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鼠长期摄入贫铀后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观察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艾国平
李蓉
肖桃元
冷言冰
徐辉
粟永萍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军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6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390680)
全军"十一五"科研基金专项项目(06Z031)
-
文摘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食入不同剂量的贫铀后,亲代(F0)和子代(F1)大鼠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改变。方法给F0和F1 Wistar大鼠共64只喂食贫铀饲料,分为F0代低、中、高剂量组和F1代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大鼠做对照。给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喂食的贫铀含量分别为0.4mg/(kg·d)、4mg/(kg·d)和40mg/(kg·d)。F0代大鼠分别于7、14和20个月后处死,F1代大鼠分别于5、10和15个月后处死,分别取睾丸(卵巢)、脾脏、肾脏、肝脏、骨髓等脏器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F0代的中、高剂量组大鼠摄入贫铀14个月后可见雄性的精曲小管萎缩,管壁增厚呈空虚网状,生精细胞层次减少,间质细胞增生,但仍见有精子生成;高剂量组可见到精子呈异型性改变,细胞核浓缩深染,且随着摄入时间延长改变愈趋明显;F1代大鼠摄入贫铀5个月后就有上述改变且更为严重。F0代中、高剂量组大鼠摄入贫铀14个月后肾小球轻度萎缩,间质增生明显,20个月时肾小球萎缩纤维化;F1代大鼠摄入贫铀5个月后就有上述改变。F0代中、高剂量组摄入贫铀7个月时脾脏生发中心和淋巴鞘增生,淋巴母细胞增生活跃,20个月时脾小体减少,生发中心稀疏;F1代大鼠摄入贫铀早期和晚期有类似改变。F0和F1代高剂量组摄入贫铀早期肝脏有炎症细胞浸润,晚期骨髓有核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加。其余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长期摄入贫铀对大鼠组织脏器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损伤集中在雄性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而对其他组织的损伤不明显。
-
关键词
铀
辐射损伤
实验性
病理学
-
Keywords
uranium
radiation injuries, experimental
pathology
-
分类号
R81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