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七师垦区雷暴天气成因与精准化人工防雹作业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徐龙 张丹 +2 位作者 李慧敏 王妮妮 刘辉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第3期58-60,共3页
分析统计七师垦区雷暴天气个例,筛选出有降雹现象的强雷暴云个例,对个例进行分类研究。根据3条主要雷暴云移动路径上各类雷暴天气的生成发展和云物理变化特征,研究分析各路径雹云生成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布局流动火箭作业火力网,形成精准... 分析统计七师垦区雷暴天气个例,筛选出有降雹现象的强雷暴云个例,对个例进行分类研究。根据3条主要雷暴云移动路径上各类雷暴天气的生成发展和云物理变化特征,研究分析各路径雹云生成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布局流动火箭作业火力网,形成精准化防雹催化作业,达到消雹减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特征 冰雹路径 精准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影GPS车辆智能管理系统技术精准提升第七师流动火箭防雹作业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永新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8期52-54,共3页
利用2015—2016年2年时间,通过对安装在部分流动防雹作业火箭车上的人影GPS车辆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第七师出现的52次强对流天气(冰雹天气9次)过程,进行了防雹作业效果的综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对流天气入侵或形成前,认真研究... 利用2015—2016年2年时间,通过对安装在部分流动防雹作业火箭车上的人影GPS车辆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结合第七师出现的52次强对流天气(冰雹天气9次)过程,进行了防雹作业效果的综合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对流天气入侵或形成前,认真研究分析防区前沿强对流天气云体变化特性,利用流动火箭作业车辆机动灵活的特性和人影GPS车辆智能管理系统的监控、跟踪、位置锁定、轨迹回放、远程调度、数据存储等功能,统一按照师防雹指挥部的应急演练预案,指挥监控相关流动火箭作业车辆提前进入布局作业点位及时防雹作业,能够实现早期作业、早期催化、早期消雹的目的。为全师整体防雹作业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精准提升了流动火箭早期作业的防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定位 流动火箭作业车 防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师垦区雹云特征及预警信息化措施的研究
3
作者 任朝武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6期43-45,共3页
利用"XDR-X"型711数字化天气雷达1991—2014年24年的雷达回波资料、Tlog-p图和Y模式分析研究第七师垦区冰雹云路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冰雹天气在不同月份发生的概率统计、雹云变化情况和K、SI指数指标与降雹相关性较好,采用... 利用"XDR-X"型711数字化天气雷达1991—2014年24年的雷达回波资料、Tlog-p图和Y模式分析研究第七师垦区冰雹云路径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冰雹天气在不同月份发生的概率统计、雹云变化情况和K、SI指数指标与降雹相关性较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夏季冰雹防灾减灾效果,是提高区域防雹减灾能力,最大程度避免或减轻冰雹灾害的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回波特征 预警指标 第七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师垦区一次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4
作者 任朝武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7期64-67,共4页
利用七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气象台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2日七师垦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天气资料分析显示,当日该地区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为风向弱辐合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显示,初期对流单体为一南北带状体,左侧不... 利用七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气象台地面观测资料对2015年7月2日七师垦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天气资料分析显示,当日该地区处于不稳定层结状态,为风向弱辐合区;雷达回波资料分析显示,初期对流单体为一南北带状体,左侧不断降水减弱,右侧合并发展加强,成为较强单体降水回波一次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对流天气 强单体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DPS-Dopler自动遥测定位系统在第七师天气导变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谢巍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2期38-39,共2页
应用WRDPS-Dopler自动遥测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技术,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雹暴天气资料进行同化,深入分析回波流场和雹暴发展成因,研究提高第七师在天气导变中对较强对流天气云水含量自动遥测定位的准确率,为联防区前沿防雹作业站(点)有效... 应用WRDPS-Dopler自动遥测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技术,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雹暴天气资料进行同化,深入分析回波流场和雹暴发展成因,研究提高第七师在天气导变中对较强对流天气云水含量自动遥测定位的准确率,为联防区前沿防雹作业站(点)有效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定位 天气导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师双河垦区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式的研究
6
作者 徐龙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冬小麦是第七师双河垦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3—2012年,对双河垦区气象气候条件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定量联系进行研究,发现双河垦区冬小麦生长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中,不同的气候背景及气候背景的微观变化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显... 冬小麦是第七师双河垦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3—2012年,对双河垦区气象气候条件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定量联系进行研究,发现双河垦区冬小麦生长在一定的气候背景中,不同的气候背景及气候背景的微观变化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显著的或惰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某些气象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形成起着主导、诱发的作用。通过近10年的观测研究,认为利用作物成熟前各种气象要素来模拟预报作物产量是可行的。通过重点研究冬小麦的产量形成及预测问题,对提升双河垦区气象预报为农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预测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化天气雷达Wrdps处理系统的“三维时变”识别雹云技术提高第七师防雹减灾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任朝武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1期46-48,共3页
应用数字化天气雷达wrdps(x21)处理系统的"三维时变"识别雹云技术,结合第七师气象局局域网搭载平台的三维分析系统,共享数字化雷达wrdps(x21)系统处理的强对流天气产品,并结合第七师气象台的卫星影像资料,分析在时间尺度上的... 应用数字化天气雷达wrdps(x21)处理系统的"三维时变"识别雹云技术,结合第七师气象局局域网搭载平台的三维分析系统,共享数字化雷达wrdps(x21)系统处理的强对流天气产品,并结合第七师气象台的卫星影像资料,分析在时间尺度上的强对流天气演变过程,研究强对流天气发生及特征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增强对雹云天气的预判能力,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提高防雹作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时变”识别雹云技术 对流天气 防雹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春季东南大风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刁平 刁晓芸 +1 位作者 姚丽花 宫恒瑞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2期53-55,共3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局2005—2011年间春季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和探空资料,得到春季东南大风分布;通过斯科勒(Scorer)理论在城南东南大风机理中的应用,得出乌鲁木齐市春季东南大风短期天气预报应关注气压场形势,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关注高...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局2005—2011年间春季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和探空资料,得到春季东南大风分布;通过斯科勒(Scorer)理论在城南东南大风机理中的应用,得出乌鲁木齐市春季东南大风短期天气预报应关注气压场形势,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关注高空层结稳定度的变化,揭示了区域内春季东南大风机理。研究当地春季东南大风机理可以为区域内大风预报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指标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春季 东南大风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后冬气候与亚洲极涡面积的相关分析
9
作者 刁平 刁晓芸 姚丽花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4期66-68,共3页
本文利用1976—2013年的亚洲极涡面积指数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气象局、米东区气象局、达坂城区气象局、小渠子气象站、大西沟气象站的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作自然正交分解(EOF)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个气象局(站)的平均气温... 本文利用1976—2013年的亚洲极涡面积指数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气象局、米东区气象局、达坂城区气象局、小渠子气象站、大西沟气象站的2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作自然正交分解(EOF)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个气象局(站)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第1特征向量占总方差的百分比为91.7%和87.6%,第一空间场的分布表明,气温、降水量全区趋势相同,后冬气温变化趋势正处于小幅下降期。突变检测发现,1992年以后,大部分时期后冬暖,没有突变。5个气象局(站)平均气温第1特征相量时间系数与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距平相关系数为-0.624,表明气温偏高时,极涡面积减小,反之,气温偏低时,极涡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冬气候 极涡面积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三一团冬小麦冻害成因分析
10
作者 徐龙 冯丽晔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本文依据奎屯垦区中心气象站近年来的气象资料,对一三一团冬小麦越冬死亡成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和温度波动较大是造成冬小麦死亡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一三一团 冬小麦 温度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6月下旬新疆奎屯河流域一次冰雹天气分析
11
作者 姚丽花 屈新军 +3 位作者 程琛 康巍 刁平 宋玉玲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8期53-56,共4页
利用常规地面资料、天气图、探空资料、FY2F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天文动力特征分析的单站定量分析和全球范围的定性分析等资料和分析方法,分析了2011年6月22日发生在新疆奎屯河流域强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 利用常规地面资料、天气图、探空资料、FY2F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天文动力特征分析的单站定量分析和全球范围的定性分析等资料和分析方法,分析了2011年6月22日发生在新疆奎屯河流域强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冰雹天气过程是由于乌拉尔山脊受西北方冷空气侵袭东南跨,促使西西伯利亚低涡中心分裂短波不断东南下,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地面偏东风和高层偏西气流辐合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了强对流天气。在天文动力场的垂直力分量场中,由上升力区转变成下沉力区有利于引导北方冷空气成规模南下进入北疆盆地,在天山大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下,有效地破坏干冷盖,成为奎屯地区形成夏季冰雹的有力触发动力因素。同时,此次冰雹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区域扩大,高度升高,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的演变较好的监测了冰雹发生的强度和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天气 天文动力特征 不稳定度条件 云图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人工防雹作业指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巍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7期51-53,共3页
应用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技术,分析雹暴个例和第七师区域内云体径向速度、垂直剖面、二维风场及三维风场(VVP)等,实现通用实时系统(FPGA)高性能的信号处理,研究雹暴回波与天气实况、环流形式、饱和状况、稳定度等要素,选取预报... 应用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技术,分析雹暴个例和第七师区域内云体径向速度、垂直剖面、二维风场及三维风场(VVP)等,实现通用实时系统(FPGA)高性能的信号处理,研究雹暴回波与天气实况、环流形式、饱和状况、稳定度等要素,选取预报因子得出客观精准的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测报数据,为第七师人影防雹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08X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 人工防雹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泉垦区春夏季大降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13
作者 郭静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对第七师高泉垦区42年来春夏季大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本地春夏季一般降水分布特征及大降水出现的时段和时间,提出了有效的预报思路和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高泉垦区春夏季大降水预报的准确率。
关键词 高泉垦区 春夏季 大降水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垦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14
作者 任朝武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12期52-53,共2页
利用2013年6月23日第七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七师气象台Micaps资料,分析了此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和变化特征,研究了Ki>35、Si<0时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条件,当雷达回波速度场呈低层有风属性辐合、中层有气旋、顶层有强烈辐散,... 利用2013年6月23日第七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七师气象台Micaps资料,分析了此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和变化特征,研究了Ki>35、Si<0时产生强对流天气的条件,当雷达回波速度场呈低层有风属性辐合、中层有气旋、顶层有强烈辐散,并在辐合区附近迅速形成强对流回波,且45 d Bz强中心高度变化与降雨夹雹的大小有很好关联性,垂直液态含水量变化明显,因此,分析研究此次强冰雹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性,对该区域今后防雹减灾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垦区 强冰雹 多普勒 回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雷达与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指挥防雹减灾新技术的应用
15
作者 任朝武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11期39-41,共3页
利用CINRAD新一代天气雷达对第七师垦区对流作业天气条件进行连续监测,对雷达产品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提高雷达识别冰雹的准确率,同时,针对七师垦区对流单体、弱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的弱回波区(BWER)、垂直风切变、... 利用CINRAD新一代天气雷达对第七师垦区对流作业天气条件进行连续监测,对雷达产品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提高雷达识别冰雹的准确率,同时,针对七师垦区对流单体、弱多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和超级单体的弱回波区(BWER)、垂直风切变、液态含水量等雷达回波的特征,研究冰雹的发生期、酝酿期、跃增期、降雹期和消亡期的各个时期的特点。根据雹云不同时期,利用GPS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合理指挥作业车辆,合理布局地面作业催化网络,以云顶高度、负温区厚度以及风向、风速、云内温度分布等云内物理条件,选择作业高度、作业部位和作业时机,将雹灾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雷达观测 智能监控系统 防雹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2016·5·17”强雹暴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16
作者 谢巍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第5期49-51,共3页
研究分析奎屯河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雹暴的生成过程及演变特性,是提高第七师人影防雹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利用2016年5月17日奎屯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强雹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回波资料,以及当日相关场(镇)受灾情况的统计资料,... 研究分析奎屯河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时间雹暴的生成过程及演变特性,是提高第七师人影防雹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利用2016年5月17日奎屯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强雹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回波资料,以及当日相关场(镇)受灾情况的统计资料,综合分析了雹暴天气雷达回波平显(PPI)和高显(RHI)的演变规律和回波特性,为奎屯河流域防雹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暴天气 雷达回波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垦区近10年寒潮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17
作者 王妮妮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9期49-51,共3页
奎屯垦区每年9月进入秋季,前秋(10月上旬以前)为秋高气爽,天气较为稳定,从大范围的环流背景上讲,此时南支锋区继续向南撤退,北支锋区从高纬度逐渐南下,但从未到达垦区上空,垦区此时处在南北两支锋区没有明显影响的"空档"之中... 奎屯垦区每年9月进入秋季,前秋(10月上旬以前)为秋高气爽,天气较为稳定,从大范围的环流背景上讲,此时南支锋区继续向南撤退,北支锋区从高纬度逐渐南下,但从未到达垦区上空,垦区此时处在南北两支锋区没有明显影响的"空档"之中。本文利用第七师中心气象站2005—2014年近10年的寒潮气象观测资料,对奎屯垦区的寒潮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准确及时预警寒潮天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特征 变化趋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河流域地物杂波识别对雷达探测回波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徐昕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10期54-56,共3页
通过对天气雷达地物杂波抑制系统处理机制的研究应用,探讨奎屯河流域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后的地物杂波形态和判别特性,提升该区域天气雷达的探测质量,提高雷达探测人员在系统数据处理后对地物杂波的识别能力,对区域人影防雹工作的提高... 通过对天气雷达地物杂波抑制系统处理机制的研究应用,探讨奎屯河流域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后的地物杂波形态和判别特性,提升该区域天气雷达的探测质量,提高雷达探测人员在系统数据处理后对地物杂波的识别能力,对区域人影防雹工作的提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杂波 识别能力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屯垦区的大风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分析
19
作者 徐龙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对奎屯垦区1981—2010年共30年的大风天气进行环流形势、各物理量场及地形地貌的分析,从而得出奎屯垦区大风天气的成因以及预报方法,为今后提高奎屯垦区大风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减少因大风引起的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风天气 特征 指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