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交感神经阻滞调节放烧复合伤小鼠巨噬细胞GR的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陆建华 粟永萍 +1 位作者 陶军 叶建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a block,SB)在放烧复合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方法TBSA15%Ⅲ度烧伤合并5Gy放射损伤小鼠分为单纯放烧复...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a block,SB)在放烧复合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方法TBSA15%Ⅲ度烧伤合并5Gy放射损伤小鼠分为单纯放烧复合伤组、放烧复合伤后单侧颈部SB治疗组、放烧复合伤后双侧颈部SB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比较各组巨噬细胞GR水平及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差异。结果单侧及双侧SB组腹腔巨噬细胞GR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放烧复合伤组(P<0.01),单侧及双侧SB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的作用均显著低于放烧复合伤组(P<0.05)。放烧复合伤后颈部单侧SB组与双侧SB组间巨噬细胞GR蛋白水平及TNF-α、IL-1β、IL-6的表达释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颈部SB均可改善放烧复合伤巨噬细胞GR功能,抑制其过度分泌炎性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节 阻滞 放烧复合伤 巨噬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斑蝥素类似物LB1协同阿霉素杀伤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得春 谭旭 +2 位作者 张二龙 王曙光 史春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通过水溶性化学小分子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LB1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应用,研究其在肝癌化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活性分析检测不同剂量LB1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与阿霉素(DOX)的协同杀伤效应;通过裸鼠体内荷瘤... 目的通过水溶性化学小分子蛋白磷酸酶2A抑制剂LB1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应用,研究其在肝癌化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细胞活性分析检测不同剂量LB1对HepG2细胞活性影响及其与阿霉素(DOX)的协同杀伤效应;通过裸鼠体内荷瘤模型以及组织化学分析,进一步观察LB1对肿瘤生长影响以及在体与阿霉素的协同化疗作用。结果 LB1对HepG2细胞生长与作用剂量相关,低剂量时可促进其生长,高剂量时则促进其凋亡,而且在联合阿霉素后,可显著提高对HepG2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体内实验也发现,单纯给予阿霉素抑瘤率为57%,而LB1联合应用后,抑瘤率可达77%,显著提高了阿霉素对肿瘤的杀伤作用(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LB1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阿霉素(DOX)对肝癌细胞的化学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蛰素衍生物 PP2A抑制剂 LB1 阿霉素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动员循环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对小鼠颅脑损伤修复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均 艾国平 +7 位作者 周桃莉 王军平 徐辉 邹仲敏 董世武 郝磊 冉新泽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循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 alstem cells,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G-CSF动员的修复效应。方法以G-CSF作为动员剂,培养骨髓和外周... 目的建立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循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 alstem cells,MSCs)的可行性,并观察G-CSF动员的修复效应。方法以G-CSF作为动员剂,培养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MSCs,计数动员前后的CFU-F。制作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致伤后采用G-CSF对MSCs进行动员,在2、24、48、96、120、144、192、264、336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并观察小鼠死亡率和病理组织切片。结果从小鼠外周血培养出MSCs,G-CSF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MSCs的CFU-F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致伤后小鼠神经行为学和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治疗组在144~192h期间评分显著高于创伤组(P<0·05)。致伤后小鼠死亡率增高,病理切片可见创伤处有出血和空泡。结论成功培养及用G-CSF动员了外周血MSCs,在成功建立小鼠严重颅脑创伤模型的基础上,显示G-CSF动员可以降低严重颅脑创伤小鼠死亡,参与了创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创伤 动员 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接触贫铀对大鼠遗传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冷言冰 李蓉 +4 位作者 艾国平 徐辉 粟永萍 程天民 冉新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研究贫铀植入/摄入3个月后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观察大鼠精子畸形率,骨髓微核率的改变,睾丸的超微结构和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采用显性致死突变试验观察贫铀对大鼠的生殖毒性。结果植入/摄入贫铀后大鼠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均有增加,... 目的研究贫铀植入/摄入3个月后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观察大鼠精子畸形率,骨髓微核率的改变,睾丸的超微结构和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采用显性致死突变试验观察贫铀对大鼠的生殖毒性。结果植入/摄入贫铀后大鼠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均有增加,睾丸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病理形态学观察则未见显著影响。植入组大鼠受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贫铀长时间暴露可对大鼠产生生殖毒性损害以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精子 微核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诚 常青 +2 位作者 梁志清 艾国平 张丽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高效的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简化Ryan等的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取材,分离和培养条件,分离出高纯度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进行体...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高效的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纯化与鉴定方法,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简化Ryan等的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取材,分离和培养条件,分离出高纯度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结果培养成功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均可稳定传代,体外生长10~50d,纯度均达90%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可建立稳定的人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 原代培养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烧伤早期小鼠肝脏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晓姝 方海立 +1 位作者 李军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在小鼠各器官组织的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肝脏IFI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129小鼠50只,分为对照...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在小鼠各器官组织的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肝脏IFI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129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和SB治疗组,TBSA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分别于烧伤前、烧伤后1、6、12h和24h取肝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IFIT1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提取正常小鼠心、肝、脾、肺、肾、小肠、淋巴细胞和骨骼肌组织RNA,以RT-PCR检测IFIT1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IFIT1在正常小鼠各组织均有表达,但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对照组烧伤后肝组织IFIT1表达显著增高(P<0.01),烧伤后SB治疗组IFIT1表达量较对照组相应时相点降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IFIT1在小鼠体内广泛表达。SB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内IFIT1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1 颈交感神经阻滞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损伤对巨核细胞造血调控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京 冉新泽 +2 位作者 粟永萍 李启明 郑怀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对巨核细胞调控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辐射后Dam i细胞IL-6、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辐射损伤3、5、10 Gy后,IL-6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辐射损伤对巨核细胞调控因子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辐射后Dam i细胞IL-6、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辐射损伤3、5、10 Gy后,IL-6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趋势是随照射剂量增加而表达逐渐降低。TNF-α在mRNA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蛋白水平表达则显示,3个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剂量增加表达逐渐升高。结论不同剂量放射损伤所致造血功能障碍与巨核细胞调控因子IL-6和TNF-α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巨核细胞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连友 徐辉 +6 位作者 董世武 粟永萍 庞学利 刘登群 王军平 冉新泽 王锋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全身一次性接受1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接受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体内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全身一次性接受1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立即接受同品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周、1、3个月取骨髓嵌合小鼠肝脏,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免疫组化,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阳性细胞在肝内分布。石蜡切片行GFP抗体和白蛋白(albumin,Alb)抗体以及GFP抗体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抗体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以此检测GFP阳性细胞在受体小鼠肝内的分化情况。结果移植后1周、1、3个月骨髓嵌合小鼠肝内皆可见GFP阳性细胞,且有随时间减少的趋势,并都可见GFP和Alb双阳性细胞。结论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骨髓嵌合小鼠体内分化为表达Alb和CK18的肝细胞,为肝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嵌合 转分化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小鼠烧伤早期肝组织核因子-κB及其辅活化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军 粟永萍 +2 位作者 王军平 艾国平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sympathetic block,SB)对烧伤小鼠早期炎症介质核因子-κB(NF-κB)及其辅活化子的影响,初步探讨SB在严重创伤中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LSB组(烧伤后使用利...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sympathetic block,SB)对烧伤小鼠早期炎症介质核因子-κB(NF-κB)及其辅活化子的影响,初步探讨SB在严重创伤中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LSB组(烧伤后使用利多卡冈进行SB治疗)、RSB组(烧伤后使用罗哌卡因进行SB治疗),每组5只。烧伤为TBSA15%~20%m度。烧伤后6h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肝组织NF-κBP65、类同醇受体辅活化子-3(SRC-3)的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结果烧伤对照组肝组织NF-κBP65、SRC-3蛋白表达水平及核转位显著增加;与烧伤对照组相比,LSB组NF-κBP65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SRC-3蛋白表达及NF-κBP65、SRC-3核转位显著下调;RSB组NF-κBP65、SRC-3蛋白表达及核转位均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且比LSB组下调更明显。结论烧伤早期(6h)NF-κB及其辅活化子SRC-3蛋白表达水平及核转位显著上调,SB在严重创伤中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功能活性,降低炎症反应程度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阻滞 烧伤 核因子-ΚB 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体外感染模型的建立及人α防御素5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放 王艾平 +5 位作者 陈芳 申明强 陈默 粟永萍 程天民 王军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假病毒(HPV-16 Psv)感染宫颈癌细胞模型,并研究3种不同构型人α防御素5(HD-5)抗HPV的作用。方法将表达HPV-16假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质粒P16L1L2和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fwb共转染293FT细胞,分... 目的建立用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假病毒(HPV-16 Psv)感染宫颈癌细胞模型,并研究3种不同构型人α防御素5(HD-5)抗HPV的作用。方法将表达HPV-16假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质粒P16L1L2和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fwb共转染293FT细胞,分离、纯化病毒颗粒后感染宫颈癌细胞株C-33a,同时分别给予20μg/ml的HD-5/N(天然构型)、HD-5/Acm(半胱氨酸被Acm修饰)或HD-5/Abu(半胱氨酸被Abu替换)处理,培养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分析病毒感染率。结果 Pfwb与P16L1L2成功转染293FT细胞并获得滴度达2.5×108TU/ml的HPV-16假病毒液,镜检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宫颈癌细胞C-33a能够被假病毒感染并表达GFP。HD-5/N、HD-5/Acm和HD-5/Abu对HPV-16感染C-33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48±5.67)%、(69.02±7.88)%和(2.71±1.53)%。与HD-5/N相比,HD-5/Acm和HD-5/Abu的抗病毒作用显著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分析的HPV-16假病毒感染模型并将其用于抗病毒药物活性检测。发现HD-5的空间结构和分子中半胱氨酸对其抗HPV感染的活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假病毒 防御素 绿色荧光蛋白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烧伤早期小鼠肝应激相关蛋白IFIT1和JA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巩继平 陈玉培 +1 位作者 郭晓姝 粟永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应激相关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和JAB1(c-Jun平activation共处五项原则domain-binding protein 1)在肝脏的表达的细胞定位及氯胺酮对烧伤后早期肝脏IFIT1和JAB1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应激相关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和JAB1(c-Jun平activation共处五项原则domain-binding protein 1)在肝脏的表达的细胞定位及氯胺酮对烧伤后早期肝脏IFIT1和JAB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氯胺酮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5只健康C57/129小鼠随机分为3组(n=5),正常对照组、烧伤组、烧伤+氯胺酮组。采用TBSA 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氯胺酮10mg/kg,肌肉注射,烧伤15min给予。分别于烧伤后4h脱臼处死,取肝。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察各组肝IFIT1和JAB1的表达情况。取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作病理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IFIT1和JAB1的表达做细胞定位。结果:烧伤组IFIT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烧伤组JAB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氯胺酮治疗组IFIT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氯胺酮治疗组JAB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较烧伤组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FIT1在肝细胞胞浆表达为阳性.JAB1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表达为阳性。结论:烧伤早期小鼠肝组织IFIT1表达增高而JJAB1表达降低,氯胺酮可降低烧伤早期小鼠肝组织IFIT1的高表达,增高JAB1表达;氯胺酮可通过调控严重烧伤应激中IFIT1和JAB1的表达而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相关蛋IFIT1 应激相关蛋白JAB1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微小RNA miR-2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初步研究
12
作者 张炜炜 王涛 +5 位作者 艾国平 粟永萍 王军平 邹仲敏 邓均 董世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从基因组DNA扩增miR-22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并克隆到pIRES2-EGFP,构建miR-22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基因组DNA扩增miR-22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克隆到质粒pUCm-T,测序正确后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经BamHⅠ和... 目的从基因组DNA扩增miR-22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并克隆到pIRES2-EGFP,构建miR-22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基因组DNA扩增miR-22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克隆到质粒pUCm-T,测序正确后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进行序列测定。脂质体Li-pofectamin2000法转染Hela细胞后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克隆,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对neo片段进行鉴定,采用Northern blot技术检测miR-22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的334bp片段与预期的miR-22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iR-22,测序结果正确。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经G418筛选成功获得阳性克隆。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miR-22在Hela细胞内高效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miR-22的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内获得高表达,为深入研究微小RNA miR-2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真核表达载体 miR-22 基因组片段 HELA NORTH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对大鼠血象与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蓉 冷言冰 +3 位作者 艾国平 徐辉 粟永萍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对大鼠的血象、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初断乳大鼠含贫铀饲料,摄入贫铀的剂量分别为0、0.4、4、40mg·kg-1·d-1,随后的14个月内,临床生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外周血、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F0代:小剂量... 目的研究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对大鼠的血象、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初断乳大鼠含贫铀饲料,摄入贫铀的剂量分别为0、0.4、4、40mg·kg-1·d-1,随后的14个月内,临床生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外周血、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F0代:小剂量组在14个月、中剂量组在10个月、高剂量组在7个月;F1代:中、高剂量组在10个月时出现白细胞显著降低,并由这些时相点开始出现各项血液学指标持续下降。随摄入贫铀剂量的增加,摄入时间的延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出现下降的时间越早,降幅越大;同一剂量组同一时相点,F1代比F0代降得更低。实验组肝功能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肾功能指标仅有某个时相点血清肌酐上升,其余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长期摄入低剂量贫铀,只有在较长期或剂量较大时,可使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继而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肾功能影响轻微,肝功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铀 血常规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诱导小鼠小肠隐窝和绒毛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晋 王锋超 +4 位作者 孙慧勤 赵吉清 粟永萍 陈俊杰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18-1322,共5页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方法,观察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小肠上皮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隐窝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的特点。方法 20只5周龄C57/BL6小鼠雄性20~22 g,随机分组,对照组不经电离辐照,处理组经12 Gy电... 目的通过基因表达的芯片分析方法,观察电离辐射引起的小鼠小肠上皮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隐窝细胞的DNA损伤和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的特点。方法 20只5周龄C57/BL6小鼠雄性20~22 g,随机分组,对照组不经电离辐照,处理组经12 Gy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后,于4、8、24 h分离小肠隐窝和绒毛上皮细胞,用cDNA表达谱芯片分别检测隐窝和绒毛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对上调或下调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并重点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P<0.01)经聚类分析被归属为各细胞信号通路,其中主要涉及p53通路、MAPK通路、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免疫反应(P<0.05),将P值排序发现p53通路、MAPK通路对隐窝的调控更为明显。各DNA修复途径代表基因在隐窝和绒毛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且与细胞周期的变化相一致。基因表达特点提示隐窝细胞以准确性高的方式(核苷酸外切修复、同源重组)进行DNA损伤修复,而绒毛细胞则以快速但易发生错误修复的方式(错配修复)恢复基因的完整性。结论 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反应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隐窝细胞对损伤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小肠上皮 DNA损伤 细胞周期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B1表达下调对LPS诱导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泂 粟永萍 +3 位作者 李洪涛 李军 王军平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JAB1基因表达下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针对小鼠JAB1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RAW264.7细胞中降低其JAB1基因的表达,观察LPS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浓度变化。结果成功得到小鼠JAB1基... 目的初步探讨JAB1基因表达下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针对小鼠JAB1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RAW264.7细胞中降低其JAB1基因的表达,观察LPS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浓度变化。结果成功得到小鼠JAB1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PUR/U6-siJAB1),将其转染RAW264.7细胞后使JA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经LPS刺激后培养上清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浓度较正常细胞明显降低。结论小鼠JAB1基因的低表达使RAW264.7细胞在经LPS诱导后的炎性因子产生降低,推测其在炎症反应中对致炎因素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B1 RNA干扰 巨噬细胞 炎性因子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ALL-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蒙 杨媛 +4 位作者 杨峥嵘 李广阔 刘晓红 粟永萍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研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系统中人TALL-1基因的分泌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TALL-1。方法将人TALL-1基因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用SacⅠ将重组质粒线性化,电转化Pichia Pastoris GS... 目的研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系统中人TALL-1基因的分泌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TALL-1。方法将人TALL-1基因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用SacⅠ将重组质粒线性化,电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整合子并进行甲醇诱导表达,采用MT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经过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人TALL-1在酵母培养基BMMY中实现了分泌表达;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检测结果显示,重组产物可以结合其特异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结论在毕赤酵母系统中实现了人TALL-1的分泌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TALL-1分子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L-1 分泌表达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29基因的克隆及其在IEC-6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波 粟永萍 艾国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克隆小鼠ERp29基因并在IEC-6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肠上皮细胞克隆该基因的编码区,经T-载体克隆并测序证实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IEC-6细胞,RT-PCR分析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从小肠上皮细胞总RNA中成功地克隆了ERp2... 目的克隆小鼠ERp29基因并在IEC-6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肠上皮细胞克隆该基因的编码区,经T-载体克隆并测序证实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IEC-6细胞,RT-PCR分析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从小肠上皮细胞总RNA中成功地克隆了ERp29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与预期一致,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的RT-PCR分析结果表明:外源的质粒得到了有效的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ERp29基因,并获得真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29 真核表达载体 IEC-6细胞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抑制IEC-6细胞中ERp29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媛 章波 +2 位作者 王蒙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构建抑制大鼠ERp29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并在IEC-6细胞中发挥作用。方法根据大鼠ERp29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含有发夹结构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至pAVU6+27载体质粒中,对阳性重组子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正常IEC-6细... 目的构建抑制大鼠ERp29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并在IEC-6细胞中发挥作用。方法根据大鼠ERp29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含有发夹结构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至pAVU6+27载体质粒中,对阳性重组子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正常IEC-6细胞,通过PCR方法对siERp29干扰片段进行鉴定,并采用W estern b lot检测ERp29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后,有目的条带出现,提示ERp29干扰片段已克隆至pAVU6+27载体质粒中,DNA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序列与预先设计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IEC-6细胞后经G418筛选,成功获得阳性克隆,W estern b lot结果显示ERp29的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成功构建ERp29基因RNA干扰表达质粒,并在IEC-6细胞中发挥抑制作用,这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电离辐射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29 RNAI IEC-6 转染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pRARE4-IFNα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19
作者 张乾勇 糜漫天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α-干扰素(IFNα)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含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的IFNα表达载体(pRARE4-IFNα),转染肿瘤细胞并证实外源性IFNα基因的表达受RA的诱导后,对细胞进行RA和辐射...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α-干扰素(IFNα)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含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的IFNα表达载体(pRARE4-IFNα),转染肿瘤细胞并证实外源性IFNα基因的表达受RA的诱导后,对细胞进行RA和辐射联合处理,分析细胞增殖功能、细胞DNA片段化百分率,caspase-3蛋白表达与活性,以及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CHO)对RA和/或辐射的效应的拮抗作用。结果HL-60和HL-60IFNα细胞经2×10-7mol/L RA和/或4 Gy60Coγ射线电离辐射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DNA片段化百分率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活性升高,RA和辐射联合处理作用更明显,DEVD-CHO可拮抗RA引起的caspase-3活性升高,并部分削弱RA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结论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IFNα可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升高在RA和辐射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干扰素 辐射敏感性 半胱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去势大鼠血脂胆固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秀明 艾国平 +2 位作者 粟永萍 张丽龙 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去势后大鼠的血脂和胆固醇及子宫质量/体质量值的改变,探讨腹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改构异黄酮类化合物(F11)对大鼠的影响。方法3月龄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阴性造模组(造模组)、雌二醇组(E2组)、不同浓度的F11组(低、中、高剂... 目的通过观察去势后大鼠的血脂和胆固醇及子宫质量/体质量值的改变,探讨腹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改构异黄酮类化合物(F11)对大鼠的影响。方法3月龄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阴性造模组(造模组)、雌二醇组(E2组)、不同浓度的F11组(低、中、高剂量F11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各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1次,连续用药10周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取血清测定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称体质量及子宫质量,计算其比值。结果F11各处理组与造模组比较,大鼠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0.05),而体质量较造模组大鼠下降,子宫质量增加。结论改构后的异黄酮类化合物(F11)具有雌激素活性,可以影响血脂及胆固醇,控制体质量,轻微改善阴道及子宫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法 动物模型 血脂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