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现状及个体易感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代波 曾岚 +7 位作者 银涛 严华成 帅丽芳 王瑜彬 叶楠 杨学森 曹佳 刘乐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了解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现状,找出影响中暑的个体易感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热区某特种部队376名战士,通过调查问卷得到人员年龄、军龄、身高、体质量、入伍前每天锻炼时间等基本情况以及中暑情况,将发生过中暑的人员设为中暑组,未发... 目的了解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现状,找出影响中暑的个体易感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热区某特种部队376名战士,通过调查问卷得到人员年龄、军龄、身高、体质量、入伍前每天锻炼时间等基本情况以及中暑情况,将发生过中暑的人员设为中暑组,未发生过中暑人员设为未中暑组,测试2组人员的台阶指数、400 m跑成绩、400 m渡海登岛障碍成绩、5 km越野成绩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体能体质指标,同时测量其5 km越野前后的鼓膜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分析比较2组人员在可能影响中暑的个体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根据中暑诊断标准,调查对象近1年发生过中暑的共79人,中暑发病率为21.01%。中暑组与未中暑组在年龄、军龄、对训练量的接受程度、对于训练是否有压力、睡眠质量、台阶指数、5 km越野成绩、BMI、5 km越野前后的平均皮肤温度和脉压差变化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热区某特种部队中暑发病率较高,年龄和军龄较小、对训练量的接受程度较差、认为训练有压力、睡眠质量较差、台阶指数较小、5 km越野成绩较差和BMI较大的战士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指标可能是部队官兵中暑的个体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特种部队 中暑 现状 易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军用密闭舱室作业环境危害评估与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兴起和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如何提高与保障军人在日益信息化的作战环境、数字化的作战模式、高技术化的武器系统中的军事作业能力,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崭新挑战。军用密闭舱室是未来战争中最主要... 近年来,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兴起和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如何提高与保障军人在日益信息化的作战环境、数字化的作战模式、高技术化的武器系统中的军事作业能力,已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崭新挑战。军用密闭舱室是未来战争中最主要的作业场所和作战环境。军用密闭舱室内往往存在着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污染、这些有害因素的单独或者联合作用,不仅会影响舱室乘员的军事作业能力,长期慢性暴露还有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开展军用密闭舱事作业环境评估及健康效应研究,对维护和提高军事作业能力、保障指战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作业医学 陆军 军用密闭舱室 作业环境 危害评估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四男生色情浏览现状调查及其与抑郁-焦虑-压力相关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莫敏 崔志鸿 +2 位作者 王晓刚 邹鹏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3-1190,共8页
目的对重庆市大四男生色情浏览现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心理负性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参与重庆市男性大学生生殖健康调查队列的男性大学生进行随访。582名大四男生完成了人口基本信息问卷、色情信息浏览问卷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结果... 目的对重庆市大四男生色情浏览现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心理负性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参与重庆市男性大学生生殖健康调查队列的男性大学生进行随访。582名大四男生完成了人口基本信息问卷、色情信息浏览问卷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结果 99.9%大四男生都接触过色情信息;32.2%大四男生已有成瘾倾向。大四男生中负性情绪的分布与色情接触时间,观看频率、时长,浏览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开始接触色情信息者抑郁率分别为11.7%、7.1%、4.9%和5.9%(χ~2=22.343,P<0.01);色情浏览频率<1次/周和≥3次/周的男性大学生抑郁率分别为2.8%和14.6%(χ~2=18.199,P<0.01)。校正体育活动与睡眠质量后,男性大学生色情浏览频率仍与其抑郁-焦虑-压力得分呈正相关。结论重庆市男性大四男生色情信息浏览是一种普遍行为,且观看频率越高,心理负性情绪的比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四男生 色情浏览 负性情绪 抑郁 焦虑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治疗光气中毒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娇艳 赵远鹏 +4 位作者 叶枫 阳慧琼 程晋 但国蓉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580-2586,共7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精氨酸对照组、光气中毒组、L-精氨酸低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中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高剂量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L-精氨酸+地...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L-精氨酸对照组、光气中毒组、L-精氨酸低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中剂量治疗组、L-精氨酸高剂量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L-精氨酸+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和L-精氨酸对照组外,其余组动物暴露于0.45 g固体光气发生舱室内,染毒5 min,于染毒后立即腹腔注射L-精氨酸、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于染毒后2、4、6 h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动物的肺功能指标;染毒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光气中毒组肺功能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升高,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P<0.01)。与光气中毒组比较,L-精氨酸各剂量治疗组对光气中毒大鼠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湿干质量比、血浆MDA含量及iNOS活力显著降低,血浆GSH含量和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但肺湿干质量比、血浆GSH含量及iNOS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L-精氨酸对光气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抑制iN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气 L-精氨酸 肺功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男性精子线粒体DNA拷贝数及完整性与精液参数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建芳 杨桓 +6 位作者 邹鹏 陈卿 张国伟 凌曦 陈宏强 敖琳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精子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及完整性与常规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探讨精子mt DNA相关指标在反映男性生育力中的作用。方法采集161例参加男性生殖健康调查的志愿者的精液样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精子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拷贝数及完整性与常规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探讨精子mt DNA相关指标在反映男性生育力中的作用。方法采集161例参加男性生殖健康调查的志愿者的精液样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进行精液参数分析,Diff-Quick试剂盒染色检测精子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精子mt DNA拷贝数,长链PCR检测mt DNA完整性。结果 mt DNA拷贝数与常规精液参数包括精液体积、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率、精子活率和精子正常形态率均呈负相关(r=-0.168、-0.452、-0.474、-0.189、-0.306、-0.235,P均<0.05)。除精子前向运动率外,mt DNA完整性与其余常规精液参数均呈正相关(r=0.193、0.379、0.480、0.325、0.282,P均<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mt DNA相关指标与精子密度、精子总数、精子活率和正常形态率之间的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 mt DNA拷贝数和mt DNA完整性与常规精液质量参数之间存在关联,mt DNA相关指标可能是反映精子质量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线粒体DNA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二环氧丁烷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建云 王治 +4 位作者 董小梅 刘晋祎 叶冬青 曹佳 敖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1-885,共5页
目的研究1,3-丁二烯的活性中间代谢产物1,2,3,4-二环氧丁烷(1,2,3,4-diepoxybutane,DEB)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PBS)、低剂量(17 mg/kg)DEB染毒组和高剂量(42.5 mg/kg)DEB染毒组。采用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1,3-丁二烯的活性中间代谢产物1,2,3,4-二环氧丁烷(1,2,3,4-diepoxybutane,DEB)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PBS)、低剂量(17 mg/kg)DEB染毒组和高剂量(42.5 mg/kg)DEB染毒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于第1、3、5天间隔注射3 d,初次染毒后的第21天采样。比较睾丸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度以及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睾丸细胞周期及DNA倍型分析。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肝组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变。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小鼠的睾丸系数及精子密度均有下降,且高剂量DEB染毒组明显降低(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DEB染毒小鼠的极慢或不动的精子比例显著升高(P<0.05,P<0.01)。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DEB染毒组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比例降低,而四倍体细胞比例升高,同时G2/M期细胞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剂量增加,睾丸结构受损,肝组织的MDA水平增加,而SOD和GSH-Px水平降低,其中高剂量DEB染毒组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B染毒可以造成小鼠睾丸细胞损伤,干扰生精细胞的周期进程,氧化应激可能是DEB诱导生殖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丁二烯 1 2 3 4-二环氧丁烷 精子损伤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大学生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DNA损伤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太秀 崔志鸿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在校大学生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DNA损伤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6月招募的重庆大学生男性生殖健康调查(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in Chongqing college students,MARHCS)队列639名健康大学生,手淫法采集精液样本,... 目的探讨重庆市在校大学生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DNA损伤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6月招募的重庆大学生男性生殖健康调查(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in Chongqing college students,MARHCS)队列639名健康大学生,手淫法采集精液样本,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进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Diff-Quick试剂盒检测精子形态,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精子DNA损伤,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参数间的关联性。结果大学生人群精液常规各指标(中位数):精液量为3.6 m L,精子密度为52.0×106/m L,精子总活力为89.4%,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57.0%,精子正常形态率为21.3%。精子DNA损伤(彗星实验指标)水平:尾部DNA含量百分比(Tail DNA%)为19.4%,尾长(tail length,TL)为35.7 pixels,彗星长(comet length,CL)为81.6 pixels,尾距(tail moment,TM)为7.6,Olive尾距(olive tail moment,OTM)为6.3。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精子密度与Tail DNA%呈负向关联(P<0.05),精子总活力(%)与Tail DNA%、CL、TM、OTM呈负向关联(P值均<0.0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与精子Tail DNA%、CL、TL、TM、OTM呈负向关联(P值均<0.05)。结论重庆市大学生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与精子DNA损伤呈负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分析 精子DNA损伤 大学生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行驶训练时舱室内主要有害因素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晓龙 李代波 +9 位作者 孙磊 王涛 陶成玉 王洪飞 韩飞 杨桓 刘文斌 崔志鸿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训练时舱室内的主要有害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3辆某型坦克在沙土起伏的路面上以20 km/h的速度行进60 min。实时监测坦克行驶过程中主要气体的浓度,如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训练时舱室内的主要有害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3辆某型坦克在沙土起伏的路面上以20 km/h的速度行进60 min。实时监测坦克行驶过程中主要气体的浓度,如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二氧化氮(NO2)、可燃性气体(以CH4表示)以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采集坦克行驶0、20、40、60 min 4个时间点时舱室内的空气样本,采用GC/MS对空气样本中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时监测坦克内粉尘浓度、噪声强度,检测不同状态下坦克舱室内的电磁辐射强度。结果坦克行驶时舱室内被检出CO2、NH3、NO2和TVOC,且其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P<0.01)。坦克行驶过程中4个时间点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分别有122、122、155、154种,同时检出的气体有66种,主要为烷烃类及苯系物,其中苯系物的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P<0.01)。坦克行驶60 min时的甲苯浓度[(23.6±4.3)μg/m3]显著高于0 min[(11.1±2.0)μg/m3]的甲苯浓度(P<0.01);坦克行驶40[(28.1±14.3)μg/m3]、60 min[(31.7±2.1)μg/m3]时的乙苯浓度显著高0 min[(12.2±0.5)μg/m3]时的乙苯浓度(P<0.05)。粉尘的浓度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高浓度达到194.28 mg/m3;坦克行驶20[(105.4±4.8)dB]、40[(104.9±5.6)dB]、60 min[(105.4±5.2)dB]的等效A声级噪声强度均显著高于原地发动未行驶时[(91.4±7.1)dB]的等效A声级噪声强度(P<0.05)。坦克内部各状态电磁辐射强度均较低,其中当通信设备和发动机全部打开时电磁辐射强度最大。结论我军某型主战坦克在行驶条件下舱室内存在着多种职业有害因素,其中有害气体、噪声及粉尘的污染较为严重,且主要有害气体及总粉尘的浓度随着坦克行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联合作用可能影响坦克乘员的作业效能及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有害气体 粉尘 噪声 电磁辐射 有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射击时舱室内有害气体对乘员生理及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代波 孙磊 +9 位作者 王涛 赵晓龙 陶成玉 王洪飞 韩飞 杨桓 刘文斌 崔志鸿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实弹射击时舱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及对乘员生理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Draeger X-am系列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坦克在匀速行进射击状态时舱室内产生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主要包括:氧气(O2),硫化氢(H2S)... 目的了解我军某型坦克实弹射击时舱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及对乘员生理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Draeger X-am系列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坦克在匀速行进射击状态时舱室内产生气体的种类和浓度,主要包括:氧气(O2),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氯气(Cl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二氧化氮(NO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UMMA罐采集射击不同数量炮弹时舱室内的有机气体,并进行GC/MS定性和定量测试;分别在实弹射击前后测定47名坦克乘员的体温、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握力;并选择其中24名坦克乘员,运用B.NES系统对其在射击前后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实弹射击状态下坦克舱室内检测到6种有害无机气体(CO、CO2、HCN、SO2、NH3、NO2),其中CO最高浓度为(497.50±68.78)cm3/m3,显著高于发射前(P<0.01)。射击过程中共检出挥发性有机气体278种,其中苯系物的污染较严重。与射击前相比,乘员射击后心率显著增加(P<0.01),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握力显著增加(P<0.01)。射击后操作乘员的神经行为能力降低,其中系列加减、记忆扫描、听数字广度、听简单反应时和目标追踪能力指数与射击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我军某新型主战坦克实弹射击时能够产生多种有害气体,部分有害物浓度较高,其联合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坦克乘员的生理和神经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 射击 有害气体 生理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代波 孙磊 +8 位作者 王涛 陶成玉 王洪飞 韩飞 刘文斌 杨桓 崔志鸿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化第3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3)对某坦克部队109名坦克乘员(观察组)及112名该部队不接触坦克作业环境的后勤保障分队战士(对照组)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观... 目的探讨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化第3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3)对某坦克部队109名坦克乘员(观察组)及112名该部队不接触坦克作业环境的后勤保障分队战士(对照组)的神经行为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系列加减能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视简单反应时耗时最小值、听简单反应时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数字筛选正确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曲线吻合外,其他4项能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听简单反应时、目标追踪、数字筛选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坦克舱室有害因素长期暴露影响乘员的神经行为功能,降低坦克乘员的智力、学习与记忆能力、感知、心理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舱室 有害因素 坦克乘员 神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磊 李代波 +9 位作者 王涛 赵晓龙 刘晋祎 韩飞 杨桓 刘文斌 陶成玉 王洪飞 崔志鸿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坦克舱室有害因素长期暴露对乘员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69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为观察组,并以1∶1配对在同一部队选取基本情况相似的169名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健康战士作为对照组。以化学比色法测定2组人员... 目的探讨坦克舱室有害因素长期暴露对乘员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69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为观察组,并以1∶1配对在同一部队选取基本情况相似的169名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健康战士作为对照组。以化学比色法测定2组人员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观察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M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同年龄段的对照组相比,>20~25岁年龄段组MDA含量及MPO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同军龄段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年军龄段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2~5年军龄段组MDA含量和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同坦克作业岗位中炮长血清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驾驶员血清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MPO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暴露于舱室有害因素的坦克乘员受到的氧化损伤加重,同时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不同年龄段、军龄段及作业岗位的坦克乘员中,分别以>20~25岁、>2~5年军龄段及坦克驾驶员受到的氧化损伤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舱室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髓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磊 李代波 +9 位作者 陶成玉 王洪飞 王涛 赵晓龙 韩飞 崔志鸿 杨桓 刘文斌 曹佳 刘晋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暴露于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某坦克部队选取196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作为坦克乘员组,并在同一部队选取基本情况相似的156名非坦克作业战士作为非坦克乘员组,采用CHEST-GRAPH HI-101型肺功能仪对2组人员... 目的探讨长期暴露于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某坦克部队选取196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作为坦克乘员组,并在同一部队选取基本情况相似的156名非坦克作业战士作为非坦克乘员组,采用CHEST-GRAPH HI-101型肺功能仪对2组人员进行肺功能检查,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结果与非坦克乘员组比较,坦克乘员组肺功能指标FEV1、MMF、FEF50显著降低(P<0.05,P<0.01);坦克乘员组FVC、FEV1和FEF25异常率及肺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与非坦克乘员组比较,不同军龄段坦克乘员中>2~5年组FEV1显著降低(P<0.01);>5~8年组FEV1、MMF、FEF50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坦克作业岗位的乘员中,车长组肺功能指标中的FVC、FEV1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1);炮长组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MMF、FEF75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驾驶员组肺功能指标中FVC、FEV1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结论坦克乘员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5~8年军龄的车长及炮长损伤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舱室 有害因素 肺功能 坦克乘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克乘员噪声接触致听力损伤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磊 李代波 +9 位作者 王涛 赵晓龙 刘晋祎 韩飞 崔志鸿 杨桓 刘文斌 陶成玉 王洪飞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暴露于坦克舱室噪声作业环境对坦克乘员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部队208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部队选取80名不接触坦克噪声环境的健康战士作为对照组。采用TES 1352H型声级计检测工作环境噪声强度,并对2组人... 目的探讨长期暴露于坦克舱室噪声作业环境对坦克乘员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部队208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部队选取80名不接触坦克噪声环境的健康战士作为对照组。采用TES 1352H型声级计检测工作环境噪声强度,并对2组人员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观察组作业环境等效A声级噪声强度为(102.2±0.2)dB,显著高于对照组(57.0±0.1)dB(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中观察对象分别占31.2%和41.3%,听力损伤的发生率很低(低于1%),且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高频段4 kHz及6 kHz听阈位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不同军龄段中,>5~8年军龄乘员在高频段4 kHz及6 kHz听阈位移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同坦克作业岗位中,车长在高频段4 kHz及6 kHz听阈位移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坦克作业乘员听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在高频段4 kHz及6 kHz的听力损伤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舱室 噪声 纯音测听 听力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密闭舱室烟雾吸入致雄性大鼠心、肺、肝、肾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磊 陈晟 +5 位作者 蔡颖 崔志鸿 刘文斌 陶成玉 刘晋祎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军用密闭舱室非金属材料燃烧释放的有毒烟雾对雄性大鼠心、肺、肝、肾损伤的特点。方法建立密闭舱室内动物烟雾吸入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烟雾吸入后1、6、24、72 h和7 d组,对照组动物于染毒箱内自... 目的探讨军用密闭舱室非金属材料燃烧释放的有毒烟雾对雄性大鼠心、肺、肝、肾损伤的特点。方法建立密闭舱室内动物烟雾吸入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烟雾吸入后1、6、24、72 h和7 d组,对照组动物于染毒箱内自由呼吸新鲜空气10 min,染毒组动物于染毒箱内连续吸入烟雾10 min,观察烟雾吸入后动物的中毒症状、血压、心率、血气、血清生化等指标。结果烟雾吸入后,动物立刻出现呼吸节律改变、呼吸困难等CO中毒表现;烟雾吸入后1 h大鼠心率显著下降(P<0.05),p CO2显著升高(P<0.05),p O2显著降低(P<0.05);烟雾吸入后1~72 h组动物谷丙转氨酶(ALT)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6 h时达峰值(P<0.01);烟雾吸入后各组AST、LDH、α-HBDH、CK及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均持续升高,其中1 h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舱室火灾烟雾吸入首先对大鼠的肺脏造成原发性损伤,心、肝、肾产生继发性的功能损害,且上述功能损害主要发生在烟雾吸入后"24 h"窗口期内,其后由于机体代偿可逐渐恢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密闭舱室 烟雾吸入 系统毒性 雄性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动物湿热环境试验箱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远鹏 蔡颖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小型湿热环境动物试验箱。方法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湿热环境试验箱箱体,敷设加温、加湿装置和电子温度调节仪。利用电子温度、湿度计测定试验箱内环境温度变化规律。将SD大鼠12只置于试验箱内,分别测量受试前及受热30、60、90 ... 目的研制一种小型湿热环境动物试验箱。方法采用有机玻璃制作湿热环境试验箱箱体,敷设加温、加湿装置和电子温度调节仪。利用电子温度、湿度计测定试验箱内环境温度变化规律。将SD大鼠12只置于试验箱内,分别测量受试前及受热30、60、90 min和120 min后的体质量及肛温变化,用于检测模拟效果。结果当箱内空气温度为(37.9±0.2)℃、相对湿度为(60.4±0.9)%时,受试动物活动增多,30 min肛温平均升高2.7℃,60 min后体质量减轻3.16%(P<0.01),120 min后体质量减轻5.52%(P<0.01)。结论该试验箱内温、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控,试验结果精确、稳定、可靠,可作为湿热环境相关科学研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模拟 温度 湿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DE诱导GC-1细胞凋亡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帆 张国伟 +1 位作者 敖琳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23-2328,共6页
目的探讨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BPDE)对小鼠精原细胞株GC-1的细胞毒性机制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BPDE处理GC-1细胞,采用Anne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染... 目的探讨7,8-二羟-9,10-环氧苯并[a]芘(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BPDE)对小鼠精原细胞株GC-1的细胞毒性机制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BPDE处理GC-1细胞,采用Annexin V/PI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JC-1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Cyt C及细胞总蛋白中caspase-9/3的活化水平,DCFH-DA探针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褪黑素预处理细胞后再进行BPDE染毒,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褪黑素对BPDE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BPDE可提高GC-1细胞凋亡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同时,BPDE可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线粒体Cyt C的释放,提高细胞中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的活化水平,并诱导细胞中ROS水平升高。褪黑素预处理则可降低BPDE诱导的细胞凋亡,抑制Cyt C的释放及caspase-9/3的活化,并激活Nrf-2/ARE抗氧化通路,降低细胞ROS水平。结论BPDE可诱导小鼠精原细胞GC-1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而褪黑素在这一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二羟-9 10-环氧苯并[a]芘 褪黑素 活性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survivin基因启动子驱动Apoptin表达的重组慢病毒构建及体外抑瘤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枫 钟波 +6 位作者 但国蓉 姜帆 赛燕 赵吉清 孙慧勤 梁后杰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构建3种不同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融合6×his标签Apoptin cDN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经鉴定后行慢病毒包装并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体外实验观察并比较抑瘤效果。方法克隆3种不同长度的人survivin基因启动子(160、270、987... 目的构建3种不同长度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融合6×his标签Apoptin cDN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经鉴定后行慢病毒包装并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体外实验观察并比较抑瘤效果。方法克隆3种不同长度的人survivin基因启动子(160、270、987 bp)和Apoptin-6×his cDNA,将其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并在该载体上完成survivin基因启动子和Apoptin基因组装。将组装好的表达盒构建入polyA改造后的慢病毒载体FG12中,利用三质粒包装系统包装成慢病毒。为观察重组慢病毒的抑瘤效果,以最适MOI值感染SW480肿瘤细胞后第5天及第30天,利用AnnexinV-PE/7-AAD凋亡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poptin-6×his表达。结果成功构建3种重组慢病毒载体,经包装浓缩后获得高滴度病毒,可以有效地感染目的细胞(感染效率大于80%)。体外结果提示病毒感染的SW480可以正确表达Apoptin-6×his蛋白,并能在感染后第30天出现明显的凋亡/坏死。其中,含有270 bp启动子的慢病毒抑瘤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采用270 bp survivin启动子,apoptin基因构建的重组慢病毒在靶细胞中显示出较好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in基因 SURVIVIN启动子 慢病毒 肿瘤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捕获筛选TGF-β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平滑肌分化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明科 姜帆 +4 位作者 孙慧勤 叶枫 程晋 粟永萍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捕获方法,分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5 ng/mL TGF-β1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倒置显微镜下... 目的利用基因捕获方法,分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5 ng/mL TGF-β1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鉴定平滑肌分化相关基因alpha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平滑肌22 alpha(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MHC)和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检测αSMA。TGF-β1诱导建立的10T1/2细胞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分化前后进行LacZ染色。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及电子克隆分离差异表达序列,在GenBank网站nBLA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GenBank网站在线软件BankIt提交GenBank获取ID号,用pI/Mw软件计算蛋白分子量、等电点。Real-time PCR检测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骨骼肌及心肌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实验鉴定TGF-β1成功诱导10T1/2细胞平滑肌分化。LacZ染色筛选获得2个平滑肌分化后差异表达克隆。RACE、电子克隆和nBLAST分析后发现为线粒体核糖体蛋白S6(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 S6,Mrps6)和新基因mgt-16。mgt-16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编码一个93个氨基酸的蛋白(命名为mgt-16),相对分子质量为9 772.02,等电点为6.04,提交后ID号为GU266552。新基因mgt-16在BALB/c小鼠小肠表达较高,而在骨骼肌、心肌表达较低。结论利用基因捕获分离获得了TGF-β1诱导平滑肌分化前后2个差异表达基因:Mrps6和新基因mgt-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捕获 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充质干细胞 平滑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mgt-16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科 孙慧勤 +3 位作者 程晋 姜帆 粟永萍 邹仲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小鼠新基因mgt-16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mgt-16编码序列,T-A克隆后测序获得pMD18T-16质粒,与真核表...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小鼠新基因mgt-16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mgt-16编码序列,T-A克隆后测序获得pMD18T-16质粒,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酶切、连接、转化,通过PCR、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EGFP-N1-16载体。将pEGFP-N1-16载体中含mgt-16的片段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LEGFP-N1-16反转录病毒载体。将pLEGFP-N1-16转染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hoenix,制备携带mgt-16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10T1/2后,400μg/mL 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mgt-16与EGFP融合蛋白的10T1/2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蛋白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300bp的mgt-16条带,T-A克隆后测序显示获得的mgt-16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序列相同。构建的pEGFP-N1-16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16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主要在Phoenix细胞和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质表达,核周表达水平较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mgt-16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t-16 过表达 反转录病毒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X6基因在肺癌中的甲基化及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明谦 李艳 +2 位作者 毕瑜 罗文娟 韩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8-1071,1075,共5页
目的分析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并初步探索LHX6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88例配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癌细胞系中LHX6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 目的分析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并初步探索LHX6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88例配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癌细胞系中LHX6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LHX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LHX6基因过表达处理检测该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探索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与肺癌细胞系中发生明显高甲基化(P<0.01),且该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呈现了表达下降情况(P<0.01)。过表达LHX6基因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结论 LHX6基因在肺癌中是一个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该甲基化程度影响该基因表达,该基因具有抑制肺癌的作用,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HX6基因 甲基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