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评估与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洁 傅士龙 程文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38,共4页
近年来,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恶性肿瘤患病数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人数逐年升高。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治疗均以手术为主,而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65~75岁人群[1],卵巢癌的主要发病年龄为50~75岁[2],且妇科... 近年来,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恶性肿瘤患病数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人数逐年升高。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治疗均以手术为主,而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65~75岁人群[1],卵巢癌的主要发病年龄为50~75岁[2],且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尤其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有时需行部分肠管、脾脏、部分肝脏等受累脏器切除,面临着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问题。同时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各项生理储备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故需加强该类患者围手术期评估及高质量的管理,以保障医疗安全,加速康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年龄 妇科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患病数 受累脏器 老年恶性肿瘤 老年肿瘤患者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家飞 夏百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1,共4页
多数妇科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虽然我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在45岁之前快速上升并在45~55岁达到高峰,但55岁以上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 多数妇科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虽然我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在45岁之前快速上升并在45~55岁达到高峰,但55岁以上女性的子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趋势缓慢,且死亡率高[1]。既往研究认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预后与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密切关系,且年龄越大,预后越差[2~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发达国家的老年人通常被定义为65岁以上。据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增长至29697万人,占比21.1%,这一人口特性将成为人口形势新常态。虽然年龄的增加常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晚期疾病有关,但它对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独立作用仍存在争议。老年患者常因多种心理社会原因导致延迟就诊,诊断时处于晚期、合并症增加,且很多老年患者难以接受目前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然而,仅以年龄为单一预后因素可能并不能反映老化过程的多样性。并且由于在临床试验中老年参与者的代表性不足,这方面的临床证据很少。因此,在评估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时,除了年龄外,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肿瘤类型、分期、早期诊断与治疗、合并其他健康问题等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医患双方更好地了解预后情况,并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本文就主要老年妇科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别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证据 妇科恶性肿瘤 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情况 肿瘤大小 子宫内膜癌 医患双方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尿潴留大鼠尿动力学和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
3
作者 曹婷婷 李慧 +2 位作者 付翰林 白晶 郭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 目的:研究急性尿潴留(AUR)大鼠尿动力学及膀胱组织形态学特征。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采用过度充盈膀胱1 h的方法建立AUR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1 d、7 d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取膀胱组织行HE、Masso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余1组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UR各组膀胱功能降低(P<0.05),黏膜下层血管数量、血管直径均减小(P<0.05);AUR 1 d、AUR 7 d组逼尿肌层血管数量和直径减小,神经纤维直径减小(P<0.05);4组神经纤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UR 1 d和7 d组比较,AUR 2 h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次数增多,膀胱容量减低,膀胱顺应性减小,排尿后压力升高(P<0.05)。与正常组和AUR 2 h组比较,AUR 7 d组膀胱黏膜上皮层厚度增大,逼尿肌层厚度减小,逼尿肌层胶原纤维比例增大(P<0.05)。结论:AUR 2 h大鼠膀胱功能最差,膀胱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损伤早于逼尿肌层,AUR 7 d膀胱功能及组织损伤未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尿潴留 尿动力学 膀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3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徐炜 王湘炼 +2 位作者 陈醒 张林 程文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 目的:探讨来源于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由EP恶变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从肿瘤病理类型、患者绝经状态及恶变病灶范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①肿瘤病理类型中,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33例(86.8%),浆液性癌5例(13.2%),前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后组(53.3±10.0岁vs.63.4±10.3岁,P=0.043)。②绝经状态中,绝经前、后组中由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恶变者分别为10例(55.6%)、1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绝经前患者术后补充治疗率显著低于绝经后患者(16.7%vs.50.0%,P=0.043)。③恶变范围局限于息肉、累及息肉周边内膜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异常子宫出血、息肉最大径、肿瘤分期、分级、治疗方式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EP恶变的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分别多见于围绝经期、绝经后患者。EP恶变的绝经前患者中,约半数肿瘤为APA恶变,分化程度较高,术后补充治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息肉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恶变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TPO-Ab阳性对妊娠早期孕妇血清代谢谱的影响
5
作者 李赟 梁程程 +2 位作者 王晓雨 童嘉欣 储继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的血清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探索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母胎健康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入院产检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的妊娠早期孕妇,依据TPOAb结果分为阳...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的血清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探索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母胎健康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择入院产检行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的妊娠早期孕妇,依据TPOAb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分析两组孕妇血清代谢谱的差异,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POAb阳性孕妇血清内存在79种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其中上调的20种,下调的59种,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21条主要代谢途径;与TPOAb相关的差异代谢物31种,其中呈正相关的6种,负相关的25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差异代谢物与甘油磷脂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生物合成及甘油脂类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结论 妊娠早期TPOAb阳性孕妇血清内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这些代谢物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母胎健康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妊娠早期 血清 代谢组学 妊娠结局 代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潜在靶点与机制
6
作者 丁杰 松迪 +1 位作者 俞瑾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6,共9页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通路网络图以显示通路差异。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通过R 4.2.2软件筛选PCOS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的对接能力进行预测,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对接效能。结果化痰药与祛湿药共有活性成分52种,共有靶点81个;两者共有通路涉及脂质调控、胰岛素调节、激素调节、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等多个角度,与肥胖型PCOS病理机制相符。化痰药在调节激素及胰岛素方面作用更为突出,而祛湿药则在维生素代谢及抗炎角度效果更为优异。槲皮素、β-谷甾醇及豆甾醇确定为关键活性成分,其中豆甾醇与PCOS关键靶点丘奇尔结构域蛋白1(CHURC1)及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1(TNFSF11)结合最为优异,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证明了β-谷甾醇与TNFSF11结合的强稳定性。结论初步探析了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PCOS的潜在靶点与机制,对寻找关键的活性成分及指导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化痰药 祛湿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微创手术在中间型减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利 吴林静 +2 位作者 张晓芳 邓洁(综述) 王平(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或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中间型减瘤术。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成为晚期上皮性卵巢...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CS)或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中间型减瘤术。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成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一种路径,尤其是微创中间型减瘤术(MI-IDS)。经微创实施中间型减瘤术与经开腹相比较,不仅在围手术期间安全性、满意减瘤率有优势,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比较相似,而且缩短了术后辅助化疗间隔时间及住院时间。但是,限于MI-IDS的局限性,超根治术理念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需严格掌握该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微创 中间型减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张佳慧 纪妹 +5 位作者 赵曌 刘亚芬 何南南 李悦 许鹏琳 曾浩然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探讨RA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通过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RASC)与传统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探讨RA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6月至2023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实施RASC或LSC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58例,根据术式分为RASC组(109例)和LSC组(149例);统计分析比较组间术后、术中情况,随访长期并发症情况,并通过对比组间及组内患者术前、术后盆底障碍量表简表(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的量表分值反映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进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两组术后脱垂复发、网片暴露、阴道残端息肉、排便困难、新发尿失禁、骨髓炎、腰疼、下腹痛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术后5年、术后5年以上的PFDI-20、PFIQ-7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术后时间点的PFDI-20、PF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组内术后6个月、术后1年POP-Q指示点Aa、Ba、C、Ap、Bp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POP-Q指示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100%),无中转开腹,术后恢复良好。结论:RASC较LSC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同时RASC与LSC在长期疗效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可取得相当的结果,RASC可成为治疗POP患者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术 长期疗效 远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肉瘤1例
9
作者 杨雨琴 蒋雨芯 +3 位作者 姜旖 袁琳 王聪 程文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8-440,共3页
1病例报告患者,36岁,因发现盆腔肿物4月,下腹痛伴反复发热12 d于2023年12月5日收住于本院。4月前,当地医院体检妇科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囊肿,大小37 mm×35 mm,定期随访。12 d前患者发生下腹痛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于当地... 1病例报告患者,36岁,因发现盆腔肿物4月,下腹痛伴反复发热12 d于2023年12月5日收住于本院。4月前,当地医院体检妇科超声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囊肿,大小37 mm×35 mm,定期随访。12 d前患者发生下腹痛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物 卵巢 病例报告 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峰 张连琴 孙贝贝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当天和术前1d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当天和术前1d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50例患者入院时及术前的状态焦虑水平均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入院时的状态焦虑程度高于术前1d的状态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d的状态焦虑程度不同(均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况较普遍,护士应根据其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MTL GLU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坤寅 王慧颖 +2 位作者 曾诚 梁凯雯 关永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625-1628,共4页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接受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和胰高血糖素(GLU)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接受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血浆胃动素(MTL)和胰高血糖素(GLU)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TL和GLU水平,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胀、呃逆、纳呆等)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MTL和GLU水平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出现MTL明显下降(P<0.05),GLU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4天的MTL和GLU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4天MTL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GLU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MTL含量降低,GLU含量升高,提示MTL、GLU可能参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运脾除湿中药能明显降低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发生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术后患者的MTL、GLU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除湿 妇科腹部术后 血浆胃动素(MTL) 胰高血糖素(G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GAS VIP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坤寅 吴佩莼 +1 位作者 关永格 陈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55-2058,共4页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血浆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运脾除湿中药运脾饮(苍术、枳实、... 目的:观察运脾除湿中药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防治效果及血浆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运脾除湿中药运脾饮(苍术、枳实、厚朴、藿香、丹参、黄芪等)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温开水,各用2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GAS和VIP水平,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改善情况及手术前后GAS和VIP水平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均出现GAS明显下降(P<0.05),VIP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者GAS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VIP含量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GAS和VI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运脾除湿中药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术后患者GAS含量降低,VIP含量升高,提示GAS、VIP可能参与了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运脾除湿中药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发生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控术后患者的GAS、VIP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除湿中药 妇科腹部术后 血浆胃泌素(GAS) 血管活性肠肽(V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放置交通引流管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雪松 秦兴陆 +1 位作者 徐琳 江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09-509,共1页
目的 探讨盆腔交通引流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组 4 8例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塑料管 ,长 6 0~ 80cm ,在其中段剪孔 8~ 9个 ,术毕时置于盆腔底部 ,两端于双侧麦氏点戳孔引出 ,构成交通引流。 结果  1例引流血性液体... 目的 探讨盆腔交通引流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组 4 8例均采用一次性输液塑料管 ,长 6 0~ 80cm ,在其中段剪孔 8~ 9个 ,术毕时置于盆腔底部 ,两端于双侧麦氏点戳孔引出 ,构成交通引流。 结果  1例引流血性液体 ,5 0ml/h ,经引流管灌注凝血酶 10 0 0U ,闭管 4h后放开 ,转为淡血性 ,<2 0ml/h ,4 8h后拔管。其余 4 7例引流液为淡红色 ,量 2 0~ 12 0ml,2 4~ 36h后拔管。 结论 盆腔交通引流具有畅流无阻的优势 ,可有效观察出血、渗血 ;并可经引流管注药治疗 ,具有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妇科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Ⅰ支疼痛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张春攀 徐飞 +4 位作者 张茹 汪洋 吴江萍 朱丽璇 李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及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分支而引起的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1]。疼痛根据病毒累及不同三叉神经分支而存在范围差异,其中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I支慢性疼痛区域包括前额及眼眶周围,目...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及三叉神经半月节及三叉神经分支而引起的一种非典型性面部神经痛[1]。疼痛根据病毒累及不同三叉神经分支而存在范围差异,其中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第I支慢性疼痛区域包括前额及眼眶周围,目前临床治疗有效率低,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负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 面部神经痛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 脉冲射频治疗 非典型性 高电压 长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一致性聚类与早期宫颈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陆遥 邵文慧 +6 位作者 宋佳成 张爱宁 段绍峰 曲菲菲 程文俊 陈婷 吴飞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表型与各种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12月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所有患者的肿瘤和盆腔淋巴结通过基于影像...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表型与各种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12月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将所有患者的肿瘤和盆腔淋巴结通过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聚类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基于肿瘤的聚类分析显示,两组在平均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以及宫旁浸润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与组1相比,组2患者的术后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更晚[ⅡA期及以上:22/72(30.6%)vs.56/92(60.9%),P=0.001]、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更大[9/72(12.5%)vs.30/92(32.6%),P=0.002]、肿瘤更大[短径:(16.67±6.32)mm vs.(28.38±9.73)mm,长径:(21.02±7.39)mm vs.(34.34±9.72)mm,高度:(18.93±8.01)mm vs.(29.92±10.61)mm,P均<0.001],且具有更深的间质浸润深度[>2/3:26/72(36.1%)vs.62/92(67.4%),P<0.001]。基于淋巴结的聚类分析显示两组在短径、长径、短长比、信号、边缘和淋巴结转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肿瘤的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一致性聚类分析有助于识别早期宫颈癌患者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联,从而为术前危险分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一致性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妇科生殖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杰 梅珊珊 +1 位作者 程雯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1-1188,共8页
IL-18属于IL-1家族,是一种多效性免疫调节因子。IL-18通过诱导γ干扰素发挥强烈的促炎作用,并与多种生殖相关妇科疾病存在关联。本文综述了IL-18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妇科生殖疾病的相关性,从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发育、生殖免疫等方面探讨I... IL-18属于IL-1家族,是一种多效性免疫调节因子。IL-18通过诱导γ干扰素发挥强烈的促炎作用,并与多种生殖相关妇科疾病存在关联。本文综述了IL-18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妇科生殖疾病的相关性,从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发育、生殖免疫等方面探讨IL-18对女性生殖生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反复自然流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卵泡发育 生殖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7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康正清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香 焦玉丽 +3 位作者 曹文英 王冲 唐晋 王丽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三组肠道清洁效...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3例)术前1 d19:30口服恒康正清2盒,B组(56例)术前1 d 16:00服药2盒,C组(57例)分别于术前1 d 16:00和19:30各服药1盒。结果三组肠道清洁效果及末次排便与清洁灌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腹腔镜 肠道准备 恒康正清 服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莉 朱红艳 +1 位作者 王梅新 彭巧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手术室护理项目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手术室护理项目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345.75±180.27)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01.96±159.49)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43.79±83.91)min;不同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直接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较大,专科医院和地州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小。护理管理者需根据各级医院服务供给水平和护理服务时间即工作量情况来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三级甲等医院 手术室 护理工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
作者 王妍 赵邹宇 +1 位作者 于盼盼 杨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 目的:探讨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IKBIP)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TCCCT)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CC) HeLa和SiH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ENT2数据库和Kaplan-Meier (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CC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IKBIP mRNA表达水平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中选取参考基因集为Hallmark,进行相关通路富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KBIP蛋白在TCCCT和正常宫颈组织上皮细胞(ECNCT)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IKBIP敲低的CC细胞(HeLa和SiHa细胞),实验分为sh-NC组和sh-IKBIP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评估各组细胞中IKBIP蛋白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及EdU阳性细胞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NT2数据库分析,CC组织中IKBIP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GSEA富集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位于IKBIP高表达组的第1位。免疫组织化学法,TCCCT中IKBIP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ECNCT (50.5%vs 8.0%),且其过表达与FIGO分期(2018)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LNM)和IKBIP高表达是影响CC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IKBI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CK-8和EdU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增殖活性和EdU阳性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sh-NC组比较,sh-IKBIP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IKBIP蛋白在CC细胞中高表达,且与CC患者不良预后有密切关联。下调IKBIP蛋白表达可抑制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κB激酶相互作用蛋白 宫颈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