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4个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廖亚玲 邹全明 +2 位作者 张卫军 刘晓菲 钟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了解国内4个不同地区(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收集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株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来源。方法从胃肠疾病患者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鉴定阳性的菌... 目的了解国内4个不同地区(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收集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株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来源。方法从胃肠疾病患者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应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鉴定阳性的菌株进行ST分型比较,并且以PCR方法测定vacA基因型。结果30株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菌株,vacAs1a阳性25株(83.3%),vacA s1b阳性5株(16.7%),vacA m2阳性为30株(100%),未发现s2型菌株,其中标准株NCTC11637为vacAs1a/m1型。共确定了28种ST型。结论MLST作为幽门螺杆菌分型方法,分辨率高,结果准确,易于标准化。通过信息学分析可以将MLST分型、vacA基因型和遗传背景、临床来源结合起来,适于进行分子进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析 VA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文标 邹全明 张卫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 ,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 目的 研究建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LTB)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先通过摇瓶培养初步确定工程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发酵罐中比较、筛选影响菌体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率的各种条件 ,并进一步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优化。结果 经试验确定了rLTB基因工程菌发酵罐培养的各项条件的最佳组合 ,优化后工程菌菌体产量平均可达 40 5g/L ,目的蛋白的表达率平均为 3 0 6%。结论 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工程菌发酵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素性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
3
作者 田文标 陈丽芬 邹全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IL-24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采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 目的构建含有人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观察其感染能力,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IL-24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采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以包装并扩增病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定;最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对IL-24在A549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酶切和PCR结果证实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1.2×1010pfu/ml,能够成功转染A549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人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L-24基因 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田文标 陈丽芬 邹全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213-2215,共3页
目的构建含有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鉴定。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p16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然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并在其中包... 目的构建含有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鉴定。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p16基因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利用PAdEasy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然后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T细胞,并在其中包装扩增病毒。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所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检测。结果酶切鉴定及PCR结果证明p16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滴度达6.1×1010pfu/m l,对人成纤维细胞有较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含人p16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P16基因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