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响应 被引量:37
1
作者 席道瑛 刘斌 田象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 ,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 ,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 在MTS伺服压机上对不同饱和状态的砂岩、大理岩标本进行了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个方向的正弦波加载试验 ,研究了饱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及非线性黏弹性行为 .在最大载荷低于岩石的屈服点时 ,获得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都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 ,同时它们还具有较明显的应变振幅效应和频率效应 .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 ,衰减近似呈线性增长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近似呈线性下降 .在 0 .0 0 5— 4Hz频段内除衰减不明显依赖频率以外 ,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对频率的依赖性都较强 ;当频段扩大到 1 5Hz时 ,这 4个参数都表现出较强的频率效应 .饱和岩石的衰减、杨氏模量、泊松比、波速均随饱和液体的黏滞系数增大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岩石 各向异性 黏弹性 正弦波加载 振幅效应 频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饱和岩石的滞后和衰减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运平 席道瑛 薛彦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2-679,共8页
通过对饱和砂岩和大理岩的循环荷载实验 ,分析了饱和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 -应变滞后回线、瞬时杨氏模量、泊松比的“X”形变化曲线 ,以及杨氏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减少等滞后现象 ,并分析了施加外力的应变振幅对衰减的影响 ,认为... 通过对饱和砂岩和大理岩的循环荷载实验 ,分析了饱和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应力 -应变滞后回线、瞬时杨氏模量、泊松比的“X”形变化曲线 ,以及杨氏模量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减少等滞后现象 ,并分析了施加外力的应变振幅对衰减的影响 ,认为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衰减与应变振幅成正比 ,提出的衰减b值反映了岩石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衰减的程度 .岩石的衰减和滞后存在密切的关系 ,通过饱和岩石的宏观行为 ,探讨了饱和岩石在循环荷载下的滞后和衰减现象的微观机理 ,认为孔隙流体流动在岩石的滞后和衰减中起着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 衰减 循环荷载 饱和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t理论的唯象修正对S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席道瑛 易良坤 田象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4-820,共7页
将复模量引入Biot方程后 ,在一维条件下通过S波的波动方程研究了S波的传播特性 ,S波的数值分析显示在频率域或温度域上都能获得热弛豫衰减峰和Biot衰减峰 .在频率域上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两峰相向位移 ,在温度域上 ,因频率的变化也发生... 将复模量引入Biot方程后 ,在一维条件下通过S波的波动方程研究了S波的传播特性 ,S波的数值分析显示在频率域或温度域上都能获得热弛豫衰减峰和Biot衰减峰 .在频率域上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两峰相向位移 ,在温度域上 ,因频率的变化也发生相对移动 .随着温度和频率的不断提高 ,两峰发生叠加 ,叠加后两峰互换位置 .低频或低温段的热弛豫峰移到了高频或高温段 ,高频或高温段的Biot峰移到了低频或低温段 .由于两峰的衰减机制不同 ,导致S波波速随频率或温度变化规律的复杂性 .这些规律已部分被共振实验所证实 ,证实该理论模型具有实验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理论 唯象修正 S波 热弛豫衰减峰 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