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的医学营养治疗方法对妊娠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曾媛 袁丽佳 +4 位作者 王琳 康莉 万婧 孟珊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前后,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名诊断为GDM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次... 目的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前后,通过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G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名诊断为GDM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次宣教组和持续干预组,每组各45名。2组按标准体质量法给予个体化的MNT治疗方案,限制每日能量摄入,调整膳食结构,用食物交换份法安排食谱。一次性宣教组营养治疗的实施方式仅采用1次面对面的营养宣教;持续干预组则进行持续性的治疗,即在干预期内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对营养治疗的监控,包括面对面、电话和定期营养门诊随访教育,并根据孕周、孕期体质量增长以及血糖水平动态调整饮食方案。观察2组1个月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效果。结果持续干预组较一次性宣教组餐后2 h血糖值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持续干预组血糖控制合格率显著高于一次性宣教组(55.6%vs 28.9%,P<0.05)。持续干预组尿酮体阳性率低于一次性宣教组(6.7%vs1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个体化的MNT,采用持续性治疗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营养疗法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中国成年人营养膳食评价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谷华 糜漫天 +4 位作者 赵永光 邢安辉 高宇 庄恒忠 顾春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营养膳食的指标评价体系的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各个指标在体系里面的重要性权重值,利用层次总权重和实际平均摄入食物量的总平均得分值相结合综合评价成年人营养膳食质量的初步探讨。方法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0... 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营养膳食的指标评价体系的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各个指标在体系里面的重要性权重值,利用层次总权重和实际平均摄入食物量的总平均得分值相结合综合评价成年人营养膳食质量的初步探讨。方法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膳食结构进行分类并设计营养膳食调查问卷,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膳食结构重要性进行评价。调查一:以南方某部随机抽取的50名成年人作为营养膳食重要性评价的标准,再另外随机抽取50名成年人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二:以北方某部随机抽取的20名35~45岁男性成年人作为营养膳食重要性评价的标准,再另外随机抽取20名35~45岁男性成年人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营养膳食情况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结果两组调查人群膳食质量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这两组人群的膳食情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建议对其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结论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人群的膳食质量,能够很好地描述人群膳食质量的总体情况,量化膳食中问题的程度,利于人群间的比较,本预研究也适用于个体的营养膳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膳食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初步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后理县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及经验
3
作者 王斌 糜漫天 +12 位作者 朱俊东 张乾勇 韦娜 周永 唐勇 张坚 郎海滨 易龙 张婷 李明 董兆君 刘勇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确保理县居民和救灾人员地震灾害后的食品卫生安全。方法调查、评估理县灾后的食品卫生状况,全面开展卫生监督、食品理化、微生物快速检验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并针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加强监管。... 目的确保理县居民和救灾人员地震灾害后的食品卫生安全。方法调查、评估理县灾后的食品卫生状况,全面开展卫生监督、食品理化、微生物快速检验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并针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加强监管。结果理县在地震灾后未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件,当地居民的卫生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结论组织有力、重点突出、多方协作是灾后食品安全防疫工作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食品安全 现场监督 快速检测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几个宏观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邹仲敏 刘勇 +2 位作者 董兆君 糜漫天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地震 卫生防疫 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春烨 张乾勇 +4 位作者 易龙 金鑫 陈卡 吕静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3-667,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bcl-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150、200μg/m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激光...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凋亡的影响,并探讨bcl-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50、100、150、200μg/ml)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oxLDL对bc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表达的影响。结果oxLDL对EA.hy926细胞形态有明显影响,并能明显抑制EA.hy926细胞增殖能力,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00μg/ml;不同浓度的oxLDL处理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增加(P<0.05);oxLDL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内bcl-2 mRNA、蛋白表达及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结论bcl-2基因在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oxLDL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大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时皎皎 糜漫天 +1 位作者 韦娜 王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含15%脂肪(质量分数)的半合成饲料喂养雌性SD大鼠。大鼠48天龄时,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n-6多...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含15%脂肪(质量分数)的半合成饲料喂养雌性SD大鼠。大鼠48天龄时,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3PUFA)、1∶1n-6/n-3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持续喂养18周。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并在实验8周和1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水平。结果除n-3PUFA喂养组大鼠在实验6周后出现体质量增长受阻外,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在实验期内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SFA组大鼠血清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n-3PUFA组、1∶1n-6/n-3组血清TG、TC、LDL-C、TC/HDL-C、LDL-C/HDL-C均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n-6PUFA组血清TG、LDL-C、TC/H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至实验末期,与对照组比较,SFA组大鼠血清TG、TC、LDL-C、TC/HDL-C、LDL-C/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MUFA组、n-6PUFA组、n-3PUFA组血清TG、TC、LDL-C、TC/HDL-C、LDL-C/HDL-C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1∶1n-6/n-3组变化更加显著(P<0.01);同时,1∶1n-6/n-3组大鼠血清的LDL-C/HDL-C值显著低于MUFA组及n-6PUFA组(P<0.05)。结论1∶1n-6/n-3PUFA的脂肪酸摄入比例能最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从而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n-6PUFA n-3PUFA 血脂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建 王斌 +3 位作者 糜漫天 舒芙蓉 冉莉 徐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50-2153,共4页
目的调查影响重庆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地区绝经后妇女开展标准化问卷调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影响重庆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地区绝经后妇女开展标准化问卷调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髋部骨折家族史(OR=8.567,95%CI=3.463~12.620)、低身体质量指数(OR=3.081,95%CI=1.344~5.632)和多产次(OR=2.539,95%CI=1.263~4.175),而常运动(OR=0.276,95%CI=0.152~0.730)、常饮茶(OR=0.354,95%CI=0.209~0.764)和绝经年龄晚(OR=0.621,95%CI=0.327~0.942)与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髋部骨折家族史、低身体质量指数和多产次是影响重庆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经常运动、饮茶以及保持适当的雌激素水平有助于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提取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瑛 吴彬 +4 位作者 万婧 张勇 朱俊东 周永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观察藤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T2DM大鼠系统抽样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IA)... 目的观察藤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T2DM大鼠系统抽样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DIA)、二甲双胍干预组(MET,125 mg/kg)、二氢杨梅素干预组(DHM,100 mg/kg)、藤茶提取物低剂量干预组(R50,50 mg/kg)、中剂量干预组(R100,100 mg/kg)及高剂量干预组(R200,200 mg/kg)6组。每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干预4周后,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胰岛素C肽;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FGF21、p-AMPK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FGF21 mRNA的表达。结果与DIA组相比,二甲双胍、DHM和藤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胰岛素C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脏组织中p-Akt、FGF21、p-AMPK蛋白及FGF21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藤茶提取物可通过上调p-Akt、FGF21、p-AMPK的表达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藤茶 二氢杨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红 朱俊东 +2 位作者 糜漫天 郎海滨 彭俊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0-713,共4页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或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的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 -453增殖的作用,探讨三羟异黄酮和化疗药物的联合抗癌效应.方法 GEN和化疗药物PT...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或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作用对体外培养的HER2/neu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 -453增殖的作用,探讨三羟异黄酮和化疗药物的联合抗癌效应.方法 GEN和化疗药物PTX、DOX单独或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用联合用药公式分析合并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GEN、PTX、DOX单独作用于乳腺癌MDA-MB-453细胞,均可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10、20 μmol/L的GEN与DOX联合作用时,q值在0.85~1.15之间,二者的联合效应为相加效应;40 μmol/L的GEN与DOX联合作用时,q>1.15,二者的联合效应为协同效应;而各剂量的GEN与PTX联合作用时,q<0.85,二者的联合效应为拮抗作用.GEN(40 μmol/L)可增强DOX诱导MDA-MB-453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削弱PTX诱导MDA-MB-453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GEN能增加或协同DOX对MDA-MB-453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而拮抗PTX的抑制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人乳腺癌细胞MDA-MB-453 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常徽 糜漫天 +3 位作者 顾艳艳 袁家林 凌文华 林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 fluoresceinciactate,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以罗丹明-123为反映线粒体...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以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ro fluoresceinciactate,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以罗丹明-123为反映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分析黑米花色苷作用下HL-60细胞及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黑米花色苷处理正常淋巴细胞2、24h其ROS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05);黑米花色苷处理HL-60细胞,ROS水平首先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并在1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黑米花色苷处理正常淋巴细胞24h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变化(P>0.05),处理HL-60细胞24h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米花色苷能够显著影响HL-60细胞活性氧水平,并显著降低HL-6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而对正常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色苷 HL-60细胞 正常淋巴细胞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刚 胡娟 +3 位作者 吴洪斌 明建 糜漫天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可溶性的番茄膳食纤维(TS)、葡萄膳食纤维(GS)和燕麦β-葡聚糖(βG),观察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βG、TS和GS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饲喂高脂饲料,同时灌胃可溶性的番茄膳食纤维(TS)、葡萄膳食纤维(GS)和燕麦β-葡聚糖(βG),观察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βG、TS和GS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上升(P<0.05),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其浓度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30.2%和34.7%;但是3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大鼠的体质量、体脂百分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没有显著影响。TS比βG和GS能更加有效抑制大鼠血清TG浓度升高,βG则比TS和GS能更好地抑制HDL-C浓度降低,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膳食纤维 番埔 葡萄 Β-葡聚糖 大鼠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马酚对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彬 张勇 +5 位作者 陈明亮 吴瑛 倪向敏 周永 王建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雌马酚对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去卵巢以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arietomized,OVX)、OVX+雌马酚高剂量组[equol,Eq,0.5 mg/(kg·d)]、OVX+雌... 目的观察雌马酚对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去卵巢以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arietomized,OVX)、OVX+雌马酚高剂量组[equol,Eq,0.5 mg/(kg·d)]、OVX+雌马酚低剂量组[equol,Eq,0.25 mg/(kg·d)]、OVX+雌二醇阳性对照组(estradiol,E2)。去卵巢8周后,按以上分组继续给药8周后取右侧股骨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眼部取血检测血钙、血磷和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含量;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estrogen,ES)、成骨细胞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水平;qRT-PCR法检测OPG和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OVX组与sham组比较,ES值、BMD和血钙水平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sham组的78.1%、84.4%和83.2%。同时,OVX组大鼠血磷和BGP含量明显升高(P<0.05),表明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成功;OVX组大鼠与sham组比较,OPG蛋白和OPG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RANKL蛋白和RANKL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Eq和E2组处理后能显著增加OPG蛋白和OPG mRNA表达,下调RANKL蛋白和RANKL mRNA表达,同时提高OVX大鼠的BMD和血钙水平,降低血磷和BGP含量(P<0.05)。结论雌马酚能有效改善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症,可能与其能上调OPG而抑制RANKL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症 雌马酚 雌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微孔板定量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勇 赵靖 +3 位作者 徐静 张婷 张彦奇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结合动力学曲线分析评价植物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物对2,2-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反应动力学特点。方法光谱扫描分析DPPH·的吸收特性;采用96微孔板结合酶标仪的微孔板定量法(micro-plate quantification,... 目的结合动力学曲线分析评价植物中常见的天然抗氧化物对2,2-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和反应动力学特点。方法光谱扫描分析DPPH·的吸收特性;采用96微孔板结合酶标仪的微孔板定量法(micro-plate quantification,MQ)分析测定维生素C、绿原酸、药食两用木瓜、橙子、芒果和樱桃对DPPH·的清除能力和动力学曲线,以单位质量(g)或体积(ml)的样品清除DPPH·的量(μg)为总抗氧化能力值(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C)表示。结果DPPH·在酶标仪的490nm检定波长上有显著吸收峰;维生素C和绿原酸纯品验证了MQ对复合抗氧化物清除DPPH·效能的加合性;根据各动力学曲线特征确定了不同果汁在清除DPPH·反应达到稳定态时的最大TAC(μgDPPH·/ml):木瓜汁87.23(P<0·05),芒果汁62.556(P<0·05),甜橙汁58.778(P<0·05),樱桃汁49.072(P<0·05)。结论采用MQ测定方法,比传统经典方法试剂耗量小、批次处理量大,以及能同时分析评价多样品之间清除DPPH·的差异特性,为评价比较不同植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提供了更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板定量测定 TAC DPPH· 多酚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素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馨予 张婷 +6 位作者 周永 施琳颖 陈军丽 王丽 康超 朱俊东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33.36 mmol/L)、杨梅素保护组(0.1~10μmo/L杨梅素+33.36 mmol/L葡萄糖),处理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高糖处理HUVECs 48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杨梅素预处理HUVECs后,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凋亡、ROS和MDA含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杨梅素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缺氧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芳 糜漫天 +2 位作者 许红霞 白雪 陈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C)、模拟5500m高度缺氧组(H)与平原牛磺酸组(T)、模拟5500m高度缺氧牛磺酸组(HT),...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高原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牛磺酸对视网膜缺氧适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平原对照组(C)、模拟5500m高度缺氧组(H)与平原牛磺酸组(T)、模拟5500m高度缺氧牛磺酸组(HT),分别以基础饲料和添加了2.4%牛磺酸的饲料喂养1周,营养干预后平原对照组、平原牛磺酸组在平原继续饲养,模拟缺氧组、模拟缺氧+牛磺酸组放入低压舱模拟5500m高原缺氧,分别在处理0、2、6、12、24、48、72h后取视网膜。应用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中HIF-1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缺氧后视网膜中HIF-1α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内层,内核层(INL)中细胞免疫阳性率从缺氧2h开始增加,到72h阳性率下降到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mRNA与蛋白的表达在缺氧早期高于后期。牛磺酸处理后细胞免疫阳性率增加,HIF-1α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强。结论牛磺酸能通过缺氧诱导因子途径促进视网膜缺氧适应性调节,保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视网膜 牛磺酸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小鼠辐射造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永 糜漫天 +2 位作者 杨镇洲 朱俊东 陈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06-2409,共4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6.0Gyγ射线全身照射前24h,GEN以160mg/kg剂量给小鼠灌胃,通过对辐射后小鼠30d存活率、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bonemarrownucleatedcells,BMNCs)计数、内源性脾集落生...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genistein,GEN)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6.0Gyγ射线全身照射前24h,GEN以160mg/kg剂量给小鼠灌胃,通过对辐射后小鼠30d存活率、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bonemarrownucleatedcells,BMNCs)计数、内源性脾集落生成单位(endogenouscolonyformingunitofspleen,endoCFUs)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formingunit,CFU-GM)形成等观察,研究GEN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并与已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的防护作用相比较。结果辐射前给予GEN可显著提高辐射损伤小鼠30d生存率,endoCFUs生成数较辐射对照组提高3.47倍,BMNCs和CFU-GM生成数也明显较对照组增多,并可促进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等恢复,且GEN在提高辐射后小鼠的30d存活率和促进BMNCs、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恢复的作用强于DES。结论GEN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可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骨髓造血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减少射线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提高残留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促进受损造血系统恢复和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辐射防护 骨髓造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苷类植物化学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结构-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易龙 陈春烨 +7 位作者 金鑫 糜漫天 常辉 凌文华 朱俊东 张乾勇 张婷 于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对膳食中常见的21种花色苷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研究,探索与花色苷内皮保护作用密切相关的结构特征,筛选出作用较显著的化合物单体。方法不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100、150、200μg/ml)... 目的对膳食中常见的21种花色苷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研究,探索与花色苷内皮保护作用密切相关的结构特征,筛选出作用较显著的化合物单体。方法不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100、150、200μg/ml)处理内皮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C50;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的花色苷预处理内皮细胞2h后,100μg/ml的ox-LDL继续处理细胞24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100μmol/L花色苷预处理内皮细胞2h后,100μg/mlox-LDL继续处理细胞24h,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MDA和NO水平;根据各组细胞活力、MDA和NO值,结合不同花色苷的结构特征进行结构-效应关系分析。结果ox-LDL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活力,并呈浓度依赖关系,IC50为100μg/ml。不同花色苷对内皮细胞活力、MDA生成和NO释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花色苷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与其总-OH数量及B环-OH数量呈明显正相关;B环3′,4′-邻苯二羟基和C环3-OH能增强花色苷的抑制作用,而甲基化和糖苷化能明显削弱其作用;A环6-OH可能削弱其抑制作用,B环5′和A环5位-OH对其作用无显著影响;葡萄糖取代与半乳糖取代对花色苷抑制作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单糖取代较之双糖取代能明显增强其抑制作用。Delphinidin和Delphinidin-3-glucoside分别是2种作用最显著的花色苷元和花色苷。结论B环3′,4′-邻苯二羟基和C环3-OH是花色苷抑制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重要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及联合化疗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常徽 糜漫天 凌文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及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及白血病HL-60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黑米花色苷及与紫杉醇(paclitaxel,PXT)、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对MCF-7及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黑米花色... 目的观察黑米花色苷及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及白血病HL-60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黑米花色苷及与紫杉醇(paclitaxel,PXT)、阿霉素(doxorubicin,DOX)联合,对MCF-7及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黑米花色苷及与DOX联合,对HL-60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黑米花色苷对MCF-7细胞增殖无显著作用,但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够有效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引起G0/G1期阻滞;同时,黑米花色苷与PXT联合作用MCF-7和HL-60细胞,以及与DOX联合作用MCF-7细胞,均无显著拮抗或协同作用;黑米花色苷与低剂量DOX联合作用HL-60细胞具有显著协同作用,而黑米花色苷与较高剂量DOX联合作用HL-60细胞则具有显著拮抗作用,能够显著抑制DOX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黑米花色苷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与低剂量DOX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与较高剂量DOX联合则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色苷 MCF-7细胞 HL-60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电位及MAPK磷酸化在飞燕草素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鑫 易龙 +1 位作者 陈春烨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观察飞燕草素(Delphinidin-3-glucoside,Dp-3-glc)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 目的观察飞燕草素(Delphinidin-3-glucoside,Dp-3-glc)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膜电位和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的Dp-3-glc预处理内皮细胞2h后,Ox-LDL(100μg/ml)继续处理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LDH、NO、MDA水平及细胞匀浆SOD酶活性采用试剂盒分别检测;荧光探针DCFH-DA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膜电位敏感的阳离子荧光探针DiSC3(5)和阴离子荧光探针DiBAC4(3)分别标记细胞膜电位,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Dp-3-glc能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MDA和LDH生成增加、NO分泌减少及细胞内SOD酶活力降低,并显著减少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实验发现Ox-LDL能明显诱导细胞膜电位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增强膜电位相关的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而Dp-3-glc预处理能明显减弱Ox-LDL诱导的膜电位改变,并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结论Dp-3-glc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及膜电位相关的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削弱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燕草素葡萄糖苷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膜电位 P38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婷 糜漫天 +1 位作者 唐勇 赵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54-1957,共4页
目的评价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方法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系统测定多酚粗提液的EC50和反应动力学效应,采用60Coγ辐照法建立小鼠过氧化损伤模型,以多酚粗提液喂养小鼠,观察体内MDA和SOD水平。结果光皮木瓜多酚粗提... 目的评价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方法采用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系统测定多酚粗提液的EC50和反应动力学效应,采用60Coγ辐照法建立小鼠过氧化损伤模型,以多酚粗提液喂养小鼠,观察体内MDA和SOD水平。结果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DPPH自由基效应,显著降低小鼠体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光皮木瓜多酚粗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多酚 DPPH 抗氧化 MDA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