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照前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增强电离辐射对小鼠血小板生成能力的损伤作用
1
作者 李凤菊 杜长虹 +5 位作者 杨可 雷鑫 汤勇 陈石磊 许杨 王军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未辐射对照组(PBS)、未辐射给药组(NE)、辐射对照组(PBS+IR)和辐射给药组...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损伤小鼠血小板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未辐射对照组(PBS)、未辐射给药组(NE)、辐射对照组(PBS+IR)和辐射给药组(NE+IR),每组20只小鼠。给药组给予腹腔注射NE(1.5 mg/kg),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PBS,处理24 h后辐射组进行全身一次性6 Gyγ射线照射。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血常规,并于辐射后第9天使用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比例变化以及巨核细胞凋亡、周期的变化。结果未辐射时,NE组小鼠给药后3~10 d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PBS组(P<0.05);HSCs占骨髓Lineage细胞的比例:NE组为(1.44±0.08)%,PBS组为(1.05±0.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E也具有促进离体培养小鼠HSCs的增殖,并且在药物浓度100 nmol/m L的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依赖关系;HE染色显示,NE组的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目显著高于PBS组(P<0.05);巨核系祖细胞周期的结果显示,NE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减少约(12.10±3.12)%、S期细胞比例增加约(8.78±1.05)%,与PB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后,NE+IR组小鼠7~25d血小板数量低于PBS+IR组(P<0.05);HSCs占骨髓Lineage细胞的比例:NE+IR组为(0.07±0.01)%,PBS+IR组为(0.27±0.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NE+IR组的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目显著低于PBS+IR组(P<0.05);巨核祖细胞凋亡结果显示,NE+IR组凋亡率为(84.46±5.09)%,明显高于PBS+IR组[(54.18±3.18)%,(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使造血干细胞、巨核祖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增加了小鼠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血小板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和锌对急性贫铀中毒大鼠的解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泂 李蓉 +4 位作者 刘晶 陈世国 邹德兴 郝玉徽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和锌对急性贫铀中毒的解毒效果。方法给予Wistar大鼠贫铀溶液造成急性贫铀中毒的动物模型,利用ZnSO4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解毒。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①正常组(N);②贫铀组(DU);③ZnSO4...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和锌对急性贫铀中毒的解毒效果。方法给予Wistar大鼠贫铀溶液造成急性贫铀中毒的动物模型,利用ZnSO4和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解毒。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①正常组(N);②贫铀组(DU);③ZnSO4预防组(Zn-P);④MT预防组(MT-P);⑤ZnSO4治疗组(Zn-T);⑥MT治疗组(MT-T);⑦ZnSO4预防+MT治疗组(Zn+MT)。测定血、尿和肾脏标本的铀含量。观察内/外源性的MT作用对大鼠急性贫铀中毒的解毒效果,同时观察不同解毒措施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Zn预防组、MT预防组和MT治疗组均有明显的解毒效果[肾脏和尿液中贫铀含量明显增高(P<0.05)],其中又以Zn预防组的解毒效果最好,病理变化较轻。同时发现在使用MT或Zn进行干预的各个干预组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的改变。结论预防性给予ZnSO4诱导产生内源性金属硫蛋白,能更好发挥对贫铀中毒的解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贫铀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基因转染对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宗兆文 程天民 +4 位作者 冉新泽 粟永萍 李楠 董世武 史春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CXCR4基因转染对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 multipotent stem cells,dMSCs)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法、细胞培养分化诱导法和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化学... 目的:观察CXCR4基因转染对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dermal multipotent stem cells,dMSCs)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法、细胞培养分化诱导法和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化学趋化法,观察CXCR4基因转染后,CXCR4阳性细胞数目以及dMSCs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CXCR4基因转染后,CXCR4阳性dMSCs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MSCs增殖能力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ranswell小室上层迁移到下层的dMS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转染CXCR4基因的dMSCs可向成脂、成骨、成肌细胞方向分化。结论:CXCR4基因转染后,dMSCs中CXCR4表达增加,并有效地增强其迁移能力,且未影响dMSCs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真皮 CXCR4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