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营养干预下缺氧大鼠视网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芳 糜漫天 +2 位作者 白雪 许红霞 陈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变化,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牛磺酸组(T)、4500m缺氧组(45H)、4500m缺氧+牛磺酸组(45HT)、5500m缺氧组(55H)和5500m缺... 目的观察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变化,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牛磺酸组(T)、4500m缺氧组(45H)、4500m缺氧+牛磺酸组(45HT)、5500m缺氧组(55H)和5500m缺氧+牛磺酸组(55HT),分别以基础饲料和添加了2.4%牛磺酸的饲料喂养1周,营养干预后C组、T组继续在平原饲养,45H组、45HT组和55H组、55HT组放入低压氧舱分别模拟4500m和5500m高度的高原缺氧条件。在处理0、1、2、3d后取视网膜,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GLUT-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缺氧第1天视网膜中GLUT-1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缺氧第2天mRNA与蛋白的表达开始回升,第3天mRNA的表达恢复正常水平,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牛磺酸处理后表达量均比对应的缺氧组高。结论高原缺氧条件下,牛磺酸能通过上调GLUT-1的表达促进视网膜缺氧适应性调节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 牛磺酸 葡萄糖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高原缺氧大鼠视网膜形态结构及SDH、LDH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芳 糜漫天 白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持续性高原缺氧条件下视网膜结构、功能变化,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低压舱模拟4 500 m和5 500 m高原条件,SD大鼠经2.4%牛磺酸干预后入舱缺氧。光镜观察视网膜层状结构,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 目的观察急性持续性高原缺氧条件下视网膜结构、功能变化,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低压舱模拟4 500 m和5 500 m高原条件,SD大鼠经2.4%牛磺酸干预后入舱缺氧。光镜观察视网膜层状结构,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电镜技术观察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缺氧使内核层、内网状层和节细胞层受损。缺氧早期内网状层细胞移行高于对照组(P<0.05),4 500 m时牛磺酸促进细胞的移行,5 500 m早期抑制细胞移行。缺氧后Müller细胞肿胀,核崩解,细胞器变形,添加牛磺酸损伤减轻。缺氧导致SDH与LDH活性显著下降(P<0.05),牛磺酸能上调其活性(P<0.05)。结论缺氧引起视网膜内层细胞出现损伤,牛磺酸能显著提高SDH、LDH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的缺氧损伤,其保护作用与Müller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维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 牛磺酸 MULLER细胞 高原地区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韦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缝隙连接蛋白Cx26、Cx43表达,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分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n-6和10:1n-6/n-3 PUFA增强两种乳腺癌细胞Ki-67表达(P〈0.05),5:1 n-6/n-3 PUFA虽无明显变化,但单纯n-3和1:1n-6/n-3 PUFA抑制细胞Ki-67表达(P〈0.01)。免疫印迹发现,单纯n-3和1:1n-6/n-3 PUFA能明显上调MCF-7细胞膜和细胞质的Cx26、Cx43蛋白表达,单纯n-6 PUFA却下调两种蛋白表达;在MDA-MB-231细胞,n-6/n-3 PUFA不同比例对膜和细胞质的Cx43蛋白表达与MCF-7细胞具有相同趋势,但对Cx26蛋白则无明显作用。用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却发现,n-6/n-3 PUFA不同比例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n-3和1:1n-6/n-3PUFA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Cx26和Cx43蛋白通过独立于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的调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PUFA 乳腺癌细胞 增殖活性 缝隙连接细胞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CDK4在洛伐他汀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远琼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以裸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洛伐他订(LOV)对高表达BRCA1基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生长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NA3-BETA-HA-HSBRCA1质粒进行扩增、鉴定后,运用脂质体转染MCF-7乳腺癌... 目的以裸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洛伐他订(LOV)对高表达BRCA1基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生长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NA3-BETA-HA-HSBRCA1质粒进行扩增、鉴定后,运用脂质体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经RT-PCR、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后BRCA1的表达,以2×106个MCF-7、MCF-7BRCA1细胞接种BALB/C裸鼠,建立乳腺癌细胞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4周后,皮下注射LOV[50MG/(KG.D)]10D,检测肿瘤的增殖能力和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D1、CDK4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裸鼠分别接种MCF-7、MCF-7BRCA1细胞后均能长出肿瘤,成瘤率为100%,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没有发生改变;经LOV干预10D后,MCF-7细胞和MCF-7BRCA1细胞移植瘤体积均缩小,移植瘤内CYCLIND1、CDK4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癌细胞数减少,坏死灶增多,且MCF-7BRCA1细胞移植瘤组变化更明显。结论洛伐他汀明显阻滞高表达BRCA1基因乳腺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增殖,这可能与移植瘤组织内CYCLIND1、CDK4表达的降低有关,该效应提高了乳腺癌异种移植瘤对洛伐他汀的敏感性,增强了洛伐他汀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乳腺癌 异种移植瘤 增殖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芳 糜漫天 +1 位作者 陈卡 许红霞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低氧培养的视网膜Mller细胞特征性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低氧培养时牛磺酸干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低氧培养的视网膜Mller细胞特征性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低氧培养时牛磺酸干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和S-100的变化。结果低氧降低Mller细胞24h活性,牛磺酸促进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低氧引起Mller细胞GFAP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强,S-100表达核质比降低。0.1、1、10mmol/L的牛磺酸预处理减弱低氧引起的GFAP和波形蛋白的过表达。S-100表达核质比在牛磺酸处理后趋于正常。结论低氧导致的Mller细胞特征性蛋白表达变化可被牛磺酸减轻或阻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视网膜 牛磺酸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pRARE4-IFNα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乾勇 糜漫天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α-干扰素(IFNα)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含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的IFNα表达载体(pRARE4-IFNα),转染肿瘤细胞并证实外源性IFNα基因的表达受RA的诱导后,对细胞进行RA和辐射... 目的探讨视黄酸(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α-干扰素(IFNα)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含视黄酸反应元件(RARE)的IFNα表达载体(pRARE4-IFNα),转染肿瘤细胞并证实外源性IFNα基因的表达受RA的诱导后,对细胞进行RA和辐射联合处理,分析细胞增殖功能、细胞DNA片段化百分率,caspase-3蛋白表达与活性,以及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DEVD-CHO)对RA和/或辐射的效应的拮抗作用。结果HL-60和HL-60IFNα细胞经2×10-7mol/L RA和/或4 Gy60Coγ射线电离辐射处理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DNA片段化百分率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活性升高,RA和辐射联合处理作用更明显,DEVD-CHO可拮抗RA引起的caspase-3活性升高,并部分削弱RA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结论RA及其诱导的外源性IFNα可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升高在RA和辐射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干扰素 辐射敏感性 半胱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