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超 石云 +1 位作者 王晓勤 邹全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与鉴定。方法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形态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 目的探讨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与鉴定。方法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形态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同时进行抗原吞噬功能和刺激初始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结果经体外诱导培养可获得大量未成熟和成熟DC,出现典型树突状形态。未成熟DC的细胞表型为CD11chigh、MHCⅡlow、CD86low,具有极强的抗原吞噬能力;未成熟DC经LPS刺激培养后可转变为成熟DC,细胞表型为CD11chigh、MHCⅡhigh、CD86high,可显著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可获得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和成熟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超 洪愉 +1 位作者 袁晓澎 邹全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野生型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尿素酶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HaeⅢ单酶切法对国内临床分离的Hp菌株、动物模型适应株及国际标准Hp菌株尿素酶B(ureB)基因进行RFLP分... 目的:对不同来源野生型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尿素酶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HaeⅢ单酶切法对国内临床分离的Hp菌株、动物模型适应株及国际标准Hp菌株尿素酶B(ureB)基因进行RFLP分型,同时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对比及进化树分析等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HaeⅢ单酶切结果显示,14株Hp 1.7kb ureB基因均呈现出2~5种带型,可分为五组,其中两种国际标准株NCTC11637、NCTC11639和三种临床分离野生株拥有相同的RFLP带型,其他国内临床分离株和动物适应株分属于四种不同的RFLP带型组。ureB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各种Hp菌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96.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98%,其中CCS9801、CCS9806、M3及M10菌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国际标准株与国内临床分离株及动物适应株分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为平行进化关系;而在氨基酸序列进化树中转变为非平行关系。结论:不同Hp菌株尿素酶B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均高度保守和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限制性片段 长度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T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红雷 潘竞 +5 位作者 张卫军 张怡 罗萍 解庆华 毛旭虎 邹全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解析cagT蛋白的结构,进而了解cagT基因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应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26695菌株基因组中扩增cagT基因,T/A法克隆,连接至pET-28a(+)载体,转化宿主细胞E.coli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 为了解析cagT蛋白的结构,进而了解cagT基因在幽门螺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应用PCR技术从幽门螺杆菌26695菌株基因组中扩增cagT基因,T/A法克隆,连接至pET-28a(+)载体,转化宿主细胞E.coli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并鉴定其抗原性.成功克隆cagT基因,重组cagT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序列相同.重组cagT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免疫家兔所得的抗体滴度为1∶32.结果构建了高效表达cagT蛋白的重组载体pET-28a(+)-cagT,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后续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T基因 基因克隆 Ⅳ型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4
作者 王缚鲲 吴亚男 +4 位作者 邹全明 冉向阳 时兰春 安黎云 王宪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捕获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再用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捕获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再用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药物根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96.0%,此方法明显优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与14C尿素呼气试验差异无显著性,药物治疗前后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Hp感染的方法,但不能用于Hp感染药物根除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免疫复合物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胁迫幽门螺杆菌球形变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浩 邹全明 +2 位作者 郭刚 毛旭虎 童文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对有氧胁迫下幽门螺杆菌(Hp)的球形变异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细菌学、酶学、遗传学、动物实验等方法对有氧胁迫作用下形成的Hp球形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随着有氧胁迫时间的延长,Hp螺旋体逐渐转化为球形体,代谢及酶活性逐渐下降并... 目的对有氧胁迫下幽门螺杆菌(Hp)的球形变异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细菌学、酶学、遗传学、动物实验等方法对有氧胁迫作用下形成的Hp球形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随着有氧胁迫时间的延长,Hp螺旋体逐渐转化为球形体,代谢及酶活性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与Hp定居相关的毒力基因表达有所减弱,但SodB和Kat在基因表达和酶活检测中均保持较高水平;部分Hp球形体可在小鼠体内回复定植。结论有氧胁迫下形成的Hp球形体代谢活性及毒力均有所减弱,但部分球形体仍具有活性。SodB和Kat可能在Hp活性氧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球形体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x2a和stx2b的血清和牛奶抗体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红雷 王豪举 +4 位作者 毛旭虎 朱凤才 邹全明 石云 周维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3-67,共5页
于新桥医院采集健康人群血清535份,两个屠宰场采集商品猪血清415份,5家奶牛场和1家奶站采集新鲜牛奶32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牛奶)中的stx2a和stx2b抗体.用P/N>2.1作为阳性判定标准,535份健康人群血清检测到stx2a... 于新桥医院采集健康人群血清535份,两个屠宰场采集商品猪血清415份,5家奶牛场和1家奶站采集新鲜牛奶32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牛奶)中的stx2a和stx2b抗体.用P/N>2.1作为阳性判定标准,535份健康人群血清检测到stx2a抗体阳性和stx2b抗体阳性血清各21份(3.93%);415份商品猪血清检测到stx2a抗体阳性血清4份(0.96%),stx2b抗体阳性血清2份(0.48%);326份新鲜牛奶检测到stx2a抗体阳性血清25份(7.46%),stx2b抗体阳性血清21份(6.44%).牛奶中stx2抗体阳性率最高,健康人群血清次之,商品猪血清的阳性率最低.由此表明重庆市STEC菌株中携带stx2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stx2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的高效表达及其初步纯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冉向阳 邹全明 +2 位作者 毛旭虎 田文标 王缚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的热休克蛋白A基因 (hspA) ,并对其初步纯化。 方法 用巢式PCR扩增hspA基因。经测序证实后 ,克隆于表达载体 pIM 1中 ,转化大肠杆菌。以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 ,并测定N 端氨基酸...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的热休克蛋白A基因 (hspA) ,并对其初步纯化。 方法 用巢式PCR扩增hspA基因。经测序证实后 ,克隆于表达载体 pIM 1中 ,转化大肠杆菌。以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 ,并测定N 端氨基酸的序列。采用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 ,对重组hspA进行初步纯化。结果 扩增的hspA基因为 35 7bp ,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达细菌总蛋白的 6 0 .5 %。免疫印迹及氨基酸测序结果证实 ,表达产物为幽门螺杆菌hspA亚单位。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初步纯化的重组HspA的纯度为 87.8%。结论 hspA亚单位的高效表达与初步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 重组表达 纯化 SDS-PAGE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球形体回复原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浩 郭刚 +2 位作者 毛旭虎 童文德 邹全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2-36,I0006,共6页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球形体进行体内、外回复原形的比较研究,揭示其潜在的传播途径。方法在布氏肉汤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Hp再生培养基,对Hp螺旋体、原生质体及球形体进行体外培养;同时采用30只蒙古沙土鼠(Mongolian ...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球形体进行体内、外回复原形的比较研究,揭示其潜在的传播途径。方法在布氏肉汤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Hp再生培养基,对Hp螺旋体、原生质体及球形体进行体外培养;同时采用30只蒙古沙土鼠(Mongolian gerbil)进行体内感染定植实验,对感染小鼠胃粘膜进行Hp定量培养和组织学检测。结果Hp球形体在4种再生培养基中均未能回复生长;而在感染小鼠的体内却观察到了Hp球形体的回复定植。Hp螺旋体感染组在小鼠胃内的定植密度较高,且胃粘膜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球形体感染组并未见到小鼠胃粘膜组织的明显炎症损伤,且仅有少量回复的螺旋体定植。结论Hp球形体作为一种低水平代谢休眠体,代谢活性及毒力均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潜在的致病性。本研究支持部分Hp球形体具有活力但体外不能培养成活这一假说,提示"粪-口"传播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球形体 螺旋体 蒙古沙土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EC O157与宿主细胞作用的效应分子和易位分子研究进展
9
作者 余抒 毛旭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9-941,共3页
关键词 EHEC O157 易位分子 效应分子 细胞作用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