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岩
王丽君
石军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稳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效卓著。在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兵团退耕还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兵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持续发展林业及其产业提供...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稳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效卓著。在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兵团退耕还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兵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持续发展林业及其产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问题
发展
产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式改造对灰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及机械适应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文军
陈奇凌
+3 位作者
郑强卿
王晶晶
张桂兵
李海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5-934,共10页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 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 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栽培模式(CK),将其一部分改造为株行距1.0×4.5(m)的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冠高控制在2.5 m左右的3种新型模式,即M_(1)、M_(2)、M_(3)。将改造完成后的新模式作为试验组,原种植模式作为对照(CK)。对各模式枣树5~7月的株高、冠幅、作业间距以及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M_(2)株高最高,M_(1)株高最低,6、7月时M_(1)与M_(3)和CK差异不显著,各模式的株高均在2.5 m左右且生长良好;5~7月,M_(1)冠幅显著最小,M_(1)为89.1 cm,较CK小13.1%;M_(2)冠幅与CK无显著差异,M_(2)为99.0 cm;M_(3)冠幅显著最大,M_(3)为139.0 cm;新模式极大提升了枣园作业间距,M_(1)、M_(2)超过3.0 m,便于各类农业机械进园作业,M_(3)在2.7 m左右;模式改造显著减小了灰枣个体及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了树冠的无截取散射(DIFN)、透射率(TRANS)以及叶倾角(MTA)。其中,CK的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均最大、无截取散射、透射率及叶倾角最小,M_(1)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最小、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M_(2)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新模式中最大,其截获光辐射能最多,M_(3)个体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个体及群体叶倾角均最大;灰枣个体的LAI、DIFN、TRANS和MTA与群体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M_(3)的个体LAI、DIFN、TRANS与群体关系紧密度最小(R 2值最小),其单株个体调控对枣园群体光合效益提升相较M_(1)、M_(2)低。【结论】模式篱壁形(M_(1))、主干形(M_(2))是更适宜当地灰枣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模式改造
个体和群体
冠层特性
机械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巴州地区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彩霞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8期143-144,共2页
文章通过对库尔勒香梨栽培开展果树整形修剪、水肥调控管理、果园生草覆盖培肥地力、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预防冻害等关键技术的试验总结研究,建立了早果高产示范园,形成了适合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整形修剪
水肥调控
花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寒红色梨新品种新梨9号的特性与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林彩霞
王刚
+2 位作者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271-274,共4页
新梨9号是在库尔勒香梨和苹果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抗寒红色优质梨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库尔勒香梨抗寒性差、果小心大、果形不正、坐果不稳定等缺点。笔者总结形成了配套的新梨9号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红色梨
新梨9号
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玉梨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引种栽培试验
5
作者
林彩霞
姜鹤
+1 位作者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2015年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a调查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kg,极...
2015年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a调查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kg,极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初且保持风味,果实经济性状良好,可以作为本地的优势良种库尔勒香梨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和改良库尔勒香梨的育种材料,以丰富梨品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玉梨
果实经济性状
生长结果特性
库尔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果优质梨品种晚玉引种试验与性状分析
6
作者
林彩霞
姜鹤
+1 位作者
徐淑玲
刘长青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8期15-17,共3页
2015年引进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 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
2015年引进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 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kg,极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初而保持风味,果实经济性状良好,可以作为本地的优势良种库尔勒香梨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改良库尔勒香梨的育种材料,以丰富梨品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玉梨
库尔勒
引种栽培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岩
王丽君
石军云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资源监测
中心
五家渠青湖园林
服务
有限公司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文摘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稳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效卓著。在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兵团退耕还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兵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持续发展林业及其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问题
发展
产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Keywords
Project to Convert Farmland to Forest
problem
development
industry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分类号
F7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式改造对灰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及机械适应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文军
陈奇凌
郑强卿
王晶晶
张桂兵
李海霞
机构
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研究所/库尔勒香梨种质创新与提质增效兵团重点实验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
师十团
农业
发展
服务
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5-934,共10页
基金
兵团开放课题“南疆枣园疏密改造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兵团重大科技项目“特色林果业(红枣、苹果、香梨和葡萄)简约栽培标准化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2019AA004)
+2 种基金
兵团重大科技项目“主干结果型果园发育生理特征及调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AA005)
兵团第一师项目“红枣病虫害绿色标准化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S202202NY015)
南疆科研条件建设计划项目“库尔勒香梨种质创新与提质增效兵团重点实验室”(2020DA004)。
文摘
【目的】研究枣树不同栽培模式的冠层特征,分析不同模式之间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差异及其相关性,寻找适合枣树集约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3~4 a灰枣树为试材,将株行距为1.0×1.5(m),树形为疏散分层形的原栽培模式(CK),将其一部分改造为株行距1.0×4.5(m)的篱壁形、主干形和“Y”形,冠高控制在2.5 m左右的3种新型模式,即M_(1)、M_(2)、M_(3)。将改造完成后的新模式作为试验组,原种植模式作为对照(CK)。对各模式枣树5~7月的株高、冠幅、作业间距以及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M_(2)株高最高,M_(1)株高最低,6、7月时M_(1)与M_(3)和CK差异不显著,各模式的株高均在2.5 m左右且生长良好;5~7月,M_(1)冠幅显著最小,M_(1)为89.1 cm,较CK小13.1%;M_(2)冠幅与CK无显著差异,M_(2)为99.0 cm;M_(3)冠幅显著最大,M_(3)为139.0 cm;新模式极大提升了枣园作业间距,M_(1)、M_(2)超过3.0 m,便于各类农业机械进园作业,M_(3)在2.7 m左右;模式改造显著减小了灰枣个体及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著增大了树冠的无截取散射(DIFN)、透射率(TRANS)以及叶倾角(MTA)。其中,CK的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均最大、无截取散射、透射率及叶倾角最小,M_(1)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最小、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M_(2)个体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在新模式中最大,其截获光辐射能最多,M_(3)个体无截取散射及透射率最大,个体及群体叶倾角均最大;灰枣个体的LAI、DIFN、TRANS和MTA与群体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M_(3)的个体LAI、DIFN、TRANS与群体关系紧密度最小(R 2值最小),其单株个体调控对枣园群体光合效益提升相较M_(1)、M_(2)低。【结论】模式篱壁形(M_(1))、主干形(M_(2))是更适宜当地灰枣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灰枣
模式改造
个体和群体
冠层特性
机械适应性
Keywords
Ziziphus Jujuba cv.Huizao
model transformation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canopy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adaptability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巴州地区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
3
作者
林彩霞
徐淑玲
刘长青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农业
科学研究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总站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8期143-144,共2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018AB035)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6246327D)
第二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2017NYGG01)。
文摘
文章通过对库尔勒香梨栽培开展果树整形修剪、水肥调控管理、果园生草覆盖培肥地力、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预防冻害等关键技术的试验总结研究,建立了早果高产示范园,形成了适合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整形修剪
水肥调控
花果管理
Keywords
Korla fragrant pear
plastic pruning
water and fertilizer regulation
flower and fruit management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寒红色梨新品种新梨9号的特性与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林彩霞
王刚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农业
科学研究所
河北
农业
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兵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总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1期271-274,共4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018AB035)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6246327D)
第二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2017NYGG01)。
文摘
新梨9号是在库尔勒香梨和苹果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抗寒红色优质梨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库尔勒香梨抗寒性差、果小心大、果形不正、坐果不稳定等缺点。笔者总结形成了配套的新梨9号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为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红色梨
新梨9号
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玉梨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引种栽培试验
5
作者
林彩霞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农业
科学研究所
河北
农业
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兵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总站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8AB035)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6246327D)
第二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项目编号:2017NYGG01)。
文摘
2015年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a调查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kg,极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初且保持风味,果实经济性状良好,可以作为本地的优势良种库尔勒香梨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和改良库尔勒香梨的育种材料,以丰富梨品种结构。
关键词
晚玉梨
果实经济性状
生长结果特性
库尔勒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果优质梨品种晚玉引种试验与性状分析
6
作者
林彩霞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
农业
科学研究所
河北
农业
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一师九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兵团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总站
出处
《种子科技》
2020年第18期15-17,共3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018AB035)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6246327D)
第二师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2017NYGG01)。
文摘
2015年引进早果丰产大果优质晚熟梨新品种晚玉在新疆库尔勒地区进行区域种植试验,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晚玉梨在库尔勒地区种植生长结果特性良好,适应性强。2个试验地平均单果重为235.51 g、可溶性固形物为14.9%、嫁接第3年株产为3.95 kg,极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至翌年5月初而保持风味,果实经济性状良好,可以作为本地的优势良种库尔勒香梨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改良库尔勒香梨的育种材料,以丰富梨品种结构。
关键词
晚玉梨
库尔勒
引种栽培
试验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后续发展的思考
马岩
王丽君
石军云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模式改造对灰枣树个体和群体冠层特性及机械适应性的影响
王文军
陈奇凌
郑强卿
王晶晶
张桂兵
李海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疆巴州地区库尔勒香梨密植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林彩霞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抗寒红色梨新品种新梨9号的特性与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林彩霞
王刚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玉梨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引种栽培试验
林彩霞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农业与技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果优质梨品种晚玉引种试验与性状分析
林彩霞
姜鹤
徐淑玲
刘长青
《种子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