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建敏 邹全明 +1 位作者 彭承琳 王缚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纳米技术 纳米机器人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Treg细胞对B细胞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琦 郑峻松 +7 位作者 张艮甫 黄赤兵 李健 范明齐 冯嘉瑜 方针强 肖亚 黄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7-389,393,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B细胞作用机制。方法:用尼龙毛柱法分离B细胞,用MACS磁珠分选法从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CD4+CD25+Treg细胞,然后将分离纯化的Wistar大鼠Treg细胞负载SD大鼠抗原。以Trans Well Millcell-PCF分隔...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B细胞作用机制。方法:用尼龙毛柱法分离B细胞,用MACS磁珠分选法从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中分离CD4+CD25+Treg细胞,然后将分离纯化的Wistar大鼠Treg细胞负载SD大鼠抗原。以Trans Well Millcell-PCF分隔培养槽分隔或共培养Treg细胞与不同淋巴细胞组成的反应体系,然后向共培养体系中加或不加入Anti-TGF-β1、Anti-CTLA4的阻断方法,培养5天后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上清中的IgA和IgG分泌水平。结果:分隔培养组上清中的IgG和IgA水平分别为(4·7±1·1)、(10·5±1·7)μg/ml,与阳性对照组中IgG的含量(5·1±1·0)μg/ml以及IgA的(11·2±1·6)μg/ml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共培养组上清中的IgG和IgA水平明显降低(P<0·01),分别达到了(2·2±0·8)μg/ml和(5·4±0·9)μg/ml。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Anti-TGF-β1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1±0·5)μg/ml和(6·9±0·8)μg/ml;加入Anti-CTLA4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2±0·6)μg/ml和(7·2±0·9)μg/ml;两种阻断剂同时加入后,上清中的IgG和IgA的分泌水平分别达到(3·5±0·5)μg/ml和(7·4±0·6)μg/ml,三组分泌水平都较共培养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CD4+CD25+Treg通过细胞-细胞间接触机制直接抑制B淋巴细胞反应,在这一过程中TGF-β1和CTLA4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细胞 B细胞 IGA IGG TGF-Β1 CIL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胰蛋白酶原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丽华 潘静 魏明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57-1058,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胰蛋白酶原 急性胰腺炎 诊断方法 尿淀粉酶 尿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纳米复合物/蛋白A定向固定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龚俊华 郑峻松 +2 位作者 宋明辉 李艳 程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78-2482,共5页
目的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玻璃为基底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及蛋白A(PA)共修饰于其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AFP)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ITO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纳米金,... 目的以金纳米粒子修饰的氧化铟锡(ITO)玻璃为基底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及蛋白A(PA)共修饰于其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AFP)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ITO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纳米金,随后将MWNTs-PB-CHIT纳米复合物滴涂于ITO玻璃电极的纳米金膜上,最后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及在酸性(pH=6.5)环境的负电性,静电吸附蛋白A并定向固定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制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值与AFP浓度在1.0~250.0ng/m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5ng/ml,反应达到稳定电流所用时间为6min,并且电流值相对标准差小于3%。结论成功构建一次性使用、价格低廉的新型传感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传感器 甲胎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普鲁士蓝-壳聚糖纳米复合物 蛋白A ITO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冬竹 王自强 +2 位作者 郑峻松 吴淼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分析2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L-2和IL-10对Treg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比较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和IL-10作为诱导剂,分析2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同时以2种细胞因子诱导扩增的Treg细胞和自然分选的Treg细胞分别作用于CTL,分析采用体外扩增Treg细胞抑制CTL活性的可能性。结果100ng/mlIL-2能够诱导Treg细胞增殖明显增加,经48、96h和144h诱导后,其增殖比例分别达到10%、18%和20%,而IL-10的使用浓度需达到150ng/ml才能获得同样的扩增比例;与自然分选的Treg细胞对比,采用细胞因子体外扩增的Treg细胞具有同等抑制CTL功能活性的效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添加IL-2培养体系是体外扩增Treg细胞的优选方法,其增殖效能强于IL-10;体外扩增Treg细胞与自然分选Treg细胞对CTL的功能抑制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扩增 C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苯二胺嵌合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研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蒲晓允 邵方 +3 位作者 李招权 黄辉 邓均 张春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 研制具有消除抗坏血酸干扰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方法 用电化学法聚合邻苯二胺膜于铂电极上 ,并将葡萄糖氧化酶嵌合其中 ,制成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结果 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有很好的灵敏度、响应性、线形性、稳定性和抗抗坏血酸... 目的 研制具有消除抗坏血酸干扰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方法 用电化学法聚合邻苯二胺膜于铂电极上 ,并将葡萄糖氧化酶嵌合其中 ,制成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结果 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有很好的灵敏度、响应性、线形性、稳定性和抗抗坏血酸干扰性 ,灵敏度为 0 .3 9mA·mmol- 1 ·L- 1 ,响应时间 5s ,线性范围是 3 .5~ 7.5mmol L ,稳定性为 2 5d ,抗坏血酸浓度低于 80 μmol L时 ,对葡萄糖的测定结果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结论 该传感器可有效地消除抗坏血酸的干扰 ,为研制实用型血糖检测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葡萄氧化酶 聚邻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火焰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中华鳖甲中钙和镁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建敏 杨珺 邹全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7,51,共2页
关键词 中华鳖甲 微乳液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硅烷化超顺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贺娟 邓均 +8 位作者 郑峻松 黄辉 方立超 李艳 程平 蒋丽莉 张楠 李兆刚 彭思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制备氨基硅烷化的超顺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并检测其物理性质以及在小鼠体内的自然分布,从而探讨该系统在小鼠体内分布的规律。材料和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外包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 目的:制备氨基硅烷化的超顺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并检测其物理性质以及在小鼠体内的自然分布,从而探讨该系统在小鼠体内分布的规律。材料和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外包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然后在通氮、60℃、强力机械搅拌的条件下加入AEAPS,得到氨基硅烷化的SPION。采用透射电镜测量其大小及分布,用气相色谱法检测AEAPS与葡聚糖-SPION的结合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核心粒径不超过25nm,氨基硅烷化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直径不超过30nm,AEAPS与葡聚糖-SPION的结合率为91.15%,自然状态下经尾静脉给药后氨基硅烷化超顺磁性纳米颗粒主要被肝脏和脾脏摄取,但不被肾脏摄取。结论:制备的样品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超顺磁性等优点,同时可以经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肝脏、脾脏、心脏、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类 金属钠米粒子 超顺磁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纳米复合物修饰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 程平 +3 位作者 龚俊华 郑峻松 王猛 徐泽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共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随后利用壳聚糖和硫堇分子中大量的正... 目的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及半胱氨酸盐酸盐共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固载抗体制得高灵敏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方法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MWCNT-CS-THi纳米复合物,随后利用壳聚糖和硫堇分子中大量的正电荷氨基固定纳米金(GNPs)并吸附半胱氨酸盐酸盐(CH),最后用戊二醛(GA)交联甲胎蛋白特异性抗体制得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结果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响应的峰电流值与甲胎蛋白抗原(AFP)浓度在0.1~200.0ng/ml的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07ng/ml。结论成功建立了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该方法制备简单,线性范围宽,检测下线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硫堇纳米复合物 半胱氨酸盐酸盐 免疫传感器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损伤小鼠血清抑制造血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晓允 罗成基 +4 位作者 潘 静 陈晓莉 李招权 邓 均 张 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机制,为重建造血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昆明种雄性小鼠经 6 Gy 60 Coγ射线照射后血清对 C F U E 和 C F U G M 的支持和抑制活性,用放免和 E L I S A 法... 目的: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机制,为重建造血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昆明种雄性小鼠经 6 Gy 60 Coγ射线照射后血清对 C F U E 和 C F U G M 的支持和抑制活性,用放免和 E L I S A 法分别检测血清中 T N Fα和 T G Fβ1 的含量。结果:①照射后小鼠血清对 C F U E 的支持活性降低, 但对 C F U G M 的支持活性增强;②血清对刺激因子诱导的 C F U E 和 C F U G M 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③血清经灭活后抑制活性降低;④放射损伤后血清 T N Fα在 1、3 d 降低,7、15 d恢复到正常水平; T G Fβ1 在 1、3 d 显著升高,15 d 降低。结论:放射损伤后血清对血细胞的生成具有细胞刺激因子依赖性抑制作用,血清的造血抑制作用与血清中抑制因子水平及细胞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抑制 放射损伤 血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L/lpr小鼠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增殖能力及抑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林 刁庆春 +2 位作者 郑峻松 贺娟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MRL/lpr小鼠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含量、增殖能力及其对效应性T淋巴细胞(Teff细胞)的抑制能力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8只MRL/lpr小鼠及8只BALB/c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的水平;磁珠分选法分选出脾脏中的Treg... 目的探讨MRL/lpr小鼠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含量、增殖能力及其对效应性T淋巴细胞(Teff细胞)的抑制能力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8只MRL/lpr小鼠及8只BALB/c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的水平;磁珠分选法分选出脾脏中的Treg细胞与Teff细胞,离体培养2周后,分别测量Treg细胞数量,并比较差异;用Treg细胞与Teff细胞组成共培养体系,5 d后检测Teff细胞的水平,计算Treg细胞对Teff细胞的抑制率并比较差异。结果 MRL/lpr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的总含量与BALB/c小鼠无统计学差异[(4.88±0.55)%vs(5.03±0.34)%,P>0.05];离体培养2周后MRL/lpr小鼠的Treg细胞数量显著低于BALB/c小鼠[(6.61±0.92)×105vs(13.25±1.91)×105,P<0.05];共培养5 d后MRL/lpr小鼠Treg细胞对Teff细胞的抑制率显著低于BALB/c小鼠Treg细胞(P<0.05)。结论 MRL/lpr小鼠体内Treg细胞增殖能力、抑制能力的下降可能导致体内免疫平衡的破坏、自身抗原-抗体反应,参与MRL/lpr小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增殖能力 抑制能力 MRL/LP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L在HOXA10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婕 方立超 郑峻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797-180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HOXA10表达调控机制,探讨HOXA10调控作为AML防治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不同剂量雌二醇(E2)在不同时间点刺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以不刺激的HL-60细胞作参照应用RT-PCR检测HOXA10基因表... 目的通过研究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HOXA10表达调控机制,探讨HOXA10调控作为AML防治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不同剂量雌二醇(E2)在不同时间点刺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以不刺激的HL-60细胞作参照应用RT-PCR检测HOXA10基因表达活性的差异明确E2对HOXA10表达的活化作用,并在E2刺激下以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技术分别敲除ERα、ERβ和MLLs(MLL1-4)后再检测HOXA1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确定哪一种雌激素受体的活化与HOXA10的表达相关,哪一种MLL对HOXA10表达有调控作用。以ChIP实验检测MLL和HOXA10的相互作用,再以Western blot检测E2刺激前后组蛋白H3K4甲基化状态以明确MLL是否通过表观遗传学途径调控HOXA10的表达。结果在E250 nmol/L 6 h刺激下HOXA10表达明显升高,ERα和ERβ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HOXA10表达均有下降,MLL1表达沉默时HOXA10表达明显降低(P<0.05),MLL1可以结合到HOXA10启动子上的ERE区域而组蛋白H3K4甲基化状态在E2刺激后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的HOXA10基因表达受MLL1蛋白调控,可能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MLL1介导的HOXA10表达的改变有可能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防治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10 混合系白血病基因 雌激素受体 急性髓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敏传感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13
作者 蒲晓允 李招权 +3 位作者 黄辉 邓均 张正元 李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74-777,共4页
目的 结合平面半导体技术及生物化学原理 ,制作NH+4敏感的尿素传感器 ,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平面半导体技术制作ISFET ,在栅上固化脲酶得到NH+ 4敏尿素传感器 ,并在ISFET自身稳定性、传感器响应时间、检测范围及保存时... 目的 结合平面半导体技术及生物化学原理 ,制作NH+4敏感的尿素传感器 ,并对其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平面半导体技术制作ISFET ,在栅上固化脲酶得到NH+ 4敏尿素传感器 ,并在ISFET自身稳定性、传感器响应时间、检测范围及保存时间几个方面对该传感器进行评价。结果 ISFET自身性能较稳定 ,传感器响应时间 <60s ,尿素检测范围为 10~ 10 0 0mg L ,保存 7d内该传感器检测性能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FET NH4^+ 尿素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IL-3cDNA导入骨髓基质细胞及对造血的调控作用
14
作者 袁良平 粟永萍 +8 位作者 程天民 刘林 郑华金 王延江 蒲晓允 艾国平 刘晓红 瞿红云 李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48-950,共3页
目的 探索将外源性IL-3cDNA导入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将小鼠IL-3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然后将重组的IL-3 cDNA用脂质体转染到包装细胞PA317上,G418筛选后得到抗性克... 目的 探索将外源性IL-3cDNA导入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将小鼠IL-3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然后将重组的IL-3 cDNA用脂质体转染到包装细胞PA317上,G418筛选后得到抗性克隆,将含病毒的上清液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检测pLXSN上的NeoR基因及转入的IL-3基因。同时观察了转染pLXSN/IL-3的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骨髓 CFU-GM形成的影响,并测定其对造血因子依赖株 NFS-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将含重组子 pLXSN-IL-3和空载体pLXSN的病毒培养上清感染 BMS,前者用 PCR扩增出500 bp和170 bp(NeoR)的条带,后者仅扩增出 170 bp。转染pLXSN/IL-3的基质细胞上清液有促进小鼠骨髓CFU-GM增殖的作用,与空载体组及未转染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外源性的IL-3基因及pLXSN上的NeoR已整合到骨髓基质细胞基因组DNA中,并促进造血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基质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造血细胞增殖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MIP-1α联合IL-8对培养人造血干/祖细胞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陆华 李招权 +2 位作者 潘静 彭贤贵 王庆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3-906,共4页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 α ,MIP 1α)联合白细胞介素 8(Inter leukin 8,IL 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 (Ara C)存在的情况下 ,对正常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 ...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 α ,MIP 1α)联合白细胞介素 8(Inter leukin 8,IL 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 (Ara C)存在的情况下 ,对正常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 ,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 ,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 (Therandomcompleteblockdesignvarianceanalysis) ,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 (不加MIP 1α和IL 8) ;10ng/ml联合组 (加入 10ng/ml的MIP 1α和IL 8) ;1ng/ml联合组 (加入 1ng/ml的MIP 1α和IL 8) ;单用MIP 1α组 (加入 2 0ng/ml的MIP 1α) ;单用IL 8组 (加入 2 0ng/ml的IL 8)。将所得细胞培养在含IL 3和GM CSF的液体体系中 ,先后经MIP 1α和 /或IL 8以及大剂量Ara C处理 (以上步骤简称为“Ⅰ期处理”)。之后作胎盼蓝拒染实验 ,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3 4+ 细胞 ,Ⅱ期液体培养 ,集落培养 ,以了解经Ⅰ期处理后不同组别中正常造血干 /祖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增殖能力。部分标本在Ⅰ期处理时只经MIP 1α和 /或IL 8处理 ,不经Ara C处理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0ng/ml浓度下MIP 1α与IL 8联合组中 ,无论是Ⅱ期液体培养细胞生长情况、集落生长情况 ,还是CD3 4+ 细胞计数 ,均高于其它组 ;而周期分析结果则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1Α IL-8 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免疫芯片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及其检测TSH和T_4的效果
16
作者 杨帆 黄辉 蒲晓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 在已制备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上建立基于顺磁微球的免疫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方法 采用数字激光刻蚀技术制备微流控芯片,以luminol-H2O2为发光体系,用双抗夹心法测定TSH,用免疫竞争... 目的 在已制备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上建立基于顺磁微球的免疫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方法 采用数字激光刻蚀技术制备微流控芯片,以luminol-H2O2为发光体系,用双抗夹心法测定TSH,用免疫竞争法测定T4。结果 该检测系统可以在25min内完成检测,所需的标本和抗体试剂量为10山,TSH检测范围为0~50μIU/ml,批内CV平均为4.9%,批间CV平均为4.9%,平均回收率为93.74%;T4检测范围为9.375~300ng/ml,批内CV平均为4.9%,批间CV平均为4.7%,平均回收率为91.27%。结论 本方法检测TSH和T4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时间、节省试剂、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免疫顺磁微球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