方法 :根据肽抗生素为小分子活性肽 ,通常带正电荷的特性 ,从绿脓杆菌噬菌体 (PaP3)基因组中筛选一承载分子 ,构建其与肽抗生素hPAB β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确认该承载分子能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肽抗生素后 ,再选择一组不同来源、不同大小、不同等电点的小肽分子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构建它们与承载分子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表达。根据表达情况 ,分析所选择的承载分子融合表达生物活性小肽的能力。 结果 :从PaP3基因组中成功地筛选到ORF 30编码的 1 6 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作为承载分子 (PaP3.30 ) ;构建该承载分子与肽抗生素hPAB β的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QE PaP30 hPAB β,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 30 %以上 ;对所选择的不同来源 (人、蜜蜂、爪蟾、大肠杆菌 )、不同大小(相对分子质量为 70 0~5 30 0 )、不同等电点 (pⅠ 2 .9~ 1 2 )的六种小肽分子PaP3.30 ,均能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 35 %~4 4 %。 结论 :所筛选的承载分子PaP3.30具有很强的融合表达小分子活性肽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分子 肽抗生素 活性小肽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