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4小时完成2例肝移植
1
作者 王广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86-686,共1页
6月1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工作再传喜讯,由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办公室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有史以来一天2例DCD捐献。王广义主任领导的肝胆胰外一科肝移植团队在各有关科室及多学科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发扬不怕疲劳、无... 6月1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工作再传喜讯,由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办公室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有史以来一天2例DCD捐献。王广义主任领导的肝胆胰外一科肝移植团队在各有关科室及多学科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发扬不怕疲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连续作战24小时,成功完成肝移植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移植 胰外 肝胆 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 办公室 D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初始外科治疗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江 刘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12-1614,共3页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是该病最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病程复杂多样,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及胆管癌变率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初始治疗决策不当,导致反复多次手术,使病情更加复杂...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是该病最佳的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起病隐匿,病程复杂多样,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及胆管癌变率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初始治疗决策不当,导致反复多次手术,使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初始外科治疗是否得当,将明显影响肝胆管结石的近远期疗效。对于初始治疗的患者,务求详细而全面的诊断和充分的评估病情,制订规范且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采用以肝段或肝叶切除为基础的手术方案,合理使用胆道镜、术中B超等辅助设备,力求达到彻底去除病灶,防止复发以及降低再手术率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东晓 张勇 +1 位作者 王雪峰 李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初始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8年6月在腾冲市人民医院实施超声实时引导下PTCD的38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初始治疗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8年6月在腾冲市人民医院实施超声实时引导下PTCD的38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恶性胆管梗阻并发胆管炎,34例为肝胆管结石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结果穿刺肝右叶胆管30例,穿刺左叶胆管6例,穿刺胆囊2例。首次进针穿刺成功率为92.1%(35/38),穿刺成功率100%,无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胆管血管瘘等并发症,术后2周89.5%(34/38)的患者TBil下降≥1/2,32例(84.2%)患者ALT降至正常范围。3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感染控制后行胆道探查术取石、肝叶切除术等二期手术,或带管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4例肿瘤性胆管梗阻患者带管转上级医院,3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经原穿刺窦道留置胆管支架。结论超声实时引导下PTCD可作为基层医院针对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初始治疗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减黄技术,其穿刺成功率高﹑对设备要求较低,建议规范技术流程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管炎 引流术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灭菌成本分析
4
作者 马锋 史爱华 +8 位作者 曾晓艳 白芳 贾宁霞 薛昊 王锋玲 李艳 张谞丰 吕毅 史玲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3,共5页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灭菌成本。方法234件不同规格型号磁外科器件-磁环,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8件(39对),其中A组使用压力蒸汽灭菌,B组使用低温等离...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灭菌成本。方法234件不同规格型号磁外科器件-磁环,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8件(39对),其中A组使用压力蒸汽灭菌,B组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C组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每对器件按灭菌规范进行包装;测量3组磁环灭菌前后磁通量,对单包灭菌成本和灭菌时间比较分析。结果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灭菌方式灭菌前后的磁通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灭菌成本:A组为(1.96±0.16)元,B组(23.17±0.32)元、C组(8.16±0.1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时间:A组为(65.21±3.36)min, B组(45.46±1.39)min, C组(1 020.38±12.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的磁通量没有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法单包成本最低,低温等离子单包灭菌成本最高,环氧乙烷灭菌时间最长。压力蒸汽应为磁外科手术器件的首选灭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外科 磁通量 灭菌方式 压力蒸汽 低温等离子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石症的形成机制及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9
5
作者 滕金豪 陈伟棠 +3 位作者 潘孟 李敏朋 罗艳萍(综述) 俞渊(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9-1494,共6页
胆石症是肝胆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手术取石是胆石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病理性胆汁形成及胆道动力学改变是胆道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键环节,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取石手段也愈加多样化,临床中为... 胆石症是肝胆外科的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复发率高,手术取石是胆石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研究发现,病理性胆汁形成及胆道动力学改变是胆道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关键环节,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外科取石手段也愈加多样化,临床中为达到更优疗效,会根据发病部位及不同取石方式的特点,从而制定对应的外科治疗方案。本文现就胆石症的形成机制与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形成机制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恒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防治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2011年3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肝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的防治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2011年3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肝胆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363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17例,感染率为4. 6%,共检出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为20、14、2株,各占55. 5%、38. 8%、5. 5%。耐药性发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对切口感染有影响。而切口感染率在切口长度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5);对引起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感染关系较密切。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能降低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SH-ACLF Ⅱ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黄彤 赵昱博 杨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Ⅱ)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34例HBV-A... 目的 探讨中国重症乙型肝炎研究学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COSSH-ACLFⅡ)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肝性脑病(HE)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34例HBV-ACLF合并HE患者,根据随访90 d患者的生存状态分为生存组(n=60)和死亡组(n=74)。分别计算COSSH-ACLFⅡ评分、COSSH-ACLF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和MELD 3.0评分,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及各模型评分等。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评分对HBV-ACLF合并HE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效能。结果 死亡组年龄[(56.09±10.52)岁]明显大于生存组[(49.23±11.57)岁](t=2.720,P=0.007)。死亡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血肌酐、血尿素氮)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值均<0.05)。死亡组COSSH-ACLFⅡ、COSSH-ACLF、MELD、MELD-Na和MELD 3.0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值均<0.001)。将患者以COSSH-ACLFⅡ评分危险分层的3个区间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发现,COSSH-ACLFⅡ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χ^(2)=44.371,P<0.001)。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COSSH-ACLFⅡ评分评价HBV-ACLF合并HE患者90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为0.837~0.919。截断值为7.25时,敏感度90.5%,特异度78.7%,预测准确度85.07%。COSSH-ACLFⅡ的AUC(0.883)优于COSSH-ACLF(0.841)、MELD 3.0(0.733)、MELD-Na(0.723)、MELD(0.716)(P值均<0.05)。结论 采用COSSH-ACLFⅡ评分可提高预测HBV-ACLF合并HE患者90 d预后的准确度,COSSH-ACLFⅡ危险分层有助于简化患者病情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学习对护理实习生锐器伤防护的干预效果研究
8
作者 刘颖 彭黄芳 +2 位作者 刘萌 张敏 万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3-1000,共8页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对锐器伤防护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其对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A、B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A班设为常规组,B班设为...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对锐器伤防护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其对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A、B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A班设为常规组,B班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接受以回顾性强化训练护理操作技能为主的常规岗前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融入锐器伤防护技能的项目式学习补偿教育。采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在相应阶段自“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递进的层面全方位评估教育效果。结果A班常规组和B班干预组各纳入56名护理实习生。干预组护理实习生的课程评价评分(128.67±4.39 VS 117.28±6.55)、针刺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109.11±4.38 VS 96.44±6.72)、安全注射行为评分(38.45±4.91 VS 32.30±5.62)、职业认同感评分(58.02±8.55 VS 51.77±15.86)、岗位胜任力评分(82.59±13.35 VS 75.61±15.09)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理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率(19.64%VS 57.14%)及平均发生频次(1.45 VS 2.13)均低于常规组;锐器伤后例次干预率(87.50%VS 45.59%)和例次上报率(93.75%VS 32.35%)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的锐器伤防护培训,能有效提升防护技能掌握程度,降低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对培养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职业防护 项目式学习 职业暴露 护理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最佳时机探讨 被引量:46
9
作者 赵红光 刘凯 刘亚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705-710,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探究择期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PTGD的60岁以上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90例,...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探究择期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PTGD的60岁以上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择期LC时间将其分为3组:PTGD术后2个月内行LC(A组)、2~4个月行LC(B组)、4个月后行LC(C组),每组30例,观察PTGD的治疗效果及择期LC效果。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TGD,腹痛缓解时间(2.52±0.76)h;术后24~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ALT、AST、TBil)较术前均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8.339、8.386、15.194、17.340、12.761,P值均<0.05),无1例患者出现因穿刺所致的胆漏、胆道出血、气胸、结肠穿孔等并发症;无1例脱管再次行PTGD。3组患者的术前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029、24.674、12.864、22.844;χ~2值分别为12.345、8.750,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2、0.013),其中B、C组患者的术前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C组(P值均<0.05)。结论 PTGD术后2~4个月内择期行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ICU诊治的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文静 谭文君 +3 位作者 张晓刚 王铮 仵正 刘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2-746,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治关键环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收治的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但预防接种史不详... 目的分析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治关键环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收治的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但预防接种史不详。平均年龄(49.5±7.25)岁,潜伏期(4~12)d,其中Ablett分级Ⅲ级2例(33.3%),Ⅳ级4例(66.7%)。张口困难是早期和典型的临床症状。5例患者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9.67±4.13)d,后均继发肺部感染;4例患者并发自律性不稳定;2例患者并发横纹肌溶解,其中1例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经积极治疗后,2例Ⅳ级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死亡原因为难以控制的抽搐、感染及多脏器功能不全;4例患者(2例Ⅲ级,2例Ⅳ级)治愈后出院。ICU平均住院时间(25.33±13.92)d,死亡率为33.3%。结论以控制抽搐和自律性不稳定为重点,以积极的气道管理为核心,通过早期评估分级和重症监护,制定个体化精准镇静方案,结合并发症处理和接种免疫是治疗重症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破伤风 ICU 临床特点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手术路径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平 方兆山 +3 位作者 孙北望 谢嘉奋 刘衍民 叶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45-3248,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 肝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诊治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小举 吕国悦 +2 位作者 张平 杜晓宏 王广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86-1888,共3页
目的对以病理结果为基础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多学科协作组(MDT)诊治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MDT治疗的临床资料。MDT治疗方案以会诊形式进行,隔周进行1次,每次... 目的对以病理结果为基础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多学科协作组(MDT)诊治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分析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MDT治疗的临床资料。MDT治疗方案以会诊形式进行,隔周进行1次,每次会诊病例数约为4~6例,会诊专家统一讨论制订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方案。分析术后MDT会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肝胆胰肿瘤术后MDT会诊共进行25次,会诊病例131例,包括肝细胞癌53例、胆管细胞癌7例、混合型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肉瘤2例、胆管癌29例、胰腺癌22例、胆囊癌5例、壶腹周围癌9例。术后完成介入治疗38例,全身化疗19例,放疗15例,细胞生物治疗17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5例。定期随访中病死率2.29%(3/131)。结论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MDT的应用能弥补术前MDT的不足,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道肿瘤 胰腺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62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相成 王学浩 +2 位作者 杜竞辉 张峰 钱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报道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着重讨论了手术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地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的掌握。肝转移切除后复发的处理,以及影响其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转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杨东晓 杨明稳 +2 位作者 张勇 李江 刘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在...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在双镜联合下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100.0±20.2)min,平均住院(7.0±1.4)d,手术平均失血(77±21)ml。其中腹腔镜下留置T管引流41例,胆总管Ⅰ期缝合3例,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取石2例。术后均无残余结石、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平 陈小伍 +2 位作者 叶琛 周子萱 刘衍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79-358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4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们行手术治疗的1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A组)83例,腹腔镜探查取石术(B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硬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4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们行手术治疗的17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A组)83例,腹腔镜探查取石术(B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7.5±68.7)min,0 m L,(22.6±23.8)min,(201.7±195.7)m L和(223.2±51.4)min,(278.1±144.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即刻结石残留率为2.4%、最终结石残留率4.8%、复发胆管炎4.8%;B组分别为18.4%、23.0%、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2.0%与B组的2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肝胆道硬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微创、有效,其短期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腹腔镜探查取石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经皮肝穿刺联合硬镜 腹腔镜探查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外科的微创化理念 被引量:15
16
作者 梁力建 郑进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胆道外科 微创化 全身炎症反应 手术切口 微创外科 最佳治疗效果 科学技术革命 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红 李德卫 +1 位作者 龙晓东 杜成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148-1149,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7例,出现并发症2例(11%);开腹手术48例,复发4例(8.3%);腹腔镜手术21例,复发1例(4....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水乙醇注射治疗17例,出现并发症2例(11%);开腹手术48例,复发4例(8.3%);腹腔镜手术21例,复发1例(4.8%)。结论: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硬化剂(无水乙醇)注射疗法、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长期疗效等同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肝囊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张 李德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7-470,共4页
梗阻性黄疸分为良性及恶性。恶性梗阻性黄疸由于起病隐匿,初诊时多已丧失根治术机会,因此外科姑息性治疗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外科姑息性治疗作一阐述。选择合适的外科姑息性治疗方式对... 梗阻性黄疸分为良性及恶性。恶性梗阻性黄疸由于起病隐匿,初诊时多已丧失根治术机会,因此外科姑息性治疗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各种外科姑息性治疗作一阐述。选择合适的外科姑息性治疗方式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外科手术 姑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19
作者 石景森 禄韶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胆道外科 社会医学模式 微创外科 全身炎症反应 21世纪 内环境稳定 生命科学 医学领域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孟 李敏朋 +1 位作者 俞渊 常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石残留情况、二期胆道镜取石次数、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经皮经肝一期扩张窦道胆管造瘘硬质胆道镜取石,无严重出血、脏器损伤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18例均行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其中胆道镜取石1次1例,2次4例,3次及以上13例,最终结石取净16例(88.9%)。1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26个月),16例取净结石者有2例复发,16例治疗效果为优,2例偶发胆管炎。结论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有胆道手术史患者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病 胆道手术史 胆道镜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