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工程地质调查的现状与发展
1
作者 孙家淞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10期8-9,共2页
通过国外海洋工程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与我国工作现状的对比,提出发展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地质 工程地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南黄海区域地质调查的地震关键技术和成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志强 肖国林 +3 位作者 林年添 曾天玖 张异彪 童思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6,共8页
以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调查为目标,开展采集、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和海上试验等工作,形成了大容量多层震源、长缆深沉放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长排列、低信噪比的资料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获得了深部地层的有效反射... 以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调查为目标,开展采集、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和海上试验等工作,形成了大容量多层震源、长缆深沉放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长排列、低信噪比的资料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获得了深部地层的有效反射;得出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面积大,中、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发育,千里岩隆起区是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碰触接触带等新认识,对南黄海区域地质与油气资源前景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地震勘探 关键技术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测量在海洋井场调查中的应用和解释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长勤 蔡春麟 +2 位作者 周政 施健 胡斌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9期59-63,共5页
浅地层剖面测量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工程项目中,对于查明海底沉积结构、沉积环境和浅部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海洋井场调查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过程,其调查结果将对平台插桩安全和钻探作业顺利进行产生很大... 浅地层剖面测量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工程项目中,对于查明海底沉积结构、沉积环境和浅部潜在的地质灾害因素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海洋井场调查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一个重要过程,其调查结果将对平台插桩安全和钻探作业顺利进行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充分了解浅剖技术原理、资料的质量影响因素和资料的解释过程,以及如何与钻探资料相结合,以满足井场调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海洋井场调查 影响因素 解释原则 钻探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在深水油气勘探井场地质灾害评价中的运用——以南海琼东南海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文达 李斌 +2 位作者 胡津荧 张华 张异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0,共8页
在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井场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深水井场调查较浅水相比,投入成本巨大。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深水油气田井场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认为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三维地震... 在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井场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深水井场调查较浅水相比,投入成本巨大。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深水油气田井场地质灾害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认为油气勘探过程中的三维地震浅层数据经高分辨率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可满足深水油气田区井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评价。以琼东南勘查区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经"三高"特殊处理,进行深水油气田井场地质灾害解释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井场评价 三维地震 深水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区域地质特征及可能的远景区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建明 杨文达 +2 位作者 卢振权 栾锡武 方银霞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7期20-23,共4页
从水深、沉积物厚度、沉积速率、有机质含量、地形和地貌来看 ,冲绳海槽盆地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 ,水合物出现的水深在500m以上 ,冲绳海槽南段水合物潜力最大。与智利三联点相类比 ,该区水合物可能主要分布在陆坡中部浅... 从水深、沉积物厚度、沉积速率、有机质含量、地形和地貌来看 ,冲绳海槽盆地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 ,水合物出现的水深在500m以上 ,冲绳海槽南段水合物潜力最大。与智利三联点相类比 ,该区水合物可能主要分布在陆坡中部浅地层中。从冲绳海槽盆地的海底温度、海底热流和折射地震层速度资料的分析来看 ,该区具有水合物稳定存在的温压条件 ,其中南段和北段的稳定带厚度比中段更大一些。从已解释的穿越冲绳海槽盆地的地震剖面来看 ,有BSR迹象的剖面段约有300km ,主要分布在中段的南部。从底水甲烷和卫星热红外异常分析来看 ,冲绳海槽盆地南段海域因存在经常性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和高值底水甲烷异常 ,因而水合物成藏的条件可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卫星热红外 东海 远景区 冲绳海槽 水深 地形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灾害地质因素及分布
6
作者 崔征科 杨文达 +1 位作者 张异彪 黄涛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7期36-43,共8页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是目前东海陆架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已经开发的有平湖和春晓两大油气田,过去数十年中,海洋地质工作者为确保石油钻探平台安全就位和施工开展了大量井场调查工作,但是仍有少数井位出现了平台桩腿穿刺和不均匀...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是目前东海陆架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已经开发的有平湖和春晓两大油气田,过去数十年中,海洋地质工作者为确保石油钻探平台安全就位和施工开展了大量井场调查工作,但是仍有少数井位出现了平台桩腿穿刺和不均匀下陷等状况。究其原因,认为井场调查多侧重于单点地质条件评价,对区域海底潜在灾害地质因素的发育规律、分布特点和致灾机理的认识不够。为此,利用历年海洋基础调查资料加以总结研究,就区域范围的潜在灾害地质因素类型及分布作出探讨。初步识别的类型有:海底沙波、海底冲刷侵蚀区、侵蚀槽、侵蚀坎、海底麻坑、浅层气、高压浅层气、透镜状地质体、埋藏古河道、埋藏滑塌体、浅层微断层等。这些灾害地质因素在当前地质条件下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是潜在的地质灾害,一旦受外力机制触发,就有可能对海底构筑装置产生灾害性影响。以物探数据为基础,重点叙述其类型特征、存在状态和分布范围,以期为后续的井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地质因素 西湖凹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处理技术及其在浅层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鹰 巩伟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6期56-59,共4页
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是以寻找深层油气为主要目标而设计的流程,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浅层地质条件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时,需要针对浅部目标层进行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研究。通过处理试验,发现影响浅层分辨率的处理参数与深层不同,从而... 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是以寻找深层油气为主要目标而设计的流程,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浅层地质条件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时,需要针对浅部目标层进行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的研究。通过处理试验,发现影响浅层分辨率的处理参数与深层不同,从而确定了浅层处理中的最优参数;通过对琼东南盆地1 248km2的三维地震数据利用不同偏移距进行处理,形成了3种地震数据体。通过对3种数据体的分析比较及综合考虑分辨率与信噪比后,选用偏移距250~1 650m的数据体进行解释研究,确定浅层地质条件,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地质灾害 高分辨率处理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评估深水井位工程地质灾害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斌 杨文达 李培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因地质灾害而发生的石油钻井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深水钻井大约30%的花费用于解决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用于因地质灾害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在钻探之前通过对设计井位进行井场及钻井工程地质灾害评估,找...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因地质灾害而发生的石油钻井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深水钻井大约30%的花费用于解决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用于因地质灾害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在钻探之前通过对设计井位进行井场及钻井工程地质灾害评估,找出潜在的危害钻井安全的地质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采用以油气勘探为目的的三维地震数据,经二维高分辨率处理,对尼日尔三角洲井场区及钻井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灾害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包括海底滑坡、浅部断层、浅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浅层高压水流、古河谷、泥穿刺与泥火山、异常高压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地震数据经二维高分辨率处理,可得到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可以满足深水井位对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数据 高分辨率处理 地质灾害评估 深水井场 尼日尔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部海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慧珍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64,共18页
根据东海西部海域浅部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及沉积层序,将晚更新世末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Ⅰ、Ⅱ、Ⅲ、Ⅵ工程地质层。又根据所遇地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分若干亚层。东海西部海底不稳定因素有:地震、... 根据东海西部海域浅部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及沉积层序,将晚更新世末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Ⅰ、Ⅱ、Ⅲ、Ⅵ工程地质层。又根据所遇地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分若干亚层。东海西部海底不稳定因素有:地震、浅层气、滑坡、崩塌、侵蚀与沉积作用、海底地貌形态。综上因素将东海西部海域划分为:长江水下三角洲工程地质区、浙东海域工程地质区和陆架平原工程地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东海 海域 不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钓岛—册子岛海底管道路由工程地质特征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春麟 姜勇彪 唐保根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调查区位于两岛之间狭长的水道,包括海区和陆区部分。中生代火山岩发育;海区则形成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其岩土类型复杂,而且多数土层中含砾石量较大。通过海洋物探方法和地质钻探施工,基本揭示了本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层结构及土... 调查区位于两岛之间狭长的水道,包括海区和陆区部分。中生代火山岩发育;海区则形成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其岩土类型复杂,而且多数土层中含砾石量较大。通过海洋物探方法和地质钻探施工,基本揭示了本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层结构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着重介绍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从定向钻适宜性的角度将调查区分为三区段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定向钻 适宜性 海底 榆油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创新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图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介绍之二
11
作者 许薇龄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4期6-7,5,共3页
本文概括介绍了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之一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和过程.由于该图集中了近三十年来所获得的大量的地球物理调查和钻井资料及成果,所以,具有内容丰富、成果集中、图貌新颖的特点,得... 本文概括介绍了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之一的"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和过程.由于该图集中了近三十年来所获得的大量的地球物理调查和钻井资料及成果,所以,具有内容丰富、成果集中、图貌新颖的特点,得到了中、外专家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图 大地构造 第四纪 中国海区及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区及邻域磁力异常剖面平面图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介绍之四
12
作者 黄兆熊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6期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区及邻域磁力异常剖面图编图概况,以及编图区的磁场特征。自西向东,根据不同的磁场特征构成了三个磁场区,即大陆磁场区、大陆边缘磁场区和大洋磁场区。
关键词 磁力异常剖面图 磁场特征 中国海区及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区及邻域空间重力异常图简介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介绍之三
13
作者 焦荣昌 《海洋地质动态》 1990年第5期7-8,18,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海区及邻域空间重力异常图的编图范围、资料来源以及图上所显示的重力异常特征,划分出图幅西北部和西侧的面形分布的低或负值异常区、北东至南西方向对角线两侧的线性延伸正负交替剧烈变化异常区和图幅东南侧零值左...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海区及邻域空间重力异常图的编图范围、资料来源以及图上所显示的重力异常特征,划分出图幅西北部和西侧的面形分布的低或负值异常区、北东至南西方向对角线两侧的线性延伸正负交替剧烈变化异常区和图幅东南侧零值左右的平缓异常区三个区块,并加以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区及邻域 重力异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北部外陆架EY02-1孔磁性地层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葛淑兰 石学法 +3 位作者 吴永华 熊应乾 韩贻兵 唐保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61,共11页
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 对长达70.20 m的东海浅钻EY02-1进行了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分析,证明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磁性地层揭示了发生于9.62-8.58 m的磁极性事件,结合钻孔上部的AMS14C测年证明它为全新世初期的哥德堡磁极性漂移,线性外推的时间是距今12 681-10 206 Ma,为全新世开始时地磁场是否发生过短期的磁极性漂移提供了新证据;与东海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地震剖面以及典型钻孔(中法联合东海地震调查和DZQ4钻孔)对比还揭示,在中更新世地层中也出现过两次磁倾角变化。在钻孔中下部54.00-50.94 m(2271—2151号样品)出现一段磁倾角变小甚至变成负值,但是由于该段沉积物以粗颗粒的砂为主并且负向样品并不连续,依据研究的标准不作为反磁极性事件。第二个比较连续的负向样品段出现在最底部70.20-64.31 m。虽然研究区域内不乏揭示中更新统地层的地震剖面,但至今没有足够长的钻孔在时间上予以佐证。根据东海地震相对比和沉积物中海侵和海退旋回的不同特征以及布容期以来报道的反磁极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推测下部地层的时代归属。由于钻孔最底部的沉积主要是粗颗粒的粉砂质砂和细砂,同时钻孔也穿透了倒数第二冰期的杂乱地震相地层和其下的平行透明海相层,所以推测下部的倒转可能为发生在MIS8晚期的CR0反磁极性事件(距今265-255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外陆架 EY02-1钻孔 磁性地层 哥德堡磁极性漂移 CR0反磁极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外陆架EA01孔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绍全 李双林 +2 位作者 陈正新 唐保根 陈裕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6,共8页
对东海 EA 0 1孔 (30°2 2 .96 15′ N、 12 5°4 5 .6 0 5 5′ E)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成分、沉积物年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 ,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钻孔 0 .36~ 2 9.6 5 m为一不完... 对东海 EA 0 1孔 (30°2 2 .96 15′ N、 12 5°4 5 .6 0 5 5′ E)岩心的沉积层序、粒度成分、沉积物年代、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的研究 ,揭示了东海外陆架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三角洲沉积。钻孔 0 .36~ 2 9.6 5 m为一不完整的进积三角洲沉积层序 ,自下而上依次为前三角洲、河口沙坝和分流间湾的交替沉积 ;末次冰期三角洲的发育 ,表明了冰期低海面时期外陆架上的继承性沉降盆地仍被海水覆盖 ;盆地的区域沉降与海平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容纳沉积物的有效空间 ,捕获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而形成三角洲 ,这是河流对海平面变化和构造下沉的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三角洲沉积 末次冰期 沉积层序 粒度成分 沉积环境 底栖有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波反射系数与AVO技术 被引量:14
16
作者 徐仲达 屠浩敏 邬庆良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1,共21页
本文讨论了声学介质与弹性介质在单界面和多层介质情况下平面波反射系数的实质。针对不同类型单界面,计算了相应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曲线,分析了泊松比、速度和密度对反射系数曲线的影响。文中推导的固体多层介质情况下计算反射系... 本文讨论了声学介质与弹性介质在单界面和多层介质情况下平面波反射系数的实质。针对不同类型单界面,计算了相应的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变化的曲线,分析了泊松比、速度和密度对反射系数曲线的影响。文中推导的固体多层介质情况下计算反射系数的公式及据此编制的反射波正演计算程序对于薄层AVO异常的解释是有意义的。最后,我们探讨了影响AVO曲线的各种因素,得到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平面波 反射系数 A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测高重力资料及其在南海莺—琼盆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惠平 刘万崧 +1 位作者 周云轩 吕东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8-371,381,共5页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换算得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资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在研究卫星测高换算重力资料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的重力值,增加了该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并将计算结果...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换算得出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重力资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海上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在研究卫星测高换算重力资料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位于中国南海区域的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的重力值,增加了该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并将计算结果与利用地球重力模型(EGM96)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前者的分辨率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利用卫星测高换算的重力资料,对上述盆地进行了地质构造解释,确定了盆地的基本地质构造特征。研究表明,由卫星测高换算得到的重力资料研究海洋盆地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重力资料 南海 莺-琼盆地 海洋盆地 地理重力模型 重力异常 地质构造 卫星测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建华 吴健生 +1 位作者 方银霞 王舒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5,共10页
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应用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陆架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其中盆地南部发育最全,以三叠—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为主,中部隆起带以发... 根据东海陆架盆地周边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应用岩石学、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层序地层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东海陆架盆地的前新生界.陆架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其中盆地南部发育最全,以三叠—白垩系陆相碎屑岩为主,中部隆起带以发育侏罗—白垩系的陆相火山岩为主,以台湾海峡为中心的盆地南部有海相—海陆过渡相的中生界.在盆地南部钻遇的年龄为1 680 Ma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在北部钻遇的糜棱片麻岩分别为浙闽东部前震旦纪变质岩和浙北晚元古代变质岩在海中的延伸.陆架地区晚古生代可能属于亚洲大陆东缘优地槽带的冒地槽,在盆地内尤其在东部坳陷带可能有晚古生代浅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新生界 海相中生界 陆架盆地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特性及在浅海区OBS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志强 郝天珧 +4 位作者 唐松华 张训华 郑彦鹏 肖国林 赵维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73-2586,共14页
利用中、小容量气枪组成的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和海底地震仪(OBS)在我国北部浅海海域开展了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基于水深条件和压制水体虚反射、提升低频能量的需要,使气枪震源有足够的输出能量和高品质子波特性,研究了... 利用中、小容量气枪组成的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和海底地震仪(OBS)在我国北部浅海海域开展了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基于水深条件和压制水体虚反射、提升低频能量的需要,使气枪震源有足够的输出能量和高品质子波特性,研究了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工作机理,经远场子波理论模拟优选了组合参数并进行了海上试验工作.结果表明,中、小容量气枪组成的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适应了浅水海域的激发环境,降低了由虚反射造成的局部陷波和干扰作用,有效地改善了OBS信号的品质,获得了Ps,Pg,PmP,Pn等多种震相.创新了由中、小容量气枪组成的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在浅海区OBS探测中的应用,也填补了南黄海海域深地震探测数据的空白,为南黄海、渤海深部地壳结构研究及含油气盆地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气枪阵列 远场子波 OBS深部探测 虚反射压制 浅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阵列组合技术在南黄海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唐松华 李斌 +3 位作者 张异彪 吴志强 李玉剑 刘璐晨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5期64-70,共7页
针对南黄海盆地碳酸盐岩沉积层对地震波场产生很强的散射和屏蔽作用、深层反射能量弱等特殊地震地质条件,开展大量的四子阵立体阵列组合模型设计,并优选出性能较优的阵列组合,使用优选出的四子阵列组合震源进行野外地震采集试验,获得了... 针对南黄海盆地碳酸盐岩沉积层对地震波场产生很强的散射和屏蔽作用、深层反射能量弱等特殊地震地质条件,开展大量的四子阵立体阵列组合模型设计,并优选出性能较优的阵列组合,使用优选出的四子阵列组合震源进行野外地震采集试验,获得了较好的中生界深层地震反射,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立体震源 地震采集 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