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期单纯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期单纯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研究组),比较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复苏24 h平均动脉压偏低(65.32±15.23 mm Hg比77.43±13.86 mm Hg,P=0.041),24小时尿量偏少(1448.89±154.13 ml比1600.74±138.37 ml,P=0.008);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比例(40.00%比25.00%,P=0.446)和血乳酸水平(4.51±1.09 mmol/L比4.34±1.58 mmol/L,P=0.946)较高,6小时和24小时复苏达标率偏低(55.00%比62.50%,P=0.798;80.00%比87.50%,P=0.842),但无统计学差异;住ICU时间明显缩短(9.5±10.75天比11.75±5.52天,P=0.045),有创机械通气率较低(30.00%比87.50%,P=0.049);AKI发生率(55.00%比50.00%,P=0.853)、ACS发生率(45.00%比66.67%,P=0.444)、MODS发生率(20.00%比16.67%,P=0.812)、腹腔穿刺引流率(60.00%比54.17%,P=0.839)和死亡率(15.00%比16.67%,P=0.8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能够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ICU时间,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风险,但并不影响死亡率。展开更多
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刘大为教授将重症超声引进中国。2013年5月,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hinese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Study Group,CCUSG)在成都成立,并在全国各地举办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班,推广和普及重症超声理念和应用。重症超声不...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刘大为教授将重症超声引进中国。2013年5月,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hinese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Study Group,CCUSG)在成都成立,并在全国各地举办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班,推广和普及重症超声理念和应用。重症超声不同于传统超声,本文将就重症超声特点、在ICU的应用及可持续、创新性发展方面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多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SALI)的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纳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ICU在2...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多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SALI)的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纳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ICU在2022年5月6日8:00至6月6日8:00的重症患者,收集基本信息、合并症、SOFA、APACHEII评分、化验检查和预后。确诊脓毒症患者随访28天,记录相关临床特点和预后指标。结果本研究共有安徽省16个市的53个中心重症医学科,期间纳入2255名患者,经过筛选后最终348名脓毒症患者纳人研究。其中SALI患者41人,非SALI患者307人,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SALI患者的平均年龄69.80±14.94,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有年龄、血气分析乳酸、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24小时尿量等。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计算得计算得出年龄OR0.732(95%CI0.436~0.846),P=0.028,乳酸OR-0.03(95%CI-0.07至-0.01),P=0.046和总胆红素OR0.89(95%CI-0.34至1.72),P=0.033。SALI和非SALI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显示SALI患者随着时间变化死亡率高于非SALI,Log-rank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安徽省多家医院脓毒症调查中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年龄、乳酸和总胆红素是影响SA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总结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为防范肠内营养喂养中断提供指引。方法以循证护理方法学构建护理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医脉通(指南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相关主题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总结了23条最佳证据,包括肠内营养中断定义、肠内营养启动时机、肠内营养评估与监测、肠内营养中断原因、肠内营养中断时机、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中断策略、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的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断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肠内营养中断原因、制定临床肠内营养中断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早期单纯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研究组),比较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复苏24 h平均动脉压偏低(65.32±15.23 mm Hg比77.43±13.86 mm Hg,P=0.041),24小时尿量偏少(1448.89±154.13 ml比1600.74±138.37 ml,P=0.008);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比例(40.00%比25.00%,P=0.446)和血乳酸水平(4.51±1.09 mmol/L比4.34±1.58 mmol/L,P=0.946)较高,6小时和24小时复苏达标率偏低(55.00%比62.50%,P=0.798;80.00%比87.50%,P=0.842),但无统计学差异;住ICU时间明显缩短(9.5±10.75天比11.75±5.52天,P=0.045),有创机械通气率较低(30.00%比87.50%,P=0.049);AKI发生率(55.00%比50.00%,P=0.853)、ACS发生率(45.00%比66.67%,P=0.444)、MODS发生率(20.00%比16.67%,P=0.812)、腹腔穿刺引流率(60.00%比54.17%,P=0.839)和死亡率(15.00%比16.67%,P=0.8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能够缩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ICU时间,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风险,但并不影响死亡率。
文摘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刘大为教授将重症超声引进中国。2013年5月,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hinese 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Study Group,CCUSG)在成都成立,并在全国各地举办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班,推广和普及重症超声理念和应用。重症超声不同于传统超声,本文将就重症超声特点、在ICU的应用及可持续、创新性发展方面作一综述。
文摘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多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SALI)的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中,纳入安徽省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ICU在2022年5月6日8:00至6月6日8:00的重症患者,收集基本信息、合并症、SOFA、APACHEII评分、化验检查和预后。确诊脓毒症患者随访28天,记录相关临床特点和预后指标。结果本研究共有安徽省16个市的53个中心重症医学科,期间纳入2255名患者,经过筛选后最终348名脓毒症患者纳人研究。其中SALI患者41人,非SALI患者307人,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SALI患者的平均年龄69.80±14.94,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有年龄、血气分析乳酸、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24小时尿量等。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计算得计算得出年龄OR0.732(95%CI0.436~0.846),P=0.028,乳酸OR-0.03(95%CI-0.07至-0.01),P=0.046和总胆红素OR0.89(95%CI-0.34至1.72),P=0.033。SALI和非SALI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生存分析显示SALI患者随着时间变化死亡率高于非SALI,Log-rank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安徽省多家医院脓毒症调查中SALI占总脓毒症患者11.8%。年龄、乳酸和总胆红素是影响SA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脓毒症及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