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中心用轴向对刀器
1
作者 王晓华 张爽 《工具技术》 2010年第1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对刀器 轴向 加工刀具 铣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砂轮磨削钛合金时的磨削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茹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200,共8页
为解决金刚石砂轮磨削钛合金时材料弹性模量低、弹性形变大等问题,从理论上对砂轮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基于切屑分离准则和材料摩擦属性,构建钛合金磨削时的受力模型,并对单颗磨粒的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仿真。设计钛合金磨削加工试验,研... 为解决金刚石砂轮磨削钛合金时材料弹性模量低、弹性形变大等问题,从理论上对砂轮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基于切屑分离准则和材料摩擦属性,构建钛合金磨削时的受力模型,并对单颗磨粒的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仿真。设计钛合金磨削加工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变化对砂轮磨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砂轮磨削速度增加,磨削力逐渐降低;当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增加时,磨削力增加。当磨削工艺参数改变时,砂轮的切向和法向磨削力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切向和法向磨削力的比值为0.29~0.37。且磨削力的理论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在5%以内,验证了磨削力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有限元分析 磨削力 金刚石砂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教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涛 刘晶 胡海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4-178,193,共6页
针对目前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方法单一、主观性强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粒子群算法(IPSO)和BP神经网络相融合,建立了一种基于IPSO-BP算法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 针对目前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方法单一、主观性强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粒子群算法(IPSO)和BP神经网络相融合,建立了一种基于IPSO-BP算法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效果4个指标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PSO算法对BP模型的参数进行训练,优化其权值和阈值;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教学质量评价的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IPSO-BP模型收敛速度快、寻址效率高,可大大提高评估准确率,与普通BP神经网络相比,预测准确率达到96.7%,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体系 改进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蜂窝结构抗冲击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丰福 金忠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为提高蜂窝夹层板防护能力,对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蜂窝夹层板的冲击模型,基于仿真结果对蜂窝板的应力状态和失效形式进行分析。设计钛合金蜂窝结构的冲击试验,从损伤面积、承载力和质量比吸能3... 为提高蜂窝夹层板防护能力,对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蜂窝夹层板的冲击模型,基于仿真结果对蜂窝板的应力状态和失效形式进行分析。设计钛合金蜂窝结构的冲击试验,从损伤面积、承载力和质量比吸能3个方面对蜂窝结构的缓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可较准确模拟出蜂窝夹层板受冲击时的受力情况。在受金属球冲击时,与其它结构相比,正六边形蜂窝芯层结构在损伤面积、承载力和质量比吸能均具有优异的性能,其中承载力提高37.3%,质量比吸能提高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蜂窝结构 冲击试验 承载力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的起重机双马达同步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0-704,712,共6页
重型起重机液压起升系统在吊装过程中存在双马达同步误差问题,为保证吊装作业安全,对起重机液压起升系统的双马达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起重机起升系统主要元件的动态特性,确定了起升系统控制参数指标;然后,通过引入存储... 重型起重机液压起升系统在吊装过程中存在双马达同步误差问题,为保证吊装作业安全,对起重机液压起升系统的双马达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起重机起升系统主要元件的动态特性,确定了起升系统控制参数指标;然后,通过引入存储向量的方法,对粒子群算法的更新策略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其“过早熟”的问题,再利用得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了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解决了PID参数无法在线整定的问题;最后,为了提高起升系统的同步控制精度,在交叉耦合控制的基础上,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用于起重机双马达起升过程,并以吊钩倾角、马达出口压力为控制指标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模糊PID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双马达的同步精度,抗干扰能力强;与采用的其它算法相比,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策略的控制精度提高了60%左右;该研究为提高双马达同步控制精度提出了新方法,也为起重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起重机 液压起升系统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模糊PID 控制策略 双马达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