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邵永 王槐志 +6 位作者 董家鸿 王曙光 别平 李晓武 张玉君 陈永文 倪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6只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等基因肝移植组(G1)、同种异体肝移植组(G2)、AAV空载体组(G3)和PD—L1转染组(G4),每组12对。通过大鼠肝...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6只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等基因肝移植组(G1)、同种异体肝移植组(G2)、AAV空载体组(G3)和PD—L1转染组(G4),每组12对。通过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将PD—L1-AAV2-RFP(RFP)经门静脉灌注夹闭法转染供肝,观察移植后大鼠中位生存时间(MS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在荧光显微镜、光镜同视野下观察RFP在移植肝的表达和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估PD—L1蛋白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G1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G2与G3MST分别为18(17-20)d和18(17-19)d;G4显著延长了移植肝的存活(MST29d,P〈0.05)。术后14dG4的肝功能及病理变化与术后7dG2和G3相似。G3、G4术后7d中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随时间逐渐增强。移植肝PD—L1蛋白的变化趋势与RFP的表达相似。G1移植肝T细胞含量极少;术后14dG2、G3移植肝CD4^+、CD8^+、CD25^+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G4移植肝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尤以CD8^+细胞为著,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PD—L1基因转染可延长移植肝的存活,其机制可能是PD—L1基因转染增强了PD—L1/PD-1信号通路,通过抑制移植肝CD4^+、CD8^+、CD25^+T细胞浸润及其功能,从而发挥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PD—L1 腺相关病毒 基因转染 近交系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